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觉醒》:一个人每天有吃、有喝、有书读、有班上,为什么还会内心没有喜悦,甚至厌恶自己?

《认知觉醒》:一个人每天有吃、有喝、有书读、有班上,为什么还会内心没有喜悦,甚至厌恶自己?

这是本号第100篇原创,全文共2843字

作者l 微月

来源 l 微月在读书(ID: weiyuegogogo)

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ID:YoYomom52)

微博看到一个帖子:

“每天两点一线,上班下班,努力挣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没有很快乐,也没有不快乐,好像不该这样,却只能这样。”

太贴切了,这可能是很多30+,40+社畜人的现状。

每天吃饭,睡觉,工作,照顾孩子,对生活谈不上讨厌,也没什么激情。

偶尔觉得自己颓废,猛的从床上跳起来,想学点什么,又不知从何开始。

东摸摸西看看,好像一切都值得学,又好像学一切都没意义,最终把想法晾在一边。

到底哪里出了问题?缺乏目标。

《认知觉醒》:一个人每天有吃、有喝、有书读、有班上,为什么还会内心没有喜悦,甚至厌恶自己?

01.没有目标,生活就没了方向

周岭在《认知觉醒》中说:

“一个人若是没有人生目标,纵然每天有吃、有喝、有书读、有班上,也会像一个迷失的人一样,内心没有喜悦、生活没有激情,甚至会厌恶自己,因为目标是存放我们热情和精力的地方。”

没有目标的人,就像一只迷途的羔羊,走到哪算哪。

大学期间,我就是这种状态。

每天上课,下课,写作业。别人考证,我也考,有没有用不知道,反正忙着比闲着安心。

周末就做兼职,发传单,做家教,当礼仪小姐,用宝贵的时间,换取微薄的酬劳。

还在校园里卖空调,做旅游代理;去义乌进货,拉一大袋手套、围巾回来卖。

身体的勤奋,并没有给我带来踏实感,反而暴露了我的迷茫: 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做什么。

到大四,这种迷茫被进一步放大。我做了一大堆简历,什么单位都投,国企、民企、外企等。

能报的岗位都报,销售,财务,人力,行政,教育培训等,四处笔试面试。

我不停地实习:

在房地产公司学销售,觉得营销太累;

在德国公司做行政,认为事情太琐碎,不想干;

在美国公司当基金会计,感到工资太低;

......

试用一份工作,就讨厌一份。我明白自己不喜欢这份工作,可你问我想做什么?我说不出答案。

由于缺乏人生目标,我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内心迷茫、焦虑,甚至讨厌自己。

《认知觉醒》:一个人每天有吃、有喝、有书读、有班上,为什么还会内心没有喜悦,甚至厌恶自己?

02.有了目标,日子就有了热情

哈佛大学曾做过一项调查,追踪人生目标对人生成就的影响。调查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各方面差不多的人,结果显示:

27%的人:完全没有目标;60%的人:有模糊的目标;10%的人:有清晰的短期目标;3%的人:有清晰的长远目标。

25年以后,他们的成就分别为:

那3%有清晰长远目标的人,这么多年来,朝着目标不断努力,成为社会各界顶尖人士;
那10%有短期目标的人,逐步完成短期目标,一步步突破自我,成为社会中上层人;
那60%有模糊目标的人,没什么特别成绩,生活安稳,成为社会的中下层人士;
那27%毫无目标的人,生活过得很艰难,面临失业,经常抱怨社会,成为社会最底层人士。

目标就像一部导航仪,指引着人去不同的地方。

你定了什么目标,就是在选择成为什么样的人,过什么样的人生。

我好朋友阿浩,以前是个网瘾少年,大学经常去网吧打游戏。

毕业之后入职一家公司,每天下班就是玩游戏,日子过得浑浑噩噩。

光是王者荣耀就打过近万场,累计耗费2000多小时,还没算别的。

随着年纪增长,他发现游戏虽然能带来即时快乐,却带不来长久的自我价值感。

所以,他决定放下游戏,试试不一样的人生。

2022年,他注册公众号“阿浩读书”,开始读书写作,扎根粥左罗老师写作训练营整整半年,拿到所有优秀奖项。

自从定下日更目标,他再也不玩游戏,而是将所有时间用在阅读、思考、输出上。

短短两年多时间,他累计写完800多篇原创文章,公众号粉丝从0涨到2万+,月入过万,成功转型自由职业。

《认知觉醒》:一个人每天有吃、有喝、有书读、有班上,为什么还会内心没有喜悦,甚至厌恶自己?

周岭在《认知觉醒》中指出:“当我们没有足够清晰的指令或者目标时,就很容易选择享乐,放弃那些本该坚持但比较烧脑的选项。”

当你内心没有明确计划,不知不觉就会浪费时间,去做那些“短期快乐,长期无意义”的事。

 

而当你制定好具体目标,自然而然就会督促自己,去做那些“短期艰难,长期有好处”的事。

正如文学家艾里西尔·纳瓦依所说: “生命没有地图,只有你内心的指南针。”

一个人目标指向哪,热情就在哪,成就也就在哪。

《认知觉醒》:一个人每天有吃、有喝、有书读、有班上,为什么还会内心没有喜悦,甚至厌恶自己?

03.找到目标,内心就有了希望

怎么寻找人生目标?凭感觉。

这是《认知觉醒》中给出的建议。

凭感觉?听起来真不靠谱。

对,我刚开始也是这个感受。

寻觅人生目标这样重大的事,居然是凭感觉。

当我看完解释,瞬间豁然开朗。

作者周岭指出:“真正的觉醒者往往会有意无意地用感知力来代替思考力。”

我们需要用心去思考,什么事情让我们最触动。这些东西,往往能反映你内心最真实的需求。

我们可能知道自己的理想是什么,只是迫于生活压力,迫不得已将它们隐藏起来。

现在要做的,就是用感性力量唤醒心底的想法。

 

你可以问自己一些问题,让答案浮出水面。

比如,回答《美好人生运营指南》一稼提出的这6个问题:

这个世界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你最想帮助哪些人?

