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在全民阅读中的作用和实践路径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大众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方式日益多样化,但在功利化价值观和浮躁心态的影响下,容易陷入浅阅读、碎片化阅读的困境中。为此,如何引导社会公众回归深度阅读,是当前值得深思的社会问题。而全民阅读作为传播知识与文化、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手段,在改善浅阅读、碎片化阅读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央宣传部印发的《关于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在全民阅读中需加强优质阅读内容供给,而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其独特的思想观念和人文内涵对于提升全民阅读质量、推动文化创新有着深远影响。

 

优秀传统文化在全民阅读中的重要作用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影响,在全民阅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丰富阅读内容,提升阅读质量。首先,优秀传统文化内蕴于丰富的文学著作、诗词歌赋、历史典故之中。这些经典书籍经历时间的沉淀和检验,形成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全民阅读提供了多元内容,有助于大众广泛了解中华民族的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科学等多领域内容,从而丰富大众的知识储备,提升其文化内涵。同时,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正向熏陶,有助于激发大众的情感共鸣,提高其阅读主动性,为全民阅读活动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从而吸引更多人参与全民阅读。其次,通过阅读有关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作品,可以引导大众接触高阶的文化素养和思维方式,从而拓宽其视野,提升其阅读判断和鉴赏能力,从而提高全民阅读的整体质量。比如,通过阅读《论语》《道德经》等著作中蕴含的处世智慧,能够引发大众对阅读以及人生的思考,进而促使读者逐渐形成独立思考能力。

优秀传统文化在全民阅读中的作用和实践路径

培养阅读兴趣,提升阅读能力。首先,优秀传统文化历经千年传承,许多文化经典、民间传说承载着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也是很多人小时候耳濡目染的存在。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和作品,可以重新唤醒儿时的记忆,激发大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促使其享受阅读的乐趣,从而提高全民阅读积极性。其次,优秀传统文化在全民阅读中的应用,有助于创新阅读方式,为大众提供新的阅读体验。如以传统戏曲为基础改编而成的儿童绘本,通过生动的图画和简单的文字趣味化地呈现文化内容,有助于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培养儿童的观察、理解、语言表达等多种能力。再如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将建筑、古代艺术、非遗等进行数字化展示,为大众提供沉浸式的阅读体验,让读者置身于历史长河中,身临其境地感受传统文化的辉煌,从而提高阅读的趣味性和教育性。

塑造正确价值,培育社会责任。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许多优秀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如仁爱、诚信、正义、自强、廉洁等,通过阅读,有助于人们深刻理解这些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素养,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塑造积极的道德情操。比如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情怀引导新时代青年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将个人价值实现与社会发展相结合,为民族振兴积蓄力量;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激励社会公众树立积极上进的生活与工作态度,激发自身内在动力,不断坚持与探索以实现自己的理想。此外,儒家推崇的礼义廉耻思想观念,为个体的思想和行为提供了明确的道德规范,通过阅读这些内容,能够引导大众树立正向价值取向,从而在日常活动中更好地履行公民的应尽义务。总之,优秀传统文化与全民阅读的融合,有助于培养大众的民族意识和历史意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中华民族的根源与传承,从而增强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以及社会发展的关注度和责任感,积极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优秀传统文化在全民阅读活动推广中面临的困境

“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全国各地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围绕优秀传统文化开展系列阅读推广活动,吸引更多人从阅读中提高文化素养、汲取精神食粮。但受地域文化、经济状况、教育基础等因素的影响,优秀传统文化在全民阅读推广中仍面临不可忽视的现实问题,亟需改进和提升。

首先,阅读资源分布不均。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孕育了众多优秀传统文化,不同地域读者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阅读兴趣和需求存在差异,加大了全民阅读推广工作的难度。且各地域文化的开发、利用程度不一,导致部分地区在全民阅读活动中难以具备足够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作为支撑,无法充分满足社会公众的阅读需求,导致全民阅读水平较低。

其次,全民阅读机制尚不完善。部分地区的全民阅读氛围不够浓厚,难以有效联动学校、社区等力量,也缺乏针对性的优秀传统文化阅读活动。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大众阅读也呈现出快节奏特点,浅阅读成为多数人的选择,在阅读目的上也更加倾向于功利性,“成功学”类书籍受到更多青睐,有关优秀传统文化的书籍号召力不高。

