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超级大国的覆灭——沙希利·浦洛基《大国的崩溃》(修订版)面世

2020年初暴发且延续至今、席卷全球的疫情,像一颗重磅炸弹,既炸出了某些国家隐秘而强大国家力量,也炸出了某些大国强悍外衣下不堪一击的庐山真面。在政治、经济乃至文化层面,大势所趋,世界正在面临一轮重新洗牌的过程。作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正在指手画脚对别的国家说三道四之际,不想近期国内却爆发了严重的骚乱,愈演愈烈,以致焦头烂额。

曾经,世界曾是一个“两极”的世界:美国和苏联称雄争霸。但29年前那个冬天,一个超级大国苏联由于内忧外患,一夜之间忽喇喇似大厦倾,令人唏嘘;如今,另一个超级大国也疲态尽显、乱象重生,难道,它也已经昏惨惨似灯将尽?世界将何去何从,我们拭目以待!

让我们把目光投向1991年,跟随哈佛大学教授沙希利·浦洛基,重回苏联解体前那段动荡异常的岁月,看看那场不仅影响苏联和欧洲格局,甚至影响世界格局并影响力延续至今的错综复杂的“权力的游戏”。

作为出生于乌克兰、在苏联解体前夕极端动荡的环境中匆忙去国外逃的青年学者,沙希利·浦洛基切身感受过大国崩塌之前的紧张气氛。许多年后,已成为哈佛大学教授的他,有机会接触到更多更隐秘的关于苏联解体有关的资料,他的脑海中一直盘旋着要写一写苏联解体来龙去脉的想法,现在终于到了时机成熟的时候。《大国的崩溃》就这样诞生了,它的横空出世,颠覆了我们对于苏联解体的一贯认知,在西方史学界、学术界掀起了惊涛骇浪。浦洛基将目光聚焦在苏联解体前的最后五个月,对于苏联解体这一事件的披露和解读,令人耳目一新,很多绝密资料更是令读者感叹:苏联解体的幕后真相,真是让人“大跌眼镜”!

点击图片去当当网购买该书
点击图片去当当网购买该书 或者直接点击链接:http://product.dangdang.com/25067758.html

《大国的崩溃》自2017年5月出版后,以其丰富、新鲜的史料,独特、新颖的视角,客观、大胆的论点,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3年来发行量已突破15万册。于2020年6月面世的修订版改正了上一版中少量错误,使其整体品质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话分两头,笔墨集中,锁定苏联解体前最后五个月

苏联解体的前因后果,不是一本专著区区数十万字就能说明白、讲透彻的。浦洛基巧妙地规避了将本书写成一本苏联史、国际共产主义史的风险,将目光锁定在“八月政变”至戈尔巴乔夫圣诞夜宣布苏联解体这五个月,这五个月是苏联命运最为关键的五个月,也是作者熟悉和亲历过的五个月。

戈尔巴乔上台后的激进的改革措施,冒犯了保守派,动了很多人的“奶酪”,苏共内部很多保守势力对其发动了强有力的回击,他们发动政变,试图将戈氏架空。突发的情况也让大洋彼岸的美国及老布什及其他国家领导人目瞪口呆,并试图尽快插手这一事件,以稳定世界格局,稳固自己的利益。

这五个月中,对于苏联政局动向,布什倒是比戈尔巴乔夫、叶利钦等更忙更累的人。他一方面拉拢西方主要国家做美国的战略伙伴,一边和戈尔巴乔夫、叶利钦、克拉夫丘克等人建立紧密联系,试图影响和引导苏联政局的变革方向。他的这些努力没有白费,最终的和平解体基本没有出乎布什的预料,虽然他并不想看到或者那么快看到苏联完蛋。

150天是苏联命运的转折时期,这段时间美苏领导人活动频繁,苏联国内、美国国内的民众也是对事件最为关切,并指望时态朝向自己预期的有利局面发展。

当然,浦洛基没有仅仅从莫斯科或是华盛顿的角度讲述了这段历史,还从乌克兰和其他加盟共和国的视角出发来阐释,而许多至关重要的决定正是在这些共和国做出的。但是主角只有两个:台前的苏联,台后的美国。

