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图》读后感:这里面暗含很多秘密

正如《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所说:“风暴将过去,人类将继续存在,我们大多数人仍将活着,但将生活在另一个世界中。”

我国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时期的艺术家像今天这样处于极度激烈的矛盾冲突中间,但正是这种矛盾使得艺术家们抛掉一切限定去实施自己的责任。

20240904015040390

偶然期间,获得一本名为《草图》的艺术样稿。随手翻阅不由地被封面推荐词震撼到,“在一遍遍与草图的摸索亲近中,我突然发现,巨兽设计中竟然有无限的野心,暗藏着很多秘密。”这使得我产生巨大的好奇。

翻开图书,我也试图与草图对话。

这本由著名机械装置艺术家肖迪与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专家贾云峰联合主编的图书中,汇聚肖迪先生六年来的“巨兽”设计样稿,并融合肖迪自身成长经历、中外艺术文化、产品设计方法,文藻华丽富有哲学,图片震撼而生动。

不仅可以当做专业设计理论学习还可以作为闲时赏析的文学艺术,它的品质内涵足以作为一个永久保存的纪念藏品。

在一章章深入了解中,我对新时代像肖迪一样的新起艺术家们有了别样认知。艺术家不再是我传统意识里个人主义的象征,他们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去承担时代使命。

肖迪立足《山海经》《异兽录》等我国传统文化创造了“东方神兽”“十二生肖”系列,在景区、商场、舞台上展览演出,与传统共命运似乎成为他的终极使命。

20240904015040109

肖迪怀揣着民族精神和新时代个性,不为艺术而创作艺术,而是“为人创作”。

为满足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精神需求而思考。打破枯燥乏味的文旅产品,“科技+艺术+文化”创造出让人尖叫的、耳目一新的文艺作品,“中华巨马”“金陵辟邪”“金甲麒麟”等巨兽成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地标代表。

“艺术”一词来源于梵文,意思是“做”。

肖迪通过“做”在内心“看不见的力量”驱使下用画笔探索出中国远古文明,然后用新时代工业技术将它们复活。他力求用一己之力透过艺术传达爱,凝聚中华文明去推动当今中国社会审美的进步。

设计家首先应该觉得自己是艺术家,他们并不满足仅仅展示一些“美”的表面现象。他的艺术内核可以触及到人的灵魂,触及灵魂的东西也许不一定是美的,但一定是有用的。因为真实,所以对我们有意义。

发展中的中国面临的真正冲突是精神世界的,中国有着五千年璀璨文明但在时代潮流中,我们远离了古代的传统标准,还远未建立现代文明标准。

卡西尔说:“人只有在创造文化的活动中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也只有在文化活动中,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书中“博涛运动”实现的“兽动场景”“machineture”等现象为人类不断创造出新的生活空间。

我们站在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巨兽面前,神性的光辉引发“尖叫”,我们在巨大的震撼中享受着生命的律动。

肖迪在二次元时空创建“文旅+艺术”新形式,在他的笔下,我感受到启蒙运动时期文克尔曼认为美的最高境界,那一只只巨兽“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

全书六篇章,除了五类巨兽的设计过程描绘,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第六篇章贾云峰老师与肖迪之间的对话。

四段对谈完美揭示了“博涛宇宙”诞生的四个阶段,从前生命的物质生成阶段-实践探索阶段-主体生成阶段-意识生成时期,表面是两人之间关于生活工作的思维漫谈,但透过现象的本质是对“尖叫美学”这种新艺术形式内涵的解剖,也让我感受到两位老师的博学与专业。

20240904015040828

物质丰富、精神丰盈的大时代,不仅在形式、体积之大,更在于文化、气象之大。

喜爱打游戏的肖迪(肖将军)有着一个英雄梦,他想要成为《山海经》里“帝逡”一样的人物建立起他的“博涛宇宙”。中华巨兽表现出独有的广度和深度使得我相信未来必能引领中国文旅行业的发展。

“被废掉的3000张图纸”“花费2万小时打造的麒麟盔甲”“腊月寒冬彻夜装整的金色巨牛”……这一系列匠人匠心操作也让我感知到“肖迪们”成功的理由,我被他们感动也被他们彻底折服。

20240904015040537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肖迪摆脱束缚将创新变成日常、将挑战变成习惯,通过巨兽设计给世界带来这么多美好的、健康的、新鲜的能量。

未来的世界必将有无数“肖迪”涌现,最终成就这个时代的灿烂与辉煌。

(文:黄蓉蓉)

1.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推书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uibook.com/duhougan/33251.html

2.本文作者:卷卷有益,原文出处:

3.原文链接:

(0)
上一篇 2024-09-04 09:35
下一篇 2024-09-04 09:58

相关推荐

  • 读书甚少但睡眠充足的一天

    今天早上七点多醒来,知道昨天史部集部两种书都没有读完,所以打算起来看书。结果又有点困,就定了30分钟闹钟继续睡,后来睡了一个小时,该起来上班了。早上大概也许看了两页书,后来中午本来应该多看点书,后来又趴在沙发上睡着了,起来双臂都麻木了。 还有四十分钟下午上班,就看几页《漢書》,“律曆志下”一开始近乎天书,后来想想,似乎也能隔靴搔痒懂一点。无非是写几大行星的运行情况。古人是真厉害啊,古代因为是农耕社会,天文历法为农业服务,也很重要。所以那时候的“天文学家”“历法专家”(二者大概率是一家)对天象观察极细微。 …

  • 读完这本书,我终于知道34岁年入千万的粥左罗是怎么学习了

    这是本号第102篇原创,全文共3733字 作者l 微月 来源 l 微月在读书(ID: weiyuegogogo) 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ID:YoYomom52)   我一直很好奇,粥左罗老师是怎么从一个零基础的普通人,成长为年入千万的知识IP的? 所以,我报名了顶峰会,跟粥老师近距离学习,希望能从中找到蛛丝马迹。 过了一阵子,我惊人地发现,粥老师不光光是写作牛,他各个方面都很牛。 高中3年,成绩从班里倒数到文科班第一; 学习1周,零经验入局新媒体行业当编辑; 用5个月,公众号做成大号广告报价5万; 2周时间,制作一条爆款短视频涨粉8万; 只用10天,…

    2024-11-25 读后感悟
    00477
  • 从张纯如到《南京照相馆》:记忆、遗忘与回响

    2025年9月3日,我们站在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这是属于庆典与阅兵的时刻,更是一个需要整个世界俯身沉思的坐标。 当宏大的胜利叙事逐渐远去,我们该如何铭记那场将全人类卷入其中的浩劫?历史的真实纹理,并非仅由英雄与战役构成,它更是由无数普通人破碎的命运,与一场持续至今的、关于记忆与遗忘的战争所共同编织。 触碰这场战争的痛感,我们无法绕开一个名字——张纯如。 这位美籍华裔作家,用她短暂的生命,写下了一部足以燃尽灵魂的著作《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The Rape of Nanking)。 在那个西方世界对…

    2025-09-04 读后感悟
    00262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