什么事让你废寝忘食?

你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最让自己感动?

你最让人感动的时刻是什么?

如果没有任何经济压力,你会如何度过余生?

闲暇的时候,你关注最多的是哪方面的信息?

你可能突然发现,自己是如此热爱某类事物,而人生的前半段,竟然忽略了它。

我是去年才知道,自己酷爱写作。也是那时决定开始写,在公众号写,在知乎写,在社群写。

尤其是今年4月份开始,用flomo写卡片笔记,记录日常想法,我突然发现灵感实在太多。

生活中一件很小的事,都能促发我思考,让我刷刷刷写下很多文字。

比如,前段时间看完《额尔古纳河右岸》,我想到十几个不同角度的选题;读完《认知觉醒》,写下21条读书笔记,累计1万多字。

 

再如,上个月参加女儿托班毕业典礼,我从4个视角写感悟,半天写了4000多字。

四个多月,我的flomo已经写了298条卡片笔记,共约16万字。加上公众号和日记,今年写了32万字。

《认知觉醒》:一个人每天有吃、有喝、有书读、有班上,为什么还会内心没有喜悦,甚至厌恶自己?

我似乎有天然的表达欲,乐此不疲地思考,输出,将脑海里的想法变成文字。

回到上面作家一稼提出的6个问题,毫无疑问,对我来说,写作就是那件让我废寝忘食的事。

如果没有经济压力,余生我最想做的事就是写作,每天写,一直写,写一切想写的东西。

一个人找到目标,约等于播下希望的种子。

你不停地给它浇水、细心呵护,经过时间的洗礼,它终将长成参天大树。

《认知觉醒》:一个人每天有吃、有喝、有书读、有班上,为什么还会内心没有喜悦,甚至厌恶自己?

04.写在最后

德国哲学家莱辛曾说:“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得快。”

有些人的人生轨迹是这样的:

小时候听父母的话,刻苦学习,考上好学校;

长大后听父母的话,努力工作,考编制考公;

上班后听父母的话,频繁相亲,去结婚生子。

在父母的建议下,你似乎没有主见,也不太需要主见。

你只要按部就班读书、工作、成家。大概率会得到不错的结果,但你可能还是不快乐。

因为有些东西只是看起来很好,或者是别人认为很好,而不是你真正想要的。

当你感到迷茫、无趣、没激情,找不到生活的意义时,或许可以停下来问问自己: 我的人生目标是什么?

抓住内心最真实的愿望,并想办法靠近它。

 

祝你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开心每一天。

《认知觉醒》:一个人每天有吃、有喝、有书读、有班上,为什么还会内心没有喜悦,甚至厌恶自己?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认知觉醒》:一个人每天有吃、有喝、有书读、有班上,为什么还会内心没有喜悦,甚至厌恶自己?》为推书网注册网友“微月在读书”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认知觉醒》:一个人每天有吃、有喝、有书读、有班上,为什么还会内心没有喜悦,甚至厌恶自己?》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tuijian/33589.html

(0)
上一篇 2024-09-05 10:40
下一篇 2024-09-05 11:12

相关推荐

  • 贾平凹:喷嚏一打,便想到我妈了

    母亲节快乐 母亲总是生命中影响我们至深的那个人 你或爱,或敬,或厌 或许还有那么点儿挑衅 但不可避免地 在岁月中 我们终有一日成为了她 《写给母亲》 Happy Mother's Day 贾平凹 中国当代作家 茅盾文学奖获得者 ▲ 音频选自云图数字有声图书馆《万物有灵》 自在独行,万物有灵。 人活着的时候,只是事情多,不计较白天和黑夜。人一旦死了日子就堆起来:算一算,再有二十天,我妈就三周年了。 三年里,我一直有个奇怪的想法,就是觉得我妈没有死,而且还觉得我妈自己也不以为她就死了。常说人死如睡,可睡的人是知道要睡去,睡在了床上,…

    2023-05-15 好书推荐
    00175
  • 《权力的困境:武则天和她的时代》

    讲透故事背后的权力运作与博弈逻辑 权力既是武则天一生的追求,又反过来成为她的困境。攫取权力,操纵权力,又被权力反噬;在困境中挣扎,摆脱困境,又陷入新的困境。 编辑推荐 1.原生家庭的束缚,事业与家庭的冲突,无法兑现的空头支票,信任之人的背叛…… 面对困境,她一次次做出“没有选择的选择”,却又因此陷入新的困境,周而复始。 千年之后,今天的我们,何尝不会面临相似的困境? 2.武则天,中国历史上一个无法忽视却又难以正视的另类存在!史料、逸闻、谜团、传说……这一切背后,真实的武则天究竟是什么样的? 3.既非自主创业,也没…

    2024-11-18
    00104
  • 十堰市图书馆外借部新书好书系列推荐展(2023年第4期)

    总书记指出:“要提倡多读书,建设书香社会,不断提升人民思想境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就能更加厚重深邃” 。阅读是获取知识、增长智慧的重要方式,是传承文明、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今年是我市加强能力作风建设的强化之年,市图书馆以“全民阅读活动”为契机,特推出线下主题书展和线上新书好书推荐展,倡导和鼓励广大读者“活到老学到老”,学会在阅读中享受乐趣,实现自我超越,做到读书履职相促进,推动干事工作提质增效。 1、《习近平讲故…

    2023-04-29 好书推荐
    00207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