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后,如何半小时写出一篇2000字的书评

标题夸张了一点,任何文章都须精心打磨,无法一蹴而就。

本文讨论的是框架和思路,也可叫模板,或者套路。不要抗拒套路,为什么会有套路?因为套路有用啊!如果只是个人抒情,为爱发电,那读到这里就可以打住了;如果是自媒体创作,你也关注点击和转发量,那你就一定要研究爆文套路。

本文也不探讨门槛较高的严肃书评,只讨论面向普罗大众的情感观点类书评。如果你也关注了“樊登读书”“洞见”“读书369”“每晚一卷书”之类的公众号,那么你一定看到过这样的书评文章:

《树上的男爵》:最顶级的活法,是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双城记》:人越柔软,越有力量

《那不勒斯四部曲》:很多人终其一生,都是为了逃离原生家庭的宿命

诸如此类,不难发现,这类文章就是用一本书为引子和载体,输出一个观点,用书中的情节来论证这个观点,或引发共鸣、或戳中痛处、或带来新知。

拆解这样的文章不难发现,只需三步,我们就可以完成一篇像样的书评。

第一步:搭框架

多读几篇,我们就能梳理出这类文章的框架:

读书后,如何半小时写出一篇2000字的书评

例如“每晚一卷书”最近有一篇《读了<红楼梦>才知道,钝感力是治愈生活的良药》,大纲如下:

读书后,如何半小时写出一篇2000字的书评

当然,初学的时候,我们可以将难度降低一点,不用全文来论述一个观点,也可以寻找全文最能打动你的三个观点,将这个模型更改为:

读书后,如何半小时写出一篇2000字的书评

如果你觉得提炼三个观点依然很难,还有一个办法,就是直接找书中打动你的三个金句,围绕这三个句子来展开论述。

 

第二步:装素材

框架搭好了,就像一个人的骨骼立起来了,现在往里面填充血肉。书评,自然处处离不开书。开头可以放上书籍的介绍、主要内容、作者、创作背景,让读者对这本书有全面的了解。如果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书,也可以跳过这一步,用其他的方式引出观点。

中间的三个主体板块,基本上就是“故事+论述”的方式展开。

先围绕着分论点选取书中的情节进行陈述,然后对此进行展开论述。

当然,在论述过程中引用其他事例、生活中的故事、其他名言都是可以的。

三个分论点之间可以是并列的关系,也可以是递进的关系。

论述要充分,不要全篇在讲故事,最后一句话才来发表感想,这样“评”和“感”的内容就显得过于单薄。

 

第三步:造金句

一个人骨骼血肉都有了,肉身也就齐了,是一个完整的人了。但我们还要穿上漂亮的衣裳,才能彰显这个人的特色,更加吸引人。

语言过于平铺直叙,就缺乏了打动读者心灵的点。

所以,我们要打磨句子,让这些句子与读者之间有一种相逢恨晚的感觉,要跟读者产生情绪上的共鸣,说到读者心坎里面去,让人恨不得抄下来背下来,念念不忘。

金句,是文章获赞和转发分享的关键。

金句不要过长,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富有节律,多用对称、排比、比喻、回环句式。

人生难熬的苦,都是向上的路。

睡前原谅一切,醒来不问过往。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那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负重前行。

通过构筑框架、装进素材、打磨语言,一篇书评就诞生了。

当然,这只是万千模版中的一种,读无定律,写无定法,只要是带给我们的思考、启发,都可以把它写下来。

去写吧,没有输出的阅读是毫无意义的。先写下来,才会有写得更好地一天。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读书后,如何半小时写出一篇2000字的书评》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小编”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读书后,如何半小时写出一篇2000字的书评》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duihua/21620.html

(0)
上一篇 2024-02-25 13:31
下一篇 2024-02-25 13:38

相关推荐

  • 说话是技术,甚至是艺术

    6月9日,我将《读书杂感》(https://mp.weixin.qq.com/s/1TfO3Sg4-oQM9ljPwcDB3g)分享进圕人堂群。成员扬抄说:“群主真是高产!”我做了“引伸式”回应。图谋作为“群辅”角色,有些出产算是“工作需要”。主要目的是维持“圕人堂服务体系”最低限度运转。我做的一些工作,层次较为肤浅,多属于流水账式、絮叨式。其中一个原因是,试图作为暖场秀、垫场秀,抛转引玉。若干文字,原本是期待推动议题式交流,促进交流与分享,增强参与者及旁观者的获得感、成就感。当前受到的制约比较多,效果不尽人意。有些话题,真的是“如今明白人不多,明白了说…

    2024-06-11
    00305
  • 一个阅读推广人的探索与实践

    我是一个地道的出版人,也是一个阅读推广人。偶尔静下来想想,我的前半辈子真没白过,像一个唱着歌的蜜蜂在书中采蜜,又乐此不疲地去推销和传播。 我几乎走过了出版的全流程。从出版的上游到中盘再到下游,可粗略分为五大环节:创作、出版、中盘、发行、阅读。 在创作这个环节,我写过几本书,制作过几张个人歌曲专辑。出版这个环节,我在中国书店出版社做过责任编辑,编过一些书,当过分管发行、印务的副社长。 中盘这个环节,我在首都发行所做过全国包发,20年前在北京市新华书店采购科当过副经理,负责社科书和营销活动,还在台湖出版…

    2024-12-09
    00244
  • 偷师马伯庸的写作秘诀,你也能写出爆款

    从《长安十二时辰》到《长安的荔枝》,再到《太白金星有点烦》,马伯庸爆款频出,他的作品既有精彩的故事情节,又有复杂的人性探究,还能用古人的故事来展现当代人的心理和行为困境,引发当代人的共鸣,戳中时下的痛点。当然,这一切都是他常年坚持不懈写作的成果,他的写作方法也许对你而言,有借鉴的意义。 01、不要等万事俱备再开始写 很多人觉得自己的写作技巧还不够娴熟,故事构思还不够成熟,或者担心自己的作品不够完美,于是迟迟不肯动笔。 其实我们不需要等待完美的时机来开始写作。先完成,再完美。意味着我们要采取行动,勇敢…

    2024-02-27
    00549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