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地图:席卷全球的重大传染病及流行病

4月1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了“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公众佩戴口罩指引”,将乘坐公共交通时佩戴口罩的要求从硬性规定改为“建议佩戴”,一时之间引发热议。

许多人迫不及待地享受起了这时隔三年的解放。可还没高兴几天,就又看到#国内检出多例xbb.1.16# #XBB.1.16传播率比同系变种高1倍# 等话题登上热搜。

人们在熬过疫情感染高峰后,往往会倾向于认为病毒从此销声匿迹,于是不再关心并放松警惕。但是,人们想要忘记病毒,病毒却并不会放过人类。

今春新一轮的甲流大流行,以及猴痘、诺如病毒,当然还有纠缠人类多年,且极易突变的冠状病毒毒株,都在提醒我们:越是在我们自以为安全的时候,病毒越可能卷土重来。

虽然我们不必感到恐慌,但掌握传染病防治的基础知识,做好日常基本防护,是我们保护自己和家人成本最低的“武器”。

《致命地图:席卷全球的重大传染病与流行病》一书在追踪20种重大传染病的基础上,为我们介绍了每种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手段,也展现了人类为了根除病毒,上千年来所做的不懈努力。

致命地图:席卷全球的重大传染病及流行病

《致命地图:席卷全球的重大传染病与流行病》

【英】桑德拉·亨佩尔 著

好·奇文化/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从未远离的流感病毒

1918年秋,一场流感疫情席卷全球,它很快就在各大洲夺去数百万人的生命,其毒性和传播速度引起了全世界的恐慌。这场疫情直接造成的死亡人数估计约五千万人,超过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致命地图:席卷全球的重大传染病及流行病

代表“流感病毒”的怪物正击打坐在椅子上的人的头,约1918年

在那之前,流感一直被视为“令人不快”的疾病,但绝不可怕,也很少有人死亡,感染人群大多是婴幼儿、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者。但在1918年,情况突然发生变化,这种疾病破天荒地开始掠夺大批健康年轻人的生命。

流感被描述为一种狡猾、机敏且具有极高欺骗性的疾病。这是因为它感染人数众多,每次虽只有一小部分病例死亡,但最后死亡人数的总和却很多。而且,与其他传染病不同的是,流感只给受害者非常短的免疫期。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世界上大多数人口都感染了这种疾病,但有些病例是亚临床的,也就是说他们一直无症状。

虽然人类是流感病毒的主要宿主,但其他哺乳动物(猪流感)和鸟类(禽流感)也可以是某些人类流感病毒的来源。在人群密集的密闭空间里,流感病毒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并由于病毒可以在宿主体外存活数日,因此也能通过接触被污染物体表面(如门把手)进行传播。这就是为什么现在的流感易感人群往往是办公室职员或经常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人。

致命地图:席卷全球的重大传染病及流行病

流感病毒档案卡

约公元前5000年,早在世界上某些地区(如中国和中东)的人们开始群居并放牧牲畜时,流感可能就已经在人类生活中确立了地位。

约公元前5000年,早在世界上某些地区(如中国和中东)的人们开始群居并放牧牲畜时,流感可能就已经在人类生活中确立了地位。

起初,流感似乎遵循的是通常模式,即高发病率(某一特定时期内或疫情期间感染人数比例)和低死亡率。到了20世纪30年代,人们逐渐了解猪和雪貂这样的动物也会感染流感病毒,新型电子显微镜的问世也让科学家们终于得以亲眼看到流感病毒的真容。他们发现,这种病毒的外部表面曾在一个世纪内发生几次严重“易容”,因此很少有人会对这种新的亚型病毒产生任何免疫力,从而导致疫情大暴发。

致命地图:席卷全球的重大传染病及流行病

患者的淋巴窦,1918年流感疫情期间

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们确定了三种流感病毒类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是造成全球性疫情的主要元凶。虽然疫情暴发是由病毒变异引起的,但引发病毒变异的原因始终是一个谜。就像许多影响呼吸系统的病毒感染一样,流感主要出现在冬季,倾向于每年暴发一次区域性疫情和每隔10-40年暴发一次全球性疫情。

