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透工作的本质,热爱日常的生活,不忙不慌。
不忙不慌,这是一种能够重新连接内在自我的力量,也是一种活得丰盈而自洽的生活方式。
它提醒我们,无论生活如何喧嚣,我们要在具体的工作和生活中,修炼自己的内核,建立稳定的价值观,找回内心的平静和喜悦。世界纷纷扰扰,走自己的路就好。
书名:不忙不慌
作者: 林桂枝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页数: 288
ISBN: 9787521761122
不为白痴工作
多年以前,我已经把当老板和听老板话这两件事想得很清楚。我不是任何人的老板,我是我自己的老板;我不当任何人的下属,我是我自己的下属。
有鉴于此,“我的老板是白痴”这个说法对我来说毫无意义。你是你自己的老板。自己管理好自己,为自己的工作与前程负责。如果自己管不好自己,那么没有人可以帮你。
从某种意义来说,没有人可以真正成为其他人的老板,因为没有任何人可以控制或是管住其他人。换句话说,世界不需要那么多的管理层。
我是我自己唯一的下属,意味着我必须提携、关怀、督促、 勉励自己,对自己全权负责。工作不顺利,给自己讲个笑话;提案通过,和自己喝杯小酒;在满足外界的种种要求之后,想想为自己做点事情;在听完指令后,停下来静心倾听自己的内心感受。
进一步这样想:想从别人身上学到更多知识,也要让别人从自己身上获得启迪;希望别人听自己发言,也要让自己的表达言之有物;期望身边的人与你和解,首先自己跟自己和解。
事关自己,兹事体大。你是你自己的老板,你是你自己的下属。
在哪里不重要,跟谁在一起最重要
有一件事与爱情相似,那就是上班。上班和爱情在某些方面是一致的:在哪里不重要,跟谁在一起最重要。
每一天,我们将生命的最佳状态用在班上。人生仅有的黄金岁月我们都用来上班了。所以,请尽量找到与你契合的人和你一起工作。
跟情人在一起,茅屋也是天堂。考虑附加条件的人,不懂得爱情。他(她)们会为金钱、地位而追求、维系或放弃一段 爱情,这些人是没有想清楚,或者是想得太过清楚。
一家公司有多大,办公地点有多好,大老板是谁都不重要, 只要按时发工资,跟谁在一起才最重要。
作为主管,我庆幸可以选择跟谁一起工作。我挑人,挑和我一起工作的人。跟合拍的人一起工作,令人感到愉悦,愉悦能激发人的潜能,也许碰巧还会延长寿命。
以前上班时,对来面试的人,我会暗自问自己一个问题:我会不会跟眼前这个人下班去喝杯咖啡,或者坐下来聊聊天?如果会,我会聘。这个奇怪的问题,帮我聘了不少优秀的人。
今天我与他们不再一起工作,可是仍会见面聊天,不喝咖啡喝杯酒。
工作与错位
我的工作状态相当简单:工作时工作。我的非工作状态同样简单:休息时休息。
工作时工作,工作时不去做跟工作无关的事,这是基本的职业素养。休息时休息,休息时不再想工作的事情,这是爱护自己的身体。
以前我在广告公司上班,经常有机会与制片合作。不少制片经常出现错位工作的状态:准备甲片的时候不停联系乙片的事情;正在监督乙片拍摄的时候又去忙着安排丙片的流程;处 理丙片的时候又跑去网购,不停地处理无关要紧的琐事。最后甲客户为乙客户买了单,乙客户为丙客户结了账,丙客户白付了制片的监督费。这些制片不断错位,对眼下的事情永远做 不好。
还有一种情况是上班时间老在惦记家里的事,下了班总在琢磨公司的事。上班做下班的事,下班了心里还在上班,上下班混在一起,结果什么事都弄得七零八落。
也有人喜欢把下午的班当成早上的班,用晚上填补第二天 上午的班。该上班的时间在睡觉,该睡觉的时候去上班。如果 当事人管点事,他的手下永远在盲然地等候领导睡醒来上班, 大家只好没完没了地加班。这种情况叫一将无能,累死千军。
更有一些人对自己的本职工作不够专业,却喜欢越界。例如,广告公司的美术不懂美术却爱掺和文案,文案搞不定文案却去管理新人,管理层不善于管理,转而去耍手段。
