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路遥《人生》顿悟:叫醒一个人的,从来不是道理,而是磨难

路遥的成名作《人生》里,有一个人物令我印象深刻。

他是高家村最有智慧的老人,年轻一辈的人都尊称他为德顺爷爷。

德顺爷爷时常用他的丰富见识,为村里的后生提供一些人生建议。

其中,自然也包括主人公高加林。

高加林因教师工作被人顶替,赌气做农活时,把自己弄得满手是血。德顺爷爷就劝他:“刚开始劳动,一定要把劲使匀。往后的日子长着呢。”

后来,高加林因为叔叔的关系,在城里谋到了一个通讯干事的工作,有些飘飘然。德顺爷爷毫不避讳指出:“你是咱土里长出来的一棵苗,你的根应该扎在咱的土里啊!”

高加林因虚荣和城里的黄小姐恋爱,抛弃曾陪他共度低谷的巧珍时,德顺爷爷也曾痛心疾首地对他说:“你把一块金子丢了!巧珍,那可是一块金子啊!”

高加林每一次要踏入歧途时,德顺爷爷都曾好言相劝。

可高加林从来都是一意孤行,不为所动。

直到最后,登高跌重,痛失所有,他才幡然悔悟。

原来,人不是劝醒的,只能痛醒。

能叫醒一个人的,从来不是道理和说教,而是痛苦与磨难

  1

  失去了爱你的人,才知道真心可贵。

有人说:“真正对你好的人,一辈子都不会出现几个。”

尤其是愿意与你共担风雨的人,更是可遇不可求。

高加林就曾遇到过一个这样的女子,巧珍。

巧珍是高家村里长相最出色的姑娘,朴实聪慧,又勤劳肯干,提亲的人都快踏破了她家的门槛。

但巧珍却迟迟没有点头。因为她心里,一直暗恋着高加林。

高加林在村里当民办教师时,有文化,有前程,对于巧珍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存在。

所以,哪怕再喜欢,巧珍也只敢远远地看着他,为他的成就而高兴。

后来,高加林因教师被人顶替,变得郁郁寡欢,巧珍也经常会默默跟着他一起伤心流泪。

在高加林陷入自我怀疑时,巧珍又适时地出现,大胆向他告白,用爱和陪伴化解了他的苦闷。

巧珍一直都知道,高加林有自己的抱负和才华,不会甘心当一辈子的农民。

所以,哪怕在他们恋爱后,哪怕要忍受分离的痛苦,她也依旧鼓励高加林去城里工作,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高加林到县城里当了通讯干事,很少回家,她也会毫无怨言地帮忙照顾他的父母。

即便如此,高加林还是变了心。

他为了城里的黄亚萍,狠心地和巧珍分了手。

而巧珍在知道事情的原委后,虽然痛苦不堪,却从未骂过高加林负心薄情。

她爱高加林,低到了尘埃里,也情愿在尘埃里再开出一朵花来。

可惜的是,高加林从前不懂得珍惜。

后来,等他在城里受尽挫折,才真正意识到了巧珍的好。

只是这个时候,巧珍早已跟村里的另一个人结了婚。

失去一切的高加林,只能在悔恨中度过余生。

《大话西游》中有一句令无数人泪目的台词:

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时候我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

这世上许多人和事,摆在面前时,我们总是视而不见、爱答不理。

等到曲终人散,事过境迁,才痛恨自己没有好好珍惜。

可是时间不可逆,后悔永远是这世上最无用的事情。

等到失去了才想要去挽回,永远来不及。

再读路遥《人生》顿悟:叫醒一个人的,从来不是道理,而是磨难

  2

  饱尝了没钱的苦,才知道面子最无用。

高加林被人顶替工作后,灰溜溜地回到农村,一直放不下自己知识分子的清高。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躺在床上自怨自艾,全然不管家里的生计。

他年迈的父母,只得每天在地里操劳,可即使这样,也仍旧难以维持一大家的开销。

就在家里快揭不开锅时,父亲找到高加林,对他说:

