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终其一生,我们都在活这两个字

人的一生,究竟该怎么活?

这好像是个无解的命题。

人的一生,有人活事业;有人活感情;有人活孩子;有人活自己;

阿太,一生只活两个字:命运

《命运》:终其一生,我们都在活这两个字

图片由果麦文化提供

阿太是《皮囊》中活得通透的奇女子;是《命运》中敢抗天命的倔女人;是作者蔡崇达笔下家族百年史兴衰的见证者。

如果说畅销四百万册的《皮囊》讲述的是凭借命运刺破人生的苦痛,那么《命运》绝对是皮囊孤勇一搏下的选择。

《命运》是作者蔡崇达继《皮囊》之后,时隔八年潜心创作的首部长篇小说。

九十九岁的阿太通过回忆,将自己一生的故事都串联在了一起:昔日福建闽南的渔业小镇;家族人员的甘苦与起落,都历历在目……

你听,阿太又开始讲故事了。

《命运》:终其一生,我们都在活这两个字

01、人的灵魂是从故事中长出来的

阿太口中的自己是个“烦人”的老太太,没事专喜欢打听别人家的“白事”。

如果得知谁家有人即将去世并且她还认识,那她绝对会往人家家里跑。到了后俨然一副自来熟的样子,拉竹椅,看老人,陪说话,陪打盹……一系列举动只为了一个目的:打听去世前的感觉。

阿太对死亡倒不恐惧,甚至从六七十岁开始,就开始做自己离世的准备。可是,故事终究是别人的故事,生活才是自己真实的生活。纵然她等到九十九岁,依旧没有凭借丰富的去世经验被死神眷顾。

眼看着周围的老姐妹相继去世,阿太被落单了,她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孤单。

她开始怀念从前的人和事:巷子入口处的错死三次的老人;“死亡观摩团”中令她讨厌的粗嗓子阿花……

她不再去追问死亡的感觉,也不再加入新的“观摩团”,她拄着拐杖绕着小镇去看看曾经小伙伴的家,她不解死神为什么会单单把她拉下了。

《命运》:终其一生,我们都在活这两个字

此时,她的脑海中早已忘却了故人乌龙的笑话,厌烦的声音,她只知道曾经的身边人已成了故事中的人物;那一个个逝去的灵魂昔日也陪伴着她度过了有趣的一年又一年。

她不断地回忆,回忆着别人的故事;她无尽的渴望着,渴望书写自己的故事。

不过,生命终究还是有尽头的,是人就难逃一死。阿太终于迎来了属于她的故事:她要走了。

阿太开始兴奋地给子孙打电话,全然没有害怕;她会坦然地跟后辈讲述听闻的死亡感觉,没有悲伤。

阿太告诉后人,自己的命运很有趣,她洒脱地说:“这双眼睛是我的命运给我的。看到足够的大地,就能看到足够的自己。”

是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亦好亦坏皆能选择。想要看尽世间美好,就要双目泛光;想要看清真实自己,必要双目清澈。

当然,想要成为故事中的人,就要有能胜任剧情角色的能力,像阿太一样。

《命运》:终其一生,我们都在活这两个字

02、再烂的活法,也算活法

阿太一直在努力的生活着,即便从小被神婆罩上了“无子无孙无儿送终”的魔咒,她也并没有因此沮丧颓废。

在她的思想里,只有“我命由我不由天”;在她的生命里,只有燃在骨子里的不服输,不认命。

为了替被气哭的阿母讨个说法,阿太独自夜闯神婆家,无所畏惧;她还和神婆的儿子杨万流成了亲,纵然两人从见面到结婚只用了七天,纵然自己未来的婆婆正是给自己下预言的神婆。

杨万流是个好丈夫,他们很快也有自己“第一个”孩子。本以为阿太的命运就此被改变了,没想到造化弄人,那个素未谋面的孩子竟然意外地滑落了,从此阿太告别了做母亲的资格。

预言再次被印证了,想必这种经历换做别人,早就郁郁寡欢了。可阿太没有,她继续一如往常地过日子。

就像她说的:“这世界上很多坏东西都是在发现你软弱的时候才追上来的。”

人啊,要想强大自己,首先要强大自己的内心。

《命运》:终其一生,我们都在活这两个字

阿太就这样日复一日地为要孩子做着努力:喝中药、求神婆、拜神明……同她一起努力的还有丈夫杨万流。

虽然最终两人还是没有迎来属于自己的孩子,但在这个努力的过程中,阿太夫妇一起经历过、感受过、争取过,这就够了。

因为在选择彼此的同时,他们已将自己生下的命运交付了对方,他们都是对方命运的父亲母亲。

那些两人一起携手的日子,无论糟糕还是美好,终将成为对方生命长河中永不褪色的回忆,温暖彼此的一生。

《命运》:终其一生,我们都在活这两个字

03、只要活下去,命运是赢不了的

作家鲁细细说过:“一个人的习惯里,藏着他的命运。起先是我们养成习惯,后来是习惯造就了我们。”

这句话在阿太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倔强的阿太,早已习惯了跟命运叫板,习惯了撸起袖子跟不公吵架,习惯了做自己人生的主人。

她不信命,不甘命,不服命。

知道丈夫杨万流喜欢孩子,阿太就想到了让丈夫再娶一个老婆。好在她所遇良人,这一想法遭到了全家人的反对,丈夫更是一句:“我命里就一个老婆”,让阿太认为此生值得!

