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傅雷家书》

傅雷家书》| 一代优秀钢琴家背后的大智与大爱

两地书,父子情,

两代精神交流的实录,

东方家庭教育的典范。

“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

这是傅雷给长子傅聪家信中的一句话。

12月28日是傅聪先生逝世一周年。他是世界知名的钢琴家,被誉为“肖邦作品的真正诠释者”,为钢琴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傅聪先生的一生却饱受争议,充满波折。

让我们一起走近钢琴家的过去。

好书推荐:《傅雷家书》

01 年少有为

傅聪是翻译家傅雷的长子,年少时被父亲的朋友发现了音乐天赋,9岁开始学习钢琴,师从意大利著名的指挥家和钢琴家梅百器。中途梅百器突然病逝,他的学琴生涯也就此中断了。

直到十七岁时,傅聪才又正式重新练习钢琴,并开始在国内外的一些比赛中展露头角,获得了公派留学的机会。

1954年,20岁的傅聪离开了祖国,离开了家人,踏上了异国求学的道路。傅雷夫妇从此开始了与他长达12年的书信往来。

傅聪离开了家,傅雷在给傅聪的第一封信中写道:“我永远对不起你”,“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这样的字眼出现在信中不禁让我对这对父子间的故事产生了好奇。

原来傅雷早年丧父,母亲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傅雷身上,家教极其严格。童年的痛苦深深地烙在了傅雷的心里,进而影响到了他对儿子傅聪的教育。在旁人看来,傅雷教育方式是冷酷无情的。

学者楼适夷在《傅雷家书》的序言里写道:“有的人对幼童的教育,主张任其自然而因势利导,像傅雷那样严格施教,我总觉得是有些‘残酷’。但是大器之成,有待雕琢,在傅聪长大成才的道路上,我看到作为父亲的傅雷所灌注的心血。”

傅雷把傅聪关在家中,自己编制教材,给孩子制定日课。如果孩子稍有逾矩,就会遭到棍棒教育。

幸好,傅聪的天资让他有了远渡重洋的留学机会。

02 书信沟通

傅聪远走国外,书信让父子二人建立起了“非暴力沟通”。

孤身在外的傅聪在学业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困难后,只能写信向家人诉说。过去的“严父”变得慈祥了,用文字分享着自己对学业和艺术的理解。这也让他们拥有了新的相处模式:如朋友般的相处。

傅雷改变了教育方式,却没改变对儿子深沉的爱与严格的要求。他在书信中给傅聪的“指导、鼓励和鞭策”,也给了傅聪勇气和力量。

傅雷在信中写道:“亲爱的孩子,我高兴的是我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呢?”

傅雷早年的经历让他拥有了严谨的治学态度,他也用同样的要求来规范孩子:

“治一切学问都要有冷静、客观、谦虚的态度。”“用扎扎实实的学识来充实,用冷静与客观的批评精神,持续不断地检查自己。唯有真正做到这一步,而且终身做下去,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

二十几岁的傅聪作为海外游子,能够在五六十年代收到父亲和母亲寄来的书信,无疑是幸运的。信中饱含着父母的关心与期待,也有着对傅聪的谆谆教诲。

03 背负争议

1958年年底,在波兰留学的傅聪,被国内舆论的影响也受到批判。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傅聪出走英国。

这成为傅聪生命的转折,他背负着巨大的舆论争议在英国继续追求自己的钢琴理想。傅聪来到英国后,更加发奋练习,在音乐上的领悟也越来越好。

傅雷一家人的通信依然持续着,直到1966年,傅雷夫妇在家中结束生命。

傅雷生前对傅聪教育的基本原则是“做人第一”。他留给傅聪最后的教诲是“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

傅聪偏爱肖邦,因为他认为肖邦严谨、细致和井然有序的特点和父亲有些像。在生命中的黑暗时刻,他用音乐把痛苦转化成了对父亲的爱。

同时音乐中也饱含了对祖国的热爱。1978年后,傅聪几乎每年都回国讲学,与国内乐团多次合作,演奏贝多芬、莫扎特、肖邦等大师的作品。2010年在肖邦诞辰200周年的时候,76岁的傅聪特地到国内各地举办音乐会,为人们演绎出一个又一个不眠的“肖邦之夜”。

