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先烈,苍柏含翠风拂岗;
敬前贤,青松吐绿水流长;
山低昂,万谷呜咽声浩荡;
雨飘扬,千语悲泣疑惆怅;
过寒食,杯中薄酒浸细壤。
清明节由来
图 清明上河图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每年的4月5日前后,春分节气之后15天,为清明节气。“清明”目前是24节气中唯一一个节日。我国清明扫墓的传统始于周代,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在《孟子·齐人篇》中曾提到,有一个齐国人经常到东郭坟墓间乞食扫墓的祭品,被其他人耻笑。由此可见,在战国时期,扫墓习俗已经盛行。
到了秦汉时期,祭扫坟墓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汉书·严延年传》中这样记载,御史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那天,“还归东海扫墓地”。
清明节传说
图 晋文公重耳
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已然再无食物。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十九年后,重耳做了国君,即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介子推并非争功讨赏之人,他打点好行装,同老母亲悄悄地到绵山隐居去了。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 ,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为了逼他出山,晋文公放火烧山,结果介子推和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片衣襟,上面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地,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四大节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之一。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即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2006年5月20日,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明节民俗
清明三候
古人描述的清明物候为,一候桐始华:白桐花开,美好如约而至;二候田鼠化为鴽(rú):字面意思是老鼠变成了鹌鹑那样的鸟儿,其实是在说喜阴的田鼠回到地下洞中,喜阳的小鸟来了;三候虹始见:雨过春深,则见虹霓,七彩霓虹定格春日胜景。
清明习俗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是天朗气清的清明,也是踏青寻春的清明,更是情深追思的清明。清明的民俗内涵相当丰富:扫墓祭祖和踏青郊游是其中两大主题,还有插柳戴柳、放风筝、荡秋千、拔河等闲趣闹趣流传于今。
我国北方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节吃冷食的习惯,如鸡蛋、冷饽饽、冷高粱米饭、枣糕、馓(sǎn)子等。南方部分地区清明节时有吃青团、艾粄(bǎn)、暖菇包、乌稔饭、芥菜饭等习俗。
此外,清明对农家来说,正是春耕、春种、春管的大好时节。这一天,有诗情画意,也有泥土气息,更有浓郁的人情味。
清明,教会我们不忘本
在中国人的思想里,“根”是祖先,是亲人,是故土。古人道,人这一辈子如果没有根,走到哪里都是漂泊。只有站在这里,才知道自己从何而来,将往何处。清明时节寻根问祖,其实是提醒我们做人不能忘本——既不要忘记自己从哪里出发,因何而出发;更要遵循父母的教诲,传承先辈的精神。
清明,教会我们在爱中告别
有人不禁疑问:“祭祖扫墓,真会得到祖先的庇佑吗?”不少人回答:“祭祖,相信的并不是鬼神,而是相信亲人对我们的爱是不会消失的,他们在我们心里留下的回忆也不会消失。”
死亡,只是改变了生命的状态,并未结束我们与亲人的联系。在这场年复一年的仪式里,最好的缅怀是记得,也是放下。那些有关生死的话语,教会我们在爱中学会告别。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传统节日:清明节的来历、传说与习俗》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小编”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传统节日:清明节的来历、传说与习俗》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readhb/24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