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4,《这届家长太难带了》这本小说把我看哭了!

豆瓣9.4,《这届家长太难带了》这本小说把我看哭了!

如果孩子的出生,是为了继承自己劳碌、恐慌、贫困,那么,不生也是一种善良。

张爱玲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很多人忘了,怀胎十月的时候对肚子里孩子他唯一的期待是:健康快乐。

包括我自己。

我是一个很普通的人,却曾幻想孩子成龙。

但我也是第一次当妈妈啊,我也不知道该怎样教育孩子,我也时常因为教育陷入两难之中。

昨天,我看了一本小说,是一本很温情的关于家庭教育的小说,是毛冷瞪的《这届家长太难带了》。

豆瓣9.4,《这届家长太难带了》这本小说把我看哭了!

这种题材我是第一次读。本以为家庭之间嘛,无外乎搞怪,治愈。

然而,这本书却用3个家庭的故事,告诉了我们,到底该怎样为人父母。

故事沉沉地击中心底,让人流泪。

是在讲教育,又不是。

我觉得是在写孩子的纯真,是在写城市邻里之间的温暖,写中年夫妻的爱情,写职场妈妈的两难。

01.真的一定要爬到巅峰才是成功吗?

14岁的吴英卿,有一个非常强势的护士妈妈,一个很弱的出版社编辑爸爸。

她从小就被妈妈管得非常严格,不准去游乐园,不准去学画画,只能学习,学习,再学习。

护士妈妈学习力非常强,在英国找到了一份工作,准备带丈夫女儿出国。

但女儿抗拒,丈夫不同意。两人离婚。

没有妈妈的日子里,弱小的爸爸开始倾听女儿的心声,发现她以前不堪妈妈的重压竟然想过几次自杀。

爸爸送女儿去学画画,给她一个独立的房间,女儿渐渐地快乐起来。

但是有一天,妈妈回来了。万里晴空立马阴云密布。

吴英卿和爸爸这次不再妥协,决心与妈妈抗争到底。

后来,他们发现,原来妈妈一直对她那样严格,是希望她:你不是嫁人生子就可以的,你要爬到这个世界的巅峰。

因为,妈妈的父母,重男轻女,对女儿灰心丧气,瞧不起女婿。

所以,她的妈妈一直很努力很努力,也希望女儿将来能够超越自己。

看得挺心酸的。不是为吴英卿。其实英子很聪明,她的父亲对她也很好,她的前途真的无量。

是因为她的妈妈——闻如香。

曾经没有考上高中而上了护理学校,这成了她一生的痛苦,也成了她父亲贬低女儿的借口。

所以她只能拼啊。

她希望她的老公也拼,女儿也努力。

就如同书中所说:

自己的局限,使生活充满了局限。在这样不尽如人意的生活中,她只能拼命地厮杀。

她能有什么错呢?

她不过是想女儿过得比自己好罢了。

唯一的错,就是她太极端了。太着急了。

难道真的只有高分一条路通往成功吗?走艺术生不行吗?上职高也不行吗?

我想,很多父母已经有了答案,非第一条路不可。

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中考更甚。

谁都有可能被挤下去,凭什么必须是别人家的孩子?

但是,如果孩子平衡能力强,心态更稳,那必定能通过的。

放过孩子,放过自己。

让花成花,让自己做自己。

02.别对孩子道德绑架,你没权利

另外一组家庭,是很多人常羡慕的。

父亲是高校副教授,曾经的物理学才子。母亲温柔美丽,知性优雅。

但这个家的两个孩子,都是父母眼中的叛逆孩子。

豆瓣9.4,《这届家长太难带了》这本小说把我看哭了!

大女儿大学毕业,20岁,未婚先孕,搬出家要结婚。

小儿子14岁,临近中考,成绩一塌糊涂。

原来,大女儿许悠悠,是她父亲和初恋的女儿;小儿子才是他们的亲生儿子。

当年,父亲和初恋分开之后,初恋把生下的孩子给了生父之后就走了。但在以后的日子里,父亲常想念她,把女儿看作她母亲的留念。

他后来的妻子,也是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子,却极度不自信,一生都在怀疑丈夫与初恋藕断丝连。

出于一种嫉妒心理,这位母亲经常道德绑架孩子,让她为她争光,按照她的想法去生活,去穿衣打扮。还在父亲面前撒谎,说她干坏事。

结果,父亲也开始打骂女儿,不管儿子。

整个家,就在这样一种怪圈中循环往复生长。

悠悠后来知道了真相,离开了家。

在她为人母之后,原谅了所有人,想要父亲晚年过得幸福,想让弟弟有好的前程,就撮合父亲一家,以及她的生母,一起把话说开了。

一切又恢复了平静。

她的弟弟后来也如愿考上了一所高中,已经是意外之喜。

父母真的没权利对孩子道德绑架,逼着他做一些他讨厌的事情。

谁生来不喜欢追求自由啊,你不喜欢吗?孩子更喜欢啊。

03.父母的压力,凭什么要孩子来承担?

