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侄孙女在西湖。
今天读《一个人的世界史》之“变异第八”。
现在翻书终于不再按部就班来,而是翻到哪里觉得有趣就读下去。又不考学位,那么刻板较真干嘛?
瑞典文学院解释了托尔斯泰落选的原因。说他对道德持怀疑态度,对宗教缺乏深刻认识。
对此,评论界也争论得不可开交。
倒是托尔斯泰本人十分平淡。他说,幸亏没得奖,因为金钱只会带来邪恶。
我想,托尔斯泰说这话肯定不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而是真正有底气的。一是他出身于贵族家庭却力求过简朴的生活;二是他创作了《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伊凡·伊里奇之死》等伟大的作品。
金钱只会带来邪恶,好吧,为了不邪恶,可以没有很多钱。
《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我是在高一时读的,书中情节竟然比三角函数和重力加速度在我记忆里烙印深刻上万倍。
19世纪末20世纪初,剑桥有一个特殊的引人注目的团体。凯恩斯是这样描述的:这个团体几乎全是女性,一个学期内,她们在家里轮流做东。女主人不仅要准备一顿美餐,还要提出一个适宜的谈论话题。如果必要,她甚至还要介绍外面一位女士参与进来。
所以,剑桥团体在当时令很多人羡慕不已。
今天,即使在高尚小区也经常能看到一些中老年人,他们自动分成两组,一组男的,一组女的。围坐一起打打扑克,谈天说地。老来无事,或攀比,或八卦,或交流烹饪种花育儿之心得。
东北冬季漫长,能在户外围坐的时间有限——英国阴冷多雨也不适合经常在户外围坐。所以如果能有一些室内沙龙最好了。相信随着受教育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像剑桥那样的女性团体能够在我们的社区出现。
当然,经济学家马歇尔的夫人晚年回忆剑桥女性团体时也感叹:看来,如今的“人物”不像以前那么多了。
著有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的塞缪尔·贝克特被称为现代隐士。他喜欢孤独和宁静,因为沉默和独处对他的写作至关重要。他痛恨别人窥视自己的私生活。所以他在巴黎过着完全与世隔绝的生活。
但另一方面,贝克特也交游广泛。他的朋友和熟人足足有数百人,相当于今天微信朋友圈盛况空前。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各行各业。所以有人感叹说: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人争先恐后,不顾舟车劳顿地赶着上巴黎去见一个所谓的隐士!
看上去似乎很矛盾。但这就是人的多面性,或者说是自我定位与客观认知的巨大差距。而贝克特显然掌握了人际交往的主动权。
一个终日迎来送往的作家哪有时间和精力创作?而一个孤岛作家如何维持他的灵感来源?所以我们要学会认识作家的“孤独”。或者说,我们也可以学习培养“孤独”意识。
在尝试诗歌散文小说论文等等文体写作之后,尤其是接近日更以后,我发现自己的生活忽然变得极为简单和单调。
写作成为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吸毒一般,热恋一般,离开它我就难受。比如此刻是凌晨四点钟,我已经开始码字“爬格子”了。我很少参加聚会,很少出门旅行,很少打麻将跳广场舞。没有写作成绩,但有时刻觉醒的孤独意识。可能路跑偏了,然而读到贝克特,觉得自己至少捡了些边角料。
《制琴师》要用最好的木料才能做出精品小提琴,但边角废料却令我如获至宝。一方面,深陷“孤岛”与世隔绝得到“沉默与孤独”;另一方面,却在新媒体平台不断展示以边角废料制成的粗陋品,并因此和数千订阅用户保持紧密联系甚至产生某些互动。
读书写作会使人成为思想者。
作者:木兰良朝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一个人的世界史》读后感:金钱只会带来邪恶》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网”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一个人的世界史》读后感:金钱只会带来邪恶》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duhougan/25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