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觉醒》:一个人每天有吃、有喝、有书读、有班上,为什么还会内心没有喜悦,甚至厌恶自己?

《认知觉醒》:一个人每天有吃、有喝、有书读、有班上,为什么还会内心没有喜悦,甚至厌恶自己?

这是本号第100篇原创,全文共2843字

作者l 微月

来源 l 微月在读书(ID: weiyuegogogo)

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ID:YoYomom52)

微博看到一个帖子:

“每天两点一线,上班下班,努力挣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没有很快乐,也没有不快乐,好像不该这样,却只能这样。”

太贴切了,这可能是很多30+,40+社畜人的现状。

每天吃饭,睡觉,工作,照顾孩子,对生活谈不上讨厌,也没什么激情。

偶尔觉得自己颓废,猛的从床上跳起来,想学点什么,又不知从何开始。

东摸摸西看看,好像一切都值得学,又好像学一切都没意义,最终把想法晾在一边。

到底哪里出了问题?缺乏目标。

《认知觉醒》:一个人每天有吃、有喝、有书读、有班上,为什么还会内心没有喜悦,甚至厌恶自己?

01.没有目标,生活就没了方向

周岭在《认知觉醒》中说:

“一个人若是没有人生目标,纵然每天有吃、有喝、有书读、有班上,也会像一个迷失的人一样,内心没有喜悦、生活没有激情,甚至会厌恶自己,因为目标是存放我们热情和精力的地方。”

没有目标的人,就像一只迷途的羔羊,走到哪算哪。

大学期间,我就是这种状态。

每天上课,下课,写作业。别人考证,我也考,有没有用不知道,反正忙着比闲着安心。

周末就做兼职,发传单,做家教,当礼仪小姐,用宝贵的时间,换取微薄的酬劳。

还在校园里卖空调,做旅游代理;去义乌进货,拉一大袋手套、围巾回来卖。

身体的勤奋,并没有给我带来踏实感,反而暴露了我的迷茫: 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做什么。

到大四,这种迷茫被进一步放大。我做了一大堆简历,什么单位都投,国企、民企、外企等。

能报的岗位都报,销售,财务,人力,行政,教育培训等,四处笔试面试。

我不停地实习:

在房地产公司学销售,觉得营销太累;

在德国公司做行政,认为事情太琐碎,不想干;

在美国公司当基金会计,感到工资太低;

......

试用一份工作,就讨厌一份。我明白自己不喜欢这份工作,可你问我想做什么?我说不出答案。

由于缺乏人生目标,我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内心迷茫、焦虑,甚至讨厌自己。

《认知觉醒》:一个人每天有吃、有喝、有书读、有班上,为什么还会内心没有喜悦,甚至厌恶自己?

02.有了目标,日子就有了热情

哈佛大学曾做过一项调查,追踪人生目标对人生成就的影响。调查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各方面差不多的人,结果显示:

27%的人:完全没有目标;60%的人:有模糊的目标;10%的人:有清晰的短期目标;3%的人:有清晰的长远目标。

25年以后,他们的成就分别为:

那3%有清晰长远目标的人,这么多年来,朝着目标不断努力,成为社会各界顶尖人士;
那10%有短期目标的人,逐步完成短期目标,一步步突破自我,成为社会中上层人;
那60%有模糊目标的人,没什么特别成绩,生活安稳,成为社会的中下层人士;
那27%毫无目标的人,生活过得很艰难,面临失业,经常抱怨社会,成为社会最底层人士。

