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新书书单:0416

2023年4月新书书单:0416

大多数人认为,文明是人类伟大的成就,进步是不可否认的。

这本书探讨了所谓“进步”如何扭曲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如何饮食、如何学习、如何感受、如何为人父母、如何与人交流、如何工作,以及如何死亡,反驳了“进步本质上是好的”这一观点,认为定义我们这个时代的“进步”类似于一种进行性疾病。

书中通过对狩猎采集社会与当今“高度”文明的个人和集体行为的对比,来探讨当前经济、社会、环境中存在的问题,由此提出疑问:史前时代并非没有严重危险和不利条件,许多人在婴儿期就夭折了,骨折、伤口感染、毒蛇咬伤或妊娠生产问题都可能危及生命,但是这些前文明时代的危险,是否比车祸、癌症、心血管疾病和通过技术延长的死亡过程等现代祸害更具严重?

2023年4月新书书单:0416

这本书让我们以新的眼光看待所谓“进步”,带我们回顾和理解过去,以期创造出更适合人性的文明,找到通往更美好未来的道路。

情人故事的最初版本,《抵挡太平洋的堤坝》的最初版本,漫长的等待和集中营里归来的丈夫,死去的孩子,门房太太的不顺从……还有童年和母亲,永远的童年和母亲。

书的主体部分是杜拉斯在1943—1949年间写的四本笔记,尽管杜拉斯在装这四个笔记本的信封上题字“战争笔记”,但它们记述的范围超出了战争。在其中一些自传性质的叙述中杜拉斯提及了她人生中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在印度支那的童年时光。还有后来一些小说的草稿,《抵挡太平洋的堤坝》《直布罗陀水手》《道丹太太》等,以及发表于1985年的小说《痛苦》的故事蓝本。本书还收入十篇同一时期的其他文字,完善了作家的早年形象。那时候杜拉斯的想象世界刚刚建立起来。

2023年4月新书书单:0416

王梆第一部非虚构纪实类作品。她旅居英国十二年,住廉租房,逛二手店,后院种菜、下地劳作,走进乡村社交俱乐部,打入工党内部,采访异乡的普通人……以“英国观察”为切入点,从自身的真实处境及经验出发,讨论贫穷与制度、家庭与养老、乡村与城市、脱欧与留欧、文化与历史等一系列社会现实问题。她的生活,就是她的思想资源,也是她的写作原点。不同于一般旅行文学中“观光客式”的观察与纪录,她长期扎根当地,作为一位“生活中的人”,观察食物、衣着、住房、市集、邻居等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人与物,不断延展视野,将目光触及家庭、养老、医疗、制度等一系列社会议题,反思全球化带来的影响,揭示全球垄断资本主义背后的复杂真相。长期媒体工作的经验和写作训练,使她的叙述不仅有独特的视角,还有很强的感染力。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2023年4月新书书单:0416》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网”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2023年4月新书书单:0416》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tuijian/3012.html

(0)
上一篇 2023-04-15 17:21
下一篇 2023-04-16 14:46

相关推荐

  • 2024年最火的非虚构作品,非他莫属

    最近读完了可以说是2024年最火的一本非虚构作品——杨素秋的《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这本书也被上海译文出版社列为“译文纪实”系列的一本。 这些年,随着非虚构写作的火热,几乎每一年都有几本比较火热和出圈的非虚构作品,比如之前的胡安焉的《我在北京送快递》、张小满的《我的母亲做保洁》等等。而今年最出圈的就是杨素秋的这本《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 应该说,一本书能够爆火,一个重要因素是这本书刺激了当下时代的脉搏。比如之前的写的在大城市送快递、做保洁的故事,刺痛了很多漂泊在外地,普通人隐秘的神经和伤口,导致引起…

  • 新书推荐:《如何搞好调查研究》出版发行

    / 目 录 / 一、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一)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在各个历史时期打开事业新局面的传家宝 (二)向深层次矛盾和困难问题聚焦,走好新时代新征程 (三)不断提高调查研究能力水平 二、研读毛泽东调查研究理论的九点启示 (一)毛泽东同志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调查研究理论,为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创立作出了巨大贡献,并作为宝贵精神财富载入党的史册 (二)始终坚持只有调查研究才能形成和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三)始终坚持调查研究“是决定政策的基础”,“是一切工作的基础” (四)始终坚持调查研究是克服主…

    2023-10-09
    00229
  • 绝版复活丨《灵蛇之珠》内容无删减,都是知识分子的精品文章!

    又一本好书重磅来袭,一本2011年出版的书,在绝版13年后重出江湖。这本书是《读书》杂志30年的精粹(1979—2009),这本杂志在市面上少有人知,但它却是人文社科类的天花板,里面的文章堪称汉语博雅写作的典范,展示了各个知识领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同时也是各种思潮跌宕起伏的见证者。 从30年的跨度里精选出来的文章,各个言之有物,以小见大,就像这本书的书名一样,“灵蛇之珠”出自《淮南子》,用来比喻无价之宝。 本书收录的几乎都是学术大佬的精品小品文,记录了我国社会转型期间的各种跌宕起伏的社会思潮,秉承了知识分子的人文关怀…

    2025-01-13 好书推荐
    00276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