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晉世家第九札记

终于看完了第五册《史記》,还不甚懂。这些日子近乎自厌了。除了孩子的成长和春秋代序,只有踏踏实实读点书能让我觉得生命的存在和意义。

◎《晉世家第九》

01.文侯十年,周幽王無道,犬戎殺幽王,周東徙。而秦襄公始列爲諸侯。

蔓草按,这句话传达的信息仅在《史記》一书截止此篇至少出现了五遍了,看后面更是不下于七遍。有些史实被简述三遍不足为奇,详述一般情况下是一遍。

02.昭侯元年,封文侯弟成師于曲沃。

[索隱]河東之縣名,漢武帝改曰聞喜也。

03.十六年,……賜趙夙耿,賜畢萬魏,以爲大夫。

蔓草按,跟表对上了。我的图还在,嘿嘿。

《史記》晉世家第九札记

04.驪姬詳譽太子,而陰令人譖惡太子,而欲立其子。

蔓草按,“詳”当通“佯”,但与“陰”对举,似又当为“陽”。不知《左傳》怎么写的?而且这句子我以为他会写为“驪姬詳譽太子,而陰令人譖惡之”。

驪姬的做法,真可谓“掩袖工馋,狐媚偏能惑主”了。

05.申生之死:

他能爱父亲至于理解他宠爱驪姬,甚至一切当时的内外形势都懂,所以只能选择自杀。

《史記》晉世家第九札记

06.十一月,里克弑悼子於朝,荀息死之。君子曰:「詩所謂『白珪之玷,猶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爲也』,其荀息之謂乎!不負其言。」

[集解]杜預曰:「詩·大雅,言此言之玷難治甚於白珪。」

07.夷吾事:当年申生自杀,夷吾和重耳逃亡。献公死后,奚齐、悼子相继被杀,夷吾想回国即位,与秦约定,如果护送他回去就把西河之地给秦,又给里克书信,表示如能成功即位,就封给里克汾阳之邑。

回国即位之后,派使者给秦国道歉,说大臣不同意自己擅自决定给秦西河之地,也同时食言对里克的许诺。然后担心里克会接应重耳,赐死。里克對曰:「…欲誅之,其無辭乎?…」

蔓草按,夷吾几乎是与重耳的对比,里克这句话就是后世“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1.0或2.0版本吧。

08.重耳謂其妻曰:「待我二十五年不來,乃嫁。」其妻笑曰:「犂二十五年,吾冢上柏大矣。雖然,妾待子。」

[索隱]犂猶比也。

这个“犂”和黎明的“黎”意思一样,两个字有互通案例。好像在《高祖本紀》左右的位置。这段很有人情味。

09.文公元年春,秦送重耳至河。咎犯曰:「臣從君周旋天下,過亦多矣。臣猶知之,況於君乎?請從此去矣。」重耳曰:「若反國,所不與子犯共者,河伯視之!」

蔓草:咎犯,好像《左傳》里面直接写的“舅犯”,子犯,是晋文公舅舅。舅舅面对君臣关系都如此惶恐,可见自古君臣关系难处。

重耳这句誓言似乎《左傳》里面还有类似的誓言,所以东坡在《游金山寺》里面写“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

10.王曰:「晉侯亡在外十九年,困日久矣,果得反國,險阸盡知之,能用其民,天之所開,不可當。」

蔓草按,这篇以及其他篇屡次提及“天之所開”云云,表明某个人的运势势不可挡。这句也是侧面描写晋文公,简明扼要。

11.五年,三郤讒伯宗,殺之。伯宗以好直諫得此禍,國人以是不附厲公。

蔓草按,文中屡次涉及“不附”字样,揭示不得民心的状态,不知道当时实况,还是后人评价。

12.郤至曰:「信不反君,智不害民,勇不作亂……」

蔓草按,堪称格言。

13.总评:

《晉世家》一篇挺好看的,重耳的人生经历很有意思。他曾经也想躺平,不想回去即位了,待在温柔富贵乡不好么?结果被子犯和娇妻连哄带骗加灌醉给带走了。这段在《左傳》里面也是名篇。可见有时候人的作为不完全是本意,也有很多原因促成。当然他本身得有这个潜力。

后记:

今天在我婆婆住处,第五册看完,没有第六册,中午打算步行去拿,因腰疼而作罢。手里《詩集傳》也没有,可能会找个电子版抄抄,也可能就看蔡义江先生的红楼梦。或英语分级读物。

这篇拖延时间有点长,写着后面忘着前面的。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史記》晉世家第九札记》为推书网注册网友“蔓草, 读书与生活”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史記》晉世家第九札记》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shuzhai/22128.html

(0)
上一篇 2024-03-09 23:34
下一篇 2024-03-10 10:01

相关推荐

  • 《游戏力》连载:医生的呐喊,必须马上让孩子们玩起来!

    现在,是时候让我们重新规划学校的课程安排、情感支持和健康环境了,是时候不完全依赖于政治家、官僚和技术供应商的想法了,我们应该从家长、教师、儿科医生和儿童自身的观点和愿景出发。

    2021-01-05
    00394
  • 《百界歌》连载:寂寞是蛊,你是解药(3)

    《百界歌》连载:寂寞是蛊,你是解药(3)

    2020-04-29
    00683
  • 《楚国兴亡史:华夏文明的开拓与融合》试读1:蛮夷性与后发优势

    蛮夷性与后发优势 一 大约在周穆王三十七年,楚人战败南迁。从那之后,退守南国的楚国一直在默默蓄积着力量。几十年后,楚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位伟大的君主——第六代国君熊渠。 这位国君以勇武善射闻名。《史记·龟策列传》称:“羿名善射,不如雄渠、蠭(fēng)门。”“雄渠”即熊渠。可见在传说中,他的箭术甚至超过了后羿。《韩诗外传》记载:“昔者楚熊渠子夜行,寝石,以为伏虎,弯弓而射之,没金饮羽,下视,知其为石。”意思是说,有一次熊渠夜间巡行,看见一块横卧着的石头,以为是趴在地上的老虎,便引弓射之,箭头陷没在石头里边,箭杆上…

    2023-06-07
    00619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