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我的人慢慢忘了我》读了7天,这本书我好喜欢!

《认识我的人慢慢忘了我》读了7天,这本书我好喜欢!

这几日,床头放的书是周慧的《认识我的人慢慢忘了我》。

这是周慧的第一本书,一本散文集。读它的感受,和之前读过的所有散文都不一样。

书里收录的文章,篇幅不过千字而已。但就是在这些短小的文章里,你可以看到一种生活的可能,一种诗意,一种恒久。

《认识我的人慢慢忘了我》读了7天,这本书我好喜欢!

周慧生于1974年,在湖南长大,十八岁出门打工,在深圳做过许多工作,当过会计、文员、销售……大概十年之前,她从城市中心退离,来到东部靠海的山村——洞背——住下,从此不动。

查地图,洞背村离深圳最著名的海滩大梅沙不远,还不到大鹏。我去过大鹏,也去过大梅沙,但是没去过洞背村。因为它不是景点,它不召唤游客,只是坐在那里。

我无法想象它的样子。

从周慧的文字可以知道,那里有山,有海,在她的阳台上,可以看到日出、日落,风、雨,雾气升腾,有鸟叫,有鸡,有猫。

那是一所静止的房子,不为世界的变动而打扰,她自我放逐在此,时代的浪潮被挡在门外。

她在这里生活了很多年,离人群越来越远,每天和自己周旋,打发一日三餐,看山,看海,没有工作,没有计划,就这样住下来。让日子穿过日子。交出自己。在房间里踱步,变成一株植物。

她的这本书,并非是那种叙事性的文字。特别是第一辑,读起来有点像是在雾中,一种无所依凭的,无根的生活。

翻开书,你会看见我。我。我。隐秘的我,流动的我,凝滞的我。全部的我。

不需要事件。不需要他人。不需要记忆。不需要往事。不需要重量。不需要意义。

只是,我。我。我。

我的寂寞。我的孤独。我的一层不变的日子。我的风和海,雾与树。

在不断地我中,有寂静,有空无。写出这份寂静,这份空无,不知道为什么,竟有一种奇特的吸引力。

我想,这是因为,它是一种极限。当我们把日常的所有,那些庸常的任务——结婚、生育、买房、工作——全部剥离开之后,把自己从滚滚红尘中剔除之后,生活还会剩下什么?

这里有自由,也有孤独,有辽阔,也有寂寞。当然,还有大量的重复和无聊。然而,直面这些重复和无聊,每一朵花,每一个浪头,每一格不被使用的时间,都将呈现出诗意。

用周慧自己的话,“没落的生活,才揭示生活。

在她的文字中,我认识了黄铃木、野牡丹、杜鹃、马樱丹,栀子花。认识了雾的形状,时间的味道。

我很喜欢她面向整个世界又几乎没有对象的独白,她的往下落却终于随风飘起的语言。

比如她说,“我并不特别热爱自然,但我会在阳台或窗前逗留很久,看看山看看海,看着一朵云从东面一直飘向西边,飘到中间的时候,我站在厨房的窗前看它。”

比如她说,“很多时候,我都会忘记我为什么在这里。前些年还有些人问起,现在没人问了。时间每推进一点,越无人问津,直到‘在这里’变成瀑布一样的存在。”

比如她说,“这几年我住在海边的山村里,有种按兵不动的感觉,像在等着某种我自己没有的力量,过来把握连根拔走。”

看这本书,让我想到我的“周末来信”。很多个周日,我打开电脑,并不知道接下来要写什么。只是知道,要写。然后,我开始回忆这一周的生活,一些微小的转瞬即逝的情绪,某个不重要但确实存在过的想法。

然而,没有什么新鲜的事情发生。于是,信中总是咖啡馆,总是天气,总是颓唐。我一度有放弃“周末来信”的想法,但是没有东西可写的时候,逼迫自己去体察那个时刻,以及由此带来的一些细微情绪,全身的所有毛孔都打开了。那很好,也很宝贵。特别是当你真的写出来之后,回头去看,时间的痕迹,历历在目。

周慧在生活中写作,在写作中生活,或者,如她所说,“让书写或生活有一种自行车链条般的延续性”。

她对自己说,“唯有阅读与写作,才能让人从生活里升起,像灵魂振翅离开,离开沉重黏滞的肉体。你需要这种升起,从而忍受庸常。”

是这样的,没错。

Ps. 《认识我的人慢慢忘了我》是一本可以反复重读的书,横过来读,竖过来读,带在路上读,放在床头读,认认真真的读,随手翻翻的读,怎么读,都可以。因为它是没有形状的,你抓不住它,所以可以无数次的重新进入它。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认识我的人慢慢忘了我》读了7天,这本书我好喜欢!》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小编”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认识我的人慢慢忘了我》读了7天,这本书我好喜欢!》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tuijian/24156.html

(0)
上一篇 2024-04-03 11:06
下一篇 2024-04-03 11:15

相关推荐

  • 《野性的歌谣》这本书实在太太太有意思了,古人吐槽竟然比现代人还厉害!!!

    朋友们,我们上学的时候学《诗经》,什么“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又要念又要背,那么委婉,那么曲折,搞半天也搞不明白到底在讲什么。 但是,直到我最近翻开了流沙河先生讲的诗经,我才发现诗经这么精彩,古人吐槽那么好玩。 《野性的歌谣》 作者:流沙河 出版社: 古吴轩出版社 出版年: 2024-4 页数: 384   1.当你遇到下班时间安排工作的领导 【折柳樊圃,狂夫瞿瞿。不能辰夜,不夙则莫。】 流沙河讲解: 天还没亮就把我们催起来,结果是给我们安排这些毫无意义的劳动,根本…

    2024-04-19
    00302
  • 《生活中的心理学》:一本让你在生活中广泛受益的心理百科全书

    近日,由法国著名心理学家、精神科医师及畅销书作家克里斯托夫·安德烈主编的《生活中的心理学》一书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 《生活中的心理学》是一本内容翔实的心理百科,包含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从情绪管理到如何与自己相处、如何与他人相处,从如何经营长久的爱情到婚姻,到如何教育不同成长时期的孩子,如何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中年危机、老年危机、创伤性事件……如何解决各种心理困境,如抑郁症、恐惧症、强迫症、焦虑症、精神分裂、酗酒、烟瘾……这些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需要我们用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去解决…

    2019-12-03
    00602
  • 豆瓣9.0《查理·芒格的智慧》强烈推荐这本再版的经典书籍!

    01/ 狐狸与刺猬的隐喻 如果你接触过查理·芒格的格栅理论,就会发现芒格真的很像一只狐狸,因为他知道太多的“小”事。 为什么我会这么讲呢?这就要说到著名的“狐狸与刺猬”的隐喻。古希腊有个诗人叫阿基洛科斯,他曾写过一首诗,前半段灰飞烟灭在了历史的尘埃里,传世未绝的后半段如果比较准确地直译过来就是:狐狸多知,而刺猬有一大知。 诗人想表达的意思是,狐狸狡猾,有很多诡计来吃掉刺猬;但刺猬只需要一招就可以保护自己——将柔软的身体蜷缩在坚硬而多刺的壳里。 但如果不加任何先入为主的偏见与主观判断,我们完全可以…

    2024-09-23
    00609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