最后,全民阅读推广人才相对短缺。当下很多地区在全民阅读推广人才方面存在较大缺口,主要表现为阅读推广能力不足、数字素养不高、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不充分等,难以满足优秀传统文化在全民阅读推广中的融入需求。

 

优秀传统文化在全民阅读中的实践路径

基于优秀传统文化对全民阅读的积极影响,各地区需积极采取措施,将传统文化与全民阅读有机结合,以不断提升全民文化素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打造优秀传统文化阅读资源。要想在全民阅读中切实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需重视对优秀传统文化阅读资源的挖掘与整合。首先,各地应加强对全民阅读的政策引导和支持,制定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与全民阅读融合的相关政策和规划,从而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有序开展。要注重联合图书馆、文化机构、学校等主体,立足全民阅读实际,加大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研究力度,深入挖掘其内涵和价值,以便可以为全民阅读提供丰富的资源,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传统文化。其次,出版高质量的注释、解读版本以及优质的传统文化大众读物,以丰富全民阅读内容。同时,要鼓励和支持出版机构、图书馆等单位,根据不同读者群体的需求,开发形式多样的阅读产品,如电子书、有声读物、动漫绘本等,使之更符合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审美需求。最后,设置优秀传统文化阅读空间。可以通过建设具有传统特色的图书馆和书店,或在图书馆和书店中设置专门的传统文化书籍区域,为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创造空间。

创新优秀文化的阅读推广方式。阅读推广是全民阅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对此,各地区需多措并举创新阅读推广方式,形成专业化的阅读推广体系,促进全民阅读服务提质升级。一是开展传统文化阅读宣传活动。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优秀传统文化阅读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介绍优秀的传统文化书籍和阅读资源,以提高公众对传统文化阅读的认知度和关注度。二是举办优秀传统文化主题阅读活动。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场所,如社区文化中心、公共图书馆等,打造优秀传统文化阅读空间示范点,并定期举办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阅读活动,集中展示和推广传统文化书籍,如名家讲座、读者见面会、传统文化体验、传统文化展览等活动,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阅读氛围,吸引大众广泛参与。三是组织传统文化研学活动。结合传统文化资源,组织读者开展研学活动,以便读者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研学旅行可以包括历史古迹参观、传统手工艺制作、古代礼仪体验等,以提高读者的体验感和学习效果。四是利用新媒体进行推广。借助微信公众号、微博、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发布与优秀传统文化阅读相关的内容,如经典名句赏析、传统文化故事等,吸引更多年轻读者关注和参与阅读。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拓宽阅读渠道。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便捷的电子阅读设备在提高阅读效率的同时,也引发了浅阅读的问题。对此,在全民阅读推广中应趋利避害,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优势,打造适合现代人阅读习惯的阅读渠道,提高大众深阅读的热情。第一,打造数字化优秀传统文化阅读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发具有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阅读平台,提供便捷的在线阅读服务,以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例如,浙江宁波图书馆在微信平台推出“天一夜读”项目,以短视频+深度阅读为特点,结合国内外名著经典的范式为大众提供了丰富的传统文化阅读资源,有利于引导读者参与深度阅读。第二,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阅读活动。通过线上平台发布阅读活动信息,吸引读者参与,同时开展线下活动,如传统文化展览、讲座等,双线并行提高阅读质量。比如江苏金陵图书馆打造了以中国图书之窗为品牌的系列阅读活动,通过线上发布信息吸引大众关注,并通过线下组织起有关优秀文化的主题展览、互动体验等多元活动,从而聚集了一批批爱读书、爱交流的读者群,进而形成了良好的带动效应,更好地助力了全民阅读的实现。