坐在自己的位置,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工作时间,百分之百地兢兢业业。
吞噬光阴的工作群
一个工作群,相当于一个吞噬光阴的巨人。他吃掉了我们吃饭的时间。我们工作,是为了吃饭;有了工作,吃饭却成了问题。
每一双不同眼睛的下面,原来伴随着一张不同的嘴巴。如今,每一双不同眼睛的下面,必然有着一个不同的手机,它们组成一个又一个工作群,相当于无数个吞噬光阴的巨兽。
下班了,请打开勿扰模式,邀来一弯新月,抵挡那些反馈、 报表和“嗯哈”。告诉对方,事情不太急的话,明天上班再联系;哪怕事情急,大家也要先吃饭,说不定吃完了,事情自然就有了答案。
嫁给工作
我出嫁许多年了。我嫁给了我的工作。也许你和我一样,也有这样的一段婚姻。
人与工作是一种婚姻关系,一种需要投入、经营、付出的关系。不良的婚姻关系极为耗费精力,需要莫大的勇气去面对。它还需要或多或少的牺牲:有的人放弃理想,有的人牺牲个性。在工作中,无数人在不经意间舍弃了耿直的天性而变得唯唯诺诺,失去少时的真挚而改为油腔滑调;也有人埋葬了热爱自然的本性,不得已天天与人周旋酬对。
婚姻恍如一面镜子,镜中人往往被日常的琐事消耗得面容憔悴,生活的担子压得人扭曲变形,原来那个满怀理想、良善正直的人不知不觉间便走了样,看不见昔日的神采。
工作的要义,就在直面镜中人与镜前的自己的差异,真诚地与镜中人展开对话。当我们意识到镜中的自己已经不再是原来的自我,须以圆融之心与己相见,鼓励、提醒镜中人,不要丢弃原来淳朴良善的本性。
美好的婚姻关系能帮助对方成为更优秀的人。你是自己一生中最可靠的伴侣,请真诚相待。
很多事情很基本
许多时候我们的困惑源于行动在先,思考在后,忽视了事情的基本原则与规律。
一、书是用来看的,不是摆着欣赏的。要看的书才买,买了的书要看。同理,要穿的鞋才拍,拍了的鞋要穿。进一步推而广之应用在生活中各个环节上,就是越买越少,只买必要。好东西不需要“多”。太阳,只有一个。
二、事情不要随便做,要问清楚为什么要做。动机不明的事情不要做。明白了做事情的动机,你便会知道该往哪里去。知道了目的地,前面自然有路,只要一直走下去,就会到达。
出发前必须清楚目的地是否就是你要到的地方。动机不明,会走冤枉路。动机含糊却采取了行动,犹如到达后才意识到自己不应该出发。
三、不要期望自己成为别人。别人已经成为别人,所以,你只能当你自己。橱窗中是一个模特,广告里是另一个模特,不要理会他们更高、更强、更好看;不要被骗,他们是他们,与你无关。
四、事情的发展与结果往往与事情本身无关。不少事情理应可以做得更好,只是欲望与金钱常常出来捣乱,又屡屡得手。无论情况如何,尽全力将事情做好。放下你控制不了的事情。
五、假如你希望从工作中获得快乐,明智的选择是所做的事不需要听命于人。如果你无法改变现状,那么你必须寻找工作以外的领域。每天必须留点时间给自己,构筑自己的天地。
六、身边多少事,都是ABC。A 是事情本身,B 是你对事情的想法,C 是你对事情的反应。如欲平静与安宁,请将事情回归到 A。
七、无论喜怒哀乐,只要活着,你的呼吸就不会离开你。
感到有压力、情绪难自控时,请回到你降临世间的那一刻—闭目深呼吸。回到起点,觉知当下,了然清晰。妙极。
快乐地工作
我家小区游乐场有位保洁阿姨,天天骑着一辆永久自行车来上班。每天早上,我都会见她拿着水桶和毛巾,变着花样工作。今天先擦滑梯,明天先抹秋千,后天早上先清洁长椅,一边干一边哼着歌。让工作变得快乐是事业顺利的秘诀,而快乐工作的要领在于“从无趣中挖掘乐趣”。
保洁阿姨令重复的劳动产生新鲜感,使工作多出原来没有的乐趣。这就像花式馒头将白馒头变为小白兔、花儿和金鱼, 馒头告别了平淡无奇的老样子,长得新奇有趣,做馒头的高兴, 吃馒头的也欢喜。
工作的乐趣要自己找,寻找乐趣是主动的个人行为。
