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喷嚏一打,便想到我妈了

母亲节快乐

母亲总是生命中影响我们至深的那个人
你或爱,或敬,或厌
或许还有那么点儿挑衅
但不可避免地
在岁月中
我们终有一日成为了她

《写给母亲》

Happy Mother’s Day

贾平凹

贾平凹:喷嚏一打,便想到我妈了

中国当代作家
茅盾文学奖获得者

贾平凹:喷嚏一打,便想到我妈了

▲ 音频选自云图数字有声图书馆《万物有灵》

贾平凹:喷嚏一打,便想到我妈了自在独行,万物有灵。

人活着的时候,只是事情多,不计较白天和黑夜。人一旦死了日子就堆起来:算一算,再有二十天,我妈就三周年了。

三年里,我一直有个奇怪的想法,就是觉得我妈没有死,而且还觉得我妈自己也不以为她就死了。常说人死如睡,可睡的人是知道要睡去,睡在了床上,却并不知道在什么时候睡着的呀。我妈跟我在西安生活了十四年,大病后医生认定她的各个器官已在衰竭,我才送她回棣花老家维持治疗。每日在老家挂上液体了,她也清楚每一瓶液体完了,儿女们会换上另一瓶液体的,所以便放心地闭了眼躺着。到了第三天的晚上,她闭着的眼再没有睁开,但她肯定还是认为她在挂液体了,没有意识到从此再不醒来,因为她躺下时还让我妹把给她擦脸的毛巾洗一洗,梳子放在了枕边,系在裤带上的钥匙没有解,也没有交代任何后事啊。

三年以前我每打喷嚏,总要说一句:这是谁想我呀?我妈爱说笑,就接茬说:谁想哩,妈想哩!这三年里,我的喷嚏尤其多,往往错过吃饭时间,熬夜太久,就要打喷嚏,喷嚏一打,便想到我妈了,认定是我妈还在牵挂我哩。

我妈在牵挂着我,她并不以为她已经死了,我更是觉得我妈还在,尤其我一个人静静地待在家里,这种感觉就十分强烈。我常在写作时,突然能听到我妈在叫我,叫得很真切,一听到叫声我便习惯地朝右边扭过头去。从前我妈坐在右边那个房间的床头上,我一伏案写作,她就不再走动,也不出声,却要一眼一眼看着我,看得时间久了,她要叫我一声,然后说:世上的字你能写完吗,出去转转么。现在,每听到我妈叫我,我就放下笔走进那个房间,心想我妈从棣花来西安了?当然是房间里什么也没有,却要立上半天,自言自语我妈是来了又出门去街上给我买我爱吃的青辣子和萝卜了。或许,她在逗我,故意藏到挂在墙上的她那张照片里,我便给照片前的香炉里上香,要说上一句:我不累。

整整三年了,我给别人写过了十多篇文章,却始终没给我妈写过一个字,因为所有的母亲,儿女们都认为是伟大又善良,我不愿意重复这些词语。我妈是一位普通的妇女,缠过脚,没有文化,户籍还在乡下,但我妈对于我是那样的重要。已经很长时间了,虽然再不为她的病而提心吊胆了,可我出远门,再没有人啰啰唆唆地叮咛着这样叮咛着那样,我有了好吃的好喝的,也不知道该送给谁去。在西安的家里,我妈住过的那个房间,我没有动一件家具,一切摆设还原模原样,而我再没有看见过我妈的身影。我一次又一次难受着又给自己说,我妈没有死,她是住回乡下老家了。今年的夏天太湿太热,每晚被湿热醒来,恍惚里还想着该给我妈的房间换个新空调了。待清醒过来,又宽慰着我妈在乡下的新住处里,应该是清凉的吧。

三周年的日子一天天临近,乡下的风俗是要办一场仪式的,我准备着香烛花果,回一趟棣花了。但一回棣花,就要去坟上,现实告诉着我妈是死了,我在地上,她在地下,阴阳两隔,母子再也难以相见,顿时热泪肆流,长声哭泣啊。

2010 年8 月16 日

贾平凹老师四十年散文创作精选。着眼于自然的林中一花、河中一沙,通过对自然深情的抒写,还原生命的纯粹和本真,以及对万物生灵的思索。这是一份对万事万物由衷的热情与好奇,对生命有所追求,并在追求中展现出浓烈的个人风格。

万物有灵且美,用文学的方式思索生命本真。

贾平凹:喷嚏一打,便想到我妈了 贾平凹:喷嚏一打,便想到我妈了

我们总是不吝啬对子女、爱人表达自己的在意,却常常忽略了聆听妈妈的声音,或者给她一句赞美,甚至给她一个拥抱。
爱没有方向,但你就是导航。不管你想没想到妈妈,她都在第一时间想到你。给妈妈打个电话吧,告诉她,你爱她!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贾平凹:喷嚏一打,便想到我妈了》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网”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贾平凹:喷嚏一打,便想到我妈了》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tuijian/4368.html

(0)
上一篇 2023-05-14 23:57
下一篇 2023-05-15 14:35

相关推荐

  • 中年人的困境:活得累、改不动,还说不出口

    人到中年,日子没垮,可心里总觉得累。 想改变,却像被什么拽住,动不了;想倾诉,又不知道该跟谁说。 荣格派著名心理学家、心理分析师詹姆斯·霍利斯的这三本“中年之书”,正好说清了这种困境从哪来,以及该怎么开始松动它。 很多人到了中年,外人看着生活都挺稳定:有工作、有家庭、有社交,表面没什么问题。 可自己心里清楚,情绪越来越难控制,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偶尔还会冒出“这样下去还有什么意思”的念头。 想改变,却不知道从哪下手。 身边就有不少这样状态的70-80后,肩上背负着上有老下有小的重担,事业停滞不前…

    2025-08-18 好书推荐
    00158
  • 人性究竟有多易碎?《易碎品》这本国产悬疑高能到最后,后劲太大了!

    故事要从三个去湖边游野泳的中学生无意中撞见的一具尸体说起。幽深的密林中,白骨重见天日,牵扯出一桩错综复杂的都市连环罪案。 年轻女孩方瑶,跟未婚夫分手后人间蒸发,两年后化为白骨,「消失的她」遭遇了什么? 帅气医生袁东和富家千金丁冰,外表般配却是各怀心事的夫妻,平静的生活下涌动着怎样的危险暗流? 长袖善舞的女商人、穷凶极恶的催债人、绝路狂奔的赌徒……他们的命运怎样阴差阳错交织在一起? 每个怀揣着阴暗秘密的人,哪怕行走在阳光之下,也仿佛置身于悬崖边缘。家暴、赌博、整形事故、杀妻骗保、熟人性侵……与现实…

    2024-01-17 好书推荐
    001.3K
  • 豆瓣9.1分,太喜欢《白夜》这本100来页的书了!

    你好,我是老王。 最近读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夜》,没想到陀翁还有这般温情的小说。 《白夜》是中篇小说,100来页,用四个夜晚和一个清晨,来描写一段简单而迷幻的爱恋,很容易读,不比陀翁其它作品的深沉,但读完给人的感觉五味杂陈。 豆瓣评分 “我”是一位26岁的幻想家,在圣彼得堡(城市边缘)生活八年,但几乎没有熟人,像是透明的空气。 无人问津的“我”害怕一个人待着,经常独自在城市里游荡。一天晚上,“我”在运河堤岸溜达,遇到悲伤哭泣的娜斯简卡,然后开启为期四晚的约会。 娜斯简卡17岁,与奶奶相依为命,…

    2024-11-22
    00299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