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的森林》中的音乐隐喻与情色理解-挪威的森林精彩书评

  “三十七岁的我坐在波音七四七上”,我一小时前读毕《挪威的森林》,心理暗自思讨我如何在这个年龄才想起读村上的这部名作,上周问几个朋友,都说早读过了,很不错。于是今天放松心情一并读完,太太虽为文学家庭出身,同我一样也早听说此书多年,不过也是上周才读。兴奋地和我说,“你一定喜欢”,因为村上对音乐,尤其爵士的在行,对女性的理解,思维的现代,文字比喻的奇异,这些都会吸引我。
  
  我用了五个小时一口气读完,如同高中假期看金庸的小说一般入迷。看完之后不能自抑,比前两天开头的《舞舞舞》更流畅顺利,顺便去看了看豆瓣的评论,却没有一个表达自己感受的,只好自己记录下来。不过豆瓣上有一个帖子的名字倒是有点意思,“这本书绝对要三十岁以上的人士才看得明白”。我自己的感受也是一样,青春生活本身,和中年回顾青春生活本来就是两件事。我反而庆幸是今天而不是十年以前看了这本书。尤其在对两种东西的理解上,我在十年前看这本书绝对会是障碍。
  
  透过音乐理解隐喻:
  看得出来,小说中提到的多数音乐,译者是没听过的,因此有很多翻译不准确的地方。很多爵士大师的作品,比尔,埃文斯,迈尔斯,戴维斯等等作品,还有一些摇滚的经典,书名本身出自的披头士作品,如果读者没有事先听过,对这本书的理解力似乎要降低百分之三十,村上处处提到环境中音乐的名字,绝对不是无意的。小说中的人物可以说都是音乐风格的隐喻,永泽的放荡如同瓦格纳,初美的古典如同宗教音乐之神圣,直子的古典与压抑如同勃拉姆斯,绿子的摇滚性格,衬托出渡边的犹疑品质,而这个品质,恰好是东方人的中间传统。比如小说中提到直子,除了喜欢渡边推荐的比尔,埃文斯,更钟情于勃拉姆斯的交响曲,钢琴,与大提琴,似乎也预示了她本身压抑的本性。勃拉姆斯一向被认为是以古典的压抑著称的。音乐的隐喻还可以映射到文化层面,直子与绿子两个人物,在渡边心中的地位,暗示了日本民族对待自己古典压抑的传统和漂放现代的西方摇滚的态度。小说结尾处,铃子演奏的五十一首曲子和后来的自然主义行为之间,其实有着一种联系,后者是前面铺垫的自然结果,欢乐送葬的隐喻,似乎是用更有生命力的西方音乐同日本的传统告别。
  
  透过情色理解情感:
  在名著中寻找情色描写,是我青春期的隐秘爱好,不过现在明白年轻时对于情色的偏爱是理解感情的一种障碍。这本书的情色描写无疑是上乘的,好看得不像一本名作,不过难得的是,透过情色背后描写的女性感情。男人对性是不犹豫的,对感情的承诺反而瞻前顾后,女性对真的感情是不犹豫的,但对男性沉迷于生理满足总是顾虑重重。这个矛盾在渡边和所有女性交锋的主题中出现。在男性─性─情感─女性这条四点一线的关系中,想要得到一种自然的牢固联系,自然要求男性经过性的迷惑阶段后才可以懂得感情,女性则需要更多的理解男人对性的看法才能理解男人。小说中,初美,直子显得更为保守。铃子,绿子显得要开明的多,绿子不是经常以大尺度的开放言语说出很多很有意思的名句?好的情色描写,意义就在于把帮助男性与女性更深入的理解那个四点一线的关系,以免多数男女被腐朽的社会习俗束缚。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挪威的森林》中的音乐隐喻与情色理解-挪威的森林精彩书评》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小编”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挪威的森林》中的音乐隐喻与情色理解-挪威的森林精彩书评》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uncategorized/20792.html

(0)
上一篇 2024-02-17 23:30
下一篇 2024-02-17 23:30

相关推荐

  • 依然爱你,一如往昔-非天夜翔金牌助理精彩书评

      写评的时候忽然想起来一首歌,很老,赵岭的《我的心刻上了你的名字》,追完之后怅然若失,陷入了一种空虚的状态,就是那样回忆静待,回想着两人相处的点点滴滴,从头到尾。   “你加我等于爱   两个人不需要太多释怀   你用矜持换我的坦白   用心回报我的等待   你减我等于伤害   一颗心难免会感到无奈   我已准备好听你的安排   幸福悲伤一起爱   我愿意做你身后的影子   温柔投射出你所有心事   我不愿许下山盟海誓   只希望彼此能相依相知   街灯投下两个人的影子   你用笑牵动我所有心…

    未分类 2024-02-17
    00206
  • 如倾覆之舟里的一口稀薄空气-时间之间精彩书评

    文/Florence 莎士比亚的名字想必大家都很熟悉,甚至可以说是如雷贯耳,今年适逢莎翁逝世四百周年,于是便有了这部致敬莎翁经典的小说。 作者的名字对于一些人来说也不陌生,珍妮特·温特森,一个在英国乃至世界文坛都相当有争议的名字,我非常喜欢她的作品《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拿到这本《时间之间》,也不负我的等待,在莎翁原作下仍有作者自身鲜明的写作特色与思考,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改写,甚至可以说是在遵循原著精神下的二次解读与创作。 罗密欧与朱丽叶 奥赛罗与苔丝狄梦娜 哈姆雷特与奥菲莉亚 这些著名的爱情故…

    未分类 2024-02-17
    00210
  • 自由意志与预知未来-你一生的故事精彩书评

    在候机的时候看完了《你一生的故事》,费了半天劲去理解书中的思想,然后在飞机上写了一堆乱七八糟的分析。以下便是鄙人在震惊状态下写的东西。语无伦次,爱看不看~ ———————————————— 特德姜将两者的矛盾通过“你要么选择预知未来、放弃自由意志;要么保持对未来的无知、保留自由意志”加以解决,其理由是,在确…

    未分类 2024-02-17
    00195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