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书推荐”明清小说:古典文学的一座高山

明清是中国小说史上的繁荣时期。这一时期的小说从思想内涵和题材表现上来说,最大限度地包容了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经过世俗化的图解后,传统文化以生动的形象和动人的故事而走进了千家万户。

1

“热书推荐”明清小说:古典文学的一座高山

初刻拍案惊奇

作者:凌蒙初

曾有一个笑话,道是一个老翁有三子,临死时分付道:“你们倘有所愿,实对我说,我死后求之上帝。”一子道:“我愿官高一品。”一子道:“我愿田连万顷。”末一子道:“我无所愿,愿换大眼一对。”老翁大骇道:“要此何干?”其子道:“等我撑开了大眼,看他们富的富,贵的贵。”此虽是一个笑话,正合着古人云:长将眼观螃蟹,看你横行得几时。

却又一件好笑,就是科第的人,总是那穷酸秀做的。及至肉眼愚眉见了穷酸秀才,谁肯把限稍来管顾他?还有一等豪富亲着,放出富欺贫的手段,做尽了恶薄腔予待他。到榜上有名,将转来,阿脬卵,偏是平日做腔欺负的,头名就是他上前出力。真个世间惟有这件事,贱的可以立贵,贫的可以立富;难分难解的仇,可以立消;极险极危的道路,可以立平。

弱为强所制,不在形巨细。卿蛆带是甘,何曾有长喙?话说天地间,有一物必有一制,夸不得高,恃不得强。这首诗所言“卿蛆”是甚么?就是那赤足蜈蚣,俗名“百脚”,又名百足之虫。这“带”又是甚么?是那大蛇。其形似带一般,故此得名。岭南多大蛇,长数十丈,专要害人。那边地方里居民,家家蓄养蜈蚣,有长尺余者,多放在枕畔或枕中。若有蛇至,蜈蚣便喷喷作声。放他出来,他鞠起腰来,首尾着力,一跳有一丈来高,便搭住在大蛇七寸内,用那铁钩也似一对钳来钳住了,吸他精血,至死方休。这数十丈长、斗来大的东西,反缠死在尺把长、指头大的东西手里,所以古语道“卿蛆甘带”,盖谓此也。

推荐理由

“热书推荐”明清小说:古典文学的一座高山

《初刻拍案惊奇》本名《拍案惊奇》,成书于天启七年,内分四十卷四十篇,“初刻”相对日后的“二刻”而言。与冯梦龙的“三言”取材自话本及说部不同,凌蒙初的“二拍”几乎全是个人创作,这一点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可谓空前。鲁迅先生认为,“二拍”中对“耳目之内,日用起居”的描写与记载,对我们了解明代社会人情,具有补史的价值。


2

“热书推荐”明清小说:古典文学的一座高山

红楼梦

作者:曹雪芹

“妹妹往那里去?怎么又哭了?又是谁得罪了你?” 林黛玉回头见是宝玉,便勉强笑道:“好好的,我何曾哭了。” 宝玉笑道:“你瞧瞧,眼睛上的泪珠儿未干,还撒谎呢。”一面说,一面禁不住抬起手来替他拭泪。林黛玉忙向后退了几步,说道:“你又要死了!作什么这么动手动脚的!” 宝玉笑道:“说话忘了情,不觉的动了手,也就顾不的死活。” 林黛玉道:“你死了倒不值什么,只是丢下了什么金,又是什么麒麟,可怎么样呢?” 一句话又把宝玉说急了,赶上来问道:“你还说这话,到底是咒我还是气我呢?”

林黛玉见问,方想起前日的事来,遂自悔自己又说造次了,忙笑道:“你别着急,我原说错了。这有什么的,筋都暴起来,急的一脸汗。” 一面说,一面禁不住近前伸手替他拭面上的汗。宝玉瞅了半天,方说道“你放心”三个字。林黛玉听了,怔了半天,方说道:“我有什么不放心的?我不明白这话。你倒说说怎么放心不放心?” 宝玉叹了一口气,问道:“你果不明白这话?难道我素日在你身上的心都用错了?连你的意思若体贴不着,就难怪你天天为我生气了。” 林黛玉道:“果然我不明白放心不放心的话。” 宝玉点头叹道:“好妹妹,你别哄我。果然不明白这话,不但我素日之意白用了,且连你素日待我之意也都辜负了。你皆因总是不放心的原故,才弄了一身病。但凡宽慰些,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