04 教育典范

一代优秀钢琴家,虽然演奏的是西方的钢琴曲,但是傅聪骨子里受的是东方的教育,而承载着家庭教育的正是这一封封家书。

好书推荐:《傅雷家书》

《傅雷家书》是东方式家庭教育典范,记录了傅聪学琴的成长路线。书中不仅有父母对子女的人格、学业上的循循善诱,还有很多父子之间关于生活态度和艺术修养的探讨,其中字里行间都透出家人间的深情。

《傅雷家书:留学岁月》收录中傅聪1954年后在波兰留学阶段的家人之间来往家信169封,独家收录楼适夷序言。傅聪求学经历主线,是傅雷在学习、艺术、修养、生活、为人处世方面对傅聪的实战指点。

好书推荐:《傅雷家书》

《傅雷家书:艺术生涯》收录了1959年后,傅雷家人之间来往家信,其中加入了给儿媳弥拉的家信,共125封。

好书推荐:《傅雷家书》

正如楼适夷在《傅雷家书》序中所说,“尽管遭受到意想不到的磨难、侮辱、迫害,陷入到似乎不齿于人群的绝境”,傅雷一家人“纯洁、正直、真诚、高尚的灵魂”也应该为大家所认识。

推荐阅读

好书推荐:《傅雷家书》

《傅雷家书·留学岁月》

好书推荐:《傅雷家书》

《傅雷家书·艺术生涯》

作者:傅雷 朱梅馥 傅聪

编著:傅敏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2021年11月版

出品方:人天兀鲁思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好书推荐:《傅雷家书》》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网”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好书推荐:《傅雷家书》》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tuijian/2082.html

(0)
上一篇 2021-11-17 16:08
下一篇 2022-01-10 00:10

相关推荐

  • 《周易》是中国式励志的源头

      曾经李小龙参加电影公司面试的视频,他向面试官介绍功夫,将其比作水。水是最柔软的物质,却能穿透最坚硬的岩石,它能灵活地改变自己来适应对手。很多人都会想到老子的“上善若水”,发现功夫之王不但有一身好拳脚、真功夫,还能将功夫上升到哲学。任何东西,一旦玩进去,玩到最深处,必然是玩哲学!搞体育、玩艺术、干政治、做企业等等,概莫能外。   日本人这方面的意识似乎尤其强烈,玩个书法就是书道,玩个插花就是花道,都强调其中的道,也就是哲学的意味。现代派艺术常常让人看不懂,一张大白布般的画作就卖上千万,凭什么呢?…

    2018-10-26
    00242
  • 母亲节推荐书单:读懂母亲的书 先是“她”,再是母亲

    明天就是母亲节。 母亲是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来的人,也是见证和陪伴我们长大的人。 很多人赞颂母爱,感恩母亲的伟大。 但在说着母亲节祝福的时候,也许我们并不真正明白,母亲牺牲和付出了多少。 每一个人都应该明白,成为母亲,并非理所当然。 母亲节,推荐给几本读懂母亲的书。 01、《成为母亲》 [英]蕾切尔·卡斯克 人类的每一位成员都会经历从出生到独立这一异常艰辛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必须征用某个女人的一段生命。 《成为母亲》忠实地呈现了这段生命。它是一种寻常生活从不可见、不可感,向激烈的热情、爱与奴役转变的过程,它还是…

    2023-05-13 好书推荐
    00340
  • 好书推荐:《领导者习惯:卓越管理的22个必备技能》

    没有人是天生的“领导者”。养成“领导者习惯”,你就能迅速走向成功。 美国“五大商业书籍”之一 著名组织心理学博士马丁·拉尼克首创领导者习惯公式   领导者习惯:卓越管理的22个必备技能 书名:《领导者习惯:卓越管理的22个必备技能》 作者:【美】 马丁·拉尼克 译者:王新玲 出版:四川文艺出版社 2019年1月 出品:酷威文化 书号:9787541149191 定价:39.80元 开本:32 上架:畅销 / 成功励志   【编辑推荐】 ★组织心理学博士马丁·拉尼克,首度公开的领导者习惯公式! 马丁·拉尼克博士不但将组织心理学活用,作为Pinsight领导者训练…

    2018-12-10
    0065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