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我的读书经验

蔡元培:我的读书经验

蔡元培,字鹤卿,浙江绍兴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原籍浙江诸暨。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民主进步人士,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

他从封建王朝走来,却是民主革命的开拓者,他出身科举制度,却成为现代教育制度的奠基人。他就是学界泰斗、人世楷模——蔡元培。

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蔡元培发表在《文化建设》第1卷第7期的《我的读书经验》。与其他名家谈读书不同的是,蔡元培先生竟自言“没有什么成就,实为读书不得法的缘故”,并在文中“把不得法的概略写出来,以为前车之鉴”,先生作此文时已六十多岁,学界泰斗,读书五十多载,如此谦逊而真挚的言词,背后的深意却是关于读书之常识,其实,读书就是这么“简单”。

我的读书经验

蔡元培

我自十余岁起,就开始读书,读到现在,将满六十年了,中间除大病或其他特别原因外,几乎没有一日不读点书的,然而我也没有什么成就,这是读书不得法的缘故。我把不得法的概略写出来,可以为前车之鉴。

我的不得法第一是不能专心。我初读书的时候,读的都是旧书,不外乎考据辞章两类。我的嗜好,在考据方面,是偏于诂训及哲理的,对于典章名物,是不大耐烦的;在辞章上,是偏于散文的,对于骈文及诗词,是不大热心的。然而以一物不知为耻,种种都读,并且算学书也读,医学书也读,都没有读通。所以我曾经想编一部说文声系义证,又想编一本公羊春秋大义,都没有成书,所为文辞,不但骈文诗词,没有一首可存的,就是散文也太平凡了。到了四十岁以后我始学德文,后来又学法文,我都没有好好儿做那记生字练文法的苦工,而就是生吞活剥看书,所以至今不能写一篇合格的文章,做一回短期的演说。在德国进大学听讲以后,哲学史、文学史、文明史、心理学、美学、美术史、民族学统统去听,那时候这几类的参考书,也就乱读起来了。后来虽勉自收缩,以美学与美术史为主,辅以民族学,然而他类的书终不能割爱,所以想译一本美学,想编一部比较的民族学,也都没有成书。

我的不得法,第二是不能动笔。我的读书,本来抱一种利己主义,就是书里面的短处,我不大去搜寻它,我正注意于我所认为有用的或可爱的材料。这本来不算坏,但是我的坏处,就是我虽读的时候注意于这几点,但往往为速读起见,无暇把这几点摘抄出来,或在书上做一点特别的记号,若是有时候想起来,除了德文书检目特详,尚易检寻外,其他的书,几乎不容易寻到了。我国现虽有人编“索引”、“引得”等等,专门的辞典,也逐渐增加,寻检自然较易,但各人有各自的注意点,普通的检目,断不能如自己记别的方便。我尝见胡适之先生有一个时期,出门时常常携一两本线装书,在舟车上或其他忙里偷闲时翻阅,见到有用的材料,就折角或以铅笔作记号。我想他回家后或者尚有摘抄的手续。我记得有一部笔记,说王渔洋读书时,遇有新隽的典故或词句,就用纸条抄出,贴在书斋壁上,时时览读,熟了就揭去,换上新得的,所以他记得很多。这虽是文学上的把戏,但科学上何尝不可以仿作呢?我因从来懒得动笔,所以没有成就。

我的读书的短处,我已经经验了许多的不方便,特地写出来,望读者鉴于我的短处,第一能专心,第二能动笔,这一定有许多成效。

 

 来源:阅读三十人论坛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蔡元培:我的读书经验》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小编”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蔡元培:我的读书经验》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duihua/28321.html

(0)
上一篇 2024-06-16 15:58
下一篇 2024-06-17 10:55

相关推荐

  • 曹明伦:只需记住那么一点

    有位当编辑的朋友来电话说他“整天瞎忙,无暇读书”。我问:“你难道不是整天都在读书?只不过你读的那些书还没出版罢了。”朋友抱怨说“职业阅读,读了大多也记不住”。于是我宽慰他说“记住那么一点也就够了”,并随口用我所记得的一段箴言作为此番宽慰的根据:“先哲前贤往往也只是灵光乍现,因而记录其真知灼见的文字可能只占其著作的极少部分。明智者读柏拉图或莎士比亚都只读这极少部分,只读先贤真想说的那一部分”(参阅《爱默生集》上卷第70页,三联书店1993年9月)。不过当年记下这段话时我也曾想过,若不通览全书,你何以断定先贤真想说…

    2023-07-10
    004
  • 说话是技术,甚至是艺术

    6月9日,我将《读书杂感》(https://mp.weixin.qq.com/s/1TfO3Sg4-oQM9ljPwcDB3g)分享进圕人堂群。成员扬抄说:“群主真是高产!”我做了“引伸式”回应。图谋作为“群辅”角色,有些出产算是“工作需要”。主要目的是维持“圕人堂服务体系”最低限度运转。我做的一些工作,层次较为肤浅,多属于流水账式、絮叨式。其中一个原因是,试图作为暖场秀、垫场秀,抛转引玉。若干文字,原本是期待推动议题式交流,促进交流与分享,增强参与者及旁观者的获得感、成就感。当前受到的制约比较多,效果不尽人意。有些话题,真的是“如今明白人不多,明白了说…

    2024-06-11
    000
  • 黄博:诗词唱和与宋代文人的朋友圈

    聆听思想的声音· 沐浴智慧的阳光 距离是我们对抗孤独最大的障碍,诗词成为宋代文人分隔两地最常见的交流方式。诗词既是宋代士大夫的必备技能,又为宋代士大夫搭建起一个独享的社交平台。一方面它是熟人社交和远程社交的生动样例,诗词唱和在这个场域中起到的是网络时代微信朋友圈的效果。唱和的双方,可以借此知悉对方的动态,喜怒哀乐,感同身受。另一方面,诗词唱和也是社交达人的魅力舞台,它使得才子雅士们在陌生人社交中也如鱼得水,它可以使相隔千里的人,心心相印,如影随形;也可以使互不相识的人,一言相合,倾盖如故。 诗词唱…

    2024-03-20 文化对话
    0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