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适的意思是喜欢-罗茜计划精彩书评

什么样的人才是理想的人生伴侣?我们生命中的另一半应该是什么样子?

我想大部分人都想过这个问题,然而大部分人也就是想想而已,以后的事情,谁知道呢?人生际遇无常,不知道命运会有怎样的安排,何况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对爱情充满向往。
但是对于一个严谨的科学家来说,不是这样的。

本书讲得是一个大龄学术直男通过一系列科学手段,最终成功寻找到真爱的故事。

《罗茜计划》中的男主人公唐是一名大学遗传学副教授,三十九岁,属于标准大龄剩男。他决定启动一项“寻妻计划”来找到自己人生的另一半,为此他制定了一份详细的问卷。
是否抽烟?是否饮酒?是否素食者?在约会的时候是否准时到达?身体质量指数是多少?对于雪糕是否有固定口味的需求?是否化妆?……

一旦参与问卷调查的女性回答不符合问卷标准,那么对不起,你已经在“寻妻计划”中出局了。

也只有理工科的学术直男才能干出这样的事情。用纯理性的手段去衡量感情这样纯感性的事情。

这让我想起去年夏天,我跟一个朋友一起去爬山。我们是跟着那种临时性的户外俱乐部去的,除了自己的伙伴,原本大家互不相识,因此在大巴车上,也会有一些自我介绍之类的联谊活动。我朋友是个妹子,在我两介绍完毕,并且表明并非情侣关系之后,立刻就有眼光发亮的男生过来跟她搭讪。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个戴着近视眼镜,面容敦厚木讷,头发被压得有些一边扁平一边翘起的的红色冲锋衣男士。

红色冲锋衣男举着巨大的安卓手机从后排穿过整个车厢来到我朋友面前,故作潇洒地说:“老乡你好,我也是山东的,可以认识一下吗?”我朋友说:“好啊。”冲锋衣男扶了下眼镜:“我是做IT的,老乡你是做什么的?”……

寒暄一番之后,冲锋衣男如愿以偿加到了我朋友的微信,满意地归去。

事实上他的言行并没有什么不妥,看得出来他很用心,然而正是太过用心,所以透着一股子做作和刻意,虽然故作潇洒,却暴露了他不善社交的本质。

我跟朋友两人不厚道地偷笑,然后一致吐槽,这哥们果然一看就知是搞IT的。

冲锋衣,格子衬衣,牛仔裤,背包,登山鞋,手里要么拿着一个配置极高深度root过的安卓手机,要么是一本厚厚的编程书——在地铁里你遇到这样装扮的人士,九成的几率是个IT前段开发工程师,也就是俗称的程序员。

在搭讪姑娘的技能这一方面,我自问乏善可陈,能够遇到比我还不擅此道的人,心底暗自开心不已。

后来我问过一些做IT的朋友,他们告诉我,之所以程序员给人这样的印象,是因为一个优秀的程序员,他的思维逻辑是接近计算机逻辑的,否则也无法成为一个优秀的电脑工程师……

对于科学研究来说,这当然是无与伦比的优势,然而对于找女朋友这样的事情来说,这无疑是最大的短板。

你能指望用电脑逻辑去正确理解一个女孩子说“我再也不想见到你了”“我不想理你”“别烦我”“你永远也不要回来”这样的话背后的真正含义吗?

回到本书,唐教授的寻妻计划启动之后,一个抽烟、喝酒、烫头发、迟到、素食主义的女孩罗茜闯入了教授的生活。毫无疑问,罗茜在唐教授的寻妻计划之中完全出局了。尽管唐教授也承认,罗茜是他见过“世界上最美的女人”然而美貌这一选项,在唐教授的寻妻计划问卷调查之中并没有体现。开玩笑!作为一个高智商的科学家,怎么会肤浅地以貌取人呢!

作为一个出局者,罗茜却屡屡闯入唐的生活,并且打乱他严丝合缝的日程计划。尽管唐觉得罗茜完全不可能是自己的理想伴侣,却屡屡被她扰乱生活,用感性的思维代替自己理性的决定。

如果是个正常人,当有一个女孩子能让你变得经常冲动、傻笑、情不自禁地做一些事情的时候,你就应该明白,你已经爱上她了。

故事的结局,大家都能猜到,当然是历经波折之后,唐教授和罗茜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了一起。

与其说这是一个学术直男成功泡到美人的励志故事,不如说,这是一个纯粹的浪漫爱情故事。

爱情是什么,爱情就是没有任何理由地接纳另外一个人啊!当爱情降临的时候,所有的原则、要求、标准,统统都去他妈的吧,老子就是要跟她在一起。

什么样的人才是理想的人生伴侣?我们生命中的另一半应该是什么样子?

你爱的那个人就是理想的人生伴侣,你爱的人是什么样子你生命另一半就该是什么样子。

来自: 丁麟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合适的意思是喜欢-罗茜计划精彩书评》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小编”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合适的意思是喜欢-罗茜计划精彩书评》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uncategorized/20980.html

(0)
上一篇 2024-02-17 23:34
下一篇 2024-02-17 23:34

相关推荐

  • 他不只是在犯罪-雪人精彩书评

    自从十几年前丹•布朗横空出世后,在犯罪、悬疑、甚至是推理小说这方面,欧洲就彻底沦落了。以至于当他们在梦中惊醒回首去看的时候,发现自己最辉煌的岁月,竟然要追溯到柯南•道尔或者是阿加莎•克里斯蒂的那些年代了,久远得甚至让很多人都分不清那究竟是一个年代还是两个年代。 直到北欧崛起了一个叫尤•奈斯博的人。他的海军陆战队发型里,有着与挪威的冰天雪地最为般配的冷酷,他的残忍故事中,也有着挪威极光般令人欲罢不能的灿烂。当你看到他的第一眼,就确定无疑,这个人要么该去犯罪,要么就只能去写犯罪小说了。当然,奈斯博笔下的…

    未分类 2024-02-17
    00100
  • 恋爱不易,且行莫辜负-师小札浅情人不知精彩书评

    男人永远比女人理智现实,这句话一点没错,恋爱中的两个人,如果女方提出分手,那么差不多百分之八十分不成,而如果是男方提出的,那么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几率,好走,不送,这么说,不是要强调男人薄情,只是说,男人是理智公里的动物,不是我要的东西,不强求,不将就。教授现在就在贯彻这一方针,但是我一直都相信,教授并不是不爱肉叮了,他可能只是有一种深深的挫败感而已。在感情的道路上教授毕竟还是一个一步一个脚印摸索的恋爱初学者,在他的世界只有是与不是,爱与不爱,没有中间地带。而肉叮的表现呢明显让教授误会了,教授在…

    未分类 2024-02-17
    0097
  • 洞察最精微最深层的心理问题-24个比利精彩书评

    文/王芳 已刊《南方日报》 《24个比利》讲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威廉·米利根(比利)臭名昭著:1977年10月,两周内,他在俄亥俄州立大学校园内犯下三起强暴抢劫案,人称“校园之狼”。警方在重压下迅速地破了案,威廉·米利根身陷囹圄。   犯罪证据十分充足。   这似乎是一个庆祝正义得到伸张的时刻,但公辩律师在和比利接触的过程中,发现比利精神异常,不久,比利用拳砸碎马桶企图自杀,许多细节都显示出比利与众不同。   比利确实与众不同。母亲放荡、生父自杀、继父长期的虐待与性侵让比利的童年充满苦难,他启动自我防御机…

    未分类 2024-02-17
    00134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