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河西流去》他在诗歌里冲天一喊,在散文里游荡故乡

《峡河西流去》他在诗歌里冲天一喊,在散文里游荡故乡

峡河西流去》,陈年喜 著,推荐指数:★★★★

《峡河西流去》他在诗歌里冲天一喊,在散文里游荡故乡

今天,继续四月份的阅读计划的第三本书——陈年喜的最新散文集《峡河西流去》。读完上一本关于骆一禾的纪念文集之后,原本以为可以放松地读一读其他的散文。

结果发现,其实读散文,尤其是这种回忆性质的散文,往往夹杂着写作者浓郁的情感在里头,或悲凉,或伤感,读完之后反而并不轻松,一股如鲠在喉之感,常常压迫在心底。

当然,这也可以成为判断一本好散文的标准之一,如果读完它,你产生了深深的共鸣,与作者同悲同喜,仿佛经历了一场漫长的关于时光和记忆的泅渡。那么,在我看来,这就是一本好的散文。

读陈年喜的《峡河西流去》,我恰恰产生了这种强烈的感受。犹记得,多年以前,在大学读野夫的《乡关何处》,也产生了类似的感受,野夫的文字雷霆万钧,于古风中自带一份苍凉。陈年喜的文字,有着西北汉子的质朴开阔,字里行间,氤氲其中又自带一种淡淡的诗意,这也是我心目中好的散文的模样。

读完之后,往往会流连于诗意的金句和描写中,不能自拔,但却恰到好处,天然给文章升华了感情与高度。

陈年喜以诗歌知名,他的诗歌我读得不太多,一本《炸裂志》买过之后,没有看太多。反而是他的散文,我几乎每一本都买了,一地霜白认真读完之后,当时,还写了书评。看完《一地霜白》的序言之后,我就升起了一种这样的感受,在一批素人知名的作家中,陈年喜在我心目中应该算是两位最有天赋的之一,另外一个我觉得是余秀华。

读《一地霜白》的时候,看陈年喜的散文,有种模仿北岛的味道,他在文章里写了北岛的阅读感受。当我读完《一地霜白》之后,我有点担心这些回忆性的文字,终有一天会耗竭陈年喜的笔力和天赋。

《峡河西流去》他在诗歌里冲天一喊,在散文里游荡故乡

等到读完这本《峡河西流去》之后,打消了我这个念头和想法。首先这本书进一步确认了我对于陈年喜的判断:他确实是当下最有天赋的素人出名的作家之一(近年来素人走红的作家有很多,比如范雨素、余秀华、胡安焉、王计兵等等)。

如果说之前我读《一地霜白》的时候,看到陈年喜有浓重的模仿痕迹,而到了《峡河西流去》的时候,陈年喜已经完全形成了自己的散文风格,朴素之中自带诗意与深情。

这其中本身就是一种天赋和进步,陈年喜在序言里也坦言:“这些年,读了一些书,意在为新的写作打底子,找方法,但我发现,一旦动起手来,一切别人的经验都失去了参照作用,我早已经水泼不进,不可救药了。”而这种水泼不进的状态,恰是形成自我风格的开始,如果读完《峡河西流去》,就会发现这种陈年喜自我的风格已然成型。

其次是,1970年出生的陈年喜,早已经年过五十,然而,他在散文里写到故乡风物,故乡的人物,却充满着无数的细节,仿佛记忆从未远去,在他的脑海里复活。

这种对于生活细致的观察,对于周围敏感的感知,如果不是作家的天赋使然,是断然做不到这一点的。如果你读到此处不是很相信的话,可以试着去回忆你那些已经远去的少年时光,看看有多少真切的细节跃入你的脑海就知道了。

《峡河西流去》他在诗歌里冲天一喊,在散文里游荡故乡

《峡河西流去》是陈年喜回望故乡之作。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在他写完关于矿工的生涯之后,他写的另外一个地方,就是自己的家乡。确实,几乎,每一个作家都有一个文学的故乡,那一块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锻造了一个作家的骨血,也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写作。

《峡河西流去》可以说是陈年喜用奋力打捞故乡的方式,带给我们走进了一个小小的故乡之地,可以说是陈年喜版的《一个村庄里的中国》。

在这个村庄里,陈年喜的记忆开始复活,有关故乡的一切:故乡风物,哪怕是日常平常的吃食,苘麻、蘑菇、李子等等,都能被他写出一段长长的往事,从这一点来说,不得不佩服作家的笔力,于平凡之物中,纪念一段远去的岁月,或美好快乐,或心酸辛苦的远去时光。

