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推荐这本赤裸裸的心理书籍,死亡实验:审判妓女!!!

在科学心理学领域,死亡并未获得太多关注。大家可能会认为,我们同死亡之间的关系会产生的影响,无法通过严密的科学方法获得理解和测试。作为实验社会心理学家,我们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为什么这些关于“死亡”的观点无法被科学地设计然后进行实验?今天,今天为你分享如何用科学方法来解释应对潜意识里有关存在的恐惧。

 

我们对此进行了研究,提醒其中一组(即实验组)的参与者死亡终至,而另一组(即控制组)则不受提醒,然后观察被提醒的实验组被试是否会更加努力地坚持从文化中获知的信念。这个实验最初开始于1987年,实验过程很有趣。李铭(化名)法官,他帮助我们完成了第一个科学实验——审判妓女。

李铭法官这一天的工作就是审查一起妓女案件,然后准予保释。他早晨开始工作,坐在内庭,仔细察看头天晚上的常见违法违规行为记录,包括醉驾、入店行窃、扰乱治安等。接着,他打开了小吴这一案件的记录。

文件中包含警察的记录和妓女的陈述,内容如下:

早晨9:03刚过,一位25岁的女性在迈克尔·米莱街道的某一路段被逮捕。她叫小吴,穿着高跟鞋、极短的热裤、吊带衫,站在街角拉客。一位30多岁开着皮卡车的男性停下了车,将车窗摇了下来。他们俩都没发现潜伏在街道上毫无标记的警车。

文件记载,小吴被戴上了手铐,押上了警车的后排,接着便被关进了监狱,受控的罪名是卖淫拉客。因小吴要获释,就得有人作保。

李铭法官合上了文件,叹了口气。之前他也审过类似的案件,当时,这一类的违法保释金额一般为50美元。接着,他翻开了另一个文件夹,里面是他的同事(另一位法官)让李铭填写的一些性格问卷,那位法官的女友需要这些问卷帮助其教授完成一个关于“性格、态度和保释决定”的学术研究。

其中一份问卷由两个关于“品行·态度·性格调查”的问题组成。首先,我们要求法官“简要描述想到自己死亡时的情绪”。

“我没怎么考虑过这个,不过,我觉得想到家人会思念我,我会非常难过”他这么写道。

然后我们让他“尽可能详细、快速地写下他认为自己肉体死亡时以及死亡后的情形”。

他写道:“我觉得自己进了一个痛苦的隧道,然后沐浴在光中。我会发现,自己的肉体被埋在了土中,然后腐烂了,不过,我的灵魂升天了,我在天堂见到了救世主。”

李铭法官又回答了几个问题,然后和办事员聊了几分钟,接着就回到内庭,继续工作了。

李铭和其他那些为小吴作保之前想到死亡终至的法官有什么样的反应呢?

强烈推荐这本赤裸裸的心理书籍,死亡实验:审判妓女!!!

没有完成调查问卷的控制组法官认为受审者应该交出50美元的保释金。然而,那些被提醒死亡终至的法官却坚持认为小吴应支付多得多的惩罚性保释金,平均一下,结果为455美元,这是正常情况下同类案件保释金的9倍多。因为想到死亡终至这一细节的出现,公正的天平已经倾斜,甚至是崩塌。

法官应该是一个非常理性的专家群体,他们对案件的判断基于事实。的确,法官坚持认为回答关于死亡的一些问题并不太可能影响他们的法律判决。然而,只是想到了死亡,他们的决定就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这是怎么回事?而且他们对此全然不知,这又是怎么回事?

设计这一实验的时候,我们认为,法官一般都有强烈的是非观,而且我们认为小吴的行为会触犯法官们的道德情感。实验结果显示,那些想到死亡终至的法官会尽力遵从文化,做出正确的决定。因此,相对于那些没有被提醒死亡终至的法官,他们会更鲜明地举起法律的旗帜。他们为那位所谓的妓女设定了非常高的保释金标准,坚信她出庭受审时,要因道德犯罪得到应有的惩罚,而不仅仅是走个形式。

被提醒死亡终至的人不仅对于辜负了我们人生价值的人做出了消极反应,对于坚定地实现人生价值的人,他们还做出了积极反应。在一份研究中,有人向警方告发了一位非常危险的罪犯,人们提议应该给告发者一定的经济奖励,被提醒死亡终至的人则把奖励数额提高到了原来的3倍6。被提醒死亡终至的人不仅会关注我们认为不道德的或者高尚的行为,他们还表示,我们应该增强对于正确信仰的坚持,对于优秀文化的坚持。因此,被提醒死亡终至之后,对于任何强化我们所珍视的人和事,他们都会做出慷慨、积极的反应,而若有人质疑我们,他们则会义无反顾地抵制。

在对法官展开研究之后没多久,我们又进行了一个实验。我们让一群美国学生到了实验室,请控制组的被试简单描述一下中性色彩的事物,尤其是想到食品以及进食时有什么样的情感。实验组学生回答的问题和李铭法官回答的问题相同,都和死亡相关,令人讨厌。

几分钟之后,我们让两组被试看了两份采访,并告诉他们,采访摘自《政治学季刊》,其中一位是坚定拥护美国政治制度的教授,而另一位则对美国政治制度怨声连连。在采访中,拥护美国政治制度的教授承认美国有很多困难,他说,经济失调就是一个问题,而且政府在外交政策方面也有失误。可是,总体来说,他还是认为,“在这个国家,我所说的这些是否有价值,最终要由人民来评价,而非政府。也正因为这样,人们才可以在这个国家自由自在地生存和生活。”

