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必须自己去改变一切-一个人的朝圣精彩书评

天空一直都在,是云来了又去。

早晨醒来读完了蕾秋·乔伊斯的《一个人的朝圣》,说实话这本书最先打动我的,不是哈罗德决定步行去拯救好友奎妮的信念,而是哈罗德以及书中其他人对他人从内心底做出的关心与尊重。

这种近乎妥协、委屈自己,来对待他人的尊重,我真是久违了。

在火车上遇见一个吃茶饼流了满嘴液体的人,“哈罗德扭头看向一边,想站起来,但意识到这样不行。但同时他又觉得这样目睹他人的无助也是一种侵犯。”

喜欢吃彩虹糖的奎妮,“有时她整条舌头都会吃成红色或紫色,但他(哈罗德)从不喜欢指出来。‘我(哈罗德)会给她递一杯水,希望这样可以解决问题。’”

“哈罗德一路走,一路听着这些陌生人的故事,并不评判任何人。”

还有哈罗德因为一个陌生男人的推荐,进了一家饰品店,他发现没有什么特别感兴趣或者需要的。“他有点失望,想离开,但作为店里唯一的一个顾客,又有店员盯着,好像非买点什么不可。”最后他买了四个杯垫,一支圆珠笔。

包括后来,一群人得知哈罗德朝圣,一时兴起想要跟他一起行走,他自身已经非常疲倦,也知道自己单独走,会是更好的选择,但是他无法抛弃所有人自己一个人离开。

哈罗德是一个一辈子非常平凡的男人,在工厂里做了几十年如一日的工作,组成家庭。先不说后来他回忆起的自身的故事,但从这些行为举止里,你就知道他为什么值得被爱。

除去哈罗德,还有他一路上遇见的很多人。其实反观一路上他遇见的人当中,几乎很少有人听了他的徒步计划后嘲笑他的。从最初的加油站女孩,到后来遇见的客店旅人、酒保、没有孩子的女人、远足的男人等等。他们不但没有嘲笑他,还给了他莫大的支持和鼓励。就像满嘴粗口的玛蒂娜,她在救下哈罗德的时候,连“你他妈在这种天气跑到外面干什么?”都充满关心。

第二天玛蒂娜回来时,帮哈罗德的帆船鞋重新钉了底,还擦干净了,甚至给它们换了新鞋带。“在公立医院你可得不到这样的服务。”她说完就走了,不让他(哈罗德)有机会谢谢她。

慢慢的,你会发现,其实很多人都是值得自己去爱的。也许有时候不是他们不够好,而是我们还没有更多去爱他们的能力。记得一个女领导跟我说过,她也想过如果她没有跟现在的老公结婚,跟之前那个家人介绍的人结婚了会怎么样。她说,也许还是会过得很好。

她的言下之意,其实就是,选择什么样的人,对她来说,没有她自己已经是一个很好的人来的重要。当你自身变得很好的人,你不论选择哪一个都不会过得太差。(这里抛却极端的例子。)

就像玛蒂娜,如果我们再生活当中遇见她,会觉得她是一个粗鲁、凶悍女人。她一直在骂粗口,哪怕是对她替他男朋友养着的狗,在爆粗口的时候哈罗德还看见了她牙齿上的菜屑。可是,她在给哈罗德递茶的时候,会将被子的把手对着他,好让他别烫着手。在哈罗德的鞋子弄湿了她家的地毯的时候,她主动提出屋子里还有房间,可以给他留宿一晚。

她跪下帮哈罗德洗脚治疗双腿,她说得是“如果你要走到他妈贝里克那么远,我们就要好好侍弄你这双腿,哈罗德”。她没有一丝畏缩的刺穿那些恶心的流着脓的水泡,那些连哈罗德自己都不忍看下去的脓包。在面对外面有了女人和孩子并且选择了抛弃她的男朋友,没有更多的恨,还在爱,还在等。她还会在哈罗德天还没亮离开的清晨,偷偷在玻璃窗上望着他离开。

就是一个这样如果在生活中我们第一次碰见会无比嫌恶的女人,她却那么真诚、善良,值得被爱。有时候我们无法爱一个人,总说成他/她达不到我们的要求,也或许有时候,是我们还没有一颗发现爱的完善的心。

我们在一瞬间就将一个人否定,他的一次无礼的举止,他哪一次不太注意形象的言谈,他没有在跟你约会完之后送你回家,她没有在你沮丧的时候,给你适当的安慰。他忘记了你爱吃的菜,适合彼此的口味……

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哈罗德在向沃里克进发时遇见那个随和的叫米克的年轻人。两人分手前,米克给要给哈罗德拍照留念。“为了不让闪光灯影响旁边几个人正在玩飞镖的当地人。”米克提议让哈罗德移步到外面去。

