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看了那么多书,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我究竟还要多久才能变好?”

朋友小林最近的生活很不顺利

刚刚结束了一场长达5年的恋爱,又在竞争激烈的部门内部晋升中失败

用她的话说,就是情场职场双失意,没有人比自己更惨了

小林是个很要强的人,她不允许自己沉溺在失恋和失败中马上找起了各种让自己尽快走出来的办法

她休了长假,换了新发型,配了新眼镜,卖掉了和前任一起买的加湿器,删掉了5年来的种种回忆

她报了新的网络课程,一下班就学习,在空闲的周末尝试户外运动

她把“变好”“恢复”这些事排得满满当当

 

可是她发现,即便自己这么努力了,可是自己依然没有痊愈

那种一停下来、静下来就涌入心中的难过、委屈、无法释怀丝毫没有消失

 

为什么我看了那么多书,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图片@《内心强大的美女白川》

“我给了自己逃离的时间,我去旅游了,去户外运动,我做了这么多改变,我做了这么多重启生活的努力,为什么生活还是没有回到正轨?”

“我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变好?”

是小林做错了什么吗?

不,她什么都没有做错,她只是在“变好”这件事上太努力了

就像以前读书时候那样,老师总让她努力,必须努力学习、努力克服不良习惯、努力练习和适应未来将要到来的社会

努力总会有回报的——老师和学校都这样对她说

为什么我看了那么多书,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图片@《龙樱》

可是老师和学校没有教她的是,在心灵这件事上,努力的魔法会失灵。

当心灵陷入困境,我们要做的恰恰是别那么努力。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本教会我们“不那么努力”的书——《冥想:身心放松的力量》

不要去和生活“较劲”,而是去“允许”一切发生

为什么我看了那么多书,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01.与世界稍微拉开一点距离,等待平静到来

这本书从一个小故事开始讲起

一天,弟子问大师:“师父啊,我到底要多久才能 达到心灵的宁静?”

大师回答说:“三十年。”

吃惊的弟子抱怨道:“三十年未免太长,倘若我每日加倍努力, 昼夜不息,勤修苦练,是否无须如此长时间?”

沉默良久后, 大师惋惜道:“若其如此,你需要五十年......”

为什么我看了那么多书,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我们身处一个凡事都要有所收获的时代

努力就一定要有收获、付出一定要有回报

甚至反馈来得慢一点都会让我们感到焦虑——是不是我做错了?还是我还不努力?

但冥想不是这样

它不是一剂服用后就立竿见影有效的良方

它不是那双能马上把你拉出黑暗的手

它是一种生活态度

让你开始生活,去感受存在,剥离机械的日常后去真正体会自身的状态

冥想是呼吸:

没有任何一次呼吸与之前或之后的呼吸完全相同

当你真正开始体会一呼一吸间的气息流动时,你会感受到:

气息是“锚”,它帮助我们紧紧抓住当下这一刻

不要对呼吸有任何期待,不要指望它能够解决所有问题

但是当我们无法解决问题的时候,最好的做法就是:一遍一遍地专注于呼吸

而不是在那里辗转反侧,反刍内耗

为什么我看了那么多书,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图片@《凪的新生活》

冥想是倾听:

我们身处一个永恒的有声世界中

汽车、广播、电脑给了我们来自文明社会的声音

大海、青山、乡村给了我们来自生命的、大自然的声音

当我们心平气和地接受各种声音时

我们就能察觉到那些因为声音而引发的不易察觉的思绪

从而更深层次地了解自我

和嘈杂过后的宁静不期而遇

冥想是察觉:

一双鞋、一个苹果、一瓶冰水......

把握它们,抚摸它们,观察它们

让思绪肆意涌起,然后轻轻地让思想回流

不要在我们强迫自己活在当下时才开始注意平凡的日常

对那些视而不见的事物保持一份易受心及在场感

让我们开始察觉生活中的精妙

冥想完完全全是身体的活动:

我们在感受自己身体的时候

就不会再忽视或是含糊地概身体的感受

我们应尽可能经常地停下来体验身上发生的一切

此时此刻,身体是紧绷还是舒展,是疼痛还是自在

身体不会撒谎,它会给我们信息

我们要做的就是去感受它的点点滴滴

为什么我看了那么多书,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图片@《凪的新生活》

02.我们看着它们出现,又看着它们消失

当你行进在水底满布沙土的河床中,小沙团会在水中升起。

你想让你脚周围的水再变得清澈吗?

你肯定知道,用手或脚去抹平这些小沙团是徒劳的,这样只能掀起更多的沙团。

你越是想这样做,沙团就越多,水也就越浑浊。

除了停下来让沙团留在那里,等待它下沉,没有别的办法。

慢慢地你就会发现脚周围的水又变得清澈起来......

这就好比生活中的苦恼体验。

正念会告诉我们,要想看到清澈的水,

最好暂时放弃控制沙子的意愿,任由其沉入水底。

——《冥想:身心放松的力量》

就像不要搅起沙子那样

不要刻意安抚自己或使自己平静下来,不要强迫自己马上好起来

而是允许沙子存在,任由它存在

这就是冥想的核心——允许、接纳

接纳并不是说“什么都好”

而是说“都存在着,已经存在了”

首先,创造内心空间容纳当下的体验

当我们过分聚焦在某一件事、某一个情绪上时

世界会骤然变得很小,小到只要这件事做不好,天就塌了

当我们创造了足够大的内心空间时

某一件事、某一个情绪不过是再渺小不过的一粒尘埃

不要把整个内心空间都交给困扰和苦恼

而要使其在尽可能广阔的容器中稀释,让意识无限扩大

其次,接受这种体验,让它按照原本的样子自由存在

我们无法离开一个我们拒绝到达的地方

同样,我们也不能从一种不愿意去认识的痛苦中解脱出来

因此,我们得允许痛苦存在

痛苦就存放在广阔无垠的内心空间中

接受痛苦的情绪并同意穿越它

就像穿越云层一样,最终发现没有什么坚不可摧的东西

而在它的出口处,太阳的光芒重新闪耀......

