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绝响:走进史前时代》:一本常读常新的恐龙“大家小书”

本文刊发于《出版人》杂志2023年第7期

作者杨婴,少儿科普作家

在地球演化史上,业已灭绝的动物多如繁星,恐龙显然是其中最亮的那一颗。恐龙顶着“巨大、凶猛、神奇”的标签,进入小说、电影,涌入流行文化,激发了人们的好奇心。孩子们热爱恐龙,广大家长也乐于购买恐龙主题的科普书籍,以求增长知识、满足好奇心。

提起市面上最常见的恐龙读物,大概要数各种“恐龙大百科”,将几十乃至几百种恐龙做成漂亮的图鉴,罗列它们的身高、体重和体态特征,画面热闹,数据密集,大有“一本在手,万龙我有”的气势。然而,“恐龙到底是什么”“恐龙是怎么分类的”等最基本的科学问题,往往淹没在一堆炫酷的恐龙名字里,被人忽视或遗忘。

《恐龙绝响:走进史前时代》:一本常读常新的恐龙“大家小书”

恐龙绝响走进史前时代

苗德岁 著

《恐龙绝响:走进史前时代》一书无意于“高大全”,也不着眼于展现恐龙的神秘色彩。本书以16开、150余页的极小体量,构建出一个体系精巧的恐龙世界,用简明易懂的语言解答基本的恐龙问题,讲述恐龙研究的曲折动人故事。作者苗德岁先生是卓有建树的古生物学家,善于以自身专业素养为尺,衡量“繁”“简”,为小读者提炼重点,系统地传授知识;同时,他能授人以渔,把恐龙研究中的弯路据实以告,让孩子们懂得在科学研究中试错与成长之间的关系。

科学之所以吸引人,科普之所以重要,在于它一方面能化神秘为合理,另一方面又能于平凡中见神奇。从这一角度看,《恐龙绝响》是一部绝佳的科普作品。

《恐龙绝响:走进史前时代》:一本常读常新的恐龙“大家小书”

《恐龙绝响》先用三分之一的篇幅解说了恐龙的概念、演化历程和它们在地球历史中的地位。在第一章和第二章,虽然少了奇形异状带来的视觉冲击感,但是平实的真相更能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迹:(非鸟类)恐龙是只生活于中生代的能够直立行走的陆生爬行动物。鸟类和恐龙有何渊源?中生代的恐龙因何崛起,又因何灭亡?“直立行走”的姿态什么样?非陆生的“龙”和恐龙有什么关系?知识如一颗颗珍珠,因问题勾连,由逻辑穿引。禽龙、斑龙、始盗龙、马门溪龙、异特龙、剑龙等名字不再是一个个孤立的记忆点,在书中,它们是恐龙发现史、起源环境和多样性的例证,它们的存在变得合理。这种内在的逻辑,能让人在认识大自然的同时,把科学的精神记到心里。

《恐龙绝响:走进史前时代》:一本常读常新的恐龙“大家小书”

本书第三章和第四章可以说是一部恐龙研究简史。窃蛋龙有什么“冤屈”?雷龙是不是靠水的浮力才能直起腰的“傻大个儿”?恐龙是蜥蜴一类的冷血动物,还是类似鸟的温血动物?恐龙身上长的到底是鳞片还是羽毛?这些科学问题有些已经有了答案,有些尚待解决。苗德岁先生作为古生物研究者,从不讳言科学家们给恐龙制造的“冤假错案”,也乐于分享至今未解决的悬案,并提供线索,让小读者们自行思考。科学研究并非不能出错的豪赌,而是需要反复试错,于走走停停中挑选较好的路线。科学探索中常见各种“假说”,无论证实抑或证伪,都是通向真相的步骤,失败常常会帮助科学家留下更坚实的脚印。

《恐龙绝响:走进史前时代》:一本常读常新的恐龙“大家小书”

