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图》读后感:这里面暗含很多秘密

正如《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所说:“风暴将过去,人类将继续存在,我们大多数人仍将活着,但将生活在另一个世界中。”

我国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时期的艺术家像今天这样处于极度激烈的矛盾冲突中间,但正是这种矛盾使得艺术家们抛掉一切限定去实施自己的责任。

20240904015040390

偶然期间,获得一本名为《草图》的艺术样稿。随手翻阅不由地被封面推荐词震撼到,“在一遍遍与草图的摸索亲近中,我突然发现,巨兽设计中竟然有无限的野心,暗藏着很多秘密。”这使得我产生巨大的好奇。

翻开图书,我也试图与草图对话。

这本由著名机械装置艺术家肖迪与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专家贾云峰联合主编的图书中,汇聚肖迪先生六年来的“巨兽”设计样稿,并融合肖迪自身成长经历、中外艺术文化、产品设计方法,文藻华丽富有哲学,图片震撼而生动。

不仅可以当做专业设计理论学习还可以作为闲时赏析的文学艺术,它的品质内涵足以作为一个永久保存的纪念藏品。

在一章章深入了解中,我对新时代像肖迪一样的新起艺术家们有了别样认知。艺术家不再是我传统意识里个人主义的象征,他们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去承担时代使命。

肖迪立足《山海经》《异兽录》等我国传统文化创造了“东方神兽”“十二生肖”系列,在景区、商场、舞台上展览演出,与传统共命运似乎成为他的终极使命。

20240904015040109

肖迪怀揣着民族精神和新时代个性,不为艺术而创作艺术,而是“为人创作”。

为满足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精神需求而思考。打破枯燥乏味的文旅产品,“科技+艺术+文化”创造出让人尖叫的、耳目一新的文艺作品,“中华巨马”“金陵辟邪”“金甲麒麟”等巨兽成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地标代表。

“艺术”一词来源于梵文,意思是“做”。

肖迪通过“做”在内心“看不见的力量”驱使下用画笔探索出中国远古文明,然后用新时代工业技术将它们复活。他力求用一己之力透过艺术传达爱,凝聚中华文明去推动当今中国社会审美的进步。

设计家首先应该觉得自己是艺术家,他们并不满足仅仅展示一些“美”的表面现象。他的艺术内核可以触及到人的灵魂,触及灵魂的东西也许不一定是美的,但一定是有用的。因为真实,所以对我们有意义。

发展中的中国面临的真正冲突是精神世界的,中国有着五千年璀璨文明但在时代潮流中,我们远离了古代的传统标准,还远未建立现代文明标准。

卡西尔说:“人只有在创造文化的活动中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也只有在文化活动中,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书中“博涛运动”实现的“兽动场景”“machineture”等现象为人类不断创造出新的生活空间。

我们站在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巨兽面前,神性的光辉引发“尖叫”,我们在巨大的震撼中享受着生命的律动。

肖迪在二次元时空创建“文旅+艺术”新形式,在他的笔下,我感受到启蒙运动时期文克尔曼认为美的最高境界,那一只只巨兽“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

全书六篇章,除了五类巨兽的设计过程描绘,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第六篇章贾云峰老师与肖迪之间的对话。

四段对谈完美揭示了“博涛宇宙”诞生的四个阶段,从前生命的物质生成阶段-实践探索阶段-主体生成阶段-意识生成时期,表面是两人之间关于生活工作的思维漫谈,但透过现象的本质是对“尖叫美学”这种新艺术形式内涵的解剖,也让我感受到两位老师的博学与专业。

20240904015040828

物质丰富、精神丰盈的大时代,不仅在形式、体积之大,更在于文化、气象之大。

喜爱打游戏的肖迪(肖将军)有着一个英雄梦,他想要成为《山海经》里“帝逡”一样的人物建立起他的“博涛宇宙”。中华巨兽表现出独有的广度和深度使得我相信未来必能引领中国文旅行业的发展。

“被废掉的3000张图纸”“花费2万小时打造的麒麟盔甲”“腊月寒冬彻夜装整的金色巨牛”……这一系列匠人匠心操作也让我感知到“肖迪们”成功的理由,我被他们感动也被他们彻底折服。

20240904015040537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肖迪摆脱束缚将创新变成日常、将挑战变成习惯,通过巨兽设计给世界带来这么多美好的、健康的、新鲜的能量。

未来的世界必将有无数“肖迪”涌现,最终成就这个时代的灿烂与辉煌。

(文:黄蓉蓉)

1.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推书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uibook.com/duhougan/33251.html

2.本文作者:卷卷有益,原文出处:

3.原文链接:

(0)
上一篇 2024-09-04 09:35
下一篇 2024-09-04 09:58

相关推荐

  • 《骆驼祥子》读后感

    骆驼祥子读后感一 《骆驼祥子》就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这本读起来让人又爱又恨的文学经典,围绕着车夫祥子的一生展开叙述,在一步步深入阅读中带着读者重新走进那个封建腐朽的旧时代,去看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究竟是怎样的。 初入大城市,我们总是满怀热血的想要奋斗一番,希望不辜负这美好的人生。车夫祥子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强壮、结实、富有热血、时刻充满年轻人的活力,尽管从小失去父母,但这并不妨碍他去追求自己的理想人生。祥子之前干过很多工作,他不怕吃苦,最终在车夫这一行站稳脚跟,开始琢磨着挣钱买车。因为在…

    读后感悟 2024-02-17
    00249
  • 写作者的缺陷不是不自知,你为啥写不好?

    不善于描写细节的人总是粗枝大叶,同时自己想表达的都说不出道不尽。一个写作者的缺陷,往往不是他不自知,而是他无法超越自己,无法避免缺陷。 比如对着天空发出无病之呻吟,这是肤浅的抒情。仿佛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脱离了源头,成为单薄的存在。尝试挑战的人,每一次莫不是头破血流的败下阵来,很可能由此产生令人沮丧的无力感。 所以在充分掌握素材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思考和升华,会存在相当高的难度。 有些天然的诗人,他们是神选之人,不需要汲取更多外界营养而常有神来之笔,这样的人极为罕见。 更多的人,还不能称其为诗人,…

    2024-11-25 读后感悟
    00244
  • 《悲惨世界》(中部):苦难经常是后娘,但有时也是慈母

    《悲惨世界》到了第二部分的时候,情节惊心动魄,处处透露着人间的苦难,却又充满着希望。 这篇文章,我用了书中形容青年时期马吕斯窘迫生活的一句话作为标题: 苦难经常是后娘,但有时也是慈母。 很多人会因为苦难而潦倒一生,但总有一些人,他们不会被苦难所打倒。相反,他们会因此变成一个坚韧而稀有的人。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到了悲惨世界中段的劳苦大众,究竟是如何面对苦难的。 01 任何时候,都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对,是任何时候。 现实世界往往比小说更荒诞离奇,因为作者起码是根据逻辑来书写的。 沙威带着一个巡逻队在夜晚追捕…

    2024-05-06 读后感悟
    00341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