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具-手机里的男朋友精彩书评

面具
——读方慧《手机里的男朋友》

每一本书都值得细细品读,然后在某个瞬间爆发出与作者相契合的感悟。方慧,90后,“99杯”第11届新全国概念作文大赛获奖得主,有人曾这么评价方慧的文风:纯净而轻静。然而这本《手机里的男朋友》,通本书的主题都是偏灰暗的,这本书,确如方慧所说的:语言风格主要受向田邦子影响,是琐碎日常下惊心动魄的人性。全书共包含了其热门短篇故事《S小姐的朋友圈》、《手机里的男朋友》及《微博自杀记》在内共计15篇,所有的故事都很真实,却不会讨得每个人的喜欢。这是一本不适合深夜细读的书,它不能给予你柔软的呵护,它会一层一层的剥开你的心,让你深刻反思自我。

深圳晚报曾采访方慧,问出这样一个问题:写《微博自杀记》,是受到生活的触动吗?

方慧的回答是:写这篇小说的缘起是有一天吃饭的时候,邻桌一个独自吃饭的女孩发微博,发完放在桌子旁边,我瞄了一眼,她写的是“闺蜜聚餐模式开启!happy中~~”然后附上一桌子菜的照片。但是我看了一下,她真的从头到尾都是一个人在吃饭,对面也没有别的餐具。我就觉得太奇妙了。后来我观察了一下,其实身边有很多这样的女孩,包括我自己。虽然说没有那么“丧心病狂”,但是发微博的时候潜意识里还是会美化一些东西,或者说,呈现的是自己生活中想呈现的某一面。于是就有了这个故事的雏形。

我们会发现,在日常的生活中,每个人都越来越迷恋手机、网络、微博、微信等社交工具,朋友聚会面对面却无话可说,只是沉迷手机世界里,只是为了想看美好的别人,也想让别人看美好的自己,话说是没错的,但那都是一层层面具,每个人只想把最合适的面具展现在大家面前,是自己又不是自己。我们偶尔也会反思,这样是不对的,太过虚假了,却又沉迷在手机的美好幻想中,当有一天面具被剥夺,最真实的自己被公众时,我们会惶恐,会退缩,会不知所措,无力承担后果一般。

取消太过繁杂的微博信息,取消不必用的聊天信息,给自己一个度,放下网络世界,放下自己的面具,与朋友面对面好好交流,参与家庭聚会,好好分享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所得,毕竟你将要度过一生的都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带着面具的屏幕。抬头,生活会更值得享受。

来自: 小月伤不起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面具-手机里的男朋友精彩书评》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小编”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面具-手机里的男朋友精彩书评》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uncategorized/20843.html

(0)
上一篇 2024-02-17 23:31
下一篇 2024-02-17 23:31

相关推荐

  •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一 生命就是那一片天空,或鲜红或湛蓝。望着远方的风筝,我们追寻,我们仰望,在追风筝的路途中,我们诠释一整个世界。这途中,有沟壑,有山坡;有彷徨,有疲乏。可是,没有人会停下前进的脚步,因为,我们都是追风筝的人。 担起责任,鼓起勇气,翻过千山万水,跨越艰难险阻。我相信,我的风筝一定会在某座山的后面等着我。 睁开眼睛,声旁依然是碧绿的草地。放风筝的人越来越多,阳光在各种风筝下投下细碎的光斑。夏意正好,此时的我仰望天穹,仰望天穹上的风筝,嘴角的弧度悄然上扬。 书中的情感不仅仅是亲情,不仅…

    未分类 2024-02-17
    00247
  • 白夜尽头无破晓—关于《白夜行》的阅读推理-白夜行精彩书评

    0.最初 亮和雪最开始在图书馆相遇,应该是天作之合的感觉, 同样糟糕的家庭环境,幼小孤独的心,让他们走到一起, 亮给雪剪纸,那应该是最纯洁的一段时光, 然后发生了那件事。 雪说“恶魔不只一次”,也就是那件事发生之前, 雪已经遭受过这种待遇了,心理创伤可想而知, 想必也是逆来顺受,压抑的状态。 但是还是亮为她杀人,似乎给了她一个启发和契机, 让她觉得其实自己有能力改变命运,只要敢做, 可惜这个时候,命运的苦果已经种下。 在雪“杀死”母亲后,亮是唯一知道雪秘密的人, 也是唯一能在黑暗中帮助雪的人, …

    未分类 2024-02-17
    00251
  • 那一串蒺藜-爱与战争的日日夜夜精彩书评

    《爱与战争的日日夜夜》写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南美军政府独裁统治时期,作为左翼人士,更被自由、民主意识深深浸染的作者,在记录、回忆、流亡之中作此疼痛之书,读来时时令人扼腕。作者于重重悲剧(同僚被害,杂志被封)横目之际又不惜笔墨描写那世间的美好(无论是传说、童年、爱情、亲友、工作),纵有会心莞尔处,恐怕却是增益了一路的“乡愁”。世间往往将短篇杰构喻为一串珍珠,但这一百三十几个故事,在那血与火的洗礼,去国未远、归国无望的年月,何尝不是一串蒺藜,日夜钻痛着万千南十字星下的爱国肺腑,四十年后,依然可以清晰地感…

    未分类 2024-02-17
    00243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