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全新散文集《雨夜短文》上市

余秋雨全新散文集《雨夜短文》上市

(《雨夜短文》 余秋雨天地出版社 2019年4月出版 定价:58元)

  近日,余秋雨首部短篇散文集《雨夜短文》由天地出版社出版上市。该书是余秋雨继二十多年前出版《文化苦旅》《山居笔记》等“文化大散文”之后,一部全新的散文作品集,也是他的首部短篇散文集。在新书中,余秋雨将自己的阅历、感想、智慧浓缩在一篇篇笔调轻松又有分量的小篇幅散文里。
全书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万里入心”,有感、有悟,再谈废墟,不仅是苦旅足迹遍布四海的余秋雨在空间上的抓取和思索,更是一位年逾七旬的长者在回望人生旅途时的感悟与警醒。下部“文史寻魂”则是余秋雨的一个大胆实验。他在用一篇篇“支点很小”的短文撬起半部文学史。

余秋雨“封笔”之后为何再出新书?

时年七十一岁的余秋雨在2017年出版的《泥步修行》,被媒体宣称为“封笔之作”,时隔两年,他为何又推出全新作品,而且是人生中首部短篇散文集?在《雨夜短文》中,余秋雨有这样的回答:“时至今日,生活节奏加快,一般读者没有时间沉浸在长篇大论中了。偶尔能过目一读的,主要是短篇。某些读者喜欢用文学来点缀生活,动用的主要也是短篇。纽约联合国总部原中文组负责人何勇先生告诉我,当地有一家中国人开的餐厅举办过一次‘余秋雨诗文朗诵会’,他去听了,发现大多是冒我名字的‘伪本’。这样的‘伪本’,在国内网站上更是层出不穷。这显然损害了我的文学声誉,但我在生气之余发现了一个技术性秘密,那就是所有的‘伪本’都很简短。这也就是说,当代读者更愿意接受一个‘简短版余秋雨’,伪造者们满足了这种心理,因此屡试不爽,形成气候。
“眼前这本书,把我写的很多独立短文收集在一起了,可供当代读者在繁忙的间隙里随意选读。但是,我毕竟是我,从小就排斥‘文青’式的抒情、‘鸡汤’式的教言,更厌烦故弄玄虚的艰涩、套话连篇的谄媚。我把每篇短文都当作一个文化大课题来完成,虽然笔调轻松,却包含着沉重的分量。我想,既然当代人只能利用短促的片断机会读一些短文,那我们更不能把这珍贵的机会糟践了。”。

新书怒怼新闻暴力

余秋雨以擅写历史文化大散文著称,他的散文集《文化苦旅》几乎无人不晓,《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等散文作品也广为流传,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写作可谓说是开创了一个散文创作的新高度。
人红是非多,随着阅读审美与言论自由的发展,红极一时的“历史大散文”模式陆续遭遇到很多诟病,余秋雨本人遭到了很多言论攻击,尤其自媒体的崛起,在流量的诱惑下,对余秋雨的谩骂与质疑肩背相望。余秋雨一直以文人儒雅的方式,通过写作回应。在《雨夜短文》中,余秋雨用流行的思维方式狠狠的“放纵”了自己,直接怒怼自己遭受的新闻暴力,直言有些无良媒体为“棍棒”,是为“斗争”而生的“蟋蟀”。
在《棍棒》一章中,余秋雨写道:“文化传媒间的很多‘棍棒’,都以为自己还能回去。回到山,回到林,回到泥,回到地,回到文,回到学,回到诗,回到艺。回到他们天真无邪的学生时代,回到大学里如梦如幻的专业追求,回到曾经一再告诫他们永不作恶的慈母身边。但是,很抱歉,他们已经完全没有这种希望。为此我要劝告这些年轻人:还是下决心加入森林吧,不要受不住诱惑,早早地做了棍棒。如果已经做了棍棒,那还不如滚入火塘,成为燃料,也给这严寒的小屋添一分暖,添一分光。”。
在《送葬人数》章节中,他这样描述:“温契尔的晚境,可以拿来安慰很多遭受谣言伤害的人。受害者也许成天走投无路、要死要活,哪里知道,那个造谣者才惨呢。你想提着棍子去找他算账吗?他已经主动亡故,而且,丧葬之地极其冷清。”
年逾古稀的余秋雨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一而再的遭受如此多的诽谤,虽然在过往的诽谤都曾发表文章一一反驳了诽谤的内容,他自己却不能判断诽谤的成因。他曾说过,“自己可能会写一篇短文说说这件事情。”眼下,这篇说明,就被收录进了《雨夜短文》——《我也不知道》章节中。

