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了的爱情-张小娴想念精彩书评

我们,到底可不可以不要爱,能不能够不关情?答案是否定,尽管大多的爱都伴着无奈,都有着悲哀,但那份独有的回忆会让人喜润心田或者痛彻心扉,也许你现在很纠结,也许你至今还无法释怀,还放不下过往,而当又一天你真的想透后才会明白:曾经有过那份爱,曾经有的那个人,都是生命馈赠与你的美好而独特的礼物,是只有青春尚在时的独家记忆,当有一天,你敢于也乐于开启这扇思念之门,怀念会将一切变得不一样。

的确,在看书的最初,看到《想念》和散文这个组合之后,我觉得自己会喜欢异常,拿到,看到精致的装帧,淡雅清新的封面设计就有种不染尘世的感觉,当然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不得不承认我疏忽加博爱了,以为是事关人间冷暖情的大爱思念,而独独忽略了那行关于爱情注解的小字,也已然忘记了在上学的纯真年代里看了哪些关于张小娴的文字,总之记忆的深处有一种美好,拼起记忆的碎片之后才发觉她的拿手菜便是言情,有时候我会惊讶于为什么大家对爱情都有那么多话要说,在写尽了千古离奇各式百态情爱之后,依旧还是作者们笔下的肥肉,而且不分体裁,读者也会不倦于沉湎其中?为什么只有爱,才让我们渴望?拿起时便失去,而失去时又放不下,让世代世俗的你我都躲不开?

我无法给这本书准确的定位属于什么,说散文,应该是具备形散的要件,也神聚在爱情这一主旨上,文末的点题算是一个标志,但偶尔还会读出些杂文、小品文、哲理故事的味道。作为读书“杂食家”的人当然不会介意,而作为散文的话,除了那份情感的细腻描写外应该还少了那么点煽情的力度,冷度多了点,感染力弱了点,情的投入少了点,窥世的思考多了点。在这种清新美好中少了一点感染力,反之看穿爱情真谛的穿透性给人一种清澈却不很透明的感觉。

记得学生时代也读过张小娴的书,但大多忘了什么味道,至今看到这个名字也很亲切,加之以前更偏重于散文诗歌等的阅读,对这本书更多了一些向往,但读后觉得今非昔比,想想在今天吃肉都再吃不出以前馒头香味的时代,自不是说这本书不好,只能说读的不合时宜,许是在社会中浸染的久了,思想变化大了,倒觉得同为讲述情爱的非纯言情类洞察爱情的书籍,苏芩式的裸露的情爱心理路线的讲述风格更适合我这个奔三的年纪,而张小娴式的半裸文风本该属于过去年轻纯真时代的。注定,过往的爱情会被我们不断想念,再看张小娴也会成为我们已逝青春的祭奠。

这本散文集除了回味外,更多的是一种释然,关于曾经倾情而今已经散了的爱情,我们都应该看开,因为爱不再,情却散不尽,但找不见了悲情。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散了的爱情-张小娴想念精彩书评》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小编”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散了的爱情-张小娴想念精彩书评》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uncategorized/20849.html

(0)
上一篇 2024-02-17 23:31
下一篇 2024-02-17 23:31

相关推荐

  • 岁月妖娆两生花-岁月是朵两生花精彩书评

    两生花,花开两世,份外妖娆。 前世青涩之花——洛丽塔。 那个学画的女子,稚气的小脸上,那双亮晶晶的眼眸,渴望着自己的青春,在心上人的爱护下,绚烂。情愫暗生,但因为年龄的阻隔,双方踟蹰不前,只有通过不断的试探,才能略缓不安。洛丽塔说,不喜欢自己的名字,因为书中的“洛丽塔”的结局甚是凄凉。虽然,此洛丽塔非彼“洛丽塔”,可造化弄人,她们都受尽了命运的折磨。 “哥哥”,洛丽塔喊的是秦漠,那个在她心底里,像所有羞涩的少女一样,藏在心中,欲说又不能说的恋人。秦漠是温柔的,他身上有清爽的气息,他是洛丽塔爱着的“哥哥”。洛…

    未分类 2024-02-17
    00104
  • 爱与信仰-墨宝非宝一厘米的阳光精彩书评

    喜欢至此终年,一生一世,和眼下的一厘米的阳光。墨宝的文不但把爱的种种写的那么温柔甜美又充满力量,同时也在抒写一些可爱可敬的人 他们的价值观。 爱的发生无非是两个气味相投的人在茫茫人海中相遇,无论是急救室门口突兀的一掌,还是大学课堂上二次邂逅,是热带雨林生死边缘的惊鸿一瞥,还是遥遥无望的堵车长队中拥挤后座上的不能自已的对视,是她的懂事坚毅与他的风华正茂不期而遇,还是此去经年主编办公室的门开两端一样的惊喜镇痛。两个人一点点的靠近,为对方展开完整的自己,在让彼此着迷的同时自己也不知不觉的沦陷。那些爱之…

    2024-02-17
    00131
  • 挪威的森林读后感

    《挪威的森林》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于1987年所著的一部长篇爱情小说。故事讲述主角纠缠在情绪不稳定且患有精神疾病的直子和开朗活泼的小林绿子之间,展开了自我成长的旅程。 《挪威的森林》读后感(一):仅仅是关于比较好的几个地方的摘录而已 渡边:她所要的不是我的手臂而是某个人的手臂,她所要的不是我的温暖而是某个人的温暖。而我是我自己的这件事,总令我有种内疚的感觉。 直子的死使我明白:无论谙熟怎样的哲理,也无法消除所爱之人的死带来的悲哀。无论怎样的哲理,怎样的真诚,怎样的坚韧,怎样的柔情,也无以排遣这种悲哀。 “死…

    未分类 2024-02-17
    00139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