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爱与失去,以及我从未告诉你的秘密-无声告白精彩书评

《无声告白》是一本光芒万丈的小说。

伍绮诗历时六年,写下她的第一部作品,一经出版便获得了令所有人艳羡的成就:横扫欧美各大榜单,还获得了2014美国亚马逊最佳图书第一名。既叫好又叫座,面世至今,仍然在排行榜上占据傲人的排名。

外界光环之下,这部小说自有其打动人的独到之处。《纽约时报书评》的评论家称:“即使我们熟知身边这类故事,也从来没有在美国小说中见过,起码,在伍绮诗之前,没有美国小说处理过这类故事。”几乎所有评论都提及了伍绮诗过人的写作功底,她将种族、性别、家庭、个人追寻自我价值、青春危机、同性之爱等诸多主题糅杂在一起,用细腻且内敛的笔触写下一个温婉且感人的故事。作为一位作家的处女作而言,她达到的高度,很少有人能够比肩。

故事的开头,她便抛出一个悬念:“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随着莉迪亚之死,她抽丝剥茧,揭开上世纪美国七十年代,一个中美结合的家庭中渐渐失衡的局面。

莉迪亚的父亲是华人,他这一辈子都想融入美国主流社会,希望成为受欢迎的人,一个不会引人侧目的普通人;莉迪亚的母亲是美国人,年少时背负着母亲的期望力争上游,希望在当时重男轻女的社会中取得成就,一直暗暗告诉自己,绝不要成为自己母亲那样的家庭主妇。在这个背景成分与众不同的家庭里,莉迪亚上有哥哥,下有妹妹,但因为三兄妹中,仅有她继承了母亲的蓝眼睛,她也受到了父母最多的期望与爱。这些期望与爱逐渐变成她肩头的负担,最终导致了她的离世。

单纯叙述故事梗概难以道出其中打动人心的地方。伍绮诗有着女性的敏锐知觉,她自身的独特背景——生在美国的香港移民第二代——让她超越了身份、种族的藩篱,写下了一个有着世界共通语言的感伤故事。这个故事有一个带着悬疑色彩的印子,继而如流水般波澜不惊地铺展开来,她将家庭中的两代人,每个人物视角下的遭遇与感受错落有致地编排在一起,故事的高潮并不跌宕,但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让我逐渐与每个人物的心情产生共鸣,这些人物的感受变成了我的感受,如墨渍般点点落下,缓缓晕开,然后在不经意间拼凑成了整幅画作。读到故事结尾处,他们的情绪早已和我的情绪融合在一起,心底里留着的惆怅与温柔的感触,已经很难彼此区分。

最能打动人心的东西往往是不分国界或语言的。《无声告白》的内核,也许有人会说,是家庭、是女性、是华人,或者年轻人成长中的彷徨与迷失,不过,在这些主题之下,人性才是其真正的内核。普通人的人性,在寻常人的环境里,在没有大灾难、大危机的世界中,遭遇歧视、误解、期望和爱的时刻,会如何产生变化?普通人在面对无常或不幸的未来时,又该如何自处、如何不至于被暗涌的阴暗情绪所淹没?

伍绮诗非常善于塑造人物,并且,她对于笔下的每一个人物都有着深刻的同情与怜悯。这些小人物没有脸谱化的善与恶,有的只是你我都体验过或至少感受过的软弱、愤怒、恐惧与灰心。她并没有让莉迪亚刻意死去,也没有让其他人物——莉迪亚的每一位家人——刻意去努力生活。在故事的结尾,他们依然带着莉迪亚死去的谜团,并将终生背负着这个沉重的谜团,尝试着与彼此和解,并在彼此的扶持下继续活下去。

这种称不上幸运的人生、挣扎着不至于沉沦的命运,很可能属于我们每一个人。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关于爱与失去,以及我从未告诉你的秘密-无声告白精彩书评》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小编”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关于爱与失去,以及我从未告诉你的秘密-无声告白精彩书评》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uncategorized/20817.html

(0)
上一篇 2024-02-17 23:31
下一篇 2024-02-17 23:31

相关推荐

  • 陆笙和南风——对等的爱-南风入我怀精彩书评

    看这文,陆笙,总是让我情不自禁想起李娜,七哥哥应该就是以她为蓝本写的吧。不过男主南风,虽然一样的好,倒是很少让我联想到现实中的姜山。【这是为什么呢】 大约小说毕竟是小说,不是现实中人物的传记,所以必须要有不同的看点。与李娜不同的是,陆笙的身世写得真惨。还没出世,外公外婆就惨死,简直像是“诅咒”,亲爹也不知去向,妈妈觉得自己遇到了渣男,害死了亲生父母,于是满腔的怨恨,发泄到无辜的女儿身上。怀着怨恨的心情,把她当做讨债鬼养着,奴役者。陆笙像丫鬟一样长大,忍住万般辱骂,瘦弱可欺,可又像荒野里的草,柔弱…

    未分类 2024-02-17
    00162
  • 深夜乱谈:刻奇、自由及其它-有匪精彩书评

    刻奇这点是在和阿甲同学聊142章的时候想到的。前天夜里阿甲说谈五毛钱的人生,我没看到,就在这里一起说了。(假公济私得理直气壮)到凌晨我恰好复习完十集poi,宅总这个例子刚好可以回答你的问题。当你决定尽力去救人,救一个有一个的满足感。但遇到自己无法掌控的情况,失败了还是会愧疚。我不能创造出TM宝宝,没有宅爸爸这样的隐形富豪加技术支持,不像李四爸爸这个CIA武力值MAX,却也能行些简单的好事,比如捐个款,扶老奶奶过马路,给小朋友洗洗脑什么的。大人们爱问,你做这件事,目的是什么呢?我没有能力改变世界,…

    未分类 2024-02-17
    00174
  • 生死两岸的守望-我们仨精彩书评

    生死两岸的守望 —-读杨绛散文集《我们仨》 By 李伟长 我不是个容易落泪的人,尽管这些年来,为一些人一些事,我愤怒过,痛苦过,感动过,然而至于落泪却不是常有的事,依然记得的只有十七岁时读完《平凡的世界》后的满眶热泪了,而当我读完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时,发现自己的眼里早已饱含泪水,我知道这不光光是因为感动,还有领悟和沧桑。 初次接触杨绛先生,是在她为《围城》写的后记里,她用平淡而优美的笔调讲述钱钟书的一桩桩趣事,连钱钟书也觉得是“文笔之佳,不待言也”(《记钱钟书与 附识》,钱钟书散文…

    未分类 2024-02-17
    00154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