揭秘新鲜史料,评论一针见血

浦洛基具备写这本书的天时地利和人和。他曾是苏联人,在危难之际逃离出境,此后长期从事的也是历史研究和教学。苏联解体前后,他与众多前苏联党政要员还有过接触,他还通过职务的便利,得以查阅一些机密的档案,老布什图书馆相关资料披露后,此前关于苏联解体的种种猜测和假想也得到了证实或推翻。在一定程度上,本书的观点,是对传统见解的一定程度的挑战和颠覆,尤其是美国以冷战胜利者自居的态度和社会主义阵营对于苏联解体“美国阴谋论”论调,浦洛基都以史实为依据,进行了否定和驳斥。

作品中,浦洛基对苏联终结的描述真是入木三分。他的描述中加入了大量新鲜史料,值得任何对苏联解体至今世界格局由来感兴趣的人阅读。如果图书像电影一样,读者(观众)可以打分,很多媒体认为本书的“新鲜度”可以打80%的“高分”。

不仅如此,面对繁如烟渺的历史事件,这本书的分析也是一针见血。尤其是它揭示了美国政策的自相矛盾,阐释了促使前苏联共和国走向各自归宿的推动力,包括乌克兰人在其中起到的关键作用,这一点恰恰是以前史学研究常常忽略的地方。

摇摆不定的华盛顿和白宫

白宫曾试图挽救苏联,布什政府希望戈尔巴乔夫和苏联尽量延长生命。冷战的两极格局,美苏看似你死我活的“一山不能容二虎”,其实背后的纠葛没有这么简单。把苏联搞垮,美国并没有此类意愿,也就是说美国政策的目的并非想促使苏联解体。直到1989 年、1990 年甚至1991 年,情况也都是这样的。

“没有任何人希望苏联解体。”这是布什写给戈尔巴乔夫信中的一句话。布什及其政府的确没有想要通过以推动波罗的海独立的方式扼杀苏联。

布什为了使苏联延续,尝试了各种外交手段。与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多方斡旋,与戈尔巴乔夫、叶利钦、克拉夫丘克等打太极。布什知道苏联局势的任何变化“深层含意和涉及到的复杂性”,不是拳台上击倒对手那么简单。

布什确实希望苏联能够存在下去。因为苏联能否继续存在对他的安全议程很重要,他的议程重点关注的仍然是苏联核武器问题,冷战正酣的时候也是如此。

获悉苏联出状况后,布什与英国总理梅杰、法国总统密特朗以及德国总理科尔通电话,向他们解释自己为什么这么做,并寻求他们的支持。在苏联和平解体这个问题上,布什把所有西方领导人都拉上,成为他们共同立场的发言人。为了获得西方的认可,共和国领导人在核武器、边境和少数民族问题上只得听从于布什。

但是美国政府内部意见却有分歧,如国防部长——理查德·切尼就竭力希望苏联解体。对于切尼的强势,还是詹姆斯·贝克(时任美国国务卿)给予了回应。他是布什的支持者和战友,他指出了苏联解体可能会带来的一些问题,尤其可能会带来暴力流血冲突,以及核扩张。

布什要做的,就是“攘外必先安内”,但攘外比安内还好办些,他没有精力和能力在白宫内实现大家的“齐心协力”,他试图挽救苏联的意愿和举措,最终也没有奏效。

权力的游戏,最终由人民的力量主导

苏联解体,是少数领导人、政治家的意愿,还是多数人即人民的意愿?答案是后者。其分崩离析,是源自外力还是内因?答案也是后者。

有学者认为,苏联解体是“民主对集权的胜利”。

这也许是最为客观、中肯的关于“大国的崩溃”的原因解析。

苏联的存亡取决于民众的选票。无论是戈尔巴乔夫还是叶利钦,当然布什更算不上。他们都无法单独决定苏联究竟是存在还是灭亡。真正的冲突,其实是独立的俄罗斯和其他加盟共和国之间的冲突。无论怎样,乌克兰离开了苏联,叶利钦和他的助手面临的选择是:要么继续背负起帝国的包袱,要么抛弃帝国。他们选择了后者,因为这个包袱背起来太沉重了,用我们中国的俗话说:吃力不讨好!