事后,杨万流为了生计去马来西亚讨大海去了;阿太也意外地相继抱养了三个孩子。

都说,养育孩子还是是艰辛的,这话不假。阿太带着三个孩子遇到过战争,经历过被骂;纠缠着村长申请过土地,也卑微的在码头求过工作。

《命运》:终其一生,我们都在活这两个字

硬气一生的阿太,为了孩子,向生活低头,向命运弯腰了。就像书中所写:“想结果的花,都早早地低头。”

人的一辈子长着呢,谁能保证自己不遇到个坎儿,不碰到点事儿呢?低头不可怕,怕的是低下的头再也没有抬起的勇气。

就像阿太,虽然一生经历过很多苦难、看到了很多心酸、亲尝了很多无奈、痛彻了很多心扉,她的人生看似满目疮痍,她的命运看似跌宕而过。

但她却用一生告诉后人:人的一生,其实活的就是个劲儿:犟劲,拼劲;人的一生,活的是个神儿:精气神。只要能活着,一切问题就都不是问题,命运终将败给勇敢的人们。

《命运》:终其一生,我们都在活这两个字

“《命运》最终是关于‘根’的,耐心的、千回百转的讲述是一次远行。向着我们的根、向着我们精神的故乡和远方。”

命运,向来不是人们的宿敌,相反,它是人们在一起起坚强不息中创造出来的孩子。只要你愿意,无论你现在处境如何,你都可以成为下一个阿太,为后人娓娓道来最美的故事……

每周好书

《命运》:终其一生,我们都在活这两个字

《命运》

蔡崇达

果麦文化

 

——END——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命运》:终其一生,我们都在活这两个字》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网”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命运》:终其一生,我们都在活这两个字》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tuijian/13057.html

(0)
上一篇 2023-08-08 16:59
下一篇 2023-08-08 17:10

相关推荐

  • 母亲节推荐书单:读懂母亲的书 先是“她”,再是母亲

    明天就是母亲节。 母亲是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来的人,也是见证和陪伴我们长大的人。 很多人赞颂母爱,感恩母亲的伟大。 但在说着母亲节祝福的时候,也许我们并不真正明白,母亲牺牲和付出了多少。 每一个人都应该明白,成为母亲,并非理所当然。 母亲节,推荐给几本读懂母亲的书。 01、《成为母亲》 [英]蕾切尔·卡斯克 人类的每一位成员都会经历从出生到独立这一异常艰辛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必须征用某个女人的一段生命。 《成为母亲》忠实地呈现了这段生命。它是一种寻常生活从不可见、不可感,向激烈的热情、爱与奴役转变的过程,它还是…

    2023-05-13 好书推荐
    00244
  • 书单推荐:自卑适合看什么书?

    多种多样,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想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一些。愤慨、泪水、歉意,都是自卑的表现。对于自卑情况,读书“治愈”是理想的方法之一。今天推书网跟大家分享一份具有调整内心作用的书单。 一、《恰如其分的自尊》 自尊和自我形象。一般来讲,男孩的自尊水平高于女孩,社会环境也有一定的因素,通常父母会鼓励儿子维护自己的权利,肯定自己的个性,对女儿则不这么鼓励,女孩可以比较腼腆,男孩则不行。当一个人认为自己是什么样和他认为自己应该是什么样之间如果存在巨大差异,其自尊水平将直线下降。如果…

    2023-04-14 好书推荐
    00201
  • 【十堰市图书馆特藏】寻根话家谱|2024年第17期:《孙氏宗谱》

    观点交流 名门家训——《戒子弟书》 柳玭出身于唐代后期名宦世家,祖父柳公绰(著名书法家柳公权的哥哥)官至刑部尚书、兵部尚书,父亲柳仲郢曾任剑南东川节度使和刑部尚书等职,哥哥柳壁担任过谏议大夫,他自己也官至御史大夫。唐代社会风气,权贵子弟往往沉醉于斗鸡赛马、花天酒地、仗势压人、胡作非为。但是柳家却不同,据《旧唐书》记载,“初公绰理家甚严,子弟克禀诫训,言家法者,世称柳氏。”柳玭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耳濡目染,承袭家风,潜心总结自己日常所见所闻和自己的家教经验,写了这篇戒子弟书,谆谆告诫子弟,决不可依仗门第…

    2024-05-06 好书推荐
    00352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