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有人问读书有什么好处,我用3个”解“字回答他

读书读久了你总会信一些什么,信一些什么就有了敬,有了畏。有了敬和畏,就知道什么是最好的我要去做,知道什么是不好的我不能逾越它。

当我们翻开一本书,要在这本书里头寻找到什么呢?这个话题似乎要从我们刚刚出生来到这个世界上开始说起。当人生的这本书刚刚翻开,在未来漫长的岁月里,我们又要寻找到什么呢?也许两者的答案有很多是相似的。

首先翻开一本书,我们希望知道自己是谁,我的家乡在哪里,而世界又在哪里。如果我不打开书,我会以为世界就像我生活的这座城市一样,有草原,有森林,有很多和善的人们。但是当我打开书才知道,《上下五千年》里有那么多的历史;当我打开书的时候,我知道在《一千零一夜》里还有另外一个跟我们完全不一样的世界;当我打开书的时候才知道有好人、有坏人;当我打开书的时候才知道,北京、江苏、四川或者其他的地方怎么怎么样。了解的事情越来越多了,这个世界开始变得越来越大了,结果一个又一个少年该如同我一样,开始向往外面的世界。如果没有书,你不会知道世界是个什么概念,即便后来当你的年岁足够大了,当你来到一个又一个陌生的国度里,你竟然发现一切似乎没那么陌生,因为早在白纸黑字上,早在字里行间,早在曾经翻开的一本又一本书当中,你曾经如此亲密地靠近过它,世界变得不再那么遥远,也不再那么陌生了。

白岩松:有人问读书有什么好处,我用3个”解“字回答他当你的问号开始慢慢地被抻直的时候,你就是在成长

说起来真的有意思,总有很多人问我,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什么?我的答案永远是一样的,当然是《新华字典》了。要是没有《新华字典》,没有我从最简单的一个又一个汉字开始认识起,,我怎么会有勇气、有能力翻开一本又一本或厚或薄的书呢?如果我不能翻开那些书,我的很多困惑、我的很多未知怎么能在我的面前陆续打开呢?成长是什么?成长不仅是年岁慢慢增长,更重要的是内心所累积的一个又一个问号慢慢地得到答案。

当你的答案越来越多,当你的问号开始慢慢地被抻直的时候,你就是在成长。年龄小的时候可能在读《十万个为什么》,获取一个又一个答案,如果没有那些书,答案不会出现在你面前,你就永远像是一个仰望星空的孩子。虽然在这一生当中葆有好奇,葆有问号,永远是一个最重要的事情,但是,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如果你的一个又一个问题不能得到解答的话,成长怎么可能变成现实呢?从你最初好奇的一加一等于二,到后来一加一等于二不再是一道简单的数学题,而是人生,是大的哲学,是你如何去捍卫常识:当别人因为自己的利益,能喊出一加一等于三,甚至等于四的时候,你还有勇气去坚持说一加一等于二。想想我们走了多远的路程了。从最初只是一道最简单的小学数学题到后来的与常识、与正义、与真理有关,如果没有那一本又一本翻开的书,你怎么可能有这种成长呢?

解惑、解气、解闷,读书帮助我们找到平静和幸福

总有人问我读书有什么好处。我说用几个“解”来回答你吧,它可以解惑,它可以解气,有的时候你有很多郁闷和生气,打开书看到有与你有同样生活经历的人,或者有人提前把那种呐喊替你发泄出来,你就觉得挺解气的。

另外,读书还能解决你的很多挣扎和困惑。翻开一本又一本书的时候,你看到答案,拥有了一种解决的方案,思路变得更加清晰了。当然千万别忘了,看书还有另外的功能,那就是有的时候还解闷。现在人们开玩笑说,连解手的时候都需要那些看起来不那么累的书陪伴你度过人生循环往复的时光。一天的阅读总是琐碎的,但是累加在一起却会获取很多知识,因此,因此,我觉得能提供这么多“解”的书,会帮助一个又一个人走好各自成长的道路。

在我们寻找的无数答案当中,最后一种答案可能非常的重要。它帮助我们寻找到平静和幸福,我们可能都记得这样的一句话,“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那是一个屈辱的时代。但是现代在物质大潮快速奔涌而来的时候,这句话可以稍微地变一变了,变成什么呢?“中国之大,找到一颗平静的心简直太难了。”但是不平静又怎么可能幸福呢?我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周围是乱的,自己的心里也是乱的,当你打开书想在书里找到平静的时候,从最初几页中是很难得到的。但是当你把最初的几页慢慢读进去了,你就觉得好书真像是一堵又一堵的墙,开始慢慢地升腾起来,把外面的车水马龙还有那些喧嚣的声音都阻拦在了外面。这个时候,你觉得那颗躁动的心慢慢地安静下来,你似乎又可以在白纸黑字里闻得到花香,听得到鸟的声音,大自然仿佛又回到了你的身边。