咱家的点灯油和盐都快用完了,可家里一个来钱处也没有。

他希望儿子能帮忙去县里卖点馍,以贴补家用。

看着父亲恳切的目光,高加林实在找不到拒绝的理由。

犹豫半天,他才勉强点了点头。

可到了第二天,高加林挽着一篮子蒸馍赶到集市时,他又立马后悔起来。

他感觉自己真正变成了一个乡巴佬,这种滋味,让他的心难受得像有无数虫子在咬。

在集市里,他提着一篮子馍东躲西藏,生怕碰到熟人。

同行的人都快卖完了,他也拉不下面子吆喝叫卖。

最后,人群散了,太阳也快落山了,他一个馍也没卖出去。

在回家的路上,高加林想到父母失落的目光,不由得自责起来。

生活的残酷,突然让他意识到,自己早已不是以前薪酬丰厚、生活体面的教师了。

今时今日,必须放下面子,才能养活自己和父母。

此后,村里需要出山劳动时,高加林都会积极地参加。

甚至有人组织了去城里拉粪的活,高加林也是毫不犹豫地接了下来。

这些以前他看不起的活计,现在他做起来也慢慢开始得心应手。

就这样,在高加林放下身段以后,他们一家的生活才开始好转起来。

《人生》里说:“人活低了,就得按低的来。”

在穷困的境地,一味端着所谓的体面,只会自缚手脚,让生活陷入更难的局面。

唯有放下不值钱的面子,抛开可怜的自尊心,你才能扛起日子,与生活斡旋。

还记得那个公司倒闭后,就去开网约车的老总吗?

如果他放不下面子,那拿什么养家糊口。

还记得那个名校毕业,为了高薪就去当修脚师的高材生吗?

如果她放不下面子,那么缺钱的时候,她又该拿什么去从容应对。

生活的经历总会让你明白:人在一穷二白的时候,不能过度强调自尊心。

脱掉孔乙己的长衫,把面子放下,把日子过好。

尽管理想的月亮碎了一地,但拥有了六便士的你,何尝不是获得了人生的另一种胜利。

再读路遥《人生》顿悟:叫醒一个人的,从来不是道理,而是磨难

  3

  遭遇了排挤打压,才知道你弱的时候,坏人最多。

黄渤曾在采访时说到,以前没红的时候,听到的全是冷言冷语。

后来红了以后,围绕在他身边的人,个个都洋溢着笑脸。

这就是现实。

你弱的时候,话是最难听的,事是最难办的。

哪怕你能力再出色,只要你想往上走,别人就会卯足了劲地向你施压。

可当你真正强大时,那些人生路上的绊脚石,你不需多说,他人也会为你一一清空。

高加林在村里,一直是学历最高,最有学识的人。

他能任民办教师一职,本来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可家境贫寒的他,在权势面前,没有一点反抗的余地。

村主任高明德的儿子高中毕业后找工作,一眼就看中了民办教师这个职业。

高明德就伙同县里的领导马占胜,挤占高加林的职位,让自己的儿子顶了上去。

高加林虽然清楚其中的阴谋,却也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无处诉。

失去一切的他,落魄地回到村里,遭到了村里很多人的嘲笑。

他们背地里大肆地谈论他,文不成武不就,是个不成器的败家子。

然而,天无绝人之路的是,高加林在外当兵的叔叔,突然从部队转业回城,成了当地的劳动局长。

一夕之间,高加林的身价水涨船高,又成了众人巴结吹捧的对象。

就在叔叔回家看望哥嫂的那一天,平时不常往来的乡亲,都赶到高加林家,帮忙生火做饭。

而村主任高明德和马占胜,在得知这个消息后,也都换了嘴脸,立刻就帮高加林搞定了工作的事情。

高加林此刻才意识到:人只有强大,才能让世界对你和颜悦色。

而现实生活中的我们,何尝不是在受尽侮辱,尝尽心酸后,才慢慢明白:

这个世界,永远都偏向于强者。

没有话语权,就没人会听你说话;

没有选择权,就只能任别人替你选择。

只有当你强大到能够独当一面,才能赢得鲜花和掌声,把生活过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再读路遥《人生》顿悟:叫醒一个人的,从来不是道理,而是磨难

  4

  经历了生活破灭,才知道捷径,是人生最长的弯路。

在《人生》的扉页中,写着这样一句话: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在人生的岔路口,决定你往后方向的,是你一次又一次的选择。