林黛玉听了这话,如轰雷掣电,细细思之,竟比自己肺腑中掏出来的还觉恳切,竟有万句言语,满心要说,只是半个字也不能吐,却怔怔的望着他。此时宝玉心中也有万句言语,不知从那一句上说起,却也怔怔的望着黛玉。两个人怔了半天,林黛玉只咳了一声,两眼不觉滚下泪来,回身便要走。宝玉忙上前拉住,说道:“好妹妹,且略站住,我说一句话再走。” 林黛玉一面拭泪,一面将手推开,说道:“有什么可说的。你的话我早知道了!”口里说着,却头也不回竟去了。

 

推荐理由

“热书推荐”明清小说:古典文学的一座高山

《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长篇小说。以宝黛爱情悲剧为主线,以四大家族的荣辱兴衰为背景,描绘出18世纪中国封建社会的方方面面,以及封建专制下新兴资本主义民主思想的萌动。结构宏大、情节委婉、细节精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声口毕现,堪称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经典。


3

“热书推荐”明清小说:古典文学的一座高山

聊斋志异

作者:蒲松龄

童时赴郡试,值春节。旧例,先一日,各行商贾,彩楼鼓吹赴藩司,名曰“演春”。余从友人戏瞩。是日游人如堵。堂上四官皆赤衣,东西相向坐。时方稚,亦不解其何官。但闻人语哜嘈,鼓吹聒耳。忽有一人,率披发童,荷担而上,似有所白;万声汹动,亦不闻为何语。但视堂上作笑声。即有青衣人大声命作剧。其人应命方兴,问:“作何剧?” 堂上相顾数语。吏下宣问所长。答言:“能颠倒生物。”吏以白官。少顷复下,命取桃子。

术人声诺。解衣覆笥上,故作怨状,曰:“官长殊不了了!坚冰未解,安所得桃?不取,又恐为南面者所怒。奈何!”其子曰:“父已诺之,又焉辞?”术人惆怅良久,乃云:“我筹之烂熟。春初雪积,人间何处可觅?惟王母园中,四时常不凋谢,或有之。必窃之天上,乃可。”子曰:“嘻!天可阶而升乎?”曰:“有术在。”乃启笥,出绳一团,约数十丈,理其端,望空中掷去;绳即悬立空际,若有物以挂之。未几,愈掷愈高,渺入云中;手中绳亦尽。乃呼子曰:“儿来!余老惫,体重拙,不能行,得汝一往。”遂以绳授子,曰:“持此可登。”子受绳有难色,怨曰:“阿翁亦大愦愦!如此一线之绳,欲我附之,以登万仞之高天。倘中道断绝,骸骨何存矣!”父又强呜拍之,曰:“我已失口,悔无及。烦儿一行。儿勿苦,倘窃得来,必有百金赏,当为儿娶一美妇。”

子乃持索,盘旋而上,手移足随,如蛛趁丝,渐入云霄,不可复见。久之,坠一桃,如碗大。术人喜,持献公堂。堂上传视良久,亦不知其真伪。忽而绳落地上,术人惊曰:“殆矣!上有人断吾绳,儿将焉托!”移时,一物堕。视之,其子首也。捧而泣曰:“是必偷桃,为监者所觉。吾儿休矣!”又移时,一足落;无何,肢体纷堕,无复存者。术人大悲,一一拾置笥中而合之,曰:“老夫止此儿,日从我南北游。今承严命,不意罹此奇惨!当负去瘗之。”乃升堂而跪, 曰:“为桃故,杀吾子矣!如怜小人而助之葬,当结草以图报耳。”坐官骇诧,各有赐金。

术人受而缠诸腰,乃扣笥而呼曰:“八八儿,不出谢赏,将何待?”忽一蓬头僮首抵笥盖而出,望北稽首,则其子也。以其术奇,故至 今犹记之。后闻白莲教能为此术,意此其苗裔耶?

 

推荐理由

“热书推荐”明清小说:古典文学的一座高山

《聊斋志异》是我国着名文学家蒲松龄所着的文学巨着。蒲松龄在继承魏晋志怪和唐宋传奇传统的基础上,以隽永之笔、博爱之情,取得了中国文言小说创作的高成就,本书也就成为一部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不朽作品。


