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不起女儿的软磨硬泡,十分out的我跟着她们一起到大地影院看当前最火的电影一一《你好,李焕英》。提前半小时购得夜间第二场剩余的最边角几张票,我们还只能分坐两排!
她们在我身后笑的前俯后仰,却没有似网络所言哭的稀里哗啦,只印证了网络上的半个特征。回程的路上,她们难得地沉默。到家后,竟然破天荒的在没有反复叮嘱的情况下,分别拿起课本主动学习起来,着实把我吓的一跳。
我不懂艺术,对电影也没有什么研究。因此没有觉得《你》剧哪拍的好,也说不出哪不好!但看到网上蹭蹭蹭上升的热度,忍不住进行了思考,并迸发出想说几句的冲动。
《你》剧之火也许有疫情初胜的原因,也许有恰逢春节的原因。但反复细细品咂后,慢慢咀嚼出火因更在于该剧本身具有的吸引力。
在艺术品多如洪流的当代,一个初出茅庐的导演制作的一部怀旧作品却引起广泛的共鸣,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不能简单地归功于运气。纵观全剧,《你》的过人之处并不在于有多高超的拍摄技巧,也没见到高科技手段运用的痕迹。其首要直接原因应该是无论哪类观众都可以在剧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或者自己熟悉的影子!是的。为人者,其身份要么为人子女,要么为人父母,或二者兼具。恰如影片中主角贾晓玲、李焕英。因此,《你》剧受众广阔的条件天生具备,这绝不是偶然巧合,而是导演、编剧的巧妙功力。
该剧不止描述了一个类型的家庭,而是综合展示了那个年代工人阶级的整个社区生产生活形态,原汁原味,符合怀旧的本质特征。物质贫乏的年代并不久远,艰难和不易的也不止李焕英一个家庭。其他的如沈光林王琴家庭也并不容易。中国式家庭谁不似王琴在自己打拼追梦的同时,也在比拼儿女的出息?即便在当下,影片表达的“儿女的健康快乐、儿女的成材成长更胜于自己的追求”的理念依然盛行!那些送子出洋、育女成凤的背后哪个不是含辛茹苦的家长硬撑?即便如冷特之类当时的盲流,也不单纯是个人本身的问题,而是时世生态前的茫然生存之道,时代给予他们没有更多空间,盲流定位在当时更多的由不得他们自己!
该剧中最大的官(富)就是厂长,唯一的官(富)二代是沈光林。而厂长培育沈光林的方式与当代父母育儿护仔何其相似!何止官(富)?普通父母谁不是努力让子女在自己的的羽翼下茁壮?沈光林却一直在努力挣脱这种官(富)二代可恨的光环和非议,哪怕背井离乡也在所不惜。这种冲突设计点破了中国家庭两代间的普遍矛盾。年少不领父母恩情的何止沈光林、贾晓玲、冷特?
任众生千面,却总有一面相熟!这才是共鸣的根本。
回顾整个剧情设置其实就是重申了一句有关孝道的古训一一子欲孝而亲不待。一丁点也不新奇。贾晓玲穿越后的表现只是一个中国式孝女的后知后觉。即将失去妈妈之时,幡然醒悟,才发现在妈妈这一生,自己竟然从来没有让她高兴过一次,不可追的遗憾赛过朱自清的《背影》,龙应台的《目送》。这种后知后觉在当今社会生活中并不鲜见。哪个中国父母不是把子女当作心头肉在内心里巴不得她(他)好,但在口头上却装得若无其事、管教上严得不近人情?父母健在时能悟出这个理的有,但不普遍,更多的恰是贾晓玲式的痛心疾首。这是崇尚“大爱无声”和“爱而不溺”中国式家庭教育的必然产品!这种合理性的编排要想不得到普遍的认同都很难。
贾晓玲的反省是阶梯式的。穿越,是她主观的臆想和自我求助式的绝望救赎。表达出她多么想介入妈妈的过去从而帮助扭转妈妈的命运,弥补从没让妈妈开心一回的遗憾!甚至愿意独自承受自己设计的“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的煎熬和痛苦,以实现妈妈和王琴角色互换,其目的是让妈妈有个留美的当导演的进好莱坞的女儿,这样妈妈走到哪里都可以把头昂的高高的。戳中泪点的就是现实根本不可逆转,再好的愿景,当岁月已逝,当往事成风,一切挣扎乃至拼命都是徒劳。第二阶段影片通过膝盖上的补丁贾晓玲悟出自己的臆想多么天真、多么幼稚、根本不可能,才回忆起自己童年少年是多么充实快乐,真实的妈妈给予自己的很多很多……爸爸妈妈一直的愿望是只要自己健康快乐。贾爸爸的出现,也是向观众再次直白,哪个家长不希望儿俊女美?可万一儿女丑点爸妈也会欣然接受,并定会爱之如新,永不逊色。“儿不嫌母丑”是基于“母不厌儿丑”之上的!这一切不是当真的不记得,只是年轻的我们只愿选择记住她(他)中年的模样,忽略掉了他们的青春、付出、美好。悔恨源自醒悟迟,是影片后半部许多人泣不成声的原因。这是人生角色过渡中的真实写照。
剧情描述社会底层的凡人生活,没有矫柔造作,用细节刻画出真。找不到讲稿的厂长、想赚钱却要求投资少不操心赚钱快的毛芹、没上学却热爱诗歌的播音员等等,忍俊不禁之余,点透了当代某类思潮之弊,刺中了时代顽疾。
如果有一首歌的红能与《你》剧的火相匹,我觉得非《可可托海的牧羊人》莫属!它们都有故事原型,都突出了一个真字。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之真、情感之真、时世之真在艺术中没有变味走调,是二者红火的共通之处。
站在2021年去看1981年,除了影片里独白的“胶片黑白与彩色”之别,可轻松发现40年间现实已有很大的变化,但似乎又没有变化。是的,变的只是表象,是物质条件,而内在一一爱的方式一直没有变!如果升华一下去总结,《你》剧与《可》歌的成功应都归功于立意上对传统的颂扬。我反感有人把传统说成套路,或者混淆为套路。传统的爱情,传统的慈爱,传统的孝道,传统的文化,一直在中华民族中国人民的骨髓里,具有恒久的旺盛生命力,唯有传统才能更深打动亿万华夏炎黄的心!窃以为这是《你》剧真正的力量源,这个力量源值得每个电影人,每个艺术者,每个中国人终身品咂!
事实上人人都有李焕英一样的妈妈,人人都是贾晓玲一样的女儿!历史不会因为你没觉得或不认可而变型走样!再过四十年仍然会是这样!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解伟:《你好,李焕英》的力量》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网”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解伟:《你好,李焕英》的力量》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yule/1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