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拓扑与物理》

物理界权威著作,解析诺奖最关注的前沿问题、全新发现

诺奖得主杨振宁与11位国内外权威科学家共同撰写

探索物理的玄与妙感受新知的深与广

好书推荐:《拓扑与物理》

书名:《拓扑与物理

作者:杨振宁 等

译者:常亮 崔星山 于立伟

出版: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1年1月

出品:酷威文化

书号:978-7-5390-7346-0

定价:69.80元

开本:16开

上架:畅销 / 大众科普

【编辑推荐】

★顶级作者,科学巨著——杨振宁与11位权威人士共同撰写。

《拓扑与物理》作者阵容强大,由“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罗杰·彭罗斯,理论和数学物理领域的最高荣誉“狄拉克奖章”获得者张首晟、文小刚,“20世纪伟大的数学家”之一迈克尔·阿蒂亚,“M理论”创立者爱德华·威滕等拓扑与物理界权威科学家、教授共同撰写。

该书获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教授颜丙海,南京大学教授卢明辉等知名学者联袂推荐。中国科学院院士邢定钰评价其:“对相关领域有启示和引领作用。”被业界誉为“不可错过的物理学读物”。

该书是物理学研究者的必读宝典,物理爱好者的进阶读物。在带你探索物理的玄与妙,感受新知的深与广的同时,还能带你遍寻生活每个角落中隐含的拓扑物理学,感受物理对人类社会的深远影响。

★特邀专家,精译严审——打造典藏级物理读本。

《拓扑与物理》的三位译者分别为南开大学陈省身数学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常亮,普渡大学数学系助理教授崔星山,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博士后研究员于立伟。专业知识丰富,保证译文准确且流畅。

该书还特邀原书编者——牛津大学墨顿学院导师何杨辉组建了校对小组,成员包括伦敦大学城市学院数学系博士包佳康和南开大学物理学院伯苓班李想,反复审校,以确保每个知识点严谨准确。

★诺奖关注,热门前沿——汇聚领域新知。

《拓扑与物理》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杨振宁,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院院长葛墨林,伦敦大学城市学院数学系教授何杨辉编辑整理。内容包括拓扑学在量子信息、规范场、引力场等领域中的发展。还在黑洞、拓扑引力、拓扑绝缘体等热门问题上,阐释了拓扑与物理之间的深刻联系。

全书有近百幅辅助学习图,以简洁易懂的语言,向读者介绍了拓扑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和最新的研究成果。无论是物理学领域的学者、教师,还是相关行业从业人员、爱好者,都能各取所需,各有所获。

★精装双封,烫金工艺——彰显卓越品质。

该书为精装双封,护封烫金,尽显如物理学般的绚丽与沉稳。内文采用128克铜版纸印刷,含彩插38张,给你典藏级的阅读品质。

 

【内容简介】

拓扑物理学到底是什么?是身边常见的鞋带、节日装饰的中国结、不停笔的连线游戏?还是科幻电影中绕来绕去的莫比乌斯指环、奇形怪状的克莱因瓶?事实上,它们都是拓扑物理学的延伸。

《拓扑与物理》一书集合了包括杨振宁在内的12位国内外权威科学家的前沿研究成果,内容涵盖拓扑学在量子信息、规范场、引力场等领域中的发展。还有在黑洞、拓扑引力、拓扑绝缘体等问题上,拓扑学与物理学之间的复杂联系。全书通过近百幅辅助学习图,构建出拓扑物理学的框架,带领读者探索拓扑物理学的深层涵义。感受物理对人类社会的深远影响。

 

【作者简介】

杨振宁:中国科学院院士,“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其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做出了里程碑性的贡献。

 

[英]迈克尔·阿蒂亚(M.F.Atiyah):“20世纪伟大的数学家”之一,“阿蒂亚-辛格指标定理”的证明者之一。曾荣获“菲尔兹奖”“科普利奖章”等多个奖项。被英国皇室授予下级勋位爵士。

 

[英]尼古拉斯·曼顿(N.S.Manton):剑桥大学应用数学和理论物理系的数学物理学教授,圣约翰学院研究员,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主要从事粒子和核物理方面的研究。曾出版作品《后费曼物理学讲义》。

 

[荷兰]罗贝特·戴克赫拉夫(Robbert Dijkgraaf):数学物理学家,弦理论家。阿姆斯特丹大学的终身教授。

 

[美]爱德华·威滕(Edward Witten):“菲尔兹奖”得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弦理论和量子场论的顶尖专家。创立了“M理论”。曾被美国《生活》周刊评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六位有影响的人物”。

 

[美]路易斯·H.考夫曼(Louis H.Kauffman):伊利诺伊大学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科学系教授。促进了“考夫曼多项式”的引入和发展。

 

[韩]金明迥(Minhyong Kim):牛津大学墨顿学院教授,浦项工科大学数学系主席。擅长丢番图方程,并在应用算术丢番图方程问题的研究上,有着突出的贡献。

 

[英]罗杰·彭罗斯(Roger Penrose):“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牛津大学数学系名誉教授。发现了黑洞的形成是对广义相对论的有力预测。曾出版作品《皇帝新脑》。

 

[美]王正汉: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数学系教授,周边理论物理研究所主席,微软研究院Station Q首席研究员。

 

