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的爱,是你给的独一无二-再见之后,说再见精彩书评

女人在爱情面前总是呈现不同的状态,有些人年轻时自信而英勇,甚至轻狂偏执,愿意为了爱孤注一掷。

可随着人的成长和成熟,女人总会开始学会衡量进退,懂得隐忍理智,遭受伤害与背叛时亦不再轻言原谅,明白代价和成本的意义之后,也就不再想委屈自己放弃自尊。

汉蒂·艾特利这本《再见之后说再见》就讲了这样一个女人与爱情的故事。主人公阿丝勒23岁时,她最后的亲人,她的姨妈去世,此时她却与姨妈的情人相恋并深陷爱河,从此开启了长达七年的情感困局。

23岁的阿丝勒是可以为爱疯魔,依恋情人而生的小姑娘。可当她面对情人的猜忌和试探,面对两个人之间的相互折磨和无尽纠缠,为了自我与最后尊严,她终于选择离开她深爱的男人,开始新的生活。

到了30岁,阿丝勒变得比过去更加独立勇敢,即便是面对旧爱的出现,她也能够伪装自己,优雅地转身离开。哪怕是被最信任的朋友欺骗,被上司恶整,与新欢分手,都不能再构成击溃她的理由,因为坚强已经在她的骨子里扎根生长。

“你不能因为一个人不够爱你就指责,甚至报复她。更不能因为他的不牺牲、不投入而赔掉自尊。”

汉蒂以细腻的笔触刻画出一个女人在陷入爱情困局后的痛苦和成长,把女人对爱情的向往与炽烈,对背叛的憎恶与痛恨,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让读者感到真实而痛快。

作者笔下的不是玛丽苏式的爱情童话,而是现实且残忍的爱情罗生门,其间每个靠爱才能存活于世的人都必须做出选择,承受无可避免的伤害和牺牲。

“爱情,会造成一生的伤害”,谁都不想输,所以谁都不会赢。

这本书的结局有些出乎人的意料,甚至带着嘲讽的意味:人们奋力追求的所谓坚贞不渝的爱情,到头来终究还是难逃一场低俗的骗局。

或许,在爱情里,变傻才是最容易拥有快乐的选择,人越是清醒就越容易失去对爱情的信仰吧。

女人很多时候就是情绪化的,她的挣扎和不舍会不停撕扯她,让她反复无常。可她一旦认定非你不可,她会英勇地像个神经病,朝你狂奔而去,然而当她认清真相,发现她要的你给不了,那么她的决绝和狠心会比任何时候都来得可怕。

“你所以为对我的认真与执著,

都不构成爱我的资格。

你总不记得,我要的爱是独一无二。”

不要让女人心死后再献上你的殷勤,因为再见之后,只能说再见。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我要的爱,是你给的独一无二-再见之后,说再见精彩书评》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小编”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我要的爱,是你给的独一无二-再见之后,说再见精彩书评》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uncategorized/20948.html

(0)
上一篇 2024-02-17 23:33
下一篇 2024-02-17 23:33

相关推荐

  • 只是一个人的朝圣-一个人的朝圣精彩书评

    我老婆是一个图书行业从业者,一直比较鄙视我这种不读书不看报,总吃零食,不睡觉的屌丝青年。 有一天老婆拿回一本书,《一个人的朝圣》。这是关于宗教的吧,我一直对宗教方面有莫名的向往,可能因为神秘吧,我是一个好奇的孩子。 结果讲的居然是一个英国老大爷的故事。故事的大概是这样的,如果觉得剧透就先去看书吧。 一个60岁的英国老男人—哈罗德·弗莱,一生平淡,没有朋友也没有敌人,在酿酒厂干了40年的销售代表,离开时同样平静,连欢送会都没有一个。关于家庭也是失败的可以,唯一的儿子不认可他、疏远他,一起生活了好几十年的老…

    未分类 2024-02-17
    00133
  • 是谁手刃青春-岁月是朵两生花精彩书评

    即便是杯具的结局也没有办法挽救林乔在我心中“青春杀手”的形象。 有人可能觉得我这措辞有点过火了。 但因每个人的青春都是值得被尊重的,尤其是少女的初恋。 所以我以为, 一个人撕碎另一个人纯洁的爱恋,拿别人的喜欢当作伤害对方的武器。 冠以“杀手”之名也并不为过了。 我可以理解林乔的存在, 但却没法心底里接受他,连同情都同情不起来, 我送给他的唯有一句“自作孽,不可活”。 这些连爱都不敢说出口的男人, 他可以少不更事,可以没有容人之度, 但,是谁给他权利不能接受亦不放手? 若他不能接受未婚生子的宋宋, 大可以离她远点,…

    未分类 2024-02-17
    00134
  • 一声啼鸣-杀死一只知更鸟精彩书评

    一声啼鸣 ——读《杀死一只知更鸟》 如果有一天,我会被要求推荐一本值得一读的书,那么我从抽屉里拿出来的第一本将是《杀死一只知更鸟》。 如果是看中文版,你会发现书的开头几页印满了生译成的艾蒂科斯·芬奇、珍·路易斯·斯各特·芬奇、杰姆·阿提克斯·芬奇、汤姆·鲁滨逊、鲍伯·尤厄尔这样的人名,让人不自觉地就看得泄气。好在,作者的笔触如行走在浆过又晒干的棉布上的针脚,紧凑又扎实,从字里行间散发出最真实的生活味道。很快的,你会发觉自己已经和这些名字背后的人物站在一起。 经济大萧条时代的小镇,一个还在急切盼望着一年级开学…

    未分类 2024-02-17
    00134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