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义珠:将碎片知识转化为整体化的知识体系

作者简介

何义珠:将碎片知识转化为整体化的知识体系

何义珠,丽水学院副教授,政协第五届丽水市委员会应用型智库特聘专家,中国(丽水)两山学院兼职研究员,海宁市创建省公共文化服务先行县专家库专家。

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的数量和速度呈指数级增长,数字化阅读和移动学习普及化,“信息超载”、知识碎片化和“知识缺乏”同时出场。与此同时,我国正经历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迅速变化的社会转型发展,社会发展速度在加快,工作节奏也越来越快,人们的时间日益碎片化。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能直接获取到的信息主要是碎片知识,社会也已经进入习惯获取和运用碎片知识的状态。这种趋势带来了方便快捷的体验,也引发了片面性和误导性的风险。可见,碎片知识转化成整体化的知识体系已经成为必须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01.碎片知识的产生

碎片知识是技术力量、社会需求、信息源、观察与交流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技术为碎片知识的生产与传播提供了驱动力,社会需求推动了碎片知识的发展,而信息源的多样化则为碎片知识的多样化提供了保障,同时,观察和交流的优化也为碎片知识的生产环境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技术力量驱动。技术在推动碎片知识的产生和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访问跨越时空和领域的信息资源: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提供了高效的搜索功能,能够根据用户的检索词快速链接到相关的碎片化知识;微信、微博、Facebook等社交媒体的用户可以通过发布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将自己获取或理解的碎片知识分享给他人,是碎片知识快速创建、分享和交流扩散的技术平台。技术设备的普及化,让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设备承载的移动学习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这便成了碎片知识产生和扩散的技术载体。

社会需求推动。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和信息爆炸的环境中,人们越来越注重实时获取和灵活应用知识,而碎片知识则满足了人们对于即时、精练、实用的获取需求。

信息源的多元化。互联网的普及和数字化媒体的发展带来了丰富的信息源,包括新闻媒体、图书馆、博物馆、学术机构与智库、数据平台、社交媒体、网络社区等。这些信息源可以提供全领域的碎片化知识,满足了各个群体对碎片知识不同程度的需求。

交流与观察促成。碎片知识的产生也与人们的交流和观察密切相关。通过与他人的对话、社交媒体的互动以及观察周围环境,人们可以获取碎片化的知识,包括小道消息、新闻事件、社会趋势等。人们通过阅读新闻和文献、观察周围、撰写文章、与他人交流接触获取到的各种零散的知识片段,往往与个体的兴趣、经历和接触领域相关。

02.碎片知识是一把双刃剑

尽管碎片知识存在表面性、片面性和分散性的缺陷,但其快速、实时和多元视角的优势在满足即时学习、扩展知识边界、促进知识共享和交流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碎片知识存在缺陷

可靠性不足。碎片知识的传播渠道众多,很多来自于缺乏来源验证的自媒体,不同渠道的信息可能还是互相矛盾的虚假或误导性的信息。碎片知识通常会经过多次转载和分享,这也会导致失真。此外,由于碎片知识的产生和传播速度快,人们在获取信息时常常面临着信息过载和信息混杂的问题,容易形成偏见或误解。

缺乏系统性。碎片知识通常是从大量信息中提取的片段,没有明确的知识框架和关联性。当人们只关注碎片知识本身的时候,是无法深入理解和掌握某领域知识的全貌,也没法形成系统性的知识结构体系。

(2)碎片知识也有优点

快速化。通过搜索引擎、社交媒体和在线平台,能够迅速获取各种领域的知识和信息,对个体知识的快速拓展有一定的作用。

实时和即时性。碎片知识比整体知识更容易传播,能让人们及时了解最新的动态和趋势。

多元化。碎片知识可以让人们在最小成本下接触到不同来源、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各种知识,还可以通过分享、讨论和交流,促进思想碰撞和创新,实现自主学习和个性化知识的积累。

03.碎片知识整体化如何实现

碎片知识整体化强调的是知识的结构化、系统化呈现,意味着不仅要找到碎片知识之间的联系,重新组织产生新的知识点,还要让这些知识可以用于完成与生活、工作相关的具体实践。

发挥公共文化空间场域的优势。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文化馆,以及各种“小而精”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是促成碎片知识整体化的重要场域。这些公共文化空间提供的图书、期刊、文物、数据库和讨论空间,可以让人们进行一种跨时空、跨场景、跨组织的交流,使原有的碎片知识得到补充和丰富,继而形成一个整体化的知识体系。

