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之街》精彩书评:一本偷情的安全指南

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脑海里闪过好多副标题。。。

副标题1:俺の不倫相手が殺人犯らしい。。。

副标题2:给偷情者的节日攻略指南

副标题3:外遇中绝对不能做的十件事

结果在等地铁的时候,随手把这三个标题写下来,自己都笑了。

这本书大概又是淹没在东野先生数量众多质量参差销量惊人的书中的平凡一本。看之前,我也只是抱着“调节心情”的目的做着随便看看的打算。于是也就这样“随便”地看了下来。结果越看越投入,越看越想看。已经很久没有一本书能够像这本这样,弄得我心神不宁地只想赶快看完。

若是对“本格”有强烈追求的读者,以及那些把诡计机关不在场证明视为推理小说核心的读者,对这本书又是要失望的。而我也从来不认为东野先生在写的是“本格推理”,有些时候甚至不会觉得他是在写“推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正是开始看东野先生的书之后,我对“推理小说”的定义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小说前面一百页看下来,完全是言情剧。再一路看下去,若不是作为暗线偶尔跳出来一下的杀人事件,真会有在看简洁版的渡边淳一的错觉。故事是以男主角第一人称的角度写的,用几乎是流水账一样的方式讲一个平淡无奇的中年上班族爱上公司的派遣员工的平淡无奇的过程。可是东野就是有这种“老子写流水账也能写得让你想看”的底气和资本。情节基本是沿着男主角心境的变化展开,从初次见面到逐渐熟识再到顺理成章的亲密,一步步深陷的过程自然得波澜不惊,却又被他朴实流畅的语言描述得格外真实而亲切。阅读过程中,觉得自己很快就被他说服了。

为了凸显主角关系的几个转折点,东野在情节设计上,特意让这段时间不长的不伦恋跨过了圣诞节,新年,情人节,以及白色情人节这几个对于有家事的人和有情人的人十分重要,对于两者都有的人更是十分挣扎的节日。而随着这些路标般的节日一个一个到来,男主角做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决定,终于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东野当然也很清楚,这个是推理小说,必须有个明确的“解答”,而不能像真正的爱情小说一样,暧昧模糊也能把事情交代了。于是他设下的悬念,自然就不仅仅是“男主最后选择了家庭还是情妇” 还必须是“15年前杀人的到底是不是他情妇”这个称职的推理小说绕不开的主题。

虽然故事的解答势必只能在“家庭和情妇”之间二选一,事件的解答也只能是“杀了人还是没杀”中的一个,但是当两个问题结合到一起的时候,读者对于结局的意外性,自然会有不小的期待。因此小说虽然不曲折也不猎奇,却反而突出了结局对于读者的诱惑。而通过”惊出望外”的解答来折服读者,一直是东野先生镇山之宝。

我觉得,一个能够成功地解答悬念的结局,必须具备两个要素:其一自然是意外性(推理小说如果解答被读者猜了个底朝天,那就太遗憾了);其二是合理性。要实现意外性并不难,要实现意外之上的合理,才是真正考验功力的地方。因为只有“合理的意外”,才能够让读者信服。那种让读者看了想甩书的“意外”,一点意义都没有。而推理小说解答的“合理性”,势必是建立在“逻辑性”上的。也就是说,这个解答,是否能够合乎逻辑地将之前的种种线索暗示或者疑惑串联起来,让读者有“原来如此”的恍然大悟。

这本书的结局,很成功地做到了“合理的意外”。更有甚者,因为前面的情节过于自然真实,有些伏笔和暗示,我都没意识到。最后看到东野的解释,才意识到,这个看上去自然真实的普通故事,其实是一个一点也不普通的故事被精心伪装后的成果。

而对于我来说,这本书最大的功劳在于,让我在几乎对东野先生不再抱期待的时候,想起了当初为什么会那么尊敬他的原因。

是东野先生让我第一次意识到,推理小说的魅力绝对不止于“犯罪手法”。东野先生对“人可以背离道德多远”的直言不讳,对于人为了满足欲望可以做得多极致的大胆假设,都让我发觉,推理小说在对“人性之恶”“人性之狠”的探讨上,具有其他题材的小说所不具备的便利和优势。并且,这种“恶”可以超乎常理地具有说服力,也因此,这种”狠“可以超乎常理地美。

真心觉得,能够读这本书,真是太好了。

作者:螺旋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黎明之街》精彩书评:一本偷情的安全指南》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小编”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黎明之街》精彩书评:一本偷情的安全指南》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shuping/21112.html

(0)
上一篇 2024-03-31 16:35
下一篇 2024-04-01 21:02

相关推荐

  • 知日首选-菊与刀精彩书评

    我没有去过日本。说实话,以前我对日本既不了解,也不感兴趣——当然,这个结果更可能是因为我对这个和我们一衣带水的国家怀有一定程度的厌恶感。在这之前,我与日本的联系只在几个方面: 1.经常性的日本代购; 2.看过太多抗日剧,当然近些年的抗日神剧还是无缘一窥的,说白了就是在爱国主义教育下的三观正得不能再正的典型80后对日本的仇视; 3. 出身徐州经历过几场大战的84岁姥姥讲的太多平民百姓尤其是妇女的战争百态。 你看,于这三者来说,第一点我是受益者;后两者也并没有亲身经历,只是从他人的描述和传达中感受到了莫大的恨意、轻…

    图书评论 2024-02-17
    00338
  • 《乌鸦之城》精彩书评:渡鸦的故事 城市失去动物将会怎样

    近期火热爆棚的迪士尼动画片《疯狂动物城》,为我们描述了一个动物世界的“乌托邦”。在影片里,各种动物互相通勤合作,呈现出一派和谐景象。影片描绘的这种世界当然过于理想化,纵观数千年历史,城市的发展大部分时候并没有给动物带来实惠,却往往成为了动物们的“噩梦”。 当然,我们也应看到不同的情况。在很多城市里,动物幸运地没有沦落为城市的牺牲品,却得以在城市一隅自得其乐地“生活”。正如伊斯坦布尔街头那些毫无惧色的猫,还有在巴黎街角巷尾那些闲庭信步的狗。每当我们看到这些有趣的场景时,便不得不思考,在城市里,人类与动物…

    图书评论 2024-02-17
    00450
  • 《不安的哲学》:这是我见过反内耗最好的书

    你有没有深夜emo的时刻? 明明工作很顺利,还是忍不住忧心自己的未来; 明明家庭很美满,还会幻想妻离子散的惨境; 明明生活很安稳,可就是会不停地胡思乱想,一会儿担心患上某种大病,一会儿又害怕意外骤然降临…… 畅销书《被讨厌的勇气》的作者岸见一郎,将这种繁杂的思绪,定义为“没由来的不安”。 他在新书《不安的哲学》中写道:比起与他人的磨合,人与自己的内耗,往往更惨烈。 面对未知的世界,我们太容易假想出无数个敌人,并在脑海中与之殊死缠斗。 而这股源自内心深处的恐慌,恰恰是毁灭一切美好的源头。 如果你也在内耗中痛苦不…

    2023-10-28
    00308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