相反,反对美国政治制度的教授先承认了美国的诸多优点,但最终话锋一转,直指权力精英的不良影响以及“受经济利益驱使,美国在国土之外的不道德行为”。他总结说:“道德和我们的对外政策完全没有关系。因此,认为美国是全世界民主和自由的推动者,简直荒唐。”他甚至认为,人们应该暴力推翻现任政府。

在调查中,所有学生都喜欢拥护美国政治体系的那位教授所说的话。他们认为,这位教授比另一位知识更为渊博,更为诚实。不过和控制组相比,被提醒死亡终至的被试,对于拥护美国政治制度的教授有着更积极的评价,而对于另一位教授的评价则更为消极。

自开始这项研究以来,我们做了500多份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文化世界观从多个方面保护着我们,让我们不因死亡的必然到来而恐惧,没有文化世界观,我们将无法摆脱这种恐惧。

一旦被提醒死亡终至,我们总是会对那些反对或侵犯我们信仰的行为加以批评和惩罚,对拥护和坚持我们信任的行为加以表扬和奖励。我们通过多种方式提醒参与我们调查研究的人死亡终至这一现实,除了回答关于死亡的问题,他们还可能观看残酷的事故影片,写一句关于死亡的话,或站在殡仪馆、墓地附近。

强烈推荐这本赤裸裸的心理书籍,死亡实验:审判妓女!!!

有意思的是,他们拥护信仰的反应只和被提醒死亡终至有关,这一点很重要,因为提到其他诸如遭社会排斥、考试失败、剧痛或在交通事故中失去上肢或下肢等消极事件,都不会让他们有同样的反应。

人类会努力克服对于死亡终至的恐惧。《怕死》这本书将向大家呈现,这种努力是如何影响人类的。其实,无论大事小事,都无法逃避死亡终至的忧虑所产生的影响。例如,午饭要吃什么,在沙滩日光浴的时候要涂多少防晒霜,在最近一次选举中你会把票投给谁,你对购物的态度,你的身心健康,你的所爱和所恨等。

强烈推荐这本赤裸裸的心理书籍,死亡实验:审判妓女!!!

然而,这种恐惧并非与生俱来。襁褓中的婴孩除了吃饱穿暖再不会关注其他,可是,从童年开始,人类就会卷入一个充满意义和自我价值的符号世界中,并且极力守卫这种意义和自我价值。

为什么?

怎么会这样?

死亡是何时进入我们心里的?

它是怎么进来的?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强烈推荐这本赤裸裸的心理书籍,死亡实验:审判妓女!!!》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小编”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强烈推荐这本赤裸裸的心理书籍,死亡实验:审判妓女!!!》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tuijian/29206.html

(0)
上一篇 2024-07-04 11:48
下一篇 2024-07-08 16:01

相关推荐

  • 《纳尔瓦宝典》最经典的7句话,句句一针见血

    有人说,现代人最大的两个焦虑,一是来自银行卡余额,一是对健康的担忧。 前者有关财富,后者有关幸福。 这两种焦虑,会让人在很大程度上丧失安全感、稳定感。 绝大多数人辛苦半生,不是赚不到钱,就是得不到幸福,一辈子活得清贫、庸碌、苦难重重。 那有没有什么能让我们在赚钱这件事上获得启发,在追求幸福的路上少踩坑呢? 当然有了,答案就在《纳瓦尔宝典》这本书里。 硅谷投资人纳瓦尔·拉维坎特,在书中分享了他关于财富积累和幸福人生的原则与方法。 有人说,上一辈的创业者用《穷查理宝典》排忧解难,而新一代的年轻人则要用《纳…

    2024-02-28 好书推荐
    0070
  • 推荐:豆瓣评分高达9.6的一本书《楚辞》

    世界是纷繁复杂的,很多事情我们虽然习以为常,但并不了解其真相,我们需要用一些理论来揭示事物运行的逻辑规律,推演命运发展的因果关系。 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中华书局) 豆瓣评分:9.6 作者:林家骊 注释 这本书讲了什么? 1.《楚辞》一般被认为是以屈原为代表的战国诗人所创作的一种文体,自刘向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选辑成集并命名为《楚辞》,楚辞又成为一部诗歌总集的名称;在某种意义上,楚辞又是屈、宋诸人作品的专称;经过后世文人的研习、模拟和歌咏,楚辞二字又凝聚了在痛苦和挣扎中对高洁情操与理想坚守不屈的…

    2023-05-04
    00175
  • 甲骨文 二战史(全6册)使日十年+南京1937+中国1945+未了中国缘+国民党高层的派系政治+中国之翼

      内容简介 《使日十年:1932~1942年美国驻日大使约瑟夫·C.格鲁的日记及公私文件摘录》 1932年的日本已然疯狂:扶植伪满洲国傀儡政权,政治刺杀事件不断,且准备退出国际联盟,撕毁《华盛顿条约》,妄图主宰亚洲和西太平洋。 此时,美国需要派遣最优秀的外交官力挽狂澜,既坚守美国在远东的权益,又努力避免战争。 在这样的风口浪尖,格鲁大使走马上任。 格鲁出使日本的十年,正是亚太地区国际形势瞬息万变的十年,他的个人日记及公私文件提供了十分贴近实际外交的观察视角,披露了美日在各领域惊人斗争的内情,也展现了日本走向太…

    2天前
    0015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