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资金支持,如何推动开放获取?——乌克兰的案例

近日,《Quantitative Science Studies》期刊发表了一项名为《乌克兰的开放获取:2012年至2021年的特征和演变》(https://doi.org/10.1162/qss_a_00324)的研究。该研究由德国莱布尼茨信息科学与技术研究所(TIB)与乌克兰基辅国立文化艺术大学联合开展,作者为Nataliia Kaliuzhna和Christian Hauschke。研究展示了乌克兰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作者在2012至2021年间的开放获取出版情况。

主要发现

研究显示,在2012年至2021年期间,乌克兰作者发表的论文中,开放获取论文的占比从37.1%增长至82.1%。这一比例远超全球平均水平,甚至接近了英国(2020年OA论文比例中位数为74%)和荷兰(2022年OA论文比例高达89%)等领先国家。

缺乏资金支持,如何推动开放获取?——乌克兰的案例

从学科分布看,在人文科学领域,开放获取论文的比例高达89.7%,位居所有研究领域之首,其次是社会科学领域,比例为88.5%。

缺乏资金支持,如何推动开放获取?——乌克兰的案例

此外,金色开放获取(包括钻石开放获取)是最普遍的类型,占所有开放获取出版物的48.4%。绿色开放获取(自存档方式)仅占4.9%,表明相比于将文章存档于arXiv等存储库,研究人员更倾向于直接在期刊中进行开放获取出版。青铜开放获取(无开放许可的免费访问)占12.6%,而混合开放获取(订阅期刊中的开放获取文章)最少,仅占5.6%。

缺乏资金支持,如何推动开放获取?——乌克兰的案例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60.9%的开放获取论文发表在本国期刊上,这表明乌克兰期刊在传播研究成果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原因如下:

  1. 学术晋升要求:乌克兰的学术体系要求研究人员在国内期刊上发表论文,特别是在获得博士学位和晋升副教授、教授职位时,这些发表记录对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2. 国内期刊的广泛覆盖:乌克兰的国家期刊主题覆盖面广,能够满足不同领域的研究需求,且通常采用开放期刊管理软件(OJS),所以出版成本较低,适合本地研究人员发表。
  3. 缺乏出版资金支持:由于乌克兰缺乏国家级的资金支持,很多研究人员无力支付国际期刊的文章处理费(APC),因此更倾向于选择免费或低成本的国内期刊,尤其是那些采用金色开放获取的期刊。
  4. 国内学术传播的重视:乌克兰学术界重视通过本国的渠道传播科研成果,因此研究人员更倾向于在国内期刊上发表,以便扩大在本国的影响力。

尽管国家学术期刊在传播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政府缺乏财政支持。鉴于这一差距,2024年7月24日,乌克兰教育和科学部发布了一项名为“关于批准向国际引文数据库索引的乌克兰科学专业出版物提供国家支持程序”的决议。这一举措旨在为国家期刊提供财政支持,以提高出版标准并促进本地期刊的国际化。

缺乏资金支持,如何推动开放获取?——乌克兰的案例

政策层面,乌克兰政府近年来也推出了一系列措施以促进开放获取出版。例如,乌克兰教育部和科学部于2022年通过了《国家开放科学行动计划》,旨在使国家立法与欧盟在数据共享和开放获取方面的标准保持一致。

 

未来展望

尽管乌克兰在开放获取出版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面临诸多挑战。例如,大型商业出版商如施普林格(Springer)和爱思唯尔(Elsevier)的论文仍然以付费墙(paywall)形式为主,这使得许多研究者需要自费支付高额的文章处理费(APC)。此外,乌克兰本国期刊虽数量众多,但资金支持相对不足,限制了其国际影响力。

研究呼吁乌克兰政府加大对国家期刊的资金支持,以维持和提升开放获取出版基础设施。此外,还需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其国家研究信息系统,以更准确地监测和评估开放获取出版的成效。加强与国际开放科学项目的合作,如欧洲开放科学云(EOSC)和OpenAIRE。此外,文章建议进一步制定和实施国家层面的开放科学行动计划,以与欧洲联盟的标准接轨,推动数据共享和开放获取的发展。

缺乏资金支持,如何推动开放获取?——乌克兰的案例

笔者碎碎念: 因地制宜,探索适合本国的开放获取路径。

封面图:Photo by elnaz asadi on Unsplash

 

 

参考来源:

https://doi.org/10.1162/qss_a_00324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缺乏资金支持,如何推动开放获取?——乌克兰的案例》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小编”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缺乏资金支持,如何推动开放获取?——乌克兰的案例》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duihua/34773.html

(0)
上一篇 2024-09-12 09:19
下一篇 2024-09-12 09:27

相关推荐

  • 姗姗小镇:由于我不停地写作,所以织出漂亮的网

    这是我写作的第11个年头,从大学时在企鹅空间写日志记录自己郁闷不快的心情开始,到现在已经可以用写作养活自己,我已经坚定的想要把写作这条路走的更长、更远。 我是理科生,性格内向又敏感,写作完全是自发进行的,起初,不愿和周围人交流,想通过记录来发泄自己的情绪,于是通过写日志的形式,表达一些自己想说的话、自己的态度和价值观。 写东西真的很神奇,梳理思考能产生更多新思考,所以一旦对写作上手,是不会有“把话题写完”的担忧的,话题会越写越多。 写作为我构建了很大的精神世界,它给我带来的,是无尽的探索欲,和健全“自…

    2024-02-21
    00285
  • 刘永加:天下好书 当与天下人共读之

    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依据《反垄断法》对某知识资源传播共享网络平台涉嫌实施垄断行为进行了查处,并处以巨额罚款。古代没有网络资源这样便捷的手段,仅靠纸质媒介传播,古人是怎样做到知识共享的呢? 借书一瓻,还书一瓻 在古代,书籍是知识的主要载体。古时候除了国家藏书外,私人藏书十分普遍,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应是我国古代第一位私人藏书家,他广搜文献,“定礼乐,明旧章,删诗为三百篇,约史记而修春秋”。到了东汉,藏书家曹曾专门修建起一座石室,以收藏自己的万余卷藏书,史称 “曹氏书仓”,是中国最早的私人图书馆。 据载,…

    2023-05-11
    00382
  • 李哲:坐在图书馆里面

    人在图书馆里待久了,头脑也会被书籍所熏陶,引发一场场天马行空的想象。 写下第一篇文章时,大概率是在一个宁静的夜晚。只有夜晚,人才最得闲,灯火通明的图书馆内一片寂静,四周无人抬头,皆在伏案奋笔疾书。只有一个人格格不入地仰头畅想未来,比如能否成为一个作家。 尤其刚读完一本食之无味的书,或不认同作者观点,自己越发自信。眼高手低,这个自小就被定义为贬义词的成语在此时发挥了重要作用。写么?坐了这么久,看了这多书,不写点什么难道不也是在虚度光阴吗?   那就拿起笔写写。我思故无在。要把所思所想写下来,别人读…

    2024-02-21
    00163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