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必须自己去改变一切-一个人的朝圣精彩书评

天空一直都在,是云来了又去。

早晨醒来读完了蕾秋·乔伊斯的《一个人的朝圣》,说实话这本书最先打动我的,不是哈罗德决定步行去拯救好友奎妮的信念,而是哈罗德以及书中其他人对他人从内心底做出的关心与尊重。

这种近乎妥协、委屈自己,来对待他人的尊重,我真是久违了。

在火车上遇见一个吃茶饼流了满嘴液体的人,“哈罗德扭头看向一边,想站起来,但意识到这样不行。但同时他又觉得这样目睹他人的无助也是一种侵犯。”

喜欢吃彩虹糖的奎妮,“有时她整条舌头都会吃成红色或紫色,但他(哈罗德)从不喜欢指出来。‘我(哈罗德)会给她递一杯水,希望这样可以解决问题。’”

“哈罗德一路走,一路听着这些陌生人的故事,并不评判任何人。”

还有哈罗德因为一个陌生男人的推荐,进了一家饰品店,他发现没有什么特别感兴趣或者需要的。“他有点失望,想离开,但作为店里唯一的一个顾客,又有店员盯着,好像非买点什么不可。”最后他买了四个杯垫,一支圆珠笔。

包括后来,一群人得知哈罗德朝圣,一时兴起想要跟他一起行走,他自身已经非常疲倦,也知道自己单独走,会是更好的选择,但是他无法抛弃所有人自己一个人离开。

哈罗德是一个一辈子非常平凡的男人,在工厂里做了几十年如一日的工作,组成家庭。先不说后来他回忆起的自身的故事,但从这些行为举止里,你就知道他为什么值得被爱。

除去哈罗德,还有他一路上遇见的很多人。其实反观一路上他遇见的人当中,几乎很少有人听了他的徒步计划后嘲笑他的。从最初的加油站女孩,到后来遇见的客店旅人、酒保、没有孩子的女人、远足的男人等等。他们不但没有嘲笑他,还给了他莫大的支持和鼓励。就像满嘴粗口的玛蒂娜,她在救下哈罗德的时候,连“你他妈在这种天气跑到外面干什么?”都充满关心。

第二天玛蒂娜回来时,帮哈罗德的帆船鞋重新钉了底,还擦干净了,甚至给它们换了新鞋带。“在公立医院你可得不到这样的服务。”她说完就走了,不让他(哈罗德)有机会谢谢她。

慢慢的,你会发现,其实很多人都是值得自己去爱的。也许有时候不是他们不够好,而是我们还没有更多去爱他们的能力。记得一个女领导跟我说过,她也想过如果她没有跟现在的老公结婚,跟之前那个家人介绍的人结婚了会怎么样。她说,也许还是会过得很好。

她的言下之意,其实就是,选择什么样的人,对她来说,没有她自己已经是一个很好的人来的重要。当你自身变得很好的人,你不论选择哪一个都不会过得太差。(这里抛却极端的例子。)

就像玛蒂娜,如果我们再生活当中遇见她,会觉得她是一个粗鲁、凶悍女人。她一直在骂粗口,哪怕是对她替他男朋友养着的狗,在爆粗口的时候哈罗德还看见了她牙齿上的菜屑。可是,她在给哈罗德递茶的时候,会将被子的把手对着他,好让他别烫着手。在哈罗德的鞋子弄湿了她家的地毯的时候,她主动提出屋子里还有房间,可以给他留宿一晚。

她跪下帮哈罗德洗脚治疗双腿,她说得是“如果你要走到他妈贝里克那么远,我们就要好好侍弄你这双腿,哈罗德”。她没有一丝畏缩的刺穿那些恶心的流着脓的水泡,那些连哈罗德自己都不忍看下去的脓包。在面对外面有了女人和孩子并且选择了抛弃她的男朋友,没有更多的恨,还在爱,还在等。她还会在哈罗德天还没亮离开的清晨,偷偷在玻璃窗上望着他离开。

就是一个这样如果在生活中我们第一次碰见会无比嫌恶的女人,她却那么真诚、善良,值得被爱。有时候我们无法爱一个人,总说成他/她达不到我们的要求,也或许有时候,是我们还没有一颗发现爱的完善的心。

我们在一瞬间就将一个人否定,他的一次无礼的举止,他哪一次不太注意形象的言谈,他没有在跟你约会完之后送你回家,她没有在你沮丧的时候,给你适当的安慰。他忘记了你爱吃的菜,适合彼此的口味……

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哈罗德在向沃里克进发时遇见那个随和的叫米克的年轻人。两人分手前,米克给要给哈罗德拍照留念。“为了不让闪光灯影响旁边几个人正在玩飞镖的当地人。”米克提议让哈罗德移步到外面去。

