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必须自己去改变一切-一个人的朝圣精彩书评

天空一直都在,是云来了又去。

早晨醒来读完了蕾秋·乔伊斯的《一个人的朝圣》,说实话这本书最先打动我的,不是哈罗德决定步行去拯救好友奎妮的信念,而是哈罗德以及书中其他人对他人从内心底做出的关心与尊重。

这种近乎妥协、委屈自己,来对待他人的尊重,我真是久违了。

在火车上遇见一个吃茶饼流了满嘴液体的人,“哈罗德扭头看向一边,想站起来,但意识到这样不行。但同时他又觉得这样目睹他人的无助也是一种侵犯。”

喜欢吃彩虹糖的奎妮,“有时她整条舌头都会吃成红色或紫色,但他(哈罗德)从不喜欢指出来。‘我(哈罗德)会给她递一杯水,希望这样可以解决问题。’”

“哈罗德一路走,一路听着这些陌生人的故事,并不评判任何人。”

还有哈罗德因为一个陌生男人的推荐,进了一家饰品店,他发现没有什么特别感兴趣或者需要的。“他有点失望,想离开,但作为店里唯一的一个顾客,又有店员盯着,好像非买点什么不可。”最后他买了四个杯垫,一支圆珠笔。

包括后来,一群人得知哈罗德朝圣,一时兴起想要跟他一起行走,他自身已经非常疲倦,也知道自己单独走,会是更好的选择,但是他无法抛弃所有人自己一个人离开。

哈罗德是一个一辈子非常平凡的男人,在工厂里做了几十年如一日的工作,组成家庭。先不说后来他回忆起的自身的故事,但从这些行为举止里,你就知道他为什么值得被爱。

除去哈罗德,还有他一路上遇见的很多人。其实反观一路上他遇见的人当中,几乎很少有人听了他的徒步计划后嘲笑他的。从最初的加油站女孩,到后来遇见的客店旅人、酒保、没有孩子的女人、远足的男人等等。他们不但没有嘲笑他,还给了他莫大的支持和鼓励。就像满嘴粗口的玛蒂娜,她在救下哈罗德的时候,连“你他妈在这种天气跑到外面干什么?”都充满关心。

第二天玛蒂娜回来时,帮哈罗德的帆船鞋重新钉了底,还擦干净了,甚至给它们换了新鞋带。“在公立医院你可得不到这样的服务。”她说完就走了,不让他(哈罗德)有机会谢谢她。

慢慢的,你会发现,其实很多人都是值得自己去爱的。也许有时候不是他们不够好,而是我们还没有更多去爱他们的能力。记得一个女领导跟我说过,她也想过如果她没有跟现在的老公结婚,跟之前那个家人介绍的人结婚了会怎么样。她说,也许还是会过得很好。

她的言下之意,其实就是,选择什么样的人,对她来说,没有她自己已经是一个很好的人来的重要。当你自身变得很好的人,你不论选择哪一个都不会过得太差。(这里抛却极端的例子。)

就像玛蒂娜,如果我们再生活当中遇见她,会觉得她是一个粗鲁、凶悍女人。她一直在骂粗口,哪怕是对她替他男朋友养着的狗,在爆粗口的时候哈罗德还看见了她牙齿上的菜屑。可是,她在给哈罗德递茶的时候,会将被子的把手对着他,好让他别烫着手。在哈罗德的鞋子弄湿了她家的地毯的时候,她主动提出屋子里还有房间,可以给他留宿一晚。

她跪下帮哈罗德洗脚治疗双腿,她说得是“如果你要走到他妈贝里克那么远,我们就要好好侍弄你这双腿,哈罗德”。她没有一丝畏缩的刺穿那些恶心的流着脓的水泡,那些连哈罗德自己都不忍看下去的脓包。在面对外面有了女人和孩子并且选择了抛弃她的男朋友,没有更多的恨,还在爱,还在等。她还会在哈罗德天还没亮离开的清晨,偷偷在玻璃窗上望着他离开。

就是一个这样如果在生活中我们第一次碰见会无比嫌恶的女人,她却那么真诚、善良,值得被爱。有时候我们无法爱一个人,总说成他/她达不到我们的要求,也或许有时候,是我们还没有一颗发现爱的完善的心。

我们在一瞬间就将一个人否定,他的一次无礼的举止,他哪一次不太注意形象的言谈,他没有在跟你约会完之后送你回家,她没有在你沮丧的时候,给你适当的安慰。他忘记了你爱吃的菜,适合彼此的口味……

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哈罗德在向沃里克进发时遇见那个随和的叫米克的年轻人。两人分手前,米克给要给哈罗德拍照留念。“为了不让闪光灯影响旁边几个人正在玩飞镖的当地人。”米克提议让哈罗德移步到外面去。

