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读黑塞的书,被惊艳到了!

今年有一个阅读目标,就是读完黑塞精选集。

读完的第一本是《悉达多》,这本书很薄,字数不足10万,我用了一个上午一口气读完了。

第一次读黑塞的书,太惊艳了!文笔,哲理,叙述,都是我喜欢的。

第一次读黑塞的书,被惊艳到了!

这本书的副标题是:一首印度的诗,名副其实。

语言优美干净,自然澄澈,排比很多,读起来真的像书中所说的小溪一样:缓缓地,给人启示;不停地,奔向远方。

与其说浪漫,不如说纯真。

这本书的主角是悉达多,他是印度高贵的婆罗门之子。家庭条件好,样貌英俊,而且勤奋好学,这样的人,大家都喜欢。他得到了普通人一生都得不到的财富,地位,名誉,却为了寻找内心的安宁,离开家人,开始了求道之旅。

他聆听乔达摩宣讲教义,试图在修行中找到内心的平静。他与名妓珈玛拉相识,沉迷于肉体的欢愉;他开始经商,积累了很多财富。但这一切最终都让他厌倦,他再次出走,终于在一条小溪旁,悟出了真谛。

读的时候,我总想起毛姆《刀锋》中的拉里。

拉里的出发没有目的,就是单纯的浪迹天涯。

而悉达多的出发,却是为了寻求内心的平静。兜兜转转,质疑世俗,理解世俗,陷入世俗,最终成为世俗。

拉里能给人一种勇敢出发的信念,而悉达多,却带着我们看了一整遍人生。

这很好,不用变老就能看到人生的尽头,进而发现人生的本质。

01、自己才是世界的核心

悉达多第一次出走,是因为他想做一名苦行僧。他认为,人生就是磨难。自己内心不安宁,是因为生活的太好,必须要多多接受生活的历练。

他忍受烈日,练习呼吸,克服饥饿,终于做到了无思无念,头脑空空。

但是他发现:尽管这些路径都引导他离开了自我,可终点却总又是回到了自我。不管怎样,他最终都要变回悉达多,仍然需要忍受内心的煎熬。

现实中像悉达多这种的人很少。更多的人,是为了财富,权利,一生孜孜不倦地去奋斗努力,而不是反过来。

在这个过程中,会为了拿到机会低三下四,会为了节省花销而省吃俭用,会为了赢取更多时间而争分夺秒牺牲休息,会逐渐地感到劳累疲乏。

这种累,不是身体上的,更是心灵上的。会反思:劳苦一生,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究竟是为了什么?

悉达多告诉我们:什么也不为。只是因为我们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所以才活着而已。并非是为追求到某个境界。

余华说的很好:活着的意义,就是活着本身,并非为了任何其他。

自己才是整个世界的核心。如果没有了自己,整个宇宙的存在也就失去了意义。

02、去发现而不是去探索

悉达多一生出走过三次。

第一次是出走家乡,第二次是离开佛陀,第三次是离开女人和孩子。这三次出走,都是因为他一直没有找到自己要的东西。

他一生都在追求道,追求内心的安宁和平静,最终却在一条小溪边找到了。

他告诉我们:一个人探索的时候,很容易眼睛只盯住他所寻找的事物,结果就什么也找不到,什么也不能吸收,因为他总是想着要找的东西,因为他有一个目标,便受到这个目标的约束。探索意味着有一个目标,发现却意味着目光自由,胸怀坦然,没有目标。

是的,去发现而不是探索。

发现,意味着没有目的,意味着顺其自然。

这和《道德经》中的“顺其自然,天下自定”一个道理。

没有目的的人生,真的有意义吗?

当然,我并不认同茫茫然自顾自的前进。毕竟,生活需要有基本生活资料的满足。对于满足生存的工作、行动,可以向着目标勇敢进取。

但是除此之外,比如旅行,爱情,亲子关系等,都可以主动去发现。

去发现什么呢?

发现树木、星斗、动物、白云、彩虹、岩石、野草、鲜花、小溪与河流,发现清晨的灌木丛中露珠闪烁,发现远方的高山泛着淡蓝色和灰白色的光,发现百鸟啼鸣,蜜蜂嘤嘤嗡嗡,清风飒飒飒地吹过稻田。

是的,发现大自然,发现小细节,发现具体的微小的感受。

03、做星星而不是做落叶

说起落叶,我想到飘零。我还挺喜欢落叶的,纷纷落下,像极了另一个世界的繁花。谈到星星,虽然熠熠生辉但却望而不及。

但悉达多告诉我们:要做星星,不要做落叶。

星星有自己的轨道,它们不会为了一阵风离开自己的路;而落叶,在空中飘舞、翻卷,最后摇摇摆摆落到地上。

世界有它的规律,我们也要有自己的轨道。

不要因为外界的推动,偶尔吹来的风,就离开自己的根据地。

悉达多第一次经商,对方问他:你是一个沙门,是不是陷入了困境,所以才想来找工作?