这只是一些很小的细节,也许跟整个故事比起来,细到微不足道。但是在我越来越认真的读它的后来,我觉得这些微不足道贯穿了哈罗德一路的朝圣。

一直到最后他千山万水走到疗养院时,他还担心自己脚上的鞋子会把疗养院的地板弄脏,只穿着袜子进去。为此,我感到揪心而惭愧。

哈罗德并不是一个平凡的人,他有自己的故事,也有很多超于平凡的人值得被爱的地方。
在十六岁被赶出家门,从被父母遗弃,到后来找到自己爱的人,结婚,生子。后来,失去孩子,与爱人分崩离析。他依然真诚、有爱、尊重和关怀他人,正是由于这些,才让他踏上征程,去做出徒步这样疯狂的举动。

当然,他也是大千世界里,普通的一员。生于这个世上,上演着自己的离合悲欢。就像他说得那样,“他想到自己的人生,表面上看似再平凡不过的生活,实际上藏着这么多的黑暗与磨难”。很多很多看起来平凡不过的人,都在经受着这样的黑暗与磨难。

哈罗德还说,“他发现当一个人与熟悉的生活疏离,成为一个过客,陌生的事物都会被赋予新的意义。”就像当他离开跟莫琳之间没有任何情感的冰冷的家庭,就像他回过头来重新审视他跟儿子戴维之间的历程,就像他离开之后,才发现曾经他跟妻子是多么得相爱。就像他离开之后,莫琳才发现哈罗德曾经也如此尝试过爱他们的儿子。

那些朝昔相处,不可化解的矛盾与怨恨,都消散了。他们发现,他们都太执拗,甚至是走得太远了。

我们也是一样吧,在我们与自己爱的人朝昔相处的时候,我们渐渐会疲倦、理所当然,我们更多的时候在厌倦和索取,只有当我们感到有失去他们的危机感的时候,我们才会想到要珍惜,珍惜每一次相逢,珍惜每一天的相处。

生活终究会归于平淡,但是也别忘了,生命也终究会消散的无影无踪。那些陪伴过我们的人,都是我们应该好好珍惜的爱。

哈罗德还有生命最后一次行走来拯救爱的机会,但是我们可能一生都不会有这样的契机。就像作者乔伊斯,其实也是在失去父亲之后,难以平复心情,写下这个故事。哈罗德还有机会重新牵起莫琳的手,可是作者蕾秋·乔伊斯,已经彻底失去了她的父亲。

以前很喜欢一句话,“深情不及久伴,厚爱无需多言。”
此时,我想说的是,如果可以,请给我们的生活与爱的人,更多的厚爱与深情。

来自: 七月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你必须自己去改变一切-一个人的朝圣精彩书评》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小编”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你必须自己去改变一切-一个人的朝圣精彩书评》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uncategorized/21018.html

(0)
上一篇 2024-02-17 23:34
下一篇 2024-02-17 23:34

相关推荐

  • 最后结尾非常悲剧-24个比利精彩书评

    比利尽管没有坐牢,但后期通过媒体渲染和政府的官僚判决,比利还是迎来了将近10年的非正常治疗环境。最后大卫绝望的死亡之地,让我对比利始终没有能转入雅典医院耿耿于怀。 也许有的时候,我们离真相非常遥远,一些被过分夸大的人物,内心如何,何以做出这样的判断、他的成长经历怎样,社会大众并不关心。比利于当时的俄亥俄州来说只是一个"反社会的危险人物”“精神病”“强暴犯”没有人有时间来真正理解一个一个所谓的多重人格患者。扯句题外话,最近颇受大众诟病的杨武案,媒体纷纷把矛头对准那个软弱的丈夫,对其极尽刻薄讽刺,而不顾始作…

    未分类 2024-02-17
    00139
  • 那些温暖-微微一笑很倾城精彩书评

    看过顾漫的《何以笙箫默》,当时觉得不够好,然而到今天看过了《微微一笑很倾城》才多少领略到一点。顾漫的书的确是新的风格。不见得必须要经历过大风大浪的坚持才是真爱,也不一定要有纷争和坎坷的爱情才是修的了正果。只在于那些关怀很温暖。 在我看来,爱一个人很容易也很简单。只要你想去做,想爱一个人,那么就会爱,越来越爱。也许这个人不是最好,但是那种温暖的感觉却不是谁都可以给的。 喜欢顾漫这种简简单单的充满了温和阳光气息的书,虽然我们知道这样的故事也许只能是幻想,是童话,但是我们依旧可以相信,我们的生活也会存…

    未分类 2024-02-17
    00127
  • 暗夜独行客作品背后的八卦

    燃烧的人The Burning Man 故事中的两个主角,道格拉斯和涅娃姑姑,原型就是雷·布拉德伯里和他的姑姑涅娃·布拉德伯里(Neva Bradbury)。雷的middle name就是道格拉斯,涅娃姑姑只比雷大10岁,是雷童年时代的最佳玩伴,她最早把童话和奇幻故事讲给雷听,可以说是雷的启蒙恩师。这篇作品是两人亲密关系的生动写照。 暗夜独行客The Pedestrian 这篇作品是《华氏451》的前身之一,在1947年(或者1949年,难以推断)就已经写完了,雷当时的经纪人把它四处投稿,从高端大杂志到地摊文学杂志都尝试了,或许是因为政治色彩太重,这些刊物中没有一个…

    未分类 2024-02-17
    00139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