目标就像一部导航仪,指引着人去不同的地方。

你定了什么目标,就是在选择成为什么样的人,过什么样的人生。

我好朋友阿浩,以前是个网瘾少年,大学经常去网吧打游戏。

毕业之后入职一家公司,每天下班就是玩游戏,日子过得浑浑噩噩。

光是王者荣耀就打过近万场,累计耗费2000多小时,还没算别的。

随着年纪增长,他发现游戏虽然能带来即时快乐,却带不来长久的自我价值感。

所以,他决定放下游戏,试试不一样的人生。

2022年,他注册公众号“阿浩读书”,开始读书写作,扎根粥左罗老师写作训练营整整半年,拿到所有优秀奖项。

自从定下日更目标,他再也不玩游戏,而是将所有时间用在阅读、思考、输出上。

短短两年多时间,他累计写完800多篇原创文章,公众号粉丝从0涨到2万+,月入过万,成功转型自由职业。

《认知觉醒》:一个人每天有吃、有喝、有书读、有班上,为什么还会内心没有喜悦,甚至厌恶自己?

周岭在《认知觉醒》中指出:“当我们没有足够清晰的指令或者目标时,就很容易选择享乐,放弃那些本该坚持但比较烧脑的选项。”

当你内心没有明确计划,不知不觉就会浪费时间,去做那些“短期快乐,长期无意义”的事。

 

而当你制定好具体目标,自然而然就会督促自己,去做那些“短期艰难,长期有好处”的事。

正如文学家艾里西尔·纳瓦依所说: “生命没有地图,只有你内心的指南针。”

一个人目标指向哪,热情就在哪,成就也就在哪。

《认知觉醒》:一个人每天有吃、有喝、有书读、有班上,为什么还会内心没有喜悦,甚至厌恶自己?

03.找到目标,内心就有了希望

怎么寻找人生目标?凭感觉。

这是《认知觉醒》中给出的建议。

凭感觉?听起来真不靠谱。

对,我刚开始也是这个感受。

寻觅人生目标这样重大的事,居然是凭感觉。

当我看完解释,瞬间豁然开朗。

作者周岭指出:“真正的觉醒者往往会有意无意地用感知力来代替思考力。”

我们需要用心去思考,什么事情让我们最触动。这些东西,往往能反映你内心最真实的需求。

我们可能知道自己的理想是什么,只是迫于生活压力,迫不得已将它们隐藏起来。

现在要做的,就是用感性力量唤醒心底的想法。

 

你可以问自己一些问题,让答案浮出水面。

比如,回答《美好人生运营指南》一稼提出的这6个问题:

这个世界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你最想帮助哪些人?

什么事让你废寝忘食?

你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最让自己感动?

你最让人感动的时刻是什么?

如果没有任何经济压力,你会如何度过余生?

闲暇的时候,你关注最多的是哪方面的信息?

你可能突然发现,自己是如此热爱某类事物,而人生的前半段,竟然忽略了它。

我是去年才知道,自己酷爱写作。也是那时决定开始写,在公众号写,在知乎写,在社群写。

尤其是今年4月份开始,用flomo写卡片笔记,记录日常想法,我突然发现灵感实在太多。

生活中一件很小的事,都能促发我思考,让我刷刷刷写下很多文字。

比如,前段时间看完《额尔古纳河右岸》,我想到十几个不同角度的选题;读完《认知觉醒》,写下21条读书笔记,累计1万多字。

 

再如,上个月参加女儿托班毕业典礼,我从4个视角写感悟,半天写了4000多字。

四个多月,我的flomo已经写了298条卡片笔记,共约16万字。加上公众号和日记,今年写了32万字。

《认知觉醒》:一个人每天有吃、有喝、有书读、有班上,为什么还会内心没有喜悦,甚至厌恶自己?

我似乎有天然的表达欲,乐此不疲地思考,输出,将脑海里的想法变成文字。

回到上面作家一稼提出的6个问题,毫无疑问,对我来说,写作就是那件让我废寝忘食的事。

如果没有经济压力,余生我最想做的事就是写作,每天写,一直写,写一切想写的东西。

一个人找到目标,约等于播下希望的种子。

你不停地给它浇水、细心呵护,经过时间的洗礼,它终将长成参天大树。

《认知觉醒》:一个人每天有吃、有喝、有书读、有班上,为什么还会内心没有喜悦,甚至厌恶自己?

