01.《中国抗日战争史》
《中国抗日战争史》是一部大型抗日战争通史著作,全八卷,全面展示了抗日战争的全过程。
全书分为8个专题,即战争的前期、战争过程、战时政治、战时军事、战时经济文化社会、伪政权与沦陷区、战后问题。
与以往的研究相比,该研究从中华民族的角度考察抗日战争,突破以往以一党或一军叙述抗日战争历史的局限;突破以往在研究过程中将抗日战争历史作为单纯的战争历史来研究的局限,而将其作为中国近代史中的重要的历史阶段来把握,将中国的抗日战争放在世界的大环境和战后的长时段中进行考察,是一种创新。
同时,本书对于厘清与抗日战争历史有关部门的历史问题有积极的意义,具有较强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书全面展示抗日战争全过程,是一部反映中国人民伟大抗日战争全貌的、新见迭出的“大抗战史”。
本著作史无前例地汇集当下研究抗战史的权威专家——步平、荣维木、黄道炫、金以林、汪朝光、王建朗、王奇生、臧运祜、马振犊等,充分利用各种最新资料,突破以往以一党或一军叙述抗日战争历史的 局限,将中国的抗日战争放在世界的大环境和战后的长时段中考察。
02.《新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新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史》是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而作,致力于弘扬正确的二战史观,构筑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与时代特色的二战史话语叙事。
本书考察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崩溃、战争爆发到法西斯投降、国际秩序重塑的历史进程,论述东方主战场、欧洲战场、太平洋 战场、大西洋战场、北非地中海战场的作用以及诸战场之间的联动和配合,全景式呈现波澜壮阔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宏大画卷;强调全世界爱好和平的正义力量构建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是战胜德意日法西斯的决定性因素,欧亚各国人民积极开展反法西斯运动,非洲、美洲和大洋洲人民全力支援反法西斯斗争,反法西斯盟国战略协作和互相支持,共同谱写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壮丽史诗;凸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与贡献,展示中国共产党作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的伟大形象。
本书鲜明表达中国人民珍爱和平、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挺膺担当的崇高愿望。
03.《外国档案文献中的中共抗战》
本书梳理和运用日、美、英、俄近年解密的二战时档案文献,运用多方史料,全面呈现了战时外国观察家和情报机关对中共抗战的评价、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知,书写中共抗战的丰功伟绩,反映中共抗战的国际影响,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
本书作为党史研究领域的一项跨学科、综合性、创新性的研究,可弥补国内外对中共抗战的国际影响研究之不足,对客观全面地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具有重要意义。
04.《东京审判亲历记》
《东京审判亲历记》收录了东京审判中国法官梅汝璈先生在东京审判期间所作的日记和审判结束之后就东京审判进行回顾反思的重要著述《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东京审判亲历记》收录的历史文献不仅是一段正义历史的证见,而且我们可以在阅读中亲历历史现场,充分领略到梅先生深厚的法学功底和强烈的爱国情怀,更能对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二战期间犯下的累累罪行以及东京审判的正义性与合法性有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正如梅汝墩先生所言:“我相信,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招致未来的灾祸”。
05.《拉贝日记》
本书是约翰·拉贝在战争期间冒着生命危险写成的,但它却一直躺在拉贝儿子住的阁楼里几十年,直到60年后的1997年才公布于世。
它的出版在海内外引起巨大反响,被公认为是近年来发现的研究南京大屠杀事件数量较多、保存得较为完整的史料。
它所记述的,都是拉贝的亲历亲见亲闻,非常具体、细致和真实,无人能否定其可信度。它是对侵华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的血泪控诉,是对日本帝国主义所犯罪行的有力证词。
《拉贝日记》是有关南京大屠杀事件的当时当地的第一手资料。它的记述,具有大的客观公正性。
它内容十分丰富,不仅记述了日军烧、杀、淫、掠等骇人听闻的暴行,而且指出日军暴行是违反国际法的,完全是有计划、有预谋地进行的。
06.《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战争,无论是战火波及的区域、直接或间接参与的国家、生命财产的损失等,没有其他战争堪与比拟;其所造成的冲击与影响,更是全面而深远,即使是战争结束近80年后的今天,仍值得我们关注和反思。
在汗牛充栋的二次大战史著中,利德尔·哈特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无疑是其中的权威作品。
他凭借个人的军事经历、丰富的资料文件、与当事人的访谈纪录,以及二十多年的殚思勤耕,终于完成这部翔实精辟的成熟巨著。
本书不仅是对事件的叙述与铺陈,更是对这段惨烈历史的现实研究与客观分析。
本书是作者的最后一部作品,也是其代表作,凝聚了他对战争数十年的研究成果。
07.《李亦怀日记》
这是一部聚焦抗战时期女性生存状态的极具人文关怀的口述史著作,通过对多位经历抗战时期女性的采访,将战争还原成更为生动、更贴近民众生活的历史,真实展现宏大历史背景下个人的遭遇与苦难。
作者通过走访 35 位亲历抗战的女性,涵盖女学生、教师、家庭主妇、工人及女共产党员等不同身份,以详实的采访记录为基础,真实还原她们在战争年代的日常生活与工作经历。
这些回忆里有彼此守护的母女情,拯救朋友逃出丈夫魔掌的真挚女性友谊,对育儿以及家庭的责任感,对革命理想执着的追求,以及在战争年代积极接受教育、努力工作以实现女性自由的自我拼搏....