运用技术工具为碎片知识整体化赋能。一是借助思维导图、知识图谱等技术工具,将碎片知识进行分类、标签化,形成一个整体化的知识网络。二是运用数据库的数据关联和查询功能,将不同的碎片知识进行关联,形成知识之间的链接网络。如电子书的目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还原碎片知识真实的组织结构、知识搜索可以定位到碎片知识的相关背景、句子检索可以链接上碎片知识的相关内容和前后逻辑、可视化分析可以掌握研究现状的粗略整体。

以成果输出驱动碎片知识整体化效应。在人们的学习和思维方式逐渐适应碎片知识的状态下,成果输出是碎片知识转化系统的、适用于实践的整体化知识体系的有效手段。首先,在生活或工作的具体目标导向下,通过各种常用的信息源去获取相关的碎片知识;其次,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找到碎片知识的联系,掌握这一知识产生的历史发展过程,以及与其他知识的关联情况;第三,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根据碎片知识的关系,结合具体的实践需要,重新架构这一领域或主题的整体化知识体系,并通过持续关注这个领域的新闻、会议、活动、论文等信息去优化这个知识体系;第四,产生有形或无形的成果。依托建好的整体化的知识体系,根据实际需要和领域规范形成证书、著作、报告、论文、课程标准、生活工作经验等成果。

ChatGPT的出现,表明人工智能在知识获取方面已经超越了人类,但是在批判性思维、价值观塑造、解决问题等方面无法替代人类的学习。然而,随着知识碎片越来越多,碎片知识整体化的困难会越来越大,如果不想给人工智能打工,我们就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思考,以探索更有速度和效率的转化路径。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何义珠:将碎片知识转化为整体化的知识体系》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网”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何义珠:将碎片知识转化为整体化的知识体系》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duihua/25004.html

(0)
推书网的头像推书网
上一篇 2024-04-09 22:20
下一篇 2024-04-09 22:34

相关推荐

  • 图书馆不需要管理系统,图书馆需要的只是服务

    早在1998年,陈慧杰、夏云、张甲、周原等在讨论图书馆管理系统时就指出,大学图书馆应以购买系统为上策,对那些具有相当技术力量的馆,则应考虑在购买的基础上进行辅助性开发,以确保新系统技术新颖、功能完善,还能满足本馆的一些特殊需要(关于大学图书馆新信息技术应用及自动化系统发展的设想和建议(续)),简言之就是“购买为主,开发为辅”。虽然这篇讨论是为了说明购买比自己开发要好,但其中几段阐述很有预见性,放在现在也很有指导意义,以下是原文: 根据美国图书馆自动化发展的经验,凡是早期由本馆自行开发的系统,其最终结局…

    2024-01-06
    00208
  • 为什么我做不了学霸笔记?

    已经有两位书友后台留言建议我做笔记,精确掌握古文字义,以求加深理解,增加积累。感谢二位的建议。但我只能量力而行。说一下为什么我做不了学霸笔记。 ​(图片来自后台书友,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首先,因为我不是学霸,而是学弱。我只有初中时代算学霸,那时候不是靠题海战术,完全是听课效率高,就用脑子可以跟着老师的讲课思路游走,还能把学到的公式原理在做题中举一反三。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我就逐渐沦为学弱,没有学霸体验了。 其次,字丑,发挥不稳定,字面还不整洁。看到自己的字总是自悔不该批注。能抄点东西一半当作练字,…

  • 读者需要怎样的图书馆

    哈佛图书馆的一举一动总能引起人们的关注,不仅因为哈佛为无数学子所向往,也是因为哈佛图书馆以其庞大的体系、丰富的馆藏和一流的服务为行业树立了标杆。田松先生的《哈佛的图书馆和博物馆》为我们深度解析了哈佛大学的图书馆文化。 《哈佛的图书馆和博物馆》,田松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23年5月出版 作者原本是科技史专家,近些年颇有些“不务正业”,做一些好玩的研究,自称杂家。这本书虽然是写图书馆和博物馆的,但出自杂家之手,必然涉及哈佛的历史以及美国的教育制度、社会文化等更广博的知识。本文仅从一个图书馆员的角度,谈谈…

    2023-10-31 文化对话
    00262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