书读久了,你总会信一些什么

早有调查显示,人们读书和知识获取的水平和你的工资收入是成正比的,我想只有你书读得足够多了,你才会更有创意,才会更自信,你才会更有底气,才能获取更多的物质回报。但是这还不是最重要的。书读得多了,你在情感方面会是一个充沛的、获益很多的人,你的依靠会更充实,更重要的是在读书中会寻找到我们的信仰和精神支柱。中国人的信仰千百年来并不是仅仅靠宗教来支撑的,它就在唐诗宋词当中,在爷爷姥姥讲给你的故事里,在《三国演义》里,在《红楼梦》里,在《西游记》里,在无数的经典书籍当中,在至今仍被文人使用的那种美丽的方块字间。

读书读久了你总会信一些什么,信一些什么就有了敬,有了畏,因为我认为信仰最重要的是“敬畏”二字。有了敬,有了畏,知道什么是最好的我要去做,知道什么是不好的我不能逾越它。就如同社会这条奔腾的大河两边有了安全的河床,有敬和畏这两个河床在,不管这条河流如何奔涌,总是安全的。我们现在正处在慢慢地建起这两边河床的过程中。

因此,如果更多的中国人能够多读书,能够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能在这里慢慢找到幸福感并且找到自己的话,中国就会变得更好。也许读书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是读书可以改变很多,可以让我们一个又一个人变得更好。

当我们一个又一个人变得更好的时候,你什么样,中国就什么样。

来源:人民日报、阅读三十人论坛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白岩松:有人问读书有什么好处,我用3个”解“字回答他》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小编”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白岩松:有人问读书有什么好处,我用3个”解“字回答他》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duihua/30596.html

(0)
上一篇 2024-08-08 10:29
下一篇 2024-08-08 10:44

相关推荐

  • 毕飞宇关于小说阅读的11条建议

    1.小说家最基本的职业特征是什么? 不是书写,不是想象,不是虚构。是病态地、一厢情愿地相信虚构。他相信虚构的真实性;他相信虚构的现实度;他相信虚构的存在感;哪怕虚构是非物质的、非三维的。虚构世界里的人物不是别的,就是人,是人本身。的确,哪怕仅仅从技术层面上说,小说的本质也是人本的。 小说家首先面对的其实是他的“所爱”,然后才是“价值”。说到底,小说家不是机器,不是人工智能,他无法规避他的情感。 2.不细腻是做不成小说家的 每个作家的性格不同,智商不同,感受的方式不同,健康状况不同,价值取向不同,哪怕描写的…

    2024-11-06
    00397
  • 家谱中的王勃资料辑

    近日,进一步学习《滕王阁序》(《滕王阁序》赏析上.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si4y1g7uv/;《滕王阁序》赏析下.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RK4y1Y7kG/?spm_id_from=333.788.recommend_more_video.-1高中人教版必修五第二单元 邢台二中 李燕 2020.8,时长累计近100分钟 ),我对王勃及其代表作《滕王阁序》有了进一步的感知与认知。 早在2009年10月24日,我曾写过一篇博文《家谱中的王勃》,较为清晰地考证了本人与王勃的亲缘关系。按家谱记载(《湖坪王氏大兴公家谱》2001年8月修),本人与王勃47世同为王子圭(诠),王…

    2024-02-19 文化对话
    00225
  • 曹明伦:只需记住那么一点

    有位当编辑的朋友来电话说他“整天瞎忙,无暇读书”。我问:“你难道不是整天都在读书?只不过你读的那些书还没出版罢了。”朋友抱怨说“职业阅读,读了大多也记不住”。于是我宽慰他说“记住那么一点也就够了”,并随口用我所记得的一段箴言作为此番宽慰的根据:“先哲前贤往往也只是灵光乍现,因而记录其真知灼见的文字可能只占其著作的极少部分。明智者读柏拉图或莎士比亚都只读这极少部分,只读先贤真想说的那一部分”(参阅《爱默生集》上卷第70页,三联书店1993年9月)。不过当年记下这段话时我也曾想过,若不通览全书,你何以断定先贤真想说…

    2023-07-10
    00504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