王德伟家,是一组很普通的家庭,用现在的话来说,没钱没权。

就是这普通家庭,她的母亲却偏偏要了二胎,父亲又在母亲怀孕之际摔伤了腰,丢了工作。

全家的重担落在即将参加高考的王德伟身上。

孩子出生前,是小伟每天回家做饭,收拾屋子,照顾父亲。

孩子出生后,又是小伟每天晚上起来喂妹妹,抱妹妹。

如果不是邻居的帮助,这家早就崩溃了。

后来,小伟真的走投无路,决定辍学去打工,惊动了警察。

这次之后,父亲的腰也差不多了,邻居帮他找了新工作,小伟被保送到了一所高中,免学费。

豆瓣9.4,《这届家长太难带了》这本小说把我看哭了!

结局挺好的。小伟有学上,一家人的经济也有了保障。

但二胎这个事情,父母为的是当初丢了一个孩子之后的念想,却没想过养孩子需要人力物力财力啊。

养得起,咱就生;养不起,不生不就行了吗?

为何要把家庭的重担让一个未成年的孩子承担啊?他也只是一个孩子,一个还未参加中考的孩子啊?

当父母,都需要有点良心。

孩子生下来,不是为了受苦,是为了感受幸福。

若提供不了幸福给他,生他做什么?

这本书的结局算是皆大欢喜,三个家庭都和解了。

但在城市中,又有多少肯拔刀相助的朋友?又有多少连王德伟家都不如的家庭?

前者很少,后者很多。

生活还是挺艰难的。把当下的日子过好。把生下的孩子们照顾好。把自己过好。

这是做人的本分。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豆瓣9.4,《这届家长太难带了》这本小说把我看哭了!》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小编”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豆瓣9.4,《这届家长太难带了》这本小说把我看哭了!》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tuijian/44987.html

(0)
上一篇 2024-11-11 15:59
下一篇 2024-11-11 16:19

相关推荐

  • 张祖庆:我读郭凤《班主任“一”字妙招》

    “只要认认真真坚持写公众号三年,你就可以成为明师(即明白之师,明智之师,明日之师),要是成不了,可以找我索赔十万元。”这是我在一次直播中激励学员的话,没想到郭凤老师却用行动印证了这句话。 作为谷里书院优秀学员,郭凤老师坚持微信公众号写作不到三年,竟写出了属于自己的一本班主任专著。出版社邀我为其写序,我很欣慰。 郭凤老师的文章兼具“扎实”与“灵动”两大特质:一方面内容干货满满,实操性强,深受一线教师欢迎;另一方面又充满创意与灵气,多篇关于班主任工作的文章被《人民教育》《中国教师报》《光明社教育家》《星教…

    2025-08-25 好书推荐
    00177
  • 湖科讲书人 | 王杨琴:《我心归处是敦煌》

    讲好中国故事,推介长江文化。在第八届长江读书节之际,湖北科技学院开展湖科讲书人系列活动,本期活动推出的是湖科讲书人王杨琴:《我心归处是敦煌》。 “我感觉自己是长在敦煌这棵大树上的枝条。我离不开敦煌,敦煌也需要我。只有在敦煌,我的心才能安下来。我为敦煌尽力了!不觉寂寞,不觉遗憾,因为它值得。”——樊锦诗 (点击观看视频) 湖北科技学院附属泉都学校校长 王杨琴 图片扫码听书 有声资源推荐

    2023-06-29
    00594
  • 《春鸟:国木田独步作品集》我一直无法参透人生,而那远大的志向又重压着我!

    归根结底,是因为我一直无法参透人生,而那远大的志向又重压着我,令我无比苦闷,我自觉是个不幸的人……孤灯独伴时,想及此生的孤寂,心中的哀愁无以自遣。 ——[日]国木田独步 《难忘的人》 摘自《春鸟:国木田独步作品集》 19世纪中期,当美国的军舰毫不客气冲进日本海域,德川幕府时代走向衰落,新的改革必定到来,势如破竹。1868年,明治维新之年——一个众多思想家论述日本当代政治、经济、文化时,必然需要参照的时间锚点。外来的强敌叩击着自身的落后传统,崩塌的过去已无法指导新的技术和生活,机遇满溢在街头,贫穷也悄然攀上底层的…

    2024-04-13 好书推荐
    00431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