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读黑塞的书,被惊艳到了!

今年有一个阅读目标,就是读完黑塞精选集。

读完的第一本是《悉达多》,这本书很薄,字数不足10万,我用了一个上午一口气读完了。

第一次读黑塞的书,太惊艳了!文笔,哲理,叙述,都是我喜欢的。

第一次读黑塞的书,被惊艳到了!

这本书的副标题是:一首印度的诗,名副其实。

语言优美干净,自然澄澈,排比很多,读起来真的像书中所说的小溪一样:缓缓地,给人启示;不停地,奔向远方。

与其说浪漫,不如说纯真。

这本书的主角是悉达多,他是印度高贵的婆罗门之子。家庭条件好,样貌英俊,而且勤奋好学,这样的人,大家都喜欢。他得到了普通人一生都得不到的财富,地位,名誉,却为了寻找内心的安宁,离开家人,开始了求道之旅。

他聆听乔达摩宣讲教义,试图在修行中找到内心的平静。他与名妓珈玛拉相识,沉迷于肉体的欢愉;他开始经商,积累了很多财富。但这一切最终都让他厌倦,他再次出走,终于在一条小溪旁,悟出了真谛。

读的时候,我总想起毛姆《刀锋》中的拉里。

拉里的出发没有目的,就是单纯的浪迹天涯。

而悉达多的出发,却是为了寻求内心的平静。兜兜转转,质疑世俗,理解世俗,陷入世俗,最终成为世俗。

拉里能给人一种勇敢出发的信念,而悉达多,却带着我们看了一整遍人生。

这很好,不用变老就能看到人生的尽头,进而发现人生的本质。

01、自己才是世界的核心

悉达多第一次出走,是因为他想做一名苦行僧。他认为,人生就是磨难。自己内心不安宁,是因为生活的太好,必须要多多接受生活的历练。

他忍受烈日,练习呼吸,克服饥饿,终于做到了无思无念,头脑空空。

但是他发现:尽管这些路径都引导他离开了自我,可终点却总又是回到了自我。不管怎样,他最终都要变回悉达多,仍然需要忍受内心的煎熬。

现实中像悉达多这种的人很少。更多的人,是为了财富,权利,一生孜孜不倦地去奋斗努力,而不是反过来。

在这个过程中,会为了拿到机会低三下四,会为了节省花销而省吃俭用,会为了赢取更多时间而争分夺秒牺牲休息,会逐渐地感到劳累疲乏。

这种累,不是身体上的,更是心灵上的。会反思:劳苦一生,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究竟是为了什么?

悉达多告诉我们:什么也不为。只是因为我们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所以才活着而已。并非是为追求到某个境界。

余华说的很好:活着的意义,就是活着本身,并非为了任何其他。

自己才是整个世界的核心。如果没有了自己,整个宇宙的存在也就失去了意义。

02、去发现而不是去探索

悉达多一生出走过三次。

第一次是出走家乡,第二次是离开佛陀,第三次是离开女人和孩子。这三次出走,都是因为他一直没有找到自己要的东西。

他一生都在追求道,追求内心的安宁和平静,最终却在一条小溪边找到了。

他告诉我们:一个人探索的时候,很容易眼睛只盯住他所寻找的事物,结果就什么也找不到,什么也不能吸收,因为他总是想着要找的东西,因为他有一个目标,便受到这个目标的约束。探索意味着有一个目标,发现却意味着目光自由,胸怀坦然,没有目标。

是的,去发现而不是探索。

发现,意味着没有目的,意味着顺其自然。

这和《道德经》中的“顺其自然,天下自定”一个道理。

没有目的的人生,真的有意义吗?

当然,我并不认同茫茫然自顾自的前进。毕竟,生活需要有基本生活资料的满足。对于满足生存的工作、行动,可以向着目标勇敢进取。

但是除此之外,比如旅行,爱情,亲子关系等,都可以主动去发现。

去发现什么呢?

发现树木、星斗、动物、白云、彩虹、岩石、野草、鲜花、小溪与河流,发现清晨的灌木丛中露珠闪烁,发现远方的高山泛着淡蓝色和灰白色的光,发现百鸟啼鸣,蜜蜂嘤嘤嗡嗡,清风飒飒飒地吹过稻田。

是的,发现大自然,发现小细节,发现具体的微小的感受。

03、做星星而不是做落叶

说起落叶,我想到飘零。我还挺喜欢落叶的,纷纷落下,像极了另一个世界的繁花。谈到星星,虽然熠熠生辉但却望而不及。

但悉达多告诉我们:要做星星,不要做落叶。

星星有自己的轨道,它们不会为了一阵风离开自己的路;而落叶,在空中飘舞、翻卷,最后摇摇摆摆落到地上。

世界有它的规律,我们也要有自己的轨道。

不要因为外界的推动,偶尔吹来的风,就离开自己的根据地。

悉达多第一次经商,对方问他:你是一个沙门,是不是陷入了困境,所以才想来找工作?