推动全民阅读与传统文化教育的结合。2020年中央宣传部印发的《关于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意见》指出,将“积极推动青少年阅读和家庭亲子阅读”纳入全民阅读工作重点任务。此政策的有效落实,需推动全民阅读与教育相结合,为校园阅读和家庭阅读提供有效遵循。一是在学校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地区教育部门应结合国家整体政策规划,提取地区特色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将其融入不同层次的学校教育体系,通过诸如开发相关课程、编写校本教材、组织课外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多维度阅读优秀传统文化,并促使其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二是鼓励开展家庭阅读活动。各地区需提高家庭对全民阅读的认知,宣传阅读优秀文化的重要性,引导家长与孩子一起阅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创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三是吸引社会力量推动全民阅读与教育的结合。社区、企业、社会组织等教育主体要积极参与传统文化阅读的推广工作,如开展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公益阅读活动,为学校教育以及全民阅读提供支持和帮助。四是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各地区需针对优秀传统文化在全民阅读中的应用需求,组织系列培训活动,吸引读书爱好者、志愿者等群体加入全民阅读推广队伍,从而培养出既懂现代信息技术,又了解优秀传统文化,还具备阅读推广能力的专业队伍,以便提高全民阅读推广的实效性和科学性。

 

结 语

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智慧、正确的价值观和正向的道德观念,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全民阅读结合,能够丰富阅读内容、提高阅读深度、增强民族文化认同与自信等,具有独特的推广作用。此外,通过资源整合、活动组织和教育融合等多方面的努力,构建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引领的全民阅读体系,可以让更多人体会到阅读的乐趣,享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从而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作者王典系吉林农业大学副教授;苏文系新疆可可托海干部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高级工程师)

本文刊发于《新阅读》2024年09期

 

优秀传统文化在全民阅读中的作用和实践路径

国家新闻出版署主管

中宣部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主办

推动全民阅读 建设书香社会

...........................................................

邮箱:xinyuedu2022@163.com

订阅电话:010-52257138

优秀传统文化在全民阅读中的作用和实践路径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优秀传统文化在全民阅读中的作用和实践路径》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小编”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优秀传统文化在全民阅读中的作用和实践路径》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readhb/45525.html

(0)
上一篇 2024-11-18 09:41
下一篇 2024-11-18 10:14

相关推荐

  • 潜江市举办首届“曹禺读书节”颁奖仪式暨“书香机关”演诵会

    10月18日,由潜江市委宣传部、潜江市全民阅读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潜江市文化和旅游局开展的首届“曹禺读书节”系列活动在群众艺术馆隆重举行颁奖仪式暨“书香机关”演诵会。全市干部群众用阅读演诵庆祝首届“曹禺读书节”圆满收官,以朗朗书声号召干部群众读书学习,在阅读中凝聚打造水乡园林精致之城的强大动力。 颁奖仪式上,向全市第二届全民朗诵大赛获奖选手、“曹禺读书节·我爱阅读每一天”读书打卡活动获奖读者、“优秀领读者”,“书香机关建设行动”创新创意活动、“最美机关阅读空间”,首届“曹禺读书节”优秀组织奖以及全国最美农家书屋获…

    2023-10-28 全民阅读
    00205
  • 赞!江夏首位获湖北文学奖的作家!

    “京剧无腔不学谭,谭门七代代代传。”近日,第八届湖北文学奖终评结果出炉,江夏区本土作家陈本豪创作的《京剧谭门》荣获第八届湖北文学奖优秀作品奖(报告文学类)。这也是江夏区首位获此殊荣的作家。 《京剧谭门》是中国第一部戏曲类纪实报告文学,由陈本豪历经15年创作完成,总计逾百万字。据了解,该书是经谭家授权创作出版的全景展现“谭门”传奇历史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讲述了一代宗师谭鑫培的艺术创举和谭门七代对京剧的艺术坚守与奉献,书写了谭家人质朴的品格和平民化的生活。 历时15年访遍全国戏码头剧场 “因爱而为。”陈本豪用四…

    2023-08-18 全民阅读
    0094
  • 这几组数据出炉,解锁“书”于我们的幸福

    今年,你看了几本书? 现在的你还读书吗? 你读书超过平均数了吗? 你被这几句话问到了?还是被问倒了? 央视财经频道《中国美好生活大调查》17年来对国人的休闲行为一直在做持续调查,大数据发现,现在中国人休闲时间喜欢读书的比例一直在增长。 不仅如此,调查还有4个重要发现: 西北人休闲时间最爱看书 2022-2023年度,工作日休闲时间选择读书的人群比例2022年大幅增长,相比于2021年增长了近9个百分点。 从七大区域来看,西北人休闲时间读书的比例最高,达到了33.58%。 就看书这件事,西北人已经是第二次问鼎七大区域之首。 排在第二…

    2023-06-04
    0028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