4

“热书推荐”明清小说:古典文学的一座高山

浮生六记

作者:沈复

芸每日饭必用茶泡,喜食芥卤乳腐,吴俗呼为臭乳腐,又喜食虾卤瓜。此二物余生平所最恶者,因戏之曰:"狗无胃而食粪,以其不知臭秽;蜣螂团粪而化蝉,以其欲修高举也。卿其狗耶?蝉耶?"芸曰:"腐取其价廉而可粥可饭,幼时食惯,今至君家已如蜣螂化蝉,犹喜食之者,不忘本出;至卤瓜之味,到此初尝耳。"余曰;"然则我家系狗窦耶?"芸窘而强解日:"夫粪,人家皆有之,要在食与不食之别耳。然君喜食蒜,妾亦强映之。腐不敢强,瓜可扼鼻略尝,入咽当知其美,此犹无益貌丑而德美也。"余笑曰:"卿陷我作狗耶?"芸曰:"妾作狗久矣,屈君试尝之。"以箸强塞余口。余掩鼻咀嚼之,似觉脆美,开鼻再嚼,竟成异味,从此亦喜食。芸以麻油加白糖少许拌卤腐,亦鲜美;以卤瓜捣烂拌卤腐,名之曰双鲜酱,有异昧。余曰:"始恶而终好之,理之不可解也。"芸曰:"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芸的癖好与我相同,而且能察言观色、推敲眉目,所以我一举一动,对她使个眼色,她便心领神会,无不办的头头是道。我曾说:“可惜你是女子,性格又安顺,如果能化女为男,我和你一起访拜名山、搜探胜地,遨游天下,不亦快哉!”芸说:“这有什么难的?等我两鬓斑白之后,虽不能和你远游五岳,但近地如虎皋、灵岩,南到西湖,北到平山,都可以一起去游玩啊。”我说:“怕的是你两鬓斑白的时候,步履艰难,走不动啦。”芸道:“今生如果不能那么就约定来世吧。”

 

推荐理由

“热书推荐”明清小说:古典文学的一座高山

沈复所着此书,记叙了作者夫妇间平凡的家居生活,坎坷际遇,和各地浪游闻见。文辞朴素,情感真挚,前人曾有“幽芳凄三角,读之心醉”的评语。本书文字不长,但向为文学爱好者和研究者所重视,影响广泛。


5

“热书推荐”明清小说:古典文学的一座高山

镜花缘

作者:李汝珍

孟子云:“鱼我所欲,熊掌亦我所欲。”鱼则取其味鲜,熊掌取其肥美。今贵处以燕窝为美,不知何所取义,若取其味谈,何如嚼蜡?如取其滋补,宴会非滋补之时,况荤腥满腹,些须燕窝,岂能补人?如谓希图好看,可以夸富,何不即以元宝放在莱中?——其实燕窝纵贵,又安能以此夸富?这总怪世人眼界过浅,把他过于尊重,以致相沿竟为众肴之首,而并有主人亲上此莱者。此在贵处固为敬客之道,荐在敝地观之,竟是捧了一碗粉条子上来,岂不肉麻可笑?幸而贵处倭瓜甚贱,倘竟贵于诺菜,自必以他为首。到了宴会,主人恭恭敬敬捧一碗倭瓜上来,能不令人喷饭?若不论菜之好丑,亦不辨其有味无味,竞取价贵的为尊,久而久之,一经宴会,无可卖弄,势必煎炒真珠,烹调美玉,或煮黄金或煨白银,以为首菜了。

虎豹从来不敢吃人,并且极其怕人,素日总以禽兽为粮。往往吃人者,必是此人近于禽兽。当其遇见之时,虎豹并不知他是人,只当也是禽兽,所以吃他。人与禽兽之别,全在顶上灵光。禽兽顶上无光,如果然之类,纵有微光,亦甚稀罕。人之天良不昧,顶上必有灵光,虎豹看见,即远远回避。倘天良丧尽,罪大恶极,消尽灵光,虎豹看见,与禽兽无异,他才吃了。至于灵光或多或少,总在为人善恶分别。有善无恶,自然灵光数丈,不独虎豹看见逃窜,即一切鬼怪,莫不远避。

 

推荐理由

“热书推荐”明清小说:古典文学的一座高山

李汝珍凭借自己丰富的想象、幽默的笔调,运用夸张、隐喻、反衬等手法,创造出了结构独特、思想新颖的长篇小说《镜花缘》,书中写了君子国、女儿国、无肠国等国家,表现出作者无与伦比的想象力,而在其所描写的浪漫虚幻的世相下,却展现出对生命的热爱、对死亡的敬畏、对人类生存境遇的追问。


6

“热书推荐”明清小说:古典文学的一座高山

老残游记

作者:刘鹗

这山里的路,天生成九曲珠似的,一步二曲。若一直向前,必走入荆棘丛了。却又不许有意走曲路,有意曲,便陷入深阱,永出不来了。我告诉你个诀窍罢:你这位先生颇虚心,我对你讲,眼前路,都是从过去的路生出来的;你走两步,回头看看,一定不会错了。