如今,流感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经恢复到1918年之前的水平,健康年轻人的感染风险再次大大降低。然而,即便如此,流感仍是一种全球性流行病,甲型流感病毒仍有可能引发类似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疫情。

致命地图:席卷全球的重大传染病及流行病

1918年西班牙流感传播路径地图

没有人知道下一个危险毒株会在何时何地出现预测也相当困难,这是因为人类随时可能与野生和驯养类哺乳动物及鸟类发生交叉感染。在世界各地的无数乡村,仍会有人猪生活场景过于紧密的现象存在,新的毒株也一直在被“孵化”

冠状病毒的致命突变

2002年11月16日,一名来自中国广东省的年轻男子被送往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他似乎患上了一种不同寻常的肺炎。后来,他康复出院,但他究竟如何以及为何会感染上这种疾病,至今仍是一个谜。在接下来的几周里,更多的人被诊断出患有似乎同样的疾病,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像这位年轻男子一样幸运,其中几个人医治无效死亡。

致命地图:席卷全球的重大传染病及流行病

SARS冠状病毒显微图像

三个月后,一位新近医治过广东病例的医学专家前往香港参加一场婚礼。然而,在入住香港京华国际酒店后,他开始感到身体不适,几天后,他去世了。在不到24小时里,他将这种疾病传染给了其他几位客人,其中包括一名78岁的加拿大妇女。两天后,这位妇女飞回多伦多的家中,开始出现类似肺炎的症状,最后于3月5日死亡。在接下来的几周里,随着媒体的蜂拥而至,加拿大共报告约有400人出现类似症状,超过2.5万名多伦多居民被隔离,其中44人死亡。

截至3月的第三周,包括意大利、爱尔兰、美国和新加坡在内的13个国家相继出现350例疑似病例,其中10人死亡。两周后,这些数字分别上升到18个国家2,400例疑似病例和89人死亡

致命地图:席卷全球的重大传染病及流行病

2003年1月至4月SARS传播路径图

2003年4月,中国香港研究人员发表论文称,可以确定一种被称为冠状病毒的新型毒株为SARS的病原体。“冠状病毒”(coronavirus)一词在拉丁语中意为“王冠”“光环”,意指病原体表面的冠状突起。这种特殊的冠状病毒(SARS 冠状病毒)之前似乎从未在任何人类或动物身上出现过。冠状病毒非常常见,就和普通感冒病毒一样,大多数都不危险。但少数(如 SARS冠状病毒)却非常致命

2012年,美国宣布SARS冠状病毒是一种“特殊病原体”,这意味着其可能会对公共卫生和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就在同年,另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在沙特阿拉伯悄然出现。

在沙特阿拉伯吉达市的一家医院里,一名患者死于急性肺炎和器官衰竭。当地医生无法确定其涉及的病原体,于是将患者的痰液样本送往荷兰的一家实验室。在那里,“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被确定为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的病因。这种疾病与SARS十分相似,死亡率约为40%。

致命地图:席卷全球的重大传染病及流行病

SARS患者的胸部X光片

世界卫生组织向世界各国发出须警惕MERS的警告,无论是否存在病例,特别是有大量中东人入境的国家。其还指示各国应及时报告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同时须概述针对这些病例所采取的措施,旨在“为最高效的国际准备和应对提供信息”。

SARS暴发后,一位专家曾评论说,人类冠状病毒(普通感冒)作为一种温和刺激已经存在几个世纪,而一种新型且致命的冠状病毒如何以及为何会突然出现,始终是一个“令人不安的问题”。从此之后,更为新型且致命的冠状病毒疫情很可能会接踵而至

