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了的爱情-张小娴想念精彩书评

我们,到底可不可以不要爱,能不能够不关情?答案是否定,尽管大多的爱都伴着无奈,都有着悲哀,但那份独有的回忆会让人喜润心田或者痛彻心扉,也许你现在很纠结,也许你至今还无法释怀,还放不下过往,而当又一天你真的想透后才会明白:曾经有过那份爱,曾经有的那个人,都是生命馈赠与你的美好而独特的礼物,是只有青春尚在时的独家记忆,当有一天,你敢于也乐于开启这扇思念之门,怀念会将一切变得不一样。

的确,在看书的最初,看到《想念》和散文这个组合之后,我觉得自己会喜欢异常,拿到,看到精致的装帧,淡雅清新的封面设计就有种不染尘世的感觉,当然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不得不承认我疏忽加博爱了,以为是事关人间冷暖情的大爱思念,而独独忽略了那行关于爱情注解的小字,也已然忘记了在上学的纯真年代里看了哪些关于张小娴的文字,总之记忆的深处有一种美好,拼起记忆的碎片之后才发觉她的拿手菜便是言情,有时候我会惊讶于为什么大家对爱情都有那么多话要说,在写尽了千古离奇各式百态情爱之后,依旧还是作者们笔下的肥肉,而且不分体裁,读者也会不倦于沉湎其中?为什么只有爱,才让我们渴望?拿起时便失去,而失去时又放不下,让世代世俗的你我都躲不开?

我无法给这本书准确的定位属于什么,说散文,应该是具备形散的要件,也神聚在爱情这一主旨上,文末的点题算是一个标志,但偶尔还会读出些杂文、小品文、哲理故事的味道。作为读书“杂食家”的人当然不会介意,而作为散文的话,除了那份情感的细腻描写外应该还少了那么点煽情的力度,冷度多了点,感染力弱了点,情的投入少了点,窥世的思考多了点。在这种清新美好中少了一点感染力,反之看穿爱情真谛的穿透性给人一种清澈却不很透明的感觉。

记得学生时代也读过张小娴的书,但大多忘了什么味道,至今看到这个名字也很亲切,加之以前更偏重于散文诗歌等的阅读,对这本书更多了一些向往,但读后觉得今非昔比,想想在今天吃肉都再吃不出以前馒头香味的时代,自不是说这本书不好,只能说读的不合时宜,许是在社会中浸染的久了,思想变化大了,倒觉得同为讲述情爱的非纯言情类洞察爱情的书籍,苏芩式的裸露的情爱心理路线的讲述风格更适合我这个奔三的年纪,而张小娴式的半裸文风本该属于过去年轻纯真时代的。注定,过往的爱情会被我们不断想念,再看张小娴也会成为我们已逝青春的祭奠。

这本散文集除了回味外,更多的是一种释然,关于曾经倾情而今已经散了的爱情,我们都应该看开,因为爱不再,情却散不尽,但找不见了悲情。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散了的爱情-张小娴想念精彩书评》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小编”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散了的爱情-张小娴想念精彩书评》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uncategorized/20849.html

(0)
上一篇 2024-02-17 23:31
下一篇 2024-02-17 23:31

相关推荐

  • 西游记读后感

    西游记读后感一 《西游记》在中国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西游记》能如此脍炙人口,电视剧和电影改编功不可没。但是,长大后反观旧版四大名著改编的电视剧,反而觉得《红楼梦》第一,《三国》次之,《水浒》第三。而《西游》的改编,不仅仅是最差,甚至都则无法与《红楼》《三国》的改编相提并论。 就我的读后感而言,《西游记》原著完全有资格以古典神魔小说第一的身份排入四大名著。相比于同一题材的《封神榜》,《西游记》在故事结构、叙事手法等方方面面都大大超过前者。《封神榜》喜欢图热闹一股脑地丢出一堆人物,但是每一个都…

    未分类 2024-02-17
    00248
  • 简爱读后感

    简爱读后感一 “一位伟大天才的杰作”–萨克雷 《简爱》表达出的思想,即妇女不甘于社会指定她们的地位而要求在工作以及婚姻上独立平等的思想,在当时是不同凡响的。–列夫托尔斯泰 我们阅读夏洛蒂勃朗特的作品,并非由于她对人物细致入微的观察,并非由于她书中的喜剧色彩,亦非由于她对人生的哲学见解,阅读她的作品是为了它的诗意–弗吉尼亚.伍尔夫 这是名人对它的评价。 “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么?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美和一点财富,…

    未分类 2024-02-17
    00261
  • 他不只是在犯罪-雪人精彩书评

    自从十几年前丹•布朗横空出世后,在犯罪、悬疑、甚至是推理小说这方面,欧洲就彻底沦落了。以至于当他们在梦中惊醒回首去看的时候,发现自己最辉煌的岁月,竟然要追溯到柯南•道尔或者是阿加莎•克里斯蒂的那些年代了,久远得甚至让很多人都分不清那究竟是一个年代还是两个年代。 直到北欧崛起了一个叫尤•奈斯博的人。他的海军陆战队发型里,有着与挪威的冰天雪地最为般配的冷酷,他的残忍故事中,也有着挪威极光般令人欲罢不能的灿烂。当你看到他的第一眼,就确定无疑,这个人要么该去犯罪,要么就只能去写犯罪小说了。当然,奈斯博笔…

    未分类 2024-02-17
    00188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