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写过一篇文章,叫《这是我读过后劲最大的一本书》,文中介绍了一本书叫《反脆弱》。后来有几个读者来问我,还有没有类似像《反脆弱》这样的书,读完以后给人很大帮助的。
我一般都会回答说,每个人读书的感受都不一样,一本书对我很有用,可能对别人就没那么大用处,而且读完一本书,并把书里的道理用在自己的生活中,每个人的收获也不一样,对我来说「后劲」大的书,只是我自己的感受。它不能代表所有人。
不过有一个读者说,那就再说说你认为对自己后劲大的书,我参考就行。既然如此,我就再介绍几本给我的后劲很大的书,这些书风格不一样,但都是对于产生长远影响的。
第一本:《毛泽东选集》
严格来说,《毛选》这部书有四本,不过也出过单行本,我就当一本书来说。毛主席一开始就讲了中国的社会的各阶层,把人分成了不同的群体,有地主,有商人,有农民,也有工人等,以及这些群体是怎么生活的,他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由于这本书的内容时间跨度比较大,四卷159篇文章,都是毛主席当年针对不同问题写的,而且每篇文章的内容不一样,基本上都是可以独立成篇的,我就不能一一介绍了,因为实在不能面面俱到。我就挑一两点来说吧。
一是详细讲了革命是怎么打仗的。毛主席不只说要打仗,还说要怎么打仗才能赢。
比如他说了红军在困难的时候,要怎么保存自己,怎么去发展壮大,另外还要发动群众,让很多普通人也一起来参加革命。
书中有很多具体的例子,比如红军在江西是怎么打仗的,怎么一次次打败比自己强大的敌人,打仗不能只看一小部分,还要把整个情况都看清楚,以及怎么用好「固定区域的割据」和「波浪式的推进政策」这些打仗的方法。
二是讲到了很多具体的政策。比如土地要怎么分给农民,以及分配的标准。
毛主席也说了,在革命队伍里要怎么对待犯过错误的同志,要怎么让他们改正,他也讲了经济怎么发展,说在革命困难的时候,也要努力生产,不能只靠别人。
至于怎么打胜仗,毛主席告诉我们要用科学的态度去研究问题,要「知彼知己」,这样才能打胜仗。
这本书的内容很广,从打仗到生活,从政治到文化,都讲到了很多很深的道理。
读完它,你就对中国那段复杂的历史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
推荐理由:我刚精读完了五卷,写了230篇精读文章,目前正在第二次修订当中,收获非常大。你不必想我一样花这么时间啃,只要读一遍,把其中的道理用在生活中就够了。
如果读一遍不够,就读两三遍,多多益善。
这本书对我的影响很大。我以前做事时都不会去分析原委,只凭自己的感觉做事,很多时候都是靠运气做成的。
后来读了毛选,我遇到时候时除了分析主次矛盾,还学会了找出其中的规律,不靠运气地做成了不少事。
即使像写文章这样的小事,我都是学习《毛选》的写法,也就是说为了解决某一个问题而写的,这让我写文章更有针对性。
当然,书中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计划奉为真理,凡事我都不会轻易听别人怎么说就怎么做,而是自己去调查了解真实情况,让我少踩了很多坑。
第二本:《正念的奇迹》
一行禅师的这本《正念的奇迹》,我读了不下五遍了,而且都是用零散时间读的。
这本书不像那些讲大道理的读物,而是一本教我们怎样过好每一天的小册子。
比如它会教你怎么把心放在当下,就是说做事情的时候,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在正在做的事情上。
这样一来,你的心就不会到处乱跑,变得越来越专注,享受到正念带来的好处。
书中就有很多具体的正念练习方法,这些方法都非常简单,你每天都可以做。
比如你在做日常家务时,也能练习正念。
就拿洗碗来说吧,你在洗碗的时候,不要边洗碗边想心事,或者想着洗完碗之后要做什么,你这么想的话就容易走神,你在做的事就不纯粹了。
换句话说,你洗碗的时候就只有洗碗这件事,其他的想法或者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因为当你夹杂着其他的想法或做法时,就不能安心洗碗了——做其他事也一样,你就不能安心做那件事了。
一行禅师还说,即使在洗澡的时候,也要给自己留出三十分钟到四十五分钟的时间,一秒都不要急。你只管把心放在身体的每个部位上,不要有区别。当你洗完澡的时候,你的心就像身体那般轻盈、平和。
他想说的是,像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等,这些看起来很普通的事情,也可以变成练习你专注力的方法。
其他的例子我就不一一列出来了。
推荐理由:这本书给我的后劲很大。
我以前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心里很乱,好像事情永远也做不完一样。
可是这本书却教我怎么把心收回来,放在眼前的事情上。
我试着按照书里说的,慢慢地洗澡,慢慢地整理东西。
你猜怎么着?我的心真的安静下来了。
以前洗碗,我心里还在想别的事,洗完也不知道自己洗了什么。
现在我把心放在水流上,放在手上碰到的碗筷上,我的心变得很平和。
这种感觉从来没有过的。
我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也是抱着同样的态度,力求手上在做的事都进入正念的状态,收获非常大。
第三本:《断舍离》
山下英子的这本《断舍离》,在不少人看来已经是一本烂书了,在书店看到时都懒得看一眼,可是你真的能做到真正的断舍离,你的生活状态一定变得越来越好,是的,一定。
这本书不只是教你怎么整理屋子,还让你重新看待自己的东西。别的不说,这个书名里的「断舍离」这三个字,就有很深的含义。
「断」是斩断那些你不需要的东西,不让它们进入你的生活。比如你买东西时就想一想,自己是不是真的需要,如果不是真的需要,就不要买,就这么简单。
「舍」是舍弃那些已经进入你家里的,你已经不需要的东西。你家里很多东西可能好久都没用过了,或者已经坏了,你却舍不得扔掉。
作者说,这些东西就是「废物」,你要把它们扔掉。
扔掉这些东西,不是浪费,而是给自己腾出空间,也减少了心里的负担。
「离」是脱离你对物品的执念。你看很多人买东西不是因为需要,只是因为想拥有它,这种想法就是一种执念。
当你心里没有了这种执念,就会觉得轻松自在。
推荐理由:这本书对我影响很大。以前我家里也堆了很多东西,总觉得以后可能用得上,或者还没坏还能用,可是看到满屋子的杂物,我心理很压抑。
读完了这本书我才明白,原来那些东西不只是占地方,还占了我心里的空间。
于是我开始扔掉「不需要、不合适、不愉快」的东西,才有一种轻松的感觉。
后来我学会了选择对自己来说「必要、合适、愉快」的东西,哪怕处理我喜欢的书时,也用到了断舍离。
不得不说,这三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影响。
其中有的书你可能看不上,或者认为没有什么品位和价值,可是当你在生活中再三用到书中的道理时,你就有一种「赚大了」的感觉。
当我想到哪些书给我的后劲最大时,先想到的就是这三本书,这些书我还会再读,不是为了从中学到什么,而是提醒自己在生活中经常用上。
那么你呢?你认为哪本书给自己的后劲最大?
这是我的精读小程序,只精读有用的书,带你读透一本书,欢迎加入一起读好书: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韦海生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这三本书,给我的后劲太大了》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小编”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这三本书,给我的后劲太大了》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shudan/58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