悉达多回答:我从来没有陷入困境。我确实没有财产,我也确实一贫如洗,但我是自愿的,所以我从未陷入过困境。

所谓的困境,贫穷,只不过是外界的定义罢了。

如果我们足够坚定,这些对我们就毫无影响。

悉达多最终在小溪边悟了:没有什么过去,没有什么将来:一切都是现实,一切都有本质和现时存在。每一个生命都不可摧毁,每一个瞬间都永恒长存。

每一个人,都可以做一颗闪闪发光的星星。


黑塞在自述里写道:对他影响最大的是柏拉图、斯宾诺莎、叔本华、尼采,但他们的影响远远没有印度哲学,以及中国哲学的影响大。

他一生读过大量中文书籍的德译本,包括《道德经》《易经》《庄子》等。

实际上这本书,我觉得很像《道德经》第一章中一句话的故事。

这句话就是:道可道,非常道。

《悉达多》这本书里说:能够让人思考和能够言说的一切,通通都是片面的:一切都片面,一切都半半拉拉的,一切都缺少完整性,都缺少圆满和统一。

真正的智慧,是无法用言语描述的。用文字写出来的东西,根本不算是真正的智慧。——这也就推翻了悉达多三次出走寻求真知的这条路。

如果悉达多早就悟出这句话:道可道,非常道,那他应该早就是乔达摩本人了。

世间真正珍贵的东西,不是知识,不是词语,不是道理,不是时间,而是一切存在的具体的事物。

比如,星辰大海,苍松翠柏,石头河水,花鸟虫鱼,还有,我们自己。

这些一直矗立在世界上的事物,才是真正的道。

伫立,感受,体验,爱这个世界,这就是本质。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第一次读黑塞的书,被惊艳到了!》为推书网注册网友“蔷薇书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第一次读黑塞的书,被惊艳到了!》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tuijian/22769.html

(0)
上一篇 2024-03-14 12:15
下一篇 2024-03-15 17:01

相关推荐

  • 心理学领域的最全好书合集!50本豆瓣热门心理学,读懂一本受益一生

    洞悉世事胸襟阔,阅尽人情眼界宽! 心理学,无时不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是我们成长路上逃不开的一门学科。 洞悉人性善恶,洞察社会现实,处理人际关系,治愈受伤心灵,管理失控情绪,解决情感困惑……这些都离不开心理学。 只有走进心理学,我们才有机会成为更好的自己。 本期书单关键词:【豆瓣心理书单】,通过学习心理学常识,帮助我们站在大师的肩膀上重新审视人生。 1《社会心理学》 几乎每个人行为背后的心理动因,都能在《社会心理学》这本书里面找到答案。 读完这本书的人,在观察社会、观察自己的时候,会发现我们的一切行为、…

    2023-02-08 好书推荐
    00340
  • 豆瓣评分9.0《社会心理学》这本书建议你越早看越好!

    前段时间一直在忙着搬家,现在还没安置妥当,整理出来一堆书籍发现有些封皮都还没打开。果然书还是非借不能读也。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是《社会心理学》,这本书我在大学的时候读过一次(似懂非懂) ​在人类的复杂世界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社会性动物,都具有社会属性,无法脱离与他人的联系。我们的行为、情感和思想,都深受他人与环境的影响。 这种影响,正是社会心理学所要探索的奥秘所在,戴维·迈尔斯的《社会心理学》一书,以其深入浅出的方式,引领我们走进这个神秘而又引人入胜的领域。 这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

    2024-04-03
    00210
  • 推书网每日精选电子书分享:2023年6月17日

    《鲜活的经济学》 彼得·贝奇, 吴荻枫等等。| 2023-03   任何人都能从中抓住经济学脉络,感受到经济学活力的通识读物 作者按照“森霍尔茨—罗斯巴德—博尔丁—萨缪尔斯—图洛克—奥斯特罗姆—拉沃伊—伯格—米塞斯—柯兹纳—哈耶克—布坎南”的顺序,以第 一人称的口吻介绍了这些经济学大师的研究成果和观点,并导出他们观点的继承;学习;交流;辩论和碰撞,从而为读者呈上经济学的诸多观点;原则和方法论。 作者通过对这些经济学大师逐个分析;互相对比,同时结合历史与当下现实对主流经济学理论进行批判性的反思和扬弃,展现出经济学在其发展过程中…

    2023-06-17
    00249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