到了阁子中间,靠窗一张桌子旁边坐下,朝东观看,只见海中白浪如山,一望无际,东北青烟数点,最近的是长山岛,再远便是大竹、大黑等岛了。那阁子旁边风声呼呼价响,仿佛阁子都要摇动似的,天上云气一片一片价叠起。只见北边有一片大云,飞到中间,将原有的云压将下去,并将东边一片云挤的越过越紧,越紧越不能相让,情状甚为谲诡。过了些时,也就变成一片红光了。

儒、释、道三教,譬如三个铺面挂了三个招牌,其实都是卖的杂货,柴米油盐都是有的,不过儒家的铺子大些,佛、道的铺子小些,皆是无所不包的。又说:凡道总分两层:一个叫道面子,一个叫道里子。道里子都是同的,道面子就各有分别了,如和尚剃了头,道士挽了个髻,叫人一望而知,那是和尚、那是道士。倘若叫那和尚留了头,也挽个髻子,掖件鹤氅;道士剃了发,着件袈裟:人又要颠倒呼唤起来了,难道眼耳鼻舌不是那个用法吗?

 

推荐理由

“热书推荐”明清小说:古典文学的一座高山

《老残游记》是刘鹗晚年写的一部小说。书中借老残的游历见闻,对当时吏治的黑暗痛加攻击,本书流行五十年来,拥有相当广泛的读者。鲁迅先生也赞说:“叙景状物,时有可观。”作为一部艺术作品来看,无论在语言的运用上、在对生活的观察上、在细节的描绘上,都看得出作者不愿因袭、追求创造的精神。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热书推荐”明清小说:古典文学的一座高山》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网”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热书推荐”明清小说:古典文学的一座高山》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tuijian/2472.html

(0)
上一篇 2023-03-03 11:30
下一篇 2023-03-03 11:44

相关推荐

  • 读完《一万小时天才理论》这本书只需要2个小时,却能为你提供长达10年的原动力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是由美国作家丹尼尔·科伊尔所著的一本关于个人成长的书,他走访了许多科学家、教练、老师和人才研究专家,探究了技能学习过程的秘密。 这本书不厚,200来页,12万字,两个小时就可以读完。主要观点就是:任何领域的任何专家都要经过10000小时专心致志地练习,即精深练习*一万小时=世界级技能。 这里的一万小时,按照每天练习3小时计算,大概就是10年的时间。 它包含了三个因素: 01.精深 其中讲到一个关键词:精深练习。 所谓精深练习,就是朝着既定目标挣扎前进,挑战自己的能力极限,不断犯错。 如果你想要变得更…

    2024-05-09
    00149
  • 各朝各代那些事儿(套装30册)

    一次读懂中国5000年历史精华,通俗快读,看完就能运用的超级智慧 编辑推荐 超过100个历史细节故事,看尽5000年世道人心; 深度挖掘中国历史最狡诈的政客、最杰出的枭雄、最聪明的智者、最智慧的权谋术,最繁盛又血腥的朝代; 读通中国人的特性,看清人情世故,掌握中国思维,学会中国社交的精准高效方法; 严谨的史料,趣味通俗的讲解,秒懂历史。 内容简介 在历史中,能看到个人乃至国家的命运轨迹。历史不止是旧的过去,更是未来的预示,能够通晓历史的人,一定能在时代巨变中把握自己,走对未来每一步。 现代人读历史,如何才能从中看…

    2024-12-12
    00140
  • 豆瓣9.0《查理·芒格的智慧》强烈推荐这本再版的经典书籍!

    01/ 狐狸与刺猬的隐喻 如果你接触过查理·芒格的格栅理论,就会发现芒格真的很像一只狐狸,因为他知道太多的“小”事。 为什么我会这么讲呢?这就要说到著名的“狐狸与刺猬”的隐喻。古希腊有个诗人叫阿基洛科斯,他曾写过一首诗,前半段灰飞烟灭在了历史的尘埃里,传世未绝的后半段如果比较准确地直译过来就是:狐狸多知,而刺猬有一大知。 诗人想表达的意思是,狐狸狡猾,有很多诡计来吃掉刺猬;但刺猬只需要一招就可以保护自己——将柔软的身体蜷缩在坚硬而多刺的壳里。 但如果不加任何先入为主的偏见与主观判断,我们完全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看…

    2024-09-23
    00365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