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7《床,沙发,我的人生》原著小说!因为我的屈从,我的过去在身后分崩离析

比起一场考试,人生有时更像是一部电影、一局游戏。没有标准答案,也没有固定的交卷时间,你的不同选择会将你引向不同终点。

选择蓝色药丸,继续在混沌中幸福地生活;选择红色药丸,了解世界的真相并试图挣脱藩篱。

选择留在生活了一辈子的邮轮上,与红尘隔离,在火光中结束自己纯洁无暇的生命。

选择变成山上的两块石头,在无声的交流中实现母女间最终的相互理解。

选择生活,选择工作,选择事业,选择家庭,选择该死的大电视机……

1、选择轻松自由

在法国电影《轻松自由》原著小说《床,沙发,我的人生》里,主人公「那谁」(是的,他没有名字)用当下流行的话来说,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躺平」派。

豆瓣8.7《床,沙发,我的人生》原著小说!因为我的屈从,我的过去在身后分崩离析
电影《轻松自由》官方海报

「几本书,一点愁,外加大量的音乐,就是我无所事事的日常。我半眯着眼,看时光一天天流逝。日历早就被束之高阁,未来、明天这等唬人的词统统被我拒之门外。我停止了思考,我睡着了。」

「我的货币单位是睡眠时长,月底,一结算进账,我俨然成了一位百万富翁。」

可惜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他的轻松自由,于是25岁的他被父母赶出家门,独身一人来到了巴黎,而行囊里只有一张硕士文凭。

到了大城市,「那谁」依旧选择轻松自由。

得到了在电视台实习的机会,高兴了还没两天,却发现自己只不过是成天做些收发信件、搬运杂物、泡咖啡的杂事。于是心安理得地开始混日子,整天在走廊里来回逛等人派活儿。

想要恋爱来填补空虚,却不愿用心去寻找真爱,只是像在超市货架上选择早餐麦片一样随机追求电视台里经过「筛选」的美丽女孩。反正被拒绝了也失望不了多久。

意外受到老板的赏识,以为自己即将在职场大显身手,却发现老板只不过是想和自己演一出「断背山」,而他只能选择要么接受要么滚蛋。

他选择了滚蛋,却不去找一份新的工作,而是将室友的求职拒信伪装成自己的去领失业保险(不能用自己的,万一真找到工作就糟糕了!),拿到钱后继续享受三个月的躺平生活。

偶尔他也对现状感到恐慌,偶尔他也想着活出点精彩,征服外面的世界,但外面的世界却总是对他泼上一盆冷水。

每一次试图合群、试图找到人生目标、试图找到真爱、试图活出个人样,他都以失败告终,那么算了吧,不如在床和沙发上虚度人生。

2、我们为何躺平

躺平是一种无奈。

「我们逃避努力,逃避责任,一天天地瘫在沙发里,面前的电视展现着一方迷你的世界。而屋外,则是我们害怕面对的世界。」

豆瓣8.7《床,沙发,我的人生》原著小说!因为我的屈从,我的过去在身后分崩离析
本书作者,罗曼·莫内里

《床,沙发,我的人生》的作者、法国作家罗曼·莫内里也像「那谁」一样有过一段迷茫的时光:

他1980年出生于法国里昂,有着语言学和传播学的学位,矢志成为记者,离开校园后,曾在法国各大知名媒体实习。可事与愿违,这些实习工作都相当无聊,而且到头来银行账户空空如也。于是他从这场恶性循环中抽身而出,回到家里彻底躺平。

幸好天随人愿,理想的工作最终从天而降:他在《精华》杂志上发表了几个短篇小说,紧接着又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床,沙发,我的人生》,2014年这部处女作被法国导演本杰明·格德杰搬上大银幕,改编为电影《轻松自由》。

豆瓣8.7《床,沙发,我的人生》原著小说!因为我的屈从,我的过去在身后分崩离析

《床,沙发,我的人生》

[法] 罗曼·莫内里 著

吕俊君 译

中信出版·春潮

2023年3月

 

莫内里的著作另有《鲨鱼之跃》《多余的年轻人》《101封辞职信》等。虽然没有成为记者,但他成了一名成功的作家,能够靠写作的爱好养活自己。

但莫内里终究是天赋和机遇兼备的少数,大多数的「不稳定一代」法国青年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他们是21世纪初欧洲经济危机的最大受害者,毕业即失业,动不动就被裁员,也得不到政府的劳动保障。

学校保证的玫瑰色的未来没有实现,前途一片迷茫。于是他们便不得不和「那谁」一样,躲在自己小小的房间里,坐在电视机前,拿起可乐,把紧紧裹在身上的被子当作抵御外部世界的武器。

或许这就是为何十年前《床,沙发,我的人生》与改编电影《轻松自由》能在法国青年中取得广泛共鸣。而到了我们正所处的当下,这份共鸣依然存在。

我们拼命地内卷考学,又笑称自己是脱不下长衫的孔乙己;我们不敢停下脚步,把「gap year」变成了「gap day」或「gap hour」;我们就像Pavement乐队歌词里写的那样,「I was dressed for success, but success never come.」

我们憧憬实现理想抱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挥洒自己的才华,却发现现实只是一地鸡毛,向往的行业只是虚有其表,工作也不过只是在琐碎与重复中换来一点安全感。

