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后,如何半小时写出一篇2000字的书评

标题夸张了一点,任何文章都须精心打磨,无法一蹴而就。

本文讨论的是框架和思路,也可叫模板,或者套路。不要抗拒套路,为什么会有套路?因为套路有用啊!如果只是个人抒情,为爱发电,那读到这里就可以打住了;如果是自媒体创作,你也关注点击和转发量,那你就一定要研究爆文套路。

本文也不探讨门槛较高的严肃书评,只讨论面向普罗大众的情感观点类书评。如果你也关注了“樊登读书”“洞见”“读书369”“每晚一卷书”之类的公众号,那么你一定看到过这样的书评文章:

《树上的男爵》:最顶级的活法,是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双城记》:人越柔软,越有力量

《那不勒斯四部曲》:很多人终其一生,都是为了逃离原生家庭的宿命

诸如此类,不难发现,这类文章就是用一本书为引子和载体,输出一个观点,用书中的情节来论证这个观点,或引发共鸣、或戳中痛处、或带来新知。

拆解这样的文章不难发现,只需三步,我们就可以完成一篇像样的书评。

第一步:搭框架

多读几篇,我们就能梳理出这类文章的框架:

读书后,如何半小时写出一篇2000字的书评

例如“每晚一卷书”最近有一篇《读了<红楼梦>才知道,钝感力是治愈生活的良药》,大纲如下:

读书后,如何半小时写出一篇2000字的书评

当然,初学的时候,我们可以将难度降低一点,不用全文来论述一个观点,也可以寻找全文最能打动你的三个观点,将这个模型更改为:

读书后,如何半小时写出一篇2000字的书评

如果你觉得提炼三个观点依然很难,还有一个办法,就是直接找书中打动你的三个金句,围绕这三个句子来展开论述。

 

第二步:装素材

框架搭好了,就像一个人的骨骼立起来了,现在往里面填充血肉。书评,自然处处离不开书。开头可以放上书籍的介绍、主要内容、作者、创作背景,让读者对这本书有全面的了解。如果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书,也可以跳过这一步,用其他的方式引出观点。

中间的三个主体板块,基本上就是“故事+论述”的方式展开。

先围绕着分论点选取书中的情节进行陈述,然后对此进行展开论述。

当然,在论述过程中引用其他事例、生活中的故事、其他名言都是可以的。

三个分论点之间可以是并列的关系,也可以是递进的关系。

论述要充分,不要全篇在讲故事,最后一句话才来发表感想,这样“评”和“感”的内容就显得过于单薄。

 

第三步:造金句

一个人骨骼血肉都有了,肉身也就齐了,是一个完整的人了。但我们还要穿上漂亮的衣裳,才能彰显这个人的特色,更加吸引人。

语言过于平铺直叙,就缺乏了打动读者心灵的点。

所以,我们要打磨句子,让这些句子与读者之间有一种相逢恨晚的感觉,要跟读者产生情绪上的共鸣,说到读者心坎里面去,让人恨不得抄下来背下来,念念不忘。

金句,是文章获赞和转发分享的关键。

金句不要过长,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富有节律,多用对称、排比、比喻、回环句式。

人生难熬的苦,都是向上的路。

睡前原谅一切,醒来不问过往。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那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负重前行。

通过构筑框架、装进素材、打磨语言,一篇书评就诞生了。

当然,这只是万千模版中的一种,读无定律,写无定法,只要是带给我们的思考、启发,都可以把它写下来。

去写吧,没有输出的阅读是毫无意义的。先写下来,才会有写得更好地一天。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读书后,如何半小时写出一篇2000字的书评》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小编”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读书后,如何半小时写出一篇2000字的书评》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duihua/21620.html

(0)
上一篇 2024-02-25 13:31
下一篇 2024-02-25 13:38

相关推荐

  • 假期将至!古画里的热门旅游城市,你去过哪几个?

    五一的时候 国人已经开启过一波“报复性旅游” 如今又到了十一 大家准备再去哪里玩儿呢? 北京、南京、苏州、杭州…… 这些地方自古以来就是热门去处 每逢小长假都会上演人从众?的大场面 不过这些热门旅游城市的热门打卡点 早就被古人画下来了 那就让我们避开人流一起去古画里看看吧~ 北 京“我长大后要去北京看天安门” 相信很多人小时候都这么说过 天安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 那会儿它叫“承天门” 寓意着“承天启运、受命于天” 明 朱邦《明代宫城图》局部大英博物馆藏 “天安门”这个名字 是清世祖福临下令将其改建后取的 意为“受命于天,安邦治国…

    2023-09-30 文化对话
    00272
  • 关于省属地方本科院校数字资源建设的思考

    解答本校用户关于“图书馆数据库少,不能满足需要”(见文末附文)之后,颇为感慨,促使我进一步思考省属地方本科院校数字资源建设问题。 我的角色是所在馆参考咨询部负责人,具体做数字资源建设、学科服务工作多年。可以说我经常需要解答类似“图书馆数据库少,不能满足需要”的问题,提问者有所不同,有可能是本科生、研究生,也有可能是教师、二级学院领导或职能部门领导,我需要根据不同的对象给出较为可取的(或者说合理的)答复。 我自身多年的观察与思考,有一个“大印象”:正常情况下,国内各高校数字资源经费的投入水平与其在主流大…

    2024-06-08
    00455
  • 武图之声丨悦读武汉:梦渡江南江北(一)

    作者:董宏量 https://tu.tuibook.com/2024/06/20240608022214228.mp3 1900年,一声汽笛奏响了武汉轮渡的序曲,火轮喷吐着云烟,从汉江口驰向汉阳门,快速拉近了江南江北的距离,使搏浪渡江的帆船木划渐行渐远。 ▲1935年武昌汉阳门码头 “舟楫纷纷南复北,山川莽莽古犹今。”长久以来,两江汇流、三镇鼎立的武汉,是沉浸在唐诗宋词的意境中的。这里没有“画船听雨眠”的闲适,只回荡着李白的浩叹:“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而此时此刻,隔江雄峙的龟蛇二山上,远眺者却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巨变,看轮船是怎样乘风破浪,把江城第一条轮…

    2024-06-08
    00482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