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床头放的书是周慧的《认识我的人慢慢忘了我》。
这是周慧的第一本书,一本散文集。读它的感受,和之前读过的所有散文都不一样。
书里收录的文章,篇幅不过千字而已。但就是在这些短小的文章里,你可以看到一种生活的可能,一种诗意,一种恒久。
周慧生于1974年,在湖南长大,十八岁出门打工,在深圳做过许多工作,当过会计、文员、销售……大概十年之前,她从城市中心退离,来到东部靠海的山村——洞背——住下,从此不动。
查地图,洞背村离深圳最著名的海滩大梅沙不远,还不到大鹏。我去过大鹏,也去过大梅沙,但是没去过洞背村。因为它不是景点,它不召唤游客,只是坐在那里。
我无法想象它的样子。
从周慧的文字可以知道,那里有山,有海,在她的阳台上,可以看到日出、日落,风、雨,雾气升腾,有鸟叫,有鸡,有猫。
那是一所静止的房子,不为世界的变动而打扰,她自我放逐在此,时代的浪潮被挡在门外。
她在这里生活了很多年,离人群越来越远,每天和自己周旋,打发一日三餐,看山,看海,没有工作,没有计划,就这样住下来。让日子穿过日子。交出自己。在房间里踱步,变成一株植物。
她的这本书,并非是那种叙事性的文字。特别是第一辑,读起来有点像是在雾中,一种无所依凭的,无根的生活。
翻开书,你会看见我。我。我。隐秘的我,流动的我,凝滞的我。全部的我。
不需要事件。不需要他人。不需要记忆。不需要往事。不需要重量。不需要意义。
只是,我。我。我。
我的寂寞。我的孤独。我的一层不变的日子。我的风和海,雾与树。
在不断地我中,有寂静,有空无。写出这份寂静,这份空无,不知道为什么,竟有一种奇特的吸引力。
我想,这是因为,它是一种极限。当我们把日常的所有,那些庸常的任务——结婚、生育、买房、工作——全部剥离开之后,把自己从滚滚红尘中剔除之后,生活还会剩下什么?
这里有自由,也有孤独,有辽阔,也有寂寞。当然,还有大量的重复和无聊。然而,直面这些重复和无聊,每一朵花,每一个浪头,每一格不被使用的时间,都将呈现出诗意。
用周慧自己的话,“没落的生活,才揭示生活。”
在她的文字中,我认识了黄铃木、野牡丹、杜鹃、马樱丹,栀子花。认识了雾的形状,时间的味道。
我很喜欢她面向整个世界又几乎没有对象的独白,她的往下落却终于随风飘起的语言。
比如她说,“我并不特别热爱自然,但我会在阳台或窗前逗留很久,看看山看看海,看着一朵云从东面一直飘向西边,飘到中间的时候,我站在厨房的窗前看它。”
比如她说,“很多时候,我都会忘记我为什么在这里。前些年还有些人问起,现在没人问了。时间每推进一点,越无人问津,直到‘在这里’变成瀑布一样的存在。”
比如她说,“这几年我住在海边的山村里,有种按兵不动的感觉,像在等着某种我自己没有的力量,过来把握连根拔走。”
看这本书,让我想到我的“周末来信”。很多个周日,我打开电脑,并不知道接下来要写什么。只是知道,要写。然后,我开始回忆这一周的生活,一些微小的转瞬即逝的情绪,某个不重要但确实存在过的想法。
然而,没有什么新鲜的事情发生。于是,信中总是咖啡馆,总是天气,总是颓唐。我一度有放弃“周末来信”的想法,但是没有东西可写的时候,逼迫自己去体察那个时刻,以及由此带来的一些细微情绪,全身的所有毛孔都打开了。那很好,也很宝贵。特别是当你真的写出来之后,回头去看,时间的痕迹,历历在目。
周慧在生活中写作,在写作中生活,或者,如她所说,“让书写或生活有一种自行车链条般的延续性”。
她对自己说,“唯有阅读与写作,才能让人从生活里升起,像灵魂振翅离开,离开沉重黏滞的肉体。你需要这种升起,从而忍受庸常。”
是这样的,没错。
Ps. 《认识我的人慢慢忘了我》是一本可以反复重读的书,横过来读,竖过来读,带在路上读,放在床头读,认认真真的读,随手翻翻的读,怎么读,都可以。因为它是没有形状的,你抓不住它,所以可以无数次的重新进入它。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认识我的人慢慢忘了我》读了7天,这本书我好喜欢!》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小编”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认识我的人慢慢忘了我》读了7天,这本书我好喜欢!》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tuijian/24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