这只是一些很小的细节,也许跟整个故事比起来,细到微不足道。但是在我越来越认真的读它的后来,我觉得这些微不足道贯穿了哈罗德一路的朝圣。

一直到最后他千山万水走到疗养院时,他还担心自己脚上的鞋子会把疗养院的地板弄脏,只穿着袜子进去。为此,我感到揪心而惭愧。

哈罗德并不是一个平凡的人,他有自己的故事,也有很多超于平凡的人值得被爱的地方。
在十六岁被赶出家门,从被父母遗弃,到后来找到自己爱的人,结婚,生子。后来,失去孩子,与爱人分崩离析。他依然真诚、有爱、尊重和关怀他人,正是由于这些,才让他踏上征程,去做出徒步这样疯狂的举动。

当然,他也是大千世界里,普通的一员。生于这个世上,上演着自己的离合悲欢。就像他说得那样,“他想到自己的人生,表面上看似再平凡不过的生活,实际上藏着这么多的黑暗与磨难”。很多很多看起来平凡不过的人,都在经受着这样的黑暗与磨难。

哈罗德还说,“他发现当一个人与熟悉的生活疏离,成为一个过客,陌生的事物都会被赋予新的意义。”就像当他离开跟莫琳之间没有任何情感的冰冷的家庭,就像他回过头来重新审视他跟儿子戴维之间的历程,就像他离开之后,才发现曾经他跟妻子是多么得相爱。就像他离开之后,莫琳才发现哈罗德曾经也如此尝试过爱他们的儿子。

那些朝昔相处,不可化解的矛盾与怨恨,都消散了。他们发现,他们都太执拗,甚至是走得太远了。

我们也是一样吧,在我们与自己爱的人朝昔相处的时候,我们渐渐会疲倦、理所当然,我们更多的时候在厌倦和索取,只有当我们感到有失去他们的危机感的时候,我们才会想到要珍惜,珍惜每一次相逢,珍惜每一天的相处。

生活终究会归于平淡,但是也别忘了,生命也终究会消散的无影无踪。那些陪伴过我们的人,都是我们应该好好珍惜的爱。

哈罗德还有生命最后一次行走来拯救爱的机会,但是我们可能一生都不会有这样的契机。就像作者乔伊斯,其实也是在失去父亲之后,难以平复心情,写下这个故事。哈罗德还有机会重新牵起莫琳的手,可是作者蕾秋·乔伊斯,已经彻底失去了她的父亲。

以前很喜欢一句话,“深情不及久伴,厚爱无需多言。”
此时,我想说的是,如果可以,请给我们的生活与爱的人,更多的厚爱与深情。

来自: 七月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你必须自己去改变一切-一个人的朝圣精彩书评》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小编”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你必须自己去改变一切-一个人的朝圣精彩书评》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uncategorized/21018.html

(0)
上一篇 2024-02-17 23:34
下一篇 2024-02-17 23:34

相关推荐

  • 玲珑骰子安红豆,相思红豆,入骨相思 君知否—华胥引精彩书评

    你说年少时方能爱得这样欣喜,爱得毫无保留不能自己,哪怕兵临城下也能因他变得云淡风轻。你以这样低的姿态仰望他,他是你的灼灼天上星。 ——记《一世安》 唐七的书,从不在文辞绮丽,而在把平淡流年写出动魄惊心。《华胥引》也不是例外。他们邂逅彼此,并没有所谓三生三世的劫,不矫情,也不像白开的随处可得,一切安静得刚刚好。记忆中的少年,手指白皙到不染纤尘,身上是淡得正好的白梅香。在慕言和君拂的故事里,最动人的不是巧合的初逢,亦不是他为她坠崖,甘愿放下陈王的身份,而是她为他编织那样一个子午华胥梦,“梦里不知身是客,…

    2024-02-17
    00130
  • 生死两岸的守望-我们仨精彩书评

    生死两岸的守望 ----读杨绛散文集《我们仨》 By 李伟长 我不是个容易落泪的人,尽管这些年来,为一些人一些事,我愤怒过,痛苦过,感动过,然而至于落泪却不是常有的事,依然记得的只有十七岁时读完《平凡的世界》后的满眶热泪了,而当我读完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时,发现自己的眼里早已饱含泪水,我知道这不光光是因为感动,还有领悟和沧桑。 初次接触杨绛先生,是在她为《围城》写的后记里,她用平淡而优美的笔调讲述钱钟书的一桩桩趣事,连钱钟书也觉得是“文笔之佳,不待言也”(《记钱钟书与 附识》,钱钟书散文集《人生边上的边上》)…

    未分类 2024-02-17
    00116
  • 墨宝非宝黑白影画精彩书评-阳&云

    从一生一世到黑白影画,从程牧阳到程牧云,这两个男人印在每个读者心里。 两个掌管程家的人,两个完全不同的时代。莫斯科的程牧阳保有贵族风范和华人的中庸态度,优雅地给家族生意披上一层光鲜亮丽的外衣,喜欢扮演绅士和救世主;在尼泊尔的程牧云就是手段直接到让人不寒而栗,毫无感情可言,激进,不择手段,不留情愿,令人闻风丧胆。(节选自《梵唱》) 在手机上打出“CMY”,输入法前两个分别跳出“程牧阳”和“程牧云”,堂兄弟,先后掌管程家,同样受到我们的喜爱。他们无疑有相似有相反。 一生一世里的程牧云:当时程家最出名的人,并不…

    未分类 2024-02-17
    00109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