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化饼干的椅子》精彩书评:有关幸福的惶恐与释然

江国香织的作品,读来总会有种“异样的幸福”。她的故事中不会有那些和和美美的“大团圆”,这些故事往往看起来充满了纠葛,但到最终却总能释然,人们总能与自己和解。

《威化饼干的椅子》是江国香织两部旧作的合集。其中《威化饼干的椅子》(以下简称《威化》)发表于2001年,而《神圣花园》则是在1994年发表。“平凡生活中的爱恋”始终是江国香织的主题,而在这两个并不出名,却十分典型的“江国香织故事”中,对这一主题的探讨,因为时间的间隔,也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延展性。但由于作品选编时的安排,《威化》被放在了前面——或许是因为这部作品可读性更好,我们率先看到了“结果”,而《神圣花园》,其实是个有些苦恼的开端。

那个结果是什么呢?正是所谓的“威化饼干的椅子”。

“威化饼干的椅子”是一个不难解释的隐喻。由“洁净”、“细长四方又洁白”却又“脆弱不堪”的威化饼干,搭成一把“迷你的、漂亮的”椅子显然很容易。但最关键的,是这把“椅子”无人能坐。如果结合《威化》的故事,我们不难发觉,这容易达成,却又不可“坐下”,随心享用的内容,除了“威化椅子”,在生活里,其实正是人人渴慕的幸福。故事里的“我”已经三十八岁了,享受的却还是一场萍水相逢的不伦之恋。为了这偶然邂逅的激情,女人可以在片刻后牵着新识的恋人的手,与旧欢电话分手。她很享受这段恋情,但享受本身却令她不安——她太敏感,以至于十分忌惮,倘若一旦全身心陷入幸福之中,那偶然得来的幸福,是否能承受住自己不假思索的欢愉。于是她既幸福又惶恐地过着有人相伴,却始终独身的生活,恪守着自己小心翼翼的信条。

但这种战战兢兢的生活终究不会维持太久——无论相信与否,也许人生在世,我们总是要通过拥抱另一个人,来释然所有的不安与局促。也许有的快乐确实如“威化饼干的椅子”一般洁净却易碎,但那多数时候,这样的“椅子”,其实只是孩子的玩物。所以这种“谨慎”,多少也是有些孩子气的——可“孩子气”到底也是获取幸福的特质。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她会有多不安,就会有多虔信。而板起脸孔,不过是为了让自己显得不幼稚。

而这种“刻意的严肃”在《神圣花园》中体现得其实更为明显。在这个有些混乱的故事中,果步和静枝是一对知心好友,但由于彼此无法捉摸的“恋爱心情”,这对好友也渐渐变得无法相互理解。这显然是一种很尴尬的状况,而尴尬的起点在于,两个女人彼此试图做的,是解构对方的苦恼和幸福,来为对方提供建议和慰藉。所以《神圣花园》中,最核心的问题在于,由于爱恋带来的愉悦,究竟是否应当考虑道德的参与——如果肉体的淫乱是令人不齿的行为,那么精神上的“多重依赖”,究竟是不是淫乱,或者是更加令人羞耻的状态。

当然我们可以看到,这些问题在江国香织后来的故事里已经被解答了——如果用她的一本书的名字来回答,就是“别烦恼,开心就好”。无论是丰盛还是寡淡,一顿晚餐终究只是晚餐。倘若可以尽情享用,那便是一次,甚至是一生完美的体验。至于其余的顾忌,其实并不必要——在平凡生活可以享受幸福是孩子的特权,而孩子,当然不必考虑太多。

这大概也是江国香织那“异样的幸福”的秘密——我们或许很难如此任性,可是有人描述了这样的可能,其实也是件挺让人开心的事。

来自: 暗蓝色的海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威化饼干的椅子》精彩书评:有关幸福的惶恐与释然》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小编”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威化饼干的椅子》精彩书评:有关幸福的惶恐与释然》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shuping/21062.html

(0)
上一篇 2024-10-13 09:41
下一篇 2024-10-13 10:04

相关推荐

  • 《叫魂》:“盛世”背景下的一场全国性闹剧

    回看人类历史,1768年或许算不上是一个多么特殊的年份。 科西嘉岛的居民正在对抗法国入侵者,一年后一个男孩在这里出生,并将带领法兰西走向荣耀的顶峰;《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第一版问世,在历经两百多年的更新后,目前已经全面拥抱数字发行;马萨诸塞带头反对《汤森税法》,这只是新大陆殖民地反抗英国征税的一个缩影,然而正是这种不断地反抗,日后使一个新的国家得以诞生…… 而在亚欧大陆的东部,此时的中国正处于满清王朝统治下的“康乾盛世”。弘历——这位以长寿和好大喜功闻名后世的皇帝——来到了他所执政的第三十三个年头。这一年他第…

    2024-12-26 图书评论
    00198
  • 《最后的独角兽》精彩书评:一首写给芸芸众生的情诗

    这个故事有着童话般的开局: 独角兽独自生活在淡紫色的森林里。她很老了,只是自己还没意识到,她不再是海浪泡沫般无忧无虑的白,她现在是月夜里积雪的颜色。但她的眼睛仍旧清澈有神,她行走时如同海面上的一片影子。而故事的结尾则来自将近四十年后写下的续篇《双心》,只有六个字: 我会耐心等待。 等待谁?独角兽吗?就好像《边城》的结尾一样,让人浮想: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一样的,都是等待,等待一个不可预知的未来。等待那些生命中的过客,等待每一段刻骨铭心的爱。这些等待,可能实现,也可能辜负,但是…

    图书评论 2023-06-28
    00275
  • 今天过不了查重的古书为何会成经典

    最近的两部古书看起来原创度低,常常被质疑。但丝毫不会撼动这俩书的经典地位。很多人对比之下要怀疑,凭啥,简直近乎抄了一半甚至一半以上…… 这两部书分别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資治通鑑》和南宋朱熹的《詩集傳》。我谈谈我的理解: 一、古人得书极难 今天一个普通业余爱好者拿出两千元,至多五千、一万元人民币即可置办基础典籍排印本。而古人,宋以前基本上抄书,宋以后也仍有抄书。而到了明代,宋濂还写《送东阳马生序》,到清代,袁枚还在写《黄生借书说》。杜泽逊教授分析,古人不是懒不是笨,是真的得书极难,所以有时候举国之力修…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