窥见日本文化,再客观宽待霓虹国-菊与刀精彩书评

你是怎么看待日本、日本人、日本文化的呢?

当然,这三点本就得合在一起。

文化底蕴与社会模式才能铸就前两者,也因而变成一个真正的日本。

我总是向往日本的,他人口中的风景,在待人接物时的礼貌与谦卑,动漫与小说中的温情及所呈现的内心的不浮躁和深度……当然,我知道仅这些是片面的,可能是恰巧的选择性的去认识了这些,日本给我的印象自然而然也就是美好的了。

以致于几时会忘记日本曾经是那样罪恶的存在,日本是二战时期的侵略国,我们国家受害最重。对于这个一水之隔的曾经深深伤害过我们的岛国,有人仍然带着鄙视甚至厌恶的态度。
说道,往事已逝,绝对应该记住的是战争的残酷性,而不去否定有关它的一切。因此,对待日本,现代的我们更应该抱有一种宽容的态度。

说回《菊与刀》。在日本,菊花是皇室的象征,刀剑则属于最忠心的武士道一行。两者组成可以说就是日本的核心。自然,一眼便知这是一本属于日本文化的书籍。

彼时,日本即将面临彻底战败,亦还在苟延残喘的与美国作斗争。美国政府委托著名人类社会学者鲁思针对战争中日本军人的态度,再对日本文化与人性根源种种作出一份详细的调查分析报告。大概本着“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宗旨。

书里从战争中的日本人的各种行为出发,鲁思作为一位从未踏过日本一步的美国学者,以收集各种资料文献亦通过访谈看电影等方式。再从日本人的阶级分配、忠义最重、生活方式各种角度对日本社会的“各安其分”“义理道德”“矛盾性格”“耻感文化”等主要特点进行了全面的展述。虽早为分析报告,再而成为阐述日本文化的畅销书。多少为读者了解日本的民族特色与本质带来一定的了解。

在第一章鲁思说道:“日本人好斗而又温和;黩武而又爱美;自尊自傲而又彬彬有礼;顽固而又善变;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忠心而又易于叛变;勇敢而又怯懦;保守而又欢迎革新。”所表明的就是日本人的矛盾性格,还可以用一词语来说就是极端。这个点似乎横穿了这本书。而,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可能更容易理解日本性格一些,却不尽然相同。

书中也有不少对比是关于中日的,我们都知道日本现在的文化大多是从中国唐朝传入并修正形成轨迹,但日本一开始就没有照用中国文化的所有东西。看书中一直强调日本人对天皇的忠,于双亲的孝,于家族的荣誉,哪怕是愚忠愚孝,侵犯却是不能被允许的。这和中国的中庸之道是很不相同的,因为对日本文化而言,少去了“仁”字。在我们国家,忠心孝顺是因为长者仁义值得,面对的人不能是令人发指的恶徒。而在日本是无论怎样都不能忘记忠、孝,如果不能两全便选择前者,天皇是不能亵渎的。这也是武士道的最重意义。

从这本书,我看出日本对于成年人的义理道德方面的要求特别苛刻,社会家庭的规矩也不能忽视。也从成年人在生活之中的谨慎与睚眦必报,可以感受到他们长时间生活在束缚之中,有极高的自律意识。但是自身的享乐爱好、以及妇女在家中的自由度等等在不影响一切准责的同时也是可以极其放松的。特别是对于肉体的享受。好歹有他们只当“消遣”的“人之常情”,让我觉得才不至于只是在“人们履行忠、孝和义理的义务,要常常经受身体和心灵的苦难”中艰难行走。

不过这仅对于十到五六十岁的成年人是特别苛刻。而对待老人和儿童,日本就很放松了,他们不必被名誉和羞辱所烦恼,自由了。鲁思说,这样恰恰和美国的人生曲线相反,拥有自由和感到被约束在人生中的时间在截然不同的两个对面。
关于日本成年人所履行的一切道德责任和高度的自律,虽然看起来让人难以接受,但正是因为这样他们培养了一种坚强的意志。“这种坚强意志正是日本人最称颂的美德。”