总之,是那些故乡风物,丰富了陈年喜关于故乡的细节,也是他们见证了一个小村的沧海桑田,岁月变迁。

除了故乡风物之外,陈年喜重点写的还是故乡的人和事儿,那些与他产生交集的人,很多已经离开了他,他的回忆,其实是一种悼亡,又或者是一种纪念,所以读那些和人物相关的文字,字里行间,总能读到陈年喜对于岁月变迁,世事无常的慨叹。比如他写村里流动的理发人,表弟,白毛,机师傅等等,寥寥数千字,大多写完了一个人曲折起伏的一生。

陈年喜在写这些人物的时候,往往擅长用环境描写烘托情绪,用对仗工整的句子,写出一股诗意,恰是这种风格,达到了余韵之味,有无声胜有声之感。

不过,读完这些人物的故事,大都以悲剧结尾,常常会有一种唏嘘之感,我们总是会忽略那些大多数,或许平凡,但其实已经足够曲折的一生,他们的故事有人这样一笔一笔记下来,其实是一种幸运,对书写对象和读者来说,都是一种幸运。

《峡河西流去》他在诗歌里冲天一喊,在散文里游荡故乡

当然除去,记人记事之外,陈年喜还是将笔触重新对回了自己,回望自己过去曲折的生涯,他写自己因为爆破工的原因,如何一步步走向耳聋的过程,写自己的一件皮衣,写一辆摩托车的获得经历等等,看这些文字的时候,总能看到陈年喜字里行间,透露的悲凉与无常之气息。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陈年喜对自己的回忆,似乎也是对普通人日常生活的一种回望,没有宏大的叙述,有的只是看起来低如尘埃的小事,那些被遗忘的往事,成了陈年喜笔下不可磨灭的记忆,并在他的笔下,闪闪发光,焕发出另外一种容光焕发的姿态。

一句话概括,陈年喜对故乡的一次集中回望,通过故乡风物,故乡已经消失或远去的人和事,构成了一次关于记忆的再次复活与复苏之旅。

不过,尽管陈年喜写的很多记忆,都有悲伤悲凉的底色,但他整体来说,依然涌动着一种向上和充满希望的气息。如果你仔细读就会发现,他的文字里,异常喜欢写树木和花朵,写那种浩浩荡荡的姿态。

这是陈年喜的文字之外,孕育的希望与诗意。

陈年喜引用马提雅尔的话——“回忆过去的生活,无异于再活一次。”,我有时候在其中活一回,有时候死一场。

在生与死之中,那就翻开陈年喜的这本《峡河西流去》吧。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峡河西流去》他在诗歌里冲天一喊,在散文里游荡故乡》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网”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峡河西流去》他在诗歌里冲天一喊,在散文里游荡故乡》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tuijian/26263.html

(0)
推书网的头像推书网
上一篇 2024-04-20 22:47
下一篇 2024-04-21 20:10

相关推荐

  • 湖北科技学院湖科讲书人系列:查文良:《医学的温度》

    讲好中国故事,推介长江文化。在第八届长江读书节之际,湖北科技学院开展湖科讲书人系列活动,本期活动推出的是湖科讲书人查文良:《医学的温度》。 韩院士不仅是有温度的医生,更是我们有温度的老师。这本书读起来让人热泪盈眶。 (点击观看视频) 湖北科技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党委书记 查文良教授 扫码听书

    2023-06-24
    00386
  • 推荐:豆瓣评分高达8.9的一本书《失去的胜利》

    世界是纷繁复杂的,很多事情我们虽然习以为常,但并不了解其真相,我们需要用一些理论来揭示事物运行的逻辑规律,推演命运发展的因果关系。 今日重点推荐《失去的胜利》 副标题:曼施泰因元帅战争回忆录 作者:冯·埃里希·曼施泰因 这本书讲了什么? 1.1945年我曾经讯问过许多德国将领,他们一致的意见都是认为曼施坦因元帅已经被证明为他们陆军中能力最强的指挥官,他们都希望他能出任陆军总司令。非常明显,他对于作战的可能性具有一种超人的敏感,对于作战的指导也同样精通,此外比起任何其他非装甲兵种出身的指挥官,他对于机械化部队…

    2023-04-29
    00695
  • 12个月零1天:豆瓣9.3,推荐这本书,让你读懂死亡、悲伤与爱(建议深读!)

    人死亡后,意识是否仍旧存在? 随着科学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人的心脏停止跳动后,意识并不会随之完全消失,大脑活动可能在一定时间内继续进行。 一些有过濒死体验的幸存者案例也证明了这一点。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幸存者的调查中,81位的幸存者里有半数以上在濒死时出现了对过往生活的回顾,近半数的人感受到了意识从自身分离,自身形象脱离了躯体,游离到空中。 迄今为止,人类还无法合理解释濒死体验这一现象。有科研者称其是人类脑部神经在特殊条件下的反射和潜意识思维运作,也有很多心灵学家将它当做死后世界的证据。 一直…

    2024-02-05
    00246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