近几个月我在修改过去写的文稿,天天写,日日改。保洁阿姨每天早上八点到游乐场做清洁,我则每天清晨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写稿,在自律中变着花样处理文稿,今天写工作方面的,明天写有关生活感悟的,乐在其中。哪怕有几天受到其他事情的干扰,也不改变既定的计划,做好承诺自己的事。
我想,阻碍我们工作的往往是我们对工作的看法。看法驱使一个人的行动,行动积累后产生结果。假如我们认为工作本身无聊无趣,便会在不知不觉中心生厌倦,提不起劲来,时间长了便会缺乏动力,举步维艰,甚至难以为继。
厌倦使我们呆滞与麻木,渐渐感到沉重;乐趣驱使我们不断向前,轻松快乐地每天进步一点点。日积月累,水平自会提高,并从提升中获得更多正面的反馈,形成良性循环。
从刻板的工作中找到乐趣至为关键。谁懂得找乐,谁快乐, 谁能快乐工作,谁就能有更好的收获。
必要做和想要做
许多人在工作中感到苦恼,是源于没有考虑清楚“必要做” 与“想要做”。
“必要做”必须走在前面,“想要做”才有可能实现。做好你要做的,才有可能做你想要做的。
“必要做”的包括与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不断练习,掌握它,驾驭它;包括承受打击,被别人否定,遭人们批评;绝对不能少的还有聆听对方的意见,在既定的框架中全力做到最好。不论任何情况,都不能给对方留下负面的印象。“必要做” 的事往往刻板无趣,不大合理,还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
“必要做”的,不会是你想要做的。
我们已经提到:“必要做”在前,“想要做”在后;“必要做”是因,“想要做”是果。无论你想实现自己的梦想,还是希望对方接受你的方案,只要你期望做“想要做”的,都请谨记:先做好你“必要做”的。
期望得到“想要做”的自由,必须接受“必要做”的束缚。自由不能仰赖别人赏赐,只能靠自己争取。
到位
上班最重要的是看各方面是否到位。
做人到位,活儿不累;说话到位,顾盼生辉;管理到位,无为无不为;懂得来事,处理到位,多做少做无所谓。
敬请诸位:各就各位。
桌底的诱惑
在广告营销行业,桌子底下,诱惑很大。离开广告公司之后,我一直胆战心惊,因为我的桌子底下空无一物。朋友跟我说,你不给“这个”,人家怎会给你“那个”?我喜欢把事情放在桌面上,加上过去的一些经历,从业多年,办公室窗明几净,桌子底下除了一双脚,还有一双鞋。
这一切,与奥美有关。我在香港奥美当初级文案的时候, 英国大老板哈里·里德(Harry Reid)先生常常拿着一支雪茄,背着手巡视员工的办公桌。看到桌子凌乱的人便说道:“桌子乱, 脑子乱。”我在旁边目睹,诚惶诚恐,每天到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桌面连桌底收拾得一干二净。
我在桌面上放了一本大卫·奥格威的红宝书,里面有以下这段话:要忠于自己的论点,对客户忠诚,对供应商廉洁,对公司诚笃,而最重要的,是对消费者诚实。
时至今日,言犹在耳。套一句俗话说:“我没有能力改变世界,但也没有让世界改变我。”庆幸身边还有许多在桌面上做事的人,让我在桌面上好好工作,桌子底下,空空如也。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这本书让我瞬间清醒,最好的工作状态一定要做到这10条!》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网”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这本书让我瞬间清醒,最好的工作状态一定要做到这10条!》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tuijian/17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