抄近路的,最后都掉进了陷阱;走捷径的,最后都走了弯路。

高加林后半生悲剧的起因,就是在该脚踏实地时,好高骛远害了自己。

他的叔叔成了当地劳动局长以后,副局长马占胜为了讨好上级,便利用私权,给他安排了一份县里通讯干事的工作。

而高加林明明知道这一切不合法,但他想到靠自己的努力,很难跨越阶层,实现自己的文学梦。

于是犹豫之后,他还是选择了接受,成为国家正式职工。

在县里工作后,高加林又凭借着自身的才华,连续发表了几篇报道,获得了城里姑娘黄亚萍的青睐。

黄亚萍外貌姣好,气质出众,更重要的是,她的家世也非常优越。

黄亚萍的父亲,是县武装部长。如果跟黄亚萍在一起,那他的前途自然是不可限量。

而这,是农村姑娘巧珍永远给不了他的。

在经过一番对比权衡后,高加林最终还是选择了黄亚萍,选择了看起来更加开阔顺遂的人生。

而高加林感情事业的双丰收,也让黄亚萍前男友的母亲看了大为恼火。

她一封举报信,就把高加林走后门的事情捅到了县里。

高加林因此被撤销工作,而女友黄亚萍也在此时跟他分了手。

他曾经靠走捷径得到的一切,顷刻间,全都化为了水中泡影。

培根曾说:“人生如同道路,最近的捷径通常是最坏的路。”

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每天都做着一步登天,一夜暴富的梦。

然而,却很少有人能看到,捷径的背后,其实就是个死胡同。

人若一味地急功近利,只会将自己困锁原地。

唯有做一个长期主义者,不疾不徐地走在自己的时区里,才能日拱一卒,行稳致远。

 

有人说:“读懂高加林的不幸,才算读懂了《人生》。”

 《人生》这部长达14万字的中篇小说,本质上讲的就是农村青年高加林,遭遇不公,历经挫折,最后从苦痛中成长的故事。

从他的身上,可以看到太多平凡人的缩影。

在遭遇排挤打压时,在跌落人生低谷时,在理想与爱情两难抉择时,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高加林。

也许,我们也需如他一般,走一些弯路,吃一些苦头,才能真正顿悟和成长。

作家藤萍曾说:“这世上只有痛苦,才能真正使人长记性。”

的确,经事长智,历事成人。

人若能于痛苦中蜕变,在煎熬中成长,那么历经无数次的摔打之后,你终将遇见一个更加强大的自己。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再读路遥《人生》顿悟:叫醒一个人的,从来不是道理,而是磨难》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网”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再读路遥《人生》顿悟:叫醒一个人的,从来不是道理,而是磨难》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tuijian/3711.html

(0)
上一篇 2023-05-02 21:43
下一篇 2023-05-02 22:36

相关推荐

  • 【书香襄职•2023年好书推荐】(第十九期)《蒙台梭利与中国孩子的教育》

         【基本信息】 烨子编 著,新华出版社, 2002年版,333页,价格21元。 【馆员推荐】 索书号:G61/*26,馆藏地: 社科图书借阅室(二) 、南校区外借室,共2册。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五部分儿童和儿童早期教育、儿童“敏感期”及其感觉教育、亲子教育、教师及其纪律教育、现代条件下的儿童教育,共十二章: 第一章 婴幼儿的教育            第二章 婴幼儿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 第三章 婴幼儿的品德修养        第四章 儿童学前教育 第五章 儿童的IQ和EQ教育     第六章 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敏感期” 第七章 感觉教育             …

    2024-08-24
    00243
  • 好书推荐:《单身时代》

      单身时代:旅居中国五年的美国记者探寻中国“剩女时代” 点击图片购买此书 作者:[美] 玫瑰(Roseann Lake) 译者:杨献军 出版: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版次:2019年4月第1版 ISBN:978-7-5057-4560-5 定价:45.00元 编辑推荐 旅居中国五年的美国记者玫瑰勾勒“剩女时代”的真实面貌 美国记者玫瑰旅居中国五年,这五年中她深入探访中国单身女性,走近她们各自的真实生活,书中记叙了四位面临选择困境的未婚女性,真实且客观地记录她们的彷徨与无奈,以小见大,为我们完整呈现了当今中国的“剩女时代”。 作者简介 [美]玫瑰(Roseann Lake) 《…

    2019-04-24
    00116
  • 《史记》早该这样读

    编辑推荐 史记之伟大,如同圣经之伟大 史记之难解,如同神曲之难解 世界是平的,历史是弯曲的。 最古老的官商如何相处?最残酷的楚汉相争如何获胜? 历史只有解密,中国才能前行 如此读史记,让我们成为彻底的中国人 媒体评论:一本“罕见”的历史读物 评刘邦:“无赖”竟成了刘邦的优势。不拘小节,豁达大度且富有人情味的领导,无时不让跟随者愉悦。 评张良:一位贵族却肯全心全意地为一个农民(刘邦)效劳。 评苏秦:这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国策推销员。 评韩信:“党指挥枪”的反面教材。 评吕不韦:商人在中国几乎从未赢过。然而,他是个例…

    2025-02-10
    0066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