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书网2024年1月24日分享书籍: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中华帝国晚期的性、法律与社会、忠贞不贰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

张伯伟

9.4(270人评价)

推书网2024年1月24日分享书籍: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中华帝国晚期的性、法律与社会、忠贞不贰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乃作者10余年潜心研究之成果。

全书分内、外两篇。内篇探讨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的内在精神,归纳为3种最能体现的传统文学批评方法精神的方法,即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以意逆志”法,受学术传统影响的“推源溯流”法,受庄禅思想影响的“意象批评”法,并以此为支柱,构成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的独特结构。

外篇探讨古代文学批评的外在形式,选择了6种最具民族特色的批评形式加以探讨。

中华帝国晚期的性、法律与社会

苏成捷

9.2(777人评价)

推书网2024年1月24日分享书籍: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中华帝国晚期的性、法律与社会、忠贞不贰

本书是一部法律史领域研究性犯罪问题的经典之作。书中运用了唐代以来的大量法律史文献,聚焦清代社会中寡妇、娼优、雇工、乞丐等底层人物,用比较史的眼光对性行为管制、寡妇守贞、“光棍例”、“卖娼”等问题进行分析,还原真实案例,展现了微观视角下的平民婚姻,以及女性短缺、妇女歧视等现象。

作者将性别史、法律史和社会史等不同研究进路熔为一炉,将性犯罪与法律问题进行宏观考察,探讨了清代对性行为和性观念的规制与引导。书中案例生动鲜活,人物形象立体丰满,语言流畅,展示了一个复杂且富于动态变化的中华帝国晚期社会。

忠贞不贰:辽代的越境之举

史怀梅

7.4(37人评价)

推书网2024年1月24日分享书籍: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中华帝国晚期的性、法律与社会、忠贞不贰

本书改变了以往以民族主义概念观察历史问题的视角,将10世纪燕云地区部分汉人官员和将领依附契丹政权的史实作为切入点,重新探讨了从唐灭亡至宋辽“澶渊之盟”间这一复杂时期内人们忠君观念和边界意识的变化,以及族群间文化冲突与认同等一系列重要问题。该书主要包括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专注于界定一系列概念并探讨相关观念的变化,包括边界、族性、忠诚的意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第二部分通过对不同时期越境入辽的代表人物李澣、韩延徽、张砺、赵延寿、王继忠的个案分析,揭示了特殊历史阶段人们的不同选择。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推书网2024年1月24日分享书籍: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中华帝国晚期的性、法律与社会、忠贞不贰》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网”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推书网2024年1月24日分享书籍: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中华帝国晚期的性、法律与社会、忠贞不贰》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shudan/19951.html

(0)
上一篇 2024-01-25 11:45
下一篇 2024-01-26 16:35

相关推荐

  • 推书网推荐值得N刷的3本国产小说天花板,豆瓣9.0+(建议收藏!)

    寻找那些能让人一读再读,每读一次都有新感悟的书籍,是每位书友的追求。 01、棋王 《棋王》 阿城 9.1分,22587人评价 据说他当年写《棋王》这个故事只花了3天。 然而这部处女作不仅赢得了莫言、王朔等无数名家的惊叹,更一举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坛无可撼动的地位! 小说讲的是上世纪60年代,知青王一生痴迷下棋的故事。他为了下棋干尽荒唐事,甚至放弃了回县城的宝贵机会!在最后一场持续整天的棋局对战中,他的专注甚至达到了超神的境界!“ 从世俗小说的样貌来说,《棋王》里有‘英雄传奇’、‘现实演义’,‘言情’因为较隐晦,评家们对世俗不…

    2024-01-22
    00340
  • 别人的思维为什么那么强?这3本书帮你揭开秘密

    七堂极简物理课 罗韦利 8.4(13260人评价) 在本书中,意大利物理学家卡洛•罗韦利,用诗一般简洁优美的语言,向读者讲述了20世纪以来现代物理学的伟大理论发现。相对论、量子力学、宇宙的结构、空间的颗粒、时间的本质……在这七堂简单明了的物理课里,作者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奇妙的物理学世界,也带我们轻盈地飞过重重障碍,窥见科学 的深刻与美丽。没有繁琐的方程,只有诗意的讲述,即使没有科学背景的人也能轻松读懂。   思考的乐趣 顾森 8.3(1943人评价) 本书是一个疯狂数学爱好者的数学笔记,面向所有喜爱数学的读者。从2005年7月开…

    2023-06-15
    00305
  • 推书网2025年03月23日电子书分享:圣巴托罗缪大屠杀、烧尾、莎士比亚的记忆

    1.《圣巴托罗缪大屠杀》 内容简介 1572年8月18日,巴黎举办了一场隆重的婚礼,玛格丽特·德·瓦卢瓦和亨利·德·纳瓦尔结为连理。这场婚礼本应是天主教徒和新教徒和解的象征。然而,就在婚礼后的第六天,法国国王的御前会议一声令下,胡格诺派的首领被当即处决。随后,天主教徒又对新教徒展开大屠杀,亡者成千上万,男女老少皆成为刀下亡魂…… 从一场象征着和解的婚礼到一场极端暴力的屠戮,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对胡格诺派数位领袖的“预防性处决”如何演变升级为一场波及全法的大屠杀?法国国王、太后、吉斯家族、西班牙国王究竟扮演了何种角…

    2025-03-23
    00121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