为什么我看了那么多书,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图片@《凪的新生活》

03.束缚我们的从来不是他人,正是我们自己的内心

“我没坚持怎么办?”

“我不够自律怎么办?”

“为什么我总是无法像他们一样优秀?”

“是不是我还做得不够好?”

我们在忧虑,而忧虑又会因为反复思量而被强化

我们受困于自己的思想,总是迫切而焦虑地寻觅着心灵的安宁

但是心灵安宁并不通过重新安排生活而实现

就像文章一开始提到的小林

换一个新发型、换一个新环境或许会给她带来一定的积极心理暗示

但是无法给她带来恒久而有力的内心安宁

真正的心灵安宁,只存在于当我们从最深的层面理解自己的瞬间

那些漂亮的理论——那些没能击垮我们的会使我们更强大——也许并不适用于我们每一个人

不如承认内心中存在痛苦

并且承认,我们确实因为这份痛苦筋疲力尽、脆弱不堪

然后,我们和这份痛苦共存

不再自欺欺人地否定它

不再焦虑地想要逃离它

让它存在,成为我们的一部分

然后,我们继续生活

你会发现,那些差点杀死自己的痛苦已成为身上的一块疤

这块疤,让我们更强大

为什么我看了那么多书,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荷兰作家埃蒂·伊勒桑在被转移去死亡之地奥斯维辛集中营之前

曾在维斯特伯克集中营中这样写道:

生与死、苦难与快乐、肿胀双足上的脓疱、房屋后面的茉莉花、无尽的迫害和残暴,所有这一切,我都接纳了,它们构成了一个强有力的整体,我接受它们,就是接受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我们生活在一个过度与匮乏并存的时代

过度的饮食导致肥胖,过度的占有导致忧郁,对某种物质的过度需求......

匮乏的思考,匮乏的内在世界,匮乏的注意力......

我们的生活中有紧迫的事情

但我们生活中还有重要的事情

而二者间的平衡,可以通过冥想来找到

让我们一起闭上眼睛,终止行动,进入冥想

此刻我们便在广阔无垠的自由中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为什么我看了那么多书,还是过不好这一生?》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小编”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为什么我看了那么多书,还是过不好这一生?》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tuijian/29987.html

(0)
上一篇 2024-07-22 11:12
下一篇 2024-07-22 11:28

相关推荐

  • 襄图典藏 · 地方文献精品荐读 | 第125期:便请秋风催银杏《岘山》

    岘山在《辞海》中释义:岘即小而高的山岭。 岘山古树名木众多,不过有两棵树很特别,就是位于谷隐寺隐址门前的百年银杏树,每至深秋,亮丽的金黄妆点沧桑的古树,若遇秋风,缤纷的金色落叶散落在地。及至傍晚,暮色牵扯山风微凉,落晖浸染斑斓的落叶,置身其中,如入世外仙谷。 今年秋天,不像往年降温早,银杏总也黄得不痛快,迟迟才有了凉风的消息,便请催一催银杏,莫辜负岘山秋色。 书目推荐 书名:岘山 编著:岘山风景区建设指挥部 索书号:K928.3/3 馆藏位置:襄阳市图书馆五楼地方文献馆 《岘山》全书分为岘山简介、天下岘山、岘…

    2023-11-09
    00251
  • 推荐一本get新技能的书籍,人人都可动手做AI Agent基础入门!!!

    AI Agent是何方神圣? 让比尔·盖茨在2023年预言:未来五年内有望正式迎来它,彻底改变人类的生产力与生活方式。 让吴恩达教授在AI Ascent 2024演讲中高赞:今年得益于它的工作流的帮助,人工智能的能力范围将持续拓展,所有从事人工智能的人都应该关注这个令人兴奋的新兴趋势。 它就是卷爆大模型,引发微软、OpenAI 、谷歌、Meta打擂台赛,“代表了AI的一种未来”的AI Agent。 可能还有很多小伙伴对这个概念很陌生,今天,小异通过新书《动手做AI Agent》为大家科普一下它的来龙去脉。 Part.1 什么是AI Agent? Agent也可以译为“代理”。“代…

    2024-06-24 好书推荐
    00259
  • 奶酪与蛆虫+夜间的战斗(全2册)

    微观史扛鼎之作,中文世界期盼已久的经典 编辑推荐 史学巨擘金茨堡经久不衰的经典,出版45年来首次在中文世界出版 本书是几乎每一个学历史的人都知道或听过的名著,自1976年出版以来,享誉全球,至今已以意大利语、英语、法语、德语、葡萄牙语、加泰罗尼亚语、西班牙语、俄语、日语、韩语、捷克语、希伯来语、波兰语、爱沙尼亚语、芬兰语、克罗地亚语等多种文字出版了二十多个版本。 本书不仅是微观史学三大代表作之一,经过半个世纪的检验,也已成为当之无愧的现代史学经典。 妙笔生花,以丰富细节复活“小人物”及其日常生活,书写他的坎…

    2024-12-13
    00233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