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料漂流记》一部饮食主义的全球化历史

近日,麦克阿瑟天才奖获得者加里·保罗·纳卜汉权威之作《香料漂流记》由天地出版社引进推出。本书内容如史诗般浩瀚,故事跨越各大陆、穿越数千年,探索香料贸易如何推动全球化进程。保罗·纳卜汉以广泛、跨学科的观点诉说精彩的故事,生动的将古老香料之路上的历史人物与自己的旅行经验娓娓道来,通过独特视角观察跨文化的语言与料理现象并反思香料贸易如何影响自己的家族的变迁。2014年本书荣获最佳阿拉伯饮食文化图书大奖。

《香料漂流记》一部饮食主义的全球化历史

《香料漂流记》

【美】加里·保罗·纳卜汉 著

天地出版社

2019年7月出版

定价:78元

香料全球化始于3500年前

《香料漂流记》从家族的香料商人谈起,详细描绘了香料商人在贸易之路上的旅行见闻与历史故事,作者亲自走访了四大商路(丝绸之路、乳香之路、香料之路以及运送巧克力与辣椒的皇家大道),跟着往来各地的香料商人和商队,从乳香的采集地、阿拉伯半岛的古老港口,前往中国泉州港、美国西南部的圣塔菲,从历史、考古、民族植物学与语言学的角度,探寻古代人如何收集与买卖香料,并融入各种不同的烹饪艺术,多维度地探寻了香料贸易与贸易全球化进程的关系,指出香料贸易促进了贸易全球化的进程,同时也创造出文化与饮食相融合的新文化。
通常人们认为全球化与同质化的起源可追溯到哥伦布时代,环境历史学家查尔斯·曼恩曾指出,哥伦布时代促成旧大陆与新大陆之间的动植物与微生物交换,代表“世界贸易”的发轫,不仅重新塑造美洲的生活,其他大陆也一样发生巨变。但保罗·纳卜汉却认为,在这历史的“断裂”时刻作为的全球化起始时间却大错特错。人类致力于发展经济,绝非 1493 年才开始,甚至比公元前1493年还早得多。若从各区域、各大陆何时开始交易香料的证据来看,至少在 3500 年前,全球化初期阶段就已经展开,并发展成日后无可逆转、无孔不入的过程。

麦克阿瑟天才奖得主权威著作

加里·保罗·纳卜汉作为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自然作家著述颇丰,多部作品被翻译成阿拉伯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法语、韩语、日语等多国文字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并获得了麦克阿瑟天才奖、兰南文学奖等多项大奖。包括《纽约时报》《时代周刊》在内的许多著名杂志都评价他为“本地化饮食运动的先驱”,并认为他在保护社区文化与食物多样性方面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香料漂流记》作为2014年最佳阿拉伯饮食文化图书同样获得了许多赞誉,历史学者、作家塔米安萨里认为本书将香料之路的旅行回忆与历史糅合探讨全球化的起源,是一部精彩之作。
书中不仅阐述了香料贸易对全球化的推动作用,还详细对各种香料、饮食进行了介绍,书中提到的香料包罗万象,有香草、熏香、树胶、果实、麝香与茶等;有些具有神秘色彩,例如乳香与熏陆香,有些则是大家熟知且爱用的产品,例如孜然与巧克力。在各章节会讲述各种香料的信息,包括俗名、民俗用途、药用,以及与这些传遍世界各地的香料相关的民俗传说。作者以故事、食谱、文化传播路径的语言分析,阐述孜然、肉桂、番红花、胡椒等香料如何在世界各地不同的料理中成为要角。通过详细介绍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菜肴食谱,这些食谱犹如一扇窗,让我们能够了解制作这些食物的民族与社群,这些菜肴也记录了香料在各地传播时,融入的诸多文化元素与演变,让我们通过美食了解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并窥探到全球化的历史进程。

重新探索全球化的根源

加里·保罗·纳卜汉通过重新走访,在展现四大商路的面貌同时,以实例呈现了食物的融合性与包容性,并记叙了文化的融合性与包容性,清楚地说明了全球化的初期阶段,是以香料等人们生活所需品的流通为基础而发展的,并逐步发展到日后不可逆、无孔不入的过程。
作者从香料的产地为起点,从香料的出产开始了解,逐一了解香料的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等过程;在探寻四大商路中不同城市的过程中,寻找香料商人与商路带给不同文化、不同城市、不同民族所留下的痕迹,一些是通过最直观的香料所能呈现,一些是通过文化的痕迹所能体现。用纳卜汉的话说,“我们必须来到这些线路的末端,才能真正衡量香料贸易如何影响今天的全球化”。今天,虽然全球化依然是我们看待、认知事物的一个基本的大背景,但如果我们不了解在全球化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全球化的根源,那么很有可能我们就会以偏颇的角度来理解全球化,而忽略掉不同文化和不同民族都是全球化的基础,更是全球化的目的。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香料漂流记》一部饮食主义的全球化历史》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网”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香料漂流记》一部饮食主义的全球化历史》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zixun/430.html

(0)
上一篇 2019-04-29 22:00
下一篇 2019-06-20 14:03

相关推荐

  • 活动预告丨9月7日-8日,长篇小说《丛台别》读者见面签售会

    丛,是芸芸众生的我们; 台,是人生如戏的舞台。 《丛台别》见证一出戏 与一条街的相聚离别, 一部关于“戏码头”武汉的城市史诗, 即将在江汉路新华书店与武汉中心书城 与您相约! 内容简介 《丛台别》命名出自一同名的著名汉剧折子戏——丛,就是人生;台,指的是舞台;别,是人生与舞台的终极归宿。 这部小说以坐落在汉口前进四路的武汉汉剧院为叙事的空间原点——一个曾经集中体现了武汉这座城市的政治、经济、商业、教育、文化等方方面面辉煌历史的特殊地点,继而以前进四路的变迁为时代背景,以几代汉剧演员及其周围人的沉浮命运为主线来…

    2024-09-07 图书资讯
    00262
  • 深入魏晋历史,尽览名士风流:文学史名家骆玉明精讲《世说新语》

    骆玉明教授以千古奇书《世说新语》为底本,解读时纵览正史、经书、子书、诗词、骈赋、笔记,典籍资料翔实而权威,构建出文、史、哲的广阔视野,又考察胡适、鲁迅、陈寅恪、李泽厚、田余庆等近当代名家的论述,进一步延伸了与《世说》相关联的经典话题。

    2020-06-19
    00132
  • 《繁花:批注本》与金宇澄个展“繁花”: 一次双重复调

    繁花——金宇澄个展 2023年6月,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了《繁花:批注本》,批注者沈宏非,排版姜庆共。毛尖说:“老金不响,全凭沈爷做主,批注版的落点,和原著的焦点,有重合也有参差。金宇澄笔下那些很容易被普通读者走马过去的衣,食,住,行,被沈宏非加强出来后,就有了复调的意思。”姚晓华评价批注本是沈宏非和原著勾搭起哄的结果。批注者沈宏非则调侃自己是一名插话人,一介起哄者,接下茬的,一个独自发弹幕的。 2023年8月,和新鲜上市的《繁花:批注本》一起构成了金宇澄文学世界的双重复调的,是他的个人画展“繁花”。 8月8日,“繁…

    2023-08-18 图书资讯
    00261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