04.写在最后

德国哲学家莱辛曾说:“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得快。”

有些人的人生轨迹是这样的:

小时候听父母的话,刻苦学习,考上好学校;

长大后听父母的话,努力工作,考编制考公;

上班后听父母的话,频繁相亲,去结婚生子。

在父母的建议下,你似乎没有主见,也不太需要主见。

你只要按部就班读书、工作、成家。大概率会得到不错的结果,但你可能还是不快乐。

因为有些东西只是看起来很好,或者是别人认为很好,而不是你真正想要的。

当你感到迷茫、无趣、没激情,找不到生活的意义时,或许可以停下来问问自己: 我的人生目标是什么?

抓住内心最真实的愿望,并想办法靠近它。

 

祝你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开心每一天。

《认知觉醒》:一个人每天有吃、有喝、有书读、有班上,为什么还会内心没有喜悦,甚至厌恶自己?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认知觉醒》:一个人每天有吃、有喝、有书读、有班上,为什么还会内心没有喜悦,甚至厌恶自己?》为推书网注册网友“微月在读书”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认知觉醒》:一个人每天有吃、有喝、有书读、有班上,为什么还会内心没有喜悦,甚至厌恶自己?》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tuijian/33589.html

(0)
上一篇 2024-09-05 10:40
下一篇 2024-09-05 11:12

相关推荐

  • 她们不想取出句子里的石子

    “在什么地方我可以更坦诚?”瓦莱里娅问自己。大家真诚坦率地围坐在桌边,但瓦莱里娅知道,他们当中没有一个人不在隐瞒,“我们因羞耻或恶意隐藏了自己。”意大利作家阿尔芭·德·塞斯佩德斯的代表作《秘密笔记》以日记形式纪录了她六个月的生活。给丈夫买烟时,她顺手买下了这个黑色笔记本,她写道,每天忙忙碌碌,一天结束时却好像什么事也没做。家里太小了,笔记本无处可藏,她甚至没有一个自己的抽屉。她为丈夫和孩子找机会出门,为自己找借口熬夜,好偷偷写日记,让身体里的河流涌动起来。如果发生的事没有被写下来,那个在日常缝隙间挣…

    2024-09-05 好书推荐
    00333
  • 馆长荐书:丹江口市图书馆馆长约你来看书 第一期

    《呼啸山庄》描写的吉卜赛弃儿希刺克厉夫被山庄老主人收养后,因不堪受辱和恋爱受挫,外出致富。回来后发现女友凯瑟琳已与地主林顿结婚,继而产生对地主及其子女进行报复的故事。全篇充满了强烈的反压迫、求自由的斗争精神,又始终笼罩着离奇、紧张、浪漫的艺术气氛。作品开始曾被人称作是年轻女作家脱离现实的天真幻想,但结合其所描写地区激烈的阶级斗争和英国当时的社会现象,不久又被评论界给予高度肯定,并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

    2023-02-23 好书推荐
    00181
  • 狐狸的灼心:一段露水情缘,一个异国孩子,一位“浪子”的一生执念

    你有没有过疑问:在自己现在这个年纪,父亲是个怎样的人?父亲又是如何成为父亲的呢? 法国女作家妙莉叶·芭贝里的新作《狐狸的灼心》中,父女之间的微妙羁绊正是全书的聚焦所在。 书名:狐狸的灼心 作者:[法]妙莉叶·芭贝里 出品方: 中信·无界 出版年:2023-10 装帧:平装 ISBN:9787521759082 这是一位父亲成为父亲前的沉痛过去的回忆,也是一本凝结爱与消亡的追忆之书。 从《刺猬的优雅》到《狐狸的灼心》 妙莉叶·芭贝里,法国女作家,1969年生于摩洛哥,曾在诺曼底教授哲学。 2000年,她出版了第一部小说《终极美味》,一出道即获得20…

    2023-12-24 好书推荐
    00187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