所谓顺者昌、逆者亡,无论是老布什还是戈尔巴乔夫、叶利钦、克拉夫丘克,虽然在某些大事件中担当主角、举足轻重,但是大势所趋,他们靠一己之力并不能改变历史的进程。例如戈尔巴乔夫“完善社会主义社会”的一厢情愿,老布什面对苏联解体欲“网狂澜于既倒”的徒劳,都是最好的例证。

这可能是浦洛基《大国的崩溃》的“心声”,也是苏联解体的历史留给我们的一些有益的启示。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一个超级大国的覆灭——沙希利·浦洛基《大国的崩溃》(修订版)面世》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网”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一个超级大国的覆灭——沙希利·浦洛基《大国的崩溃》(修订版)面世》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zixun/1062.html

(0)
上一篇 2020-06-04 10:37
下一篇 2020-06-05 10:47

相关推荐

  • 随州市新华书店跨年活动预告:书香元旦 阅新启航

    2025 跨年狂欢活动 HAPPY NEW YEAR 辞旧迎新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 在2024年即将圆满落幕,2025年即将璀璨开启的跨年之际,随州市新华书店精心筹备了一系列缤纷多彩的跨年庆典活动,诚邀每一位热爱阅读的朋友共襄盛举。 愿随州书城的书香氛围,为您的心灵披上温暖的衣裳,让您在新的一年里,笑容常开,好运接踵而至,生活如同翻开的每一本新书,都充满无限惊喜与精彩。 社科文学 冬天来了,春天就不远了~ 众多文学经典陪你奔赴2025年 年度推荐 墨香迎新 文学经典作品8折优惠,多买多赠~ 倍阅文化创意空间 跨年迎新,盛典来袭, 特价促销大放…

    2025-01-02 图书资讯
    00573
  • 马天宇2018诚意之作《观心》开启预售!

    由磨铁图书出版的马天宇2018新作《观心》于今日正式开启预售,明月、大海、孤木、己心。海浪汹涌,树木孤直,愿月光温柔,总能照进我们的内心。 据磨铁图书微博消息,11月29日下午3点,马天宇2018全新作品《观心》已开启限量预售,预售抢购消息刚公布,就收到了众多粉丝热烈的回应和支持。 新书《观心》是马天宇卸下心房的一部作品。早在2016年的第11届作家榜金奖的评选中,马天宇凭借自传《我本浪人》荣获了明星作家榜第一名和总榜第一名的骄人成绩。如果说《我本浪人》记录了少年到青年的他,而《观心》就是成熟的他交给自己的一份答卷…

    2018-12-03 图书资讯
    00540
  • 《香料漂流记》一部饮食主义的全球化历史

    近日,麦克阿瑟天才奖获得者加里·保罗·纳卜汉权威之作《香料漂流记》由天地出版社引进推出。本书内容如史诗般浩瀚,故事跨越各大陆、穿越数千年,探索香料贸易如何推动全球化进程。保罗·纳卜汉以广泛、跨学科的观点诉说精彩的故事,生动的将古老香料之路上的历史人物与自己的旅行经验娓娓道来,通过独特视角观察跨文化的语言与料理现象并反思香料贸易如何影响自己的家族的变迁。2014年本书荣获最佳阿拉伯饮食文化图书大奖。 《香料漂流记》 【美】加里·保罗·纳卜汉 著 天地出版社 2019年7月出版 定价:78元 香料全球化始于3500年前 《香…

    2019-06-11
    00595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