与病毒共存,是人类的常态

时至今日,虽然人类在微生物学和医学方面取得了近两个世纪的非凡进步,但这些致命病原体似乎总是比人类先进一步,我们依然在与之苦战

致命地图:席卷全球的重大传染病及流行病

COVID-19显微图像

1979年,天花被正式宣布在地球上消失。然而,四十年过去了,天花仍然是唯一被消灭的人类疾病。其他传染病仍然十分顽固,有的甚至还会出现卷土重来的迹象。

与此同时,新型传染病也在毫无任何预警的情况下出现,跨境旅游业的发达足以让这些疾病在数小时内传遍全球。

更令人担忧的是,人类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日益增强,而抗生素是迄今为止人类掌握的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2002年,一种前所未有的肺炎病毒横空出世——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研究表明,这种新病原体与普通感冒存在亲缘关系,而几个世纪以来,普通感冒只会对人类造成轻微不适而已。

1976年,埃博拉病毒首次被发现,但当时并没有引起过多关注,仅限于非洲中部地区的小规模疫情。然而,2014年,埃博拉病毒突然突破界线,首先在此前从未出现过的西非露面,然后席卷全球多地,包括欧洲和美国。

截至2016年,由HIV所致的艾滋病已造成至少3,500万人死亡,已知数百万人为病毒携带者,其中大多数人无法获得赖以救命的药物。

尽管科学和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我们的“武器”也更加充足,但传染病不断以最严峻的方式提醒着我们,人类仍然很容易受到病毒的大规模袭击,我们离根除传染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致命地图:席卷全球的重大传染病及流行病》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网”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致命地图:席卷全球的重大传染病及流行病》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tuijian/3715.html

(0)
上一篇 2023-05-02 22:30
下一篇 2023-05-02 22:39

相关推荐

  • 咸安区图书馆馆藏推荐第7期:月光不是光

    本书是陈仓的散文集,共收录七篇大散文,包括《我有一棵树》《月光不是光》《哥哥的遗产》《拯救老父亲》等。作品描述的是改革开放至今,城乡变迁给身在其中的主人公们带来的各种情结,是乡愁、是亲情,是对过往生活的依恋、是对当下瞬息万变生活的恐惧与适应。其中,《我有一棵树》讲述了一个农民、一个村庄和形形色色的树木之间的命运纠葛;《月光不是光》描写的是进城打工者带着孩子回乡寻根的时候发现,农村变成了一个回不去的故乡;《拯救老父亲》讲述拯救病危父亲的过程,那是于无声处惊心动魄的过程。

    2023-03-10
    00314
  • 孙燕姿写《我的AI》引发轰动:毕竟“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

    这几天,孙燕姿写了一篇《我的AI》回应了AI孙燕姿。文章一发布,立刻引发无数网友、专业人士盛赞。 很多人只知道孙燕姿是一位歌手,过去很红,现在也还有不少粉丝。但极少人知道,原来她文笔这么好,思想这么通透。   《我的AI》原文 当我正在为自己日渐凸起的肚子和孩子们的日常琐事感到绝望时,AI孙燕姿粉墨登场,于是我不禁想写点什么。 我的粉丝们已正式改换门庭,接受我就是一名冷门歌手的事实,而我的AI角色成为了我目前的顶流。我想说的是,你跟一个每几分钟就推出一张新专辑的人还有什么好争的。 无论是ChatGPT还是AI或者你…

    2023-06-04 好书推荐
    00133
  • 东京绮梦:日本最后的前卫年代

    跟着伊恩·布鲁玛 目睹一个带着危险魅力的日本 编辑推荐 追溯东京奥运开幕式舞蹈表演形式的诞生与兴盛 诠释“暗黑舞踏”何以被称为日本独有的艺术 森山未来在东京奥运开幕式上的“舞踏”被观众吐槽为“阴间鬼舞”,而伊恩·布鲁玛在1970年代留学日本期间,恰巧结识了演绎“暗黑舞踏”的大师大野一雄,精妙地讲述了这种“怪诞”艺术形式的产生过程与欣赏之道! 实验剧团、真人色情秀、文身工作室…… 日本文化绝不止动漫、日料与歌舞伎 作者在本书中介绍的日本文化领域迥异于人们对日本的一般认识,深入发掘了这个国家较不为人知的文化面貌。它能让读者…

    2024-12-12
    00112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