这就是我们选择躺平的理由。

但除此之外,还有一点别的。

3、躺平是一种本性

「人必须有不平凡的人生吗?必须压抑本性才能成为英雄吗?绝对、完全、彻底地无所事事算不算一件作品呢?」

在讨论自己的人生会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时,「那谁」如是说。

大概没有多少人是真的因为喜欢工作而工作。我们更想要的或许是职业带来的体面、稳定的收入来源、以及像游戏里随机掉落的「成就」一样偶尔获得的成功。我们工作,因为我们害怕收到「无所事事」、「游手好闲」诸如此类的评价。

我们内心渴望成就一番事业,同时也渴望回到家躺在沙发上,获得无所事事本身带来的快乐:每天听喜欢听的音乐,看爱看的电影,下雨了就在室内睡一下午,起风了就去放风筝。

我们的脑海里每天都在上演着一场小小的拔河。一端是天使在推销抄写标准答案所带来的光明的一切,一端是魔鬼在挑动我们「叛逆」的本性、提醒我们不要被天使蛊惑。

因为确定性带来安全感,也是一种恐慌的根源。

豆瓣8.7《床,沙发,我的人生》原著小说!因为我的屈从,我的过去在身后分崩离析
电影《轻松自由》剧照

我们害怕被时代抛弃,也害怕被时代绑架:害怕不得不为父母的期待而活,不得不顺着社会设定的年龄闹钟走,害怕被打磨掉自己的所有棱角,变成恰到好处的一块拼图、一个零件,变成迁徙队伍后面盲从的一只羊,海洋里的一滴水。

「我在阳台上俯视着运转中的世界,从高处看去,世界真的挺吓人的。我不知道为什么一切都要运转得那么快。下面的人仿佛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想要什么、要去何方。而所有这些确定性都令我生厌、使我嫉妒。」

但在故事的结尾,或许是嫉妒战胜了厌恶,「那谁」还是屈从了。他找到了一份汽车销售的工作,剪掉长发剃掉胡子,脱下T恤换上西装,迎合男同事们低俗的笑话,对顾客夸夸其谈。

他选择去做一笔大单,而不是放下生意去追那个擦肩而过的、命中注定般的女孩。

他选择把命运交给了一枚硬币:反面就回家睡大觉,等着房东赶他出门;正面就去继续他唾手可得的职业生涯,作为最佳销售员站在第一排拍车展纪念照。

硬币选择了天使。

于是他拼尽最后的力气,挤出了一个鬼脸般的笑容。

豆瓣8.7《床,沙发,我的人生》原著小说!因为我的屈从,我的过去在身后分崩离析

近18万人关注,直呼“世另我”

豆瓣8.3高分电影《轻松自由》原著小说!

如果无所事事让你感到快乐

那就不算是虚度人生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豆瓣8.7《床,沙发,我的人生》原著小说!因为我的屈从,我的过去在身后分崩离析》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网”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豆瓣8.7《床,沙发,我的人生》原著小说!因为我的屈从,我的过去在身后分崩离析》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tuijian/4213.html

(0)
上一篇 2023-05-11 10:52
下一篇 2023-05-11 11:56

相关推荐

  • 强烈推荐这本赤裸裸的心理书籍,死亡实验:审判妓女!!!

    在科学心理学领域,死亡并未获得太多关注。大家可能会认为,我们同死亡之间的关系会产生的影响,无法通过严密的科学方法获得理解和测试。作为实验社会心理学家,我们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为什么这些关于“死亡”的观点无法被科学地设计然后进行实验?今天,今天为你分享如何用科学方法来解释应对潜意识里有关存在的恐惧。   我们对此进行了研究,提醒其中一组(即实验组)的参与者死亡终至,而另一组(即控制组)则不受提醒,然后观察被提醒的实验组被试是否会更加努力地坚持从文化中获知的信念。这个实验最初开始于1987年,实验过程…

    2024-07-04
    00294
  • 豆瓣9.1分,太喜欢《白夜》这本100来页的书了!

    你好,我是老王。 最近读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夜》,没想到陀翁还有这般温情的小说。 《白夜》是中篇小说,100来页,用四个夜晚和一个清晨,来描写一段简单而迷幻的爱恋,很容易读,不比陀翁其它作品的深沉,但读完给人的感觉五味杂陈。 豆瓣评分 “我”是一位26岁的幻想家,在圣彼得堡(城市边缘)生活八年,但几乎没有熟人,像是透明的空气。 无人问津的“我”害怕一个人待着,经常独自在城市里游荡。一天晚上,“我”在运河堤岸溜达,遇到悲伤哭泣的娜斯简卡,然后开启为期四晚的约会。 娜斯简卡17岁,与奶奶相依为命,住在一幢老公寓里。…

    2024-11-22
    00351
  • 咸安区图书馆馆藏推荐第7期:月光不是光

    本书是陈仓的散文集,共收录七篇大散文,包括《我有一棵树》《月光不是光》《哥哥的遗产》《拯救老父亲》等。作品描述的是改革开放至今,城乡变迁给身在其中的主人公们带来的各种情结,是乡愁、是亲情,是对过往生活的依恋、是对当下瞬息万变生活的恐惧与适应。其中,《我有一棵树》讲述了一个农民、一个村庄和形形色色的树木之间的命运纠葛;《月光不是光》描写的是进城打工者带着孩子回乡寻根的时候发现,农村变成了一个回不去的故乡;《拯救老父亲》讲述拯救病危父亲的过程,那是于无声处惊心动魄的过程。

    2023-03-10
    00595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