悉达多回答:我从来没有陷入困境。我确实没有财产,我也确实一贫如洗,但我是自愿的,所以我从未陷入过困境。

所谓的困境,贫穷,只不过是外界的定义罢了。

如果我们足够坚定,这些对我们就毫无影响。

悉达多最终在小溪边悟了:没有什么过去,没有什么将来:一切都是现实,一切都有本质和现时存在。每一个生命都不可摧毁,每一个瞬间都永恒长存。

每一个人,都可以做一颗闪闪发光的星星。


黑塞在自述里写道:对他影响最大的是柏拉图、斯宾诺莎、叔本华、尼采,但他们的影响远远没有印度哲学,以及中国哲学的影响大。

他一生读过大量中文书籍的德译本,包括《道德经》《易经》《庄子》等。

实际上这本书,我觉得很像《道德经》第一章中一句话的故事。

这句话就是:道可道,非常道。

《悉达多》这本书里说:能够让人思考和能够言说的一切,通通都是片面的:一切都片面,一切都半半拉拉的,一切都缺少完整性,都缺少圆满和统一。

真正的智慧,是无法用言语描述的。用文字写出来的东西,根本不算是真正的智慧。——这也就推翻了悉达多三次出走寻求真知的这条路。

如果悉达多早就悟出这句话:道可道,非常道,那他应该早就是乔达摩本人了。

世间真正珍贵的东西,不是知识,不是词语,不是道理,不是时间,而是一切存在的具体的事物。

比如,星辰大海,苍松翠柏,石头河水,花鸟虫鱼,还有,我们自己。

这些一直矗立在世界上的事物,才是真正的道。

伫立,感受,体验,爱这个世界,这就是本质。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第一次读黑塞的书,被惊艳到了!》为推书网注册网友“蔷薇书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第一次读黑塞的书,被惊艳到了!》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tuijian/22769.html

(0)
上一篇 2024-03-14 12:15
下一篇 2024-03-15 17:01

相关推荐

  • 好书推荐:《心有凌熙》

    有心,才能心有所属 用心,才能心之所向 书名:《心有凌熙》 作者:莫里 出版: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21年2月 出品:酷威文化 书号:978-7-5594-5320-4 定价:42.00元 开本:32开 上架:畅销 / 青春文学 【编辑推荐】 ★新锐作家莫里,欢脱温情之作。 莫里,新锐人气作家,以脑洞清奇、文风幽默、故事酣畅为己任。已出版作品《谁的小眼睛还没看影帝》《莫达维的秘密》。《心有凌熙》是其经典代表作,情节欢脱治愈,人设积极帅气,深受读者喜爱。本次出版,新增独家番外《心有凌曦》一篇,作者还专程写了后记,分享心路与感悟。 ★两种努力…

    2021-02-03
    00784
  • 浦睿文化历史社科精选合集(共5册)

    美国不平等的起源、耶路撒冷三千年、金线、人类善恶小史、德国极简史   内容简介 套装共5册,分别为《美国不平等的起源》《耶路撒冷三千年》《金线》《人类善恶小史》《德国极简史》 《美国不平等的起源》:深入历史,结合真实事例,展现美国隐藏的种姓制度,指出僵化的等级制度如何塑造了当今的美国和美国历史。总结了“支撑”美国种姓制度的八大支柱,包括神圣化、承袭性等。她结合翔实的案例,包括2008年、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讲述了种姓制度对美国社会的深刻影响;并用个体的引人入胜的故事,例如马丁·路德·金、棒球运动员萨奇·…

    2024-12-16
    00257
  • 好书推荐:《沉睡的蝴蝶》

    热播电视剧《伪装者》编剧、原著作者张勇全新长篇反特小说 阿来、海飞、蔡骏联袂推荐 出版信息 书名:沉睡的蝴蝶 作者:张勇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定价:58.00元 书号:9787545582833 上架时间:2024年7月 开本:16开 页码:364页 装帧:平装 上架建议:小说 内容简介 本书是著名作家张勇继“谍战三部曲”之后创作的全新长篇反特小说。新中国成立初期,全民上下都投入新中国的建设中,这时国民党保密局企图通过“留置计划”来破坏新中国的军工建设。国民党特务连城以归国华侨认祖归宗为由,被派往江州W新型材料武器研究所,寻找掌握“留置计划”…

    2024-07-12
    00553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