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河西流去》他在诗歌里冲天一喊,在散文里游荡故乡

《峡河西流去》他在诗歌里冲天一喊,在散文里游荡故乡

峡河西流去》,陈年喜 著,推荐指数:★★★★

《峡河西流去》他在诗歌里冲天一喊,在散文里游荡故乡

今天,继续四月份的阅读计划的第三本书——陈年喜的最新散文集《峡河西流去》。读完上一本关于骆一禾的纪念文集之后,原本以为可以放松地读一读其他的散文。

结果发现,其实读散文,尤其是这种回忆性质的散文,往往夹杂着写作者浓郁的情感在里头,或悲凉,或伤感,读完之后反而并不轻松,一股如鲠在喉之感,常常压迫在心底。

当然,这也可以成为判断一本好散文的标准之一,如果读完它,你产生了深深的共鸣,与作者同悲同喜,仿佛经历了一场漫长的关于时光和记忆的泅渡。那么,在我看来,这就是一本好的散文。

读陈年喜的《峡河西流去》,我恰恰产生了这种强烈的感受。犹记得,多年以前,在大学读野夫的《乡关何处》,也产生了类似的感受,野夫的文字雷霆万钧,于古风中自带一份苍凉。陈年喜的文字,有着西北汉子的质朴开阔,字里行间,氤氲其中又自带一种淡淡的诗意,这也是我心目中好的散文的模样。

读完之后,往往会流连于诗意的金句和描写中,不能自拔,但却恰到好处,天然给文章升华了感情与高度。

陈年喜以诗歌知名,他的诗歌我读得不太多,一本《炸裂志》买过之后,没有看太多。反而是他的散文,我几乎每一本都买了,一地霜白认真读完之后,当时,还写了书评。看完《一地霜白》的序言之后,我就升起了一种这样的感受,在一批素人知名的作家中,陈年喜在我心目中应该算是两位最有天赋的之一,另外一个我觉得是余秀华。

读《一地霜白》的时候,看陈年喜的散文,有种模仿北岛的味道,他在文章里写了北岛的阅读感受。当我读完《一地霜白》之后,我有点担心这些回忆性的文字,终有一天会耗竭陈年喜的笔力和天赋。

《峡河西流去》他在诗歌里冲天一喊,在散文里游荡故乡

等到读完这本《峡河西流去》之后,打消了我这个念头和想法。首先这本书进一步确认了我对于陈年喜的判断:他确实是当下最有天赋的素人出名的作家之一(近年来素人走红的作家有很多,比如范雨素、余秀华、胡安焉、王计兵等等)。

如果说之前我读《一地霜白》的时候,看到陈年喜有浓重的模仿痕迹,而到了《峡河西流去》的时候,陈年喜已经完全形成了自己的散文风格,朴素之中自带诗意与深情。

这其中本身就是一种天赋和进步,陈年喜在序言里也坦言:“这些年,读了一些书,意在为新的写作打底子,找方法,但我发现,一旦动起手来,一切别人的经验都失去了参照作用,我早已经水泼不进,不可救药了。”而这种水泼不进的状态,恰是形成自我风格的开始,如果读完《峡河西流去》,就会发现这种陈年喜自我的风格已然成型。

其次是,1970年出生的陈年喜,早已经年过五十,然而,他在散文里写到故乡风物,故乡的人物,却充满着无数的细节,仿佛记忆从未远去,在他的脑海里复活。

这种对于生活细致的观察,对于周围敏感的感知,如果不是作家的天赋使然,是断然做不到这一点的。如果你读到此处不是很相信的话,可以试着去回忆你那些已经远去的少年时光,看看有多少真切的细节跃入你的脑海就知道了。

《峡河西流去》他在诗歌里冲天一喊,在散文里游荡故乡

《峡河西流去》是陈年喜回望故乡之作。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在他写完关于矿工的生涯之后,他写的另外一个地方,就是自己的家乡。确实,几乎,每一个作家都有一个文学的故乡,那一块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锻造了一个作家的骨血,也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写作。

《峡河西流去》可以说是陈年喜用奋力打捞故乡的方式,带给我们走进了一个小小的故乡之地,可以说是陈年喜版的《一个村庄里的中国》。

在这个村庄里,陈年喜的记忆开始复活,有关故乡的一切:故乡风物,哪怕是日常平常的吃食,苘麻、蘑菇、李子等等,都能被他写出一段长长的往事,从这一点来说,不得不佩服作家的笔力,于平凡之物中,纪念一段远去的岁月,或美好快乐,或心酸辛苦的远去时光。

总之,是那些故乡风物,丰富了陈年喜关于故乡的细节,也是他们见证了一个小村的沧海桑田,岁月变迁。

除了故乡风物之外,陈年喜重点写的还是故乡的人和事儿,那些与他产生交集的人,很多已经离开了他,他的回忆,其实是一种悼亡,又或者是一种纪念,所以读那些和人物相关的文字,字里行间,总能读到陈年喜对于岁月变迁,世事无常的慨叹。比如他写村里流动的理发人,表弟,白毛,机师傅等等,寥寥数千字,大多写完了一个人曲折起伏的一生。