新书“着眼于当代读者极其有限的阅读时间”

余秋雨在新书正文之前提醒到道“本书所有的短文,与传统观念和流行思潮都有很大不同。按照我历来的习惯,如果没有什么不同,就不写了。因此,我要在读者进门之前先做一个预告:里边颇多坎坷荆棘,需要步步小心。”
新书下辑的“文史寻魂”,延续了余秋雨式写作风格,更是对中国千年文脉的点穴式提领。用余秋雨的话说“在做一个艰难的实验,那就是用短文撬起半部文学史。支点很小,工程很大,难度很高,却是古代散文家和外国散文家经常做的事情。”
在《两个地狱之门》章节中,余秋雨自问自答式的回答了对“中国历史思维的奠基者”司马迁的崇敬,《史记》的宏大不仅仅是其文学著作本身,令余秋雨颤笔的是不能称为男人的男人司马迁在完成这部”伟大”的著作同时又是其“屈辱”的著作时的苟且与坚忍。“当极度的伟大和极度的卑辱集中在一个小小的生命之中,我们看到了生命的最高含量和最后边沿。”。
从《诗经》《庄子》《史记》到唐诗、宋词、元曲、戏剧、小说一一说来,话虽不多,却提领了最精要的核心内涵与最关键的人文精神。《雨夜短文》文末附有余秋雨特选青年必诵唐诗、宋词、宋诗共计97首,供年轻人品阅。
余秋雨自己认为这本新书区别于他以往所有的作品,因为这是他首次尝试新的“短文体”,“这也是着眼于当代读者极其有限的阅读时间。”他对这部作品极其看重,并为新书亲自题写了书名。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余秋雨全新散文集《雨夜短文》上市》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网”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余秋雨全新散文集《雨夜短文》上市》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zixun/390.html

(0)
上一篇 2019-03-22 14:16
下一篇 2019-04-23 00:21

相关推荐

  • 法治安全系列小说出版,让孩子的暑期快乐又安全

    近日,知名作家解淑平的最新作品“智多星管小正”青少年系列法治安全小说出版上市,该套小说是知名作家解淑平(笔名解小邪)的最新作品,包括《人贩子来了》《爷爷家里的陌生人》《少年谍中谍》《地下室里的火药味》四本书,是针对中小学生的安全自救及法治教育的文学作品。内容涉及人身安全、食品安全、财产安全、国家安全、旅游安全等社会广泛关注的法治安全热点。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当下,为青少年读者提供法治安全教育的书非常有必要! 小说主人公管小正,虽然只有12岁,但聪明、活泼又不失顽皮。暑假来临,生活在北京的管小正独自回马儿…

    2019-06-24
    00364
  • 《新时代领导干部必备的七种能力》出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意味着新起点、新担当,呼唤新气象、新作为。领导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要做到敢于担当,不仅要有敢担当的勇气和定力,更要有担得起的底气和能力。近日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由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建部教授张荣臣和中共重庆市委党校(重庆行政学院)科社教研部讲师苟立伟联合撰写的《新时代领导干部必备的七种能力》应世而出。

    2020-12-15
    00432
  • 华中师范大学ESI高水平论文简报(2024年7月)

    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简称ESI,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of Scientific Information,ISI)推出的衡量科学研究绩效、跟踪科学发展趋势的基本分析评价工具,它是基于SCI(科学引文索引)和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所收录的全球11000多种学术期刊的1000多万条文献记录而建立的计量分析数据库,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普遍用以评价高校、学术机构、国家/地区国际学术水平及影响力的重要评价指标工具之一。 根据ESI数据库2024年7月11日公布的统计结果,我校ESI高水平论文收录情况如下: 01.11个学科 我校…

    2024-09-01 图书资讯
    00633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