[美]文小刚:麻省理工学院终身教授,美国物理学会会士。曾获得“狄拉克奖章”。在研究量子力学如何影响多体系统方面做出了独立贡献。

 

张海军: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和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主要从事计算凝聚态物理学研究。因发现三维拓扑绝缘体,获得“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

 

[美]张首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丹华资本创始董事长。曾获“狄拉克奖章”“求是杰出科学家奖”等多项大奖。他发现的“量子自旋霍尔效应”,被《科学》杂志评为当年的“全球十大重要科学突破”之一。

 

【译者简介】

常亮: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数学博士。现为南开大学陈省身数学研究所特聘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量子拓扑与数学物理。

 

崔星山: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数学博士,普渡大学数学系助理教授。研究方向包括拓扑量子场论、量子信息等。

 

于立伟:南开大学陈省身数学研究所博士。现为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博士后研究员。研究方向包括量子人工智能、拓扑量子计算等。

 

【权威点评】

拓扑本是有趣且深刻的数学概念,后被引入物理学中,在物理学领域绽放出绮丽的学术之花,为当代物理学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窗口。该书深入浅出地从不同角度向读者介绍了拓扑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实为一部不可多得的拓扑物理学领域的好书,对相关研究领域的学者有启示和引领作用。

——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邢定钰

这该书以轻松的语言,向大家展示了不同层次和角度的拓扑物理学的前沿研究成果。“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希望大家与作者一起品味拓扑物理的奇妙。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海军

这该书是十余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菲尔兹奖”等奖项的作者,对拓扑与物理的独特解析和深刻思考。内容包括黑洞、拓扑引力、拓扑绝缘体、任意子等近来关于拓扑与物理之间深刻联系的文章。读《拓扑与物理》一书就是聆听诸多大师的一席话。

——周边理论物理研究所主席、微软研究院Station Q首席研究员 王正汉

拓扑与物理的美妙结合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饱含深层次内涵,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该书构架出了拓扑物理学的框架,揭示了拓扑物理的内在美,激发读者对拓扑物理的兴趣,同时也展示了拓扑学在量子信息、规范场、引力场等前沿领域中的发展,蕴含着值得深思的“道”。

——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卢明辉

 

【目录】

第一章 核及原子的复几何

第二章 拓扑引力的进展

第三章 马约拉纳费米子以及辫子群的表示

第四章 算术规范场论:简要介绍

第五章 奇性定理

第六章 任意子之外

第七章 物理学的四次革命和第二次量子革命——量子信息下力和物质的统一

第八章 从第一性原理计算的角度看拓扑绝缘体

第九章 哈珀模型中的SO4对称性

附录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好书推荐:《拓扑与物理》》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网”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好书推荐:《拓扑与物理》》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tuijian/2035.html

(0)
上一篇 2021-04-30 22:46
下一篇 2021-06-02 11:31

相关推荐

  • 这本书,才是内在力量的天花板,强烈推荐

    今天,为大家分享的一本好书——《信念:相信是万能的开始》。 作者奥里森 马登博士 成功学之父 被世界公认为美国成功学的奠基人 最伟大的成功励志导师 《信念:相信是万能的开始》,美国十大励志好书畅销榜第一名。 开篇,作者写到: “很多时候,奇迹不会在你身上发生,仅仅是因为你不相信它会到来。” 本书从人生的物质贫困、精神懦弱、身体孱弱、思维羞愧等各方面,逐一分析阐述了,人们在不得不面对的诸多困难前,如何运用自身的“信念力”,来激发潜能,以对自己想做的事情或人生目标的达成起到奇迹般的作用。 让我们明白…

    2024-10-13
    00385
  • 推书网好书推荐:50多个国家争相出版的一本书《我是马拉拉》

    导读 世界是纷繁复杂的,很多事情我们虽然习以为常,但并不了解其真相,我们需要用一些理论来揭示事物运行的逻辑规律,推演命运发展的因果关系。 今日重点推荐《我是马拉拉》 作者:[巴基斯坦]马拉拉 这本书讲了什么? 1.马拉拉,一个生活在巴基斯坦斯瓦特河谷地区的平凡女孩,从小在学校长大的她,阅读和书写是她最大的乐趣。当年幼的她在父亲的膝头设想人生的无限可能时,残酷的生活带走了马拉拉喜爱的玩具手机、儿童节目和那件漂亮的蓝格子校服以及她热爱的书本。 考试日的清晨,没有即将迎来假期的愉悦,只有学校被迫关闭的…

    2023-08-18
    00389
  • 12个月零1天:豆瓣9.3,推荐这本书,让你读懂死亡、悲伤与爱(建议深读!)

    人死亡后,意识是否仍旧存在? 随着科学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人的心脏停止跳动后,意识并不会随之完全消失,大脑活动可能在一定时间内继续进行。 一些有过濒死体验的幸存者案例也证明了这一点。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幸存者的调查中,81位的幸存者里有半数以上在濒死时出现了对过往生活的回顾,近半数的人感受到了意识从自身分离,自身形象脱离了躯体,游离到空中。 迄今为止,人类还无法合理解释濒死体验这一现象。有科研者称其是人类脑部神经在特殊条件下的反射和潜意识思维运作,也有很多心灵学家将它当做死后世界的证据…

    2024-02-05
    00228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