可能是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一起读的是三岛由纪夫的青春纪事,两书所说的时期相近,却感觉他笔下的霓虹国人被道德约束感并不是特别的强烈。这与鲁思所考察的情况有些不同,倒让我茫茫然。而看三岛文中写道50年代初一位剧作家因朋友在背后嘲讽最终自杀身亡,着实令人震撼。

不可否认,《菊与刀》中探讨的日本依旧是日本的本身,里面所涵盖的大多还是足够让我们理解日本的文化与人之性格,并有抛砖引玉的作用。毕竟这本书是战争末期所作,还是一个没有真正去过日本的人,再细致的见闻考察与道听途说也难免与那当下时代出现偏差。

而今我们看这本书,又过了大半个世纪,想知道现代日本的变化,依然可以去慢慢摸索兴趣,这是个很涨知识也好玩的事情。

对于这个一水之隔的国家(真的在这里的海的对面,原来我经常去看的海的对面是日本啊),有人向往,有人爱恨交织。可更愿也感到日本,正如鲁思最后一章所说,他们开始了社会改革,知道战争的错误性,再重新获得尊重。他们正努力变成一个更好的民族。

人类都要保持宽容的态度,并吸取其他民族文化中好的部分,或许这样,才能使我们自身到国家都更强大。

来自: 向沐然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窥见日本文化,再客观宽待霓虹国-菊与刀精彩书评》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网”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窥见日本文化,再客观宽待霓虹国-菊与刀精彩书评》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shuping/21048.html

(0)
上一篇 2024-02-17 23:35
下一篇 2024-02-17 23:35

相关推荐

  • 《乌鸦之城》精彩书评:帝国余晖,伦敦的塔渡鸦

    小时候听了大人的话觉得浑身黑漆漆的“不祥”,结果等看完了武内直子老师的《美少女战士》漫画书,被最后变成了两个长着翅膀的乌鸦姐妹科波斯、迪摩斯惊艳到了以后,就对这种小生灵抱有好感了。神社中长大的少女,带有一种与喧嚣的城市格格不入的气质,上白下红服色的巫女裙与一双漆黑的乌鸦所构成的画面,亦静亦动,三种强烈的对比色产生的美,的确令人久久难以忘怀! 日本的乌鸦实在是太多,它们的身影如同麻雀,随处可见。个大、壮硕,不畏人、不集群,它们不必朝飞暮归,不必成群结队地去田野觅食,在城里,在方圆数十米内,它们完全可…

    图书评论 2024-10-14
    00277
  • 王敬慧:《当你老去》爱情就是心甘情愿地上当

    伊塔洛·斯韦沃(ItaloSvevo,1861-1928)原名埃托雷·施米茨(EttoreSchmitz),意大利犹太商人兼小说家。他大器晚成,60岁后才写出成名作《季诺的意识》,是20世纪最出色的意大利小说家之一。他与乔伊斯是忘年交,丰富的阅历给乔伊斯灵感塑造出了《尤利西斯》中的布卢姆。 想读伊塔洛·斯韦沃的这本《当你老去》,首先是因为被它的名字吸引,它让我不禁想到叶芝的诗作“当你老去”(“WhenYouAreOld”),那是一首对于不可得的爱情的独白。 23岁的爱尔兰诗人叶芝,爱上了比自己小一岁的女演员茅德·冈昂。这位冈昂女士不仅美丽,而且同情被英国…

    2018-10-26
    00179
  • 《蔓蔓青萝》精彩书评:蔓蔓青萝,悠悠我心

    朋友推荐来看此文,一直沉在水里,一颗心随着青萝、子离、刘珏及其他人的悲欢离合起起落落,终于看完,心头涌起感想无数,在此贴上,和大家分享。仅代表我个人想法,不到之处大家不要砸我哦~ 蔓蔓青萝 悠悠我心 青萝,相府三小姐,小妾之女,美丽、聪慧,精灵一般的女子~~但也只是父亲手上的棋子,教养培育只为可以卖个好“价钱” 子离,当朝四皇子,因立长而没有坐上太子之位,但有王叔支持,准备夺位。他隐忍、他痛苦、他复仇,但他也有一颗柔软的心,他为青萝魂牵梦萦~~ 刘珏,子离的堂弟,安清王爷的独子,手握重兵,是子离的支持者。他…

    图书评论 2024-04-03
    00515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