陈年喜在写这些人物的时候,往往擅长用环境描写烘托情绪,用对仗工整的句子,写出一股诗意,恰是这种风格,达到了余韵之味,有无声胜有声之感。

不过,读完这些人物的故事,大都以悲剧结尾,常常会有一种唏嘘之感,我们总是会忽略那些大多数,或许平凡,但其实已经足够曲折的一生,他们的故事有人这样一笔一笔记下来,其实是一种幸运,对书写对象和读者来说,都是一种幸运。

《峡河西流去》他在诗歌里冲天一喊,在散文里游荡故乡

当然除去,记人记事之外,陈年喜还是将笔触重新对回了自己,回望自己过去曲折的生涯,他写自己因为爆破工的原因,如何一步步走向耳聋的过程,写自己的一件皮衣,写一辆摩托车的获得经历等等,看这些文字的时候,总能看到陈年喜字里行间,透露的悲凉与无常之气息。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陈年喜对自己的回忆,似乎也是对普通人日常生活的一种回望,没有宏大的叙述,有的只是看起来低如尘埃的小事,那些被遗忘的往事,成了陈年喜笔下不可磨灭的记忆,并在他的笔下,闪闪发光,焕发出另外一种容光焕发的姿态。

一句话概括,陈年喜对故乡的一次集中回望,通过故乡风物,故乡已经消失或远去的人和事,构成了一次关于记忆的再次复活与复苏之旅。

不过,尽管陈年喜写的很多记忆,都有悲伤悲凉的底色,但他整体来说,依然涌动着一种向上和充满希望的气息。如果你仔细读就会发现,他的文字里,异常喜欢写树木和花朵,写那种浩浩荡荡的姿态。

这是陈年喜的文字之外,孕育的希望与诗意。

陈年喜引用马提雅尔的话——“回忆过去的生活,无异于再活一次。”,我有时候在其中活一回,有时候死一场。

在生与死之中,那就翻开陈年喜的这本《峡河西流去》吧。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峡河西流去》他在诗歌里冲天一喊,在散文里游荡故乡》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小编”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峡河西流去》他在诗歌里冲天一喊,在散文里游荡故乡》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tuijian/26263.html

(0)
上一篇 2024-04-20 22:47
下一篇 2024-04-21 20:10

相关推荐

  • 好书推荐:《历史教你说话》

    说好话,不如好好说话 成为说话高手的50个技巧 快速学会高情商表达 书    名:历史教你说话 作    者:林毅 书    号 : ISBN 978-7-5455-6023-7 出 版 社:天地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年3月 出版品牌:天喜文化 定    价:56元 页    数:332页 字    数:350千字 开    本:16开 装    帧:平装 用    纸:胶版纸 CIP分类:H019-49语言艺术-通俗读物 【作者简介】 林 毅 传播学博士,上海体育学院传媒与艺术学院副教授,上海市演讲与口语传播研究会秘书长,福布斯中国年度人气讲师,文化和旅游部全国社会艺术水平考级中心口才等级测评…

    2021-03-04
    00468
  • 推书网精选书单共享20230519

    《帝制的终结》 作者:杨天石 内容简介: 本书以清新的语言、扎实的史料再现了辛亥革命这一段风云激荡的历史,从当权的载沣、袁世凯到主张改良的康有为、梁启超,再到践行革命的孙中山,持各种政见的历史人物一一涌现。全书充满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动人细节,还原了当时的历史场景,给人很强的现场感。 作者不是简单地铺陈陈旧的史料,而是充分挖掘尚未被学界利用的新资料,采择众说,同时又保持自己的独立见解,书中处处可见其犀利独到的观点。 作者介绍: 杨天石,笔名江东阳、苏人、吴之民、梁之彦等,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

    2023-05-19 好书推荐
    00246
  •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敢为苍生说话,探究中国百年乡村命运的经典之作!

    读懂村庄,读懂中国。 熊培云数年沉潜,心血之作,其中部分篇章曾以“乡村纪事”连载于《南方周末》,写作时间跨越十年,备受各界关注。 以自己家乡的村庄为考察对象,以小见大,通过一个村庄的历史,反映现代中国百年历史的发展脉络与兴衰。 “时代的一粒沙,落在普通人头上就是一座山”,看完这本书,你会深刻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作者: 熊培云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出版年:2011年 内容介绍: 本书以故乡村庄为立足点,考察百年来中国乡村的命运,乡村的沦陷与希望。其中有作者三十年生活的阅历与见证,六十年中国农村建设的荣辱与沉浮,并…

    2025-01-09
    00384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