不同于传统战争史对宏大战场叙事与男性视角的侧重,本书将镜头对准普通女性在战时的生活细节:每日的工作时长与薪资、物资获取的艰难、维持家庭生计的种种困境。
这些看似平凡琐碎的生活片段,实则是抗战时期中国社会运转的重要组成部分,女性用她们的日常生活行为保护了中国家庭,从而保护了国家。
她们用抗拒死亡和用各种方式让家庭生存的决心,以及她们足智多谋的生存艺术,使中国渡过了艰苦的抗战。
08.《抗战为什么赢: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
◎史学专家写给社会大众的通俗读物
一卷本呈现十四年波澜壮阔的历史
◎南京大学荣誉资深教授 张宪文 郑重推荐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全面胜利,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枢纽。
历史工作者有责任用通俗的方式将学术界对抗日战争历史研究的最新成果介绍给社会大众,使抗日战争的史实与意义更加深入人心。
陈红民教授的团队有志于此,历经六年完成此书,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全面呈现中华民族这十四年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历史。
本书讴歌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抗击外侮的事迹,弘扬了伟大的抗战精神,突出了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展现了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密切联系,充分显示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09.《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日军攻入中国古都南京。
几周之内,30多万中国平民和士兵遭到有计划地强暴、折磨和屠杀——死亡人数超过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遇难人数的总和。
张纯如不仅在书中详述了日军疯狂暴行的细节,而且分析了在军国主义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日本士兵对人类生命的漠视。张纯如对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进行了大量采访,并首次发掘了许多重要文献。
全书先是从日本士兵、军官为什么完全脱离了人类基本的行为规范,日本学校和教科书从心理层面向学生灌输对中国人民的仇恨和蔑视,以及高度军事化的教育体制等多个方面阐述了南京大屠杀发生的根源性原因。
在这本书的核心篇章里,作者通过采访当事人、查阅档案资料以及实地考察与研究,极其详实地记录了日本军队残暴、灭绝人性的屠杀行动,深刻揭示了日本侵略军的凶残本性。
同时,作者还生动记述了南京安全区里以德国商人约翰•拉贝、美国外科医生罗伯特•威尔逊、“南京活菩萨”明妮•魏特琳拯救中国人的英雄壮举。
最后,作者以悲愤的笔触揭露了世人所了解的南京大屠杀、日本占领下的南京、对日本战犯的审判、幸存者的命运等鲜为人知的情节。
这本书是关于这段恐怖历史的权威之作。
10.《日本帝国衰亡史:1936—1945(全4册)》
在这部“二战”史经典著作中,美国历史学家约翰•托兰描述了日本于1936—1945年间和希特勒的纳粹德国遥相呼应,在亚洲发动战争,侵略中国,蹂躏东南亚各国人民,偷袭珍珠港,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展开激战,直至最后被迫投降的历程。
本书史料极为丰富,许多材料出自当时美、日两国的战时档案,战时日本的公卿贵族、重要军政头目和参战当事人也提供了大量第一手史料。
作者根据史实,生动地描绘了一幕幕战争的残酷场面,揭露了日本战犯制造战争的内幕,以及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
此书英文版于1970年在美国出版后即成畅销书,并获1971年度普利策奖,在西方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
◎普利策奖获奖作品,二战史经典著作,畅销欧美数十载
◎跳脱抗战叙事和盟军视角,更多的从日方角度、运用日本史料呈现日本法西斯衰亡的历史
◎对二战太平洋战场战况最详实、最客观的记录,战争场面精彩纷呈、人物饱满、细节丰富
◎百余幅珍贵照片,还原残酷的战争场面和人性的光辉时刻
#抗日战争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推书网推荐10本书告诉你为什么历史不能被遗忘!》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小编”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推书网推荐10本书告诉你为什么历史不能被遗忘!》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shudan/57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