在本书的第五章,作者甚至“八卦”了国外两位著名恐龙学家之间的争端,这场大战由学术争论上升至人身攻击,似乎并不体面,但作者仍从客观的角度分析了它的两面性,肯定了它对恐龙研究发展的推动作用,读来颇有趣味,也有助于孩子们认识人性,摆脱对科学研究的刻板印象。

中国恐龙研究在近三十年有了长足的发展,对世界恐龙研究,特别是鸟类起源方面的贡献巨大。苗德岁先生是这段研究的内行人和亲历者,在本书的恐龙研究史部分总结了这段成就。此外,他还专辟一节,追溯了中国恐龙研究如何在抗战的狼烟中兴起并在战火中发展。他与中国恐龙事业的奠基人杨锺健先生有过面对面的交往,因而这段记述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了解科学史,知晓“事实”因何而来,“知识”如何修正——这种由内行人和亲历者讲述的故事,对小朋友们来说难能可贵。

《恐龙绝响》是一本专业科学家写给少年朋友的小书,它不是一套恐龙集锦,却串连起有关恐龙的基本原理,用极短的篇幅勾勒出恐龙研究史的总体脉络,以诙谐的文字大方地展示了恐龙学者们的研究历程。这本书适合所有喜爱恐龙的大小朋友,既是启蒙必备,也可常读常新。

《恐龙绝响:走进史前时代》:一本常读常新的恐龙“大家小书”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恐龙绝响:走进史前时代》:一本常读常新的恐龙“大家小书”》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网”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恐龙绝响:走进史前时代》:一本常读常新的恐龙“大家小书”》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tuijian/12985.html

(8)
上一篇 2023-08-08 11:23
下一篇 2023-08-08 11:45

相关推荐

  • 读完《一万小时天才理论》这本书只需要2个小时,却能为你提供长达10年的原动力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是由美国作家丹尼尔·科伊尔所著的一本关于个人成长的书,他走访了许多科学家、教练、老师和人才研究专家,探究了技能学习过程的秘密。 这本书不厚,200来页,12万字,两个小时就可以读完。主要观点就是:任何领域的任何专家都要经过10000小时专心致志地练习,即精深练习*一万小时=世界级技能。 这里的一万小时,按照每天练习3小时计算,大概就是10年的时间。 它包含了三个因素: 01.精深 其中讲到一个关键词:精深练习。 所谓精深练习,就是朝着既定目标挣扎前进,挑战自己的能力极限,不断犯错。 如果你想要变得更…

    2024-05-09
    00242
  • 不负青春好时光,愿你在奋斗中幸福快乐!

    青春是株林芝草,青春是味不老药!青春是奔腾的河流,激荡着永恒的情怀;青春是含苞的花蕊,孕育着盛绽的希望。青年节,愿你在奋斗中幸福快乐! 青年节 · 一诗 《少年行》 唐 | 李白 击筑饮美酒,剑歌易水湄。 经过燕太子,结托并州儿。 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 因声鲁句践,争情勿相欺。 【译文】 像高渐离一样在燕市击筑饮酒,像荆轲一样在易水上弹剑悲歌,应结识像燕太子丹这样的爱贤之士,要结交像并州侠士一般的朋友。少年身负壮志,将来自有奋发激烈之时。若再遇到像鲁勾践这样的侠士,应该事先自报家门,若有争博之时,请多多包…

    2023-05-04
    00509
  • 胜利的困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初岁月

      内容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是一个既充满了希望与热情、又充斥着恐惧与疑虑的阶段,与其后政治运动接踵而来的时段相比,共和国的最初几年,又是一个容易为人忽视的时期。《胜利的困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初岁月》这本论文集关注的焦点,正是1949–1953 年新政权这段早期的历史。 全书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城市接管”,关注新政权对城市的接管过程与策略;第二部分“占领外围”,讨论中共对西藏、新疆、大连等地的占领过程;第三部分“适应环境变迁的文化”,探讨文化工作者对新政权的反应与调适;第四部分“家族策略”,观察几…

    2025-02-12
    00495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