这只是一些很小的细节,也许跟整个故事比起来,细到微不足道。但是在我越来越认真的读它的后来,我觉得这些微不足道贯穿了哈罗德一路的朝圣。

一直到最后他千山万水走到疗养院时,他还担心自己脚上的鞋子会把疗养院的地板弄脏,只穿着袜子进去。为此,我感到揪心而惭愧。

哈罗德并不是一个平凡的人,他有自己的故事,也有很多超于平凡的人值得被爱的地方。
在十六岁被赶出家门,从被父母遗弃,到后来找到自己爱的人,结婚,生子。后来,失去孩子,与爱人分崩离析。他依然真诚、有爱、尊重和关怀他人,正是由于这些,才让他踏上征程,去做出徒步这样疯狂的举动。

当然,他也是大千世界里,普通的一员。生于这个世上,上演着自己的离合悲欢。就像他说得那样,“他想到自己的人生,表面上看似再平凡不过的生活,实际上藏着这么多的黑暗与磨难”。很多很多看起来平凡不过的人,都在经受着这样的黑暗与磨难。

哈罗德还说,“他发现当一个人与熟悉的生活疏离,成为一个过客,陌生的事物都会被赋予新的意义。”就像当他离开跟莫琳之间没有任何情感的冰冷的家庭,就像他回过头来重新审视他跟儿子戴维之间的历程,就像他离开之后,才发现曾经他跟妻子是多么得相爱。就像他离开之后,莫琳才发现哈罗德曾经也如此尝试过爱他们的儿子。

那些朝昔相处,不可化解的矛盾与怨恨,都消散了。他们发现,他们都太执拗,甚至是走得太远了。

我们也是一样吧,在我们与自己爱的人朝昔相处的时候,我们渐渐会疲倦、理所当然,我们更多的时候在厌倦和索取,只有当我们感到有失去他们的危机感的时候,我们才会想到要珍惜,珍惜每一次相逢,珍惜每一天的相处。

生活终究会归于平淡,但是也别忘了,生命也终究会消散的无影无踪。那些陪伴过我们的人,都是我们应该好好珍惜的爱。

哈罗德还有生命最后一次行走来拯救爱的机会,但是我们可能一生都不会有这样的契机。就像作者乔伊斯,其实也是在失去父亲之后,难以平复心情,写下这个故事。哈罗德还有机会重新牵起莫琳的手,可是作者蕾秋·乔伊斯,已经彻底失去了她的父亲。

以前很喜欢一句话,“深情不及久伴,厚爱无需多言。”
此时,我想说的是,如果可以,请给我们的生活与爱的人,更多的厚爱与深情。

来自: 七月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你必须自己去改变一切-一个人的朝圣精彩书评》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小编”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你必须自己去改变一切-一个人的朝圣精彩书评》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uncategorized/21018.html

(0)
上一篇 2024-02-17 23:34
下一篇 2024-02-17 23:34

相关推荐

  • 让过去过去,让未来开始-再见之后,说再见精彩书评

    在我的老家,有一句老少皆知、浅显易懂的话: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就是说,无论是人,还是物,如果原来的、不好的一直占据在不该占据的位置,那么新的更好的就没法得到。 这句话特别适合《再见之后,说再见》的女主人公阿丝勒。 《再见之后,说再见》是一个被爱情所伤的故事,也是一个无法放下前任、自己无法幸福的故事。 阿丝勒聪明、漂亮而自负,本来有一个很爱她的男朋友刺猬先生,前途无量,受人艳羡。但是,受到去世姨妈的情人奥马尔的挑逗后,她叛逆了,疯狂了,不顾一切,义无反顾地跟奥马尔在一起了,尽管奥马尔是有妇之夫。她…

    未分类 2024-02-17
    00180
  • 最后结尾非常悲剧-24个比利精彩书评

    比利尽管没有坐牢,但后期通过媒体渲染和政府的官僚判决,比利还是迎来了将近10年的非正常治疗环境。最后大卫绝望的死亡之地,让我对比利始终没有能转入雅典医院耿耿于怀。 也许有的时候,我们离真相非常遥远,一些被过分夸大的人物,内心如何,何以做出这样的判断、他的成长经历怎样,社会大众并不关心。比利于当时的俄亥俄州来说只是一个”反社会的危险人物”“精神病”“强暴犯”没有人有时间来真正理解一个一个所谓的多重人格患者。扯句题外话,最近颇受大众诟病的杨武案,媒体纷纷把矛头对准那个软弱的丈夫,对其极尽…

    未分类 2024-02-17
    00206
  • 夜空中最亮的星-遥远的星辰精彩书评

    罗贝托•波拉尼奥有这样一种魔力,让人无法加速阅读。且不说之前的大部头《2666》断断续续啃了一年有余,即使是此册开本极小又略显单薄的《遥远的星辰》,不足十万字,愣是读了好几天。细想其中的缘由,倒不是他的书晦涩难懂,如乔伊斯一般如若天书,大抵是因为波拉尼奥对于文字的驾驭性,他采取了全景式写作的手法,人物的故事你方唱罢我登场,曲折环绕,无缝对接,还可以在语境中塞入极为丰富的意义,让人不得不放下速度去思考。而对于中国读者而言,作者的智利国籍与故事中主人公名字的翻译皆与我们熟悉的表达有所差异,带来阅读体…

    未分类 2024-02-17
    00228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