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制造亚洲》
★“文景历史写作奖”十强、清华大学教授宋念申,写给历史爱好者和地图爱好者的必读之书
★一部书写在古地图上的全球史。让沉默的地图开口说话,揭开百余幅珍贵古地图背后的故事。
★历史学、地理学权威学者李孝聪、孙歌、唐晓峰鼎力推荐!
我们生活在这片名为“亚洲”的地域 上,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疑问:
亚欧大陆明明是一体的,为什么分成亚、欧两大洲?分界的依据又是什么?从欧洲人命名“亚细亚”,到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成为“亚洲人”,中间又经历了哪些曲折?
清华大学教授宋念申告诉我们:古地图是探索亚洲形成史和反思现代性的关键一环。
在新作《制造亚洲:一部地图上的历史》中,他借由百余幅珍贵的古地图材料,描摹了亚洲(包括中国)在地图上出现、发展、变化、定型的过程,同时观察了这一过程中的各种权力结构——资本主义、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领土国家——在地图上的呈现与表达。
地图的演进,是否真的朝向科学?
殖民主义语境下的“发现”,究竟是 “发展”还是掠夺?
研究和思考“亚洲反题”,能为现代带来何种新的可能?
以古代地图为视觉材料,本书通过看图、说图,走进真实的历史,以直白生动的文字,向大众读者介绍前沿、有趣的学术思考。
02.《人工智能时代与人类未来》
人工智能时代来临,将带来划时代的变革。
人工智能正改变我们的社会、经济、政治和外交政策,这一切影响远远超过任何领域的传统范畴,而我们做好准备了吗?
在本书中,来自政府、企业和学术界的三位顶尖思想家——著名外交家基辛格、谷歌前CEO施密特和麻省理工苏世民计算机学院院长胡滕洛赫尔齐聚一堂,探讨人工智能对我们所有人的意义。
本书通过梳理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人类思想及技术演进的历程,进一步讨论了人工智能赋能的网络平台给个人、企业、政府、社会、国家和地区带来的影响,以及人工智能将在重塑世界秩序和安全格局方面所起的作用。
同时,该书反思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于人类自我身份认同产生的巨大冲击,以客观的视角提出人类在未来几年所必须面对的问题以及解答工具。
03.《学术咸鱼自救指南》
“刚入学,好迷茫,不知道自己要做些什么?”
“导师关系、同学关系该如何平衡?”
“想做科研,却连文献都不知道该怎么查?”
“论文屡屡被拒,还要怎么修改?”
……
不用慌,学术“咸鱼”的心理,老师都明白。
基于自身实际经历和多年教学经验,钱婧老师为一知半解的学术“咸鱼”们带来了超贴心“自救指南”。本书聚焦学习、研究、发表过程中不引人注意却影响大局的“隐痛问题”,用轻松的风格提供大量实用工具、图示案例和专业点评。
无论你是大学新生,被作业、论文逼得焦头烂额;还是进阶级科研人才,奔波在学术投稿却屡屡被拒的路上。本书都将作为一本通用型学术素养培育指南,通过基础技能、论文指导、科研生活、学术投稿四个方面为大家指明方向,帮助大家克服求学时遇到的学业“雷区”和情绪“痛点”。
本书的宗旨是:让每一条学术“咸鱼”不仅能“学进去”,更能“写出来”“发顶刊”“好上岸”。
04.《宇宙》
《宇宙》由知名天文学家卡尔·萨根所著,是影响深远的一本天文科普名著,是豆瓣9.5分同名传奇纪录片的姊妹篇。
本书将科学思辨和人文精神结合,从我们身边的锁事追溯到万物的开端,从浩渺的宇宙视角审视人类自身。
作者在天文、生物、化学和地理学之间进行“异花授粉”,将科学与历史、艺术、人类学和哲学交织,向我们描述了宇宙了前生今世,帮助读者拥抱科学,了解人在宇宙中的位置。
05.《邂逅:后现代主义之后的历史哲学》
《邂逅:后现代主义之后的历史哲学》是以当代历史哲学为主题的系列访谈。
受访者是海登•怀特,安克斯密特、阿瑟-丹图、耶尔恩·吕森等当代最具有原创性的历史哲学和史学理论学者。
在访谈中,十一位学者回顾并评论了自身的学术实践和当下的思考,让我们看到了经历“后现代主义”的转向之后.当代历史哲学的丰富面貌。
此书为来自各个学科的读者提供了一份把握历史思想当代状况的生动、鲜活的文本。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清华校长力荐!大学期间一定要读完的5本书!》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网”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清华校长力荐!大学期间一定要读完的5本书!》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shudan/57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