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是技术,甚至是艺术

6月9日,我将《读书杂感》(https://mp.weixin.qq.com/s/1TfO3Sg4-oQM9ljPwcDB3g)分享进圕人堂群。成员扬抄说:“群主真是高产!”我做了“引伸式”回应。图谋作为“群辅”角色,有些出产算是“工作需要”。主要目的是维持“圕人堂服务体系”最低限度运转。我做的一些工作,层次较为肤浅,多属于流水账式、絮叨式。其中一个原因是,试图作为暖场秀、垫场秀,抛转引玉。若干文字,原本是期待推动议题式交流,促进交流与分享,增强参与者及旁观者的获得感、成就感。当前受到的制约比较多,效果不尽人意。有些话题,真的是“如今明白人不多,明白了说话的人也不多啊!”说话是技术,甚至是艺术,很难做到“恰到好处”。

“高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正经学术成果类的产出,早已算不上“高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学术期刊的版面资源本身在大幅缩减、自身的年龄在日益“老化”、自身的“可研时间”日益缩水,当前属于“低产”,甚至“难产”阶段。不正经的非学术性产出,或者非严格意义的学术性产出,主要是博文产出,这方面的产量未见明显下滑,自2005年1月至今持续了20年。特别是2014年5月创建圕人堂QQ群之后,博文产出有一定幅度增长。

文字产出,实际上是一种说话形式。我自认为是幸运者,得益于各路贵人相助。我的文字产出算是比较受欢迎的。我的文字,学术性期刊、学术性图书、专业报纸正式刊发的数量和质量,应该算是还不错的,倘若再结合自身所处的环境,那可能算是“挺不错”的。博文形式的文字,2019年之前有一定比例有机会正式刊发,2019年之后有机会正式刊发的比例很小,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其中可能的原因之一是吸引注意力的资源与服务越来越多,载体越来越丰富。正式刊发的媒体或载体,本身受到很大的冲击,涉及方方面面。我自身略感欣慰的是,我的写作主要是围绕“图谋”两字,受众面较窄,但关注度还算是“过得去”的,由阅读量及互动情况可见一斑。

以圕人堂微信公众号为例。圕人堂微信公众号上的文字,基本均是在科学网图谋博客“首发”,多为原创内容(部分内容为摘编性质,比如“圕人堂文摘”)。近日,收到圕人堂微信公众号读者“私信”:“经常看这里的文章,觉得很贴合行业,也比较敢说真话……”2018年6月12日,圕人堂微信公众号开通,当时的期望是当年关注用户突破1万人,没想到马上就是6周年,截至2024年6月9日总用户数为8879,距离1万人还很远。2024年5月,常读用户月净增304,常读用户1661,常读用户比例19%。圕人堂微信公众号这样的“成绩”,算是“难能可贵”的。

为什么说话?说话为了什么?为谁说话?对于我来说似乎有一个显而易见的答案——图谋。图谋的进一步阐释为“图谋,为图书馆学情报学谋,为图书情报事业谋。”我的说话能力和水平,我自身是有自知之明的。“千字文”的输出速度,通常是在一个小时左右,这样的输出速度对我来说,还是吃力的,因为大多数是做了前期工作的,比如可能在此之前已花了若干时间和精力做相关准备(资料与素材积累)。“千字文”的输出质量,可以说是“良莠不齐”,但算是尽力而为。

活到老,学到老。说话,更是学无止境。

说话是技术,甚至是艺术

 

 

 

 

 

编辑:图谋

封面及文内图为圕人堂成员麦子分享(冰岛Gullfoss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微信公众号圕人堂LibChat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圕人堂QQ群(群号:311173426)

为图书馆及图书馆学相关人员交流群

说话是技术,甚至是艺术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说话是技术,甚至是艺术》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小编”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说话是技术,甚至是艺术》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duihua/27923.html

(0)
上一篇 2024-06-11 11:55
下一篇 2024-06-11 12:14

相关推荐

  • 圕人堂话题:数字资源统计标准与规范

      图谋按:2024年9月7日,圕人堂部分成员就数字资源统计标准与规范展开交流与探讨。这个话题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问题本身涉及许多变量,且有可能利益攸关,比如:与各种类型评估(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高校办学条件及办学水平评估、图书馆工作质量评估)等密切相关;与数据库购买价格及使用绩效评估等密切相关。因此,交流与探讨的结果不大可能直接解决实际问题,但或多或少有助于增广见闻,促进提升相关工作的效率与水平。 Sunny:王老师,请教您:你们的数据库访问量、下载量等数据也是跟数据商要的吧?自己不能统计是…

    2024-09-09
    00222
  • 成语里的人物:动辄得咎——韩愈

    动辄得咎● 韩愈● 韩愈(768年-824年) 字退之,河南河阳人。 中国唐朝中期官员、 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 政治家 、教育家。 后人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称; 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又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并称 千古文章四大家。 他提出的“文道合一” “气盛言宜”“务去陈言” 等散文写作理论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指导意义。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看看韩愈 为什么“动辄得咎”的。 动辄得咎 "动辄得咎"意思是 动不动就受到指责或处分, 形容处境困难, 常被人无理指责。 这个成语不仅描绘了 韩愈仕途的坎坷 …

    2024-09-01 文化对话
    00249
  • 理性看待人工智能在图书馆中的应用

    当前,人工智能成为全民热议话题。各大电商平台、线下书店专柜摆满了人工智能应用入门图书,AI应用软件相继推出,大有引爆新一轮技术革命之势。人工智能不仅重新定义了新的社会秩序,同时也深刻影响并改变着科学研究范式,为社会的全面变革注入强劲动力。 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得到飞速发展,由此引领并推动传统行业的变革创新,对加快新型服务方式变革及新型服务业态重塑产生深远影响。人们在知识信息的获取方式和获取速度上实现了质的跨越,便捷的媒介应用平台和智能终端设备,让数字化、碎片化阅读变得无处不在,数字时代的用户阅…

    2025-03-05
    00103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