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哑舍.零》-哑舍.零精彩书评

他是一个被上帝眷顾却又被天神诅咒的天才。即使有着不老不死,不伤不灭的身躯,依然要承受种种生离死别,最后成为一个无口无心无表情的灵魂!

第一个故事拉开帷幕,我只看到大写的心疼,一个孩子,要从何时开始接受文化的洗礼才能在交谈中散发出那股不属于他这个年纪的气息。从我的角度去说,他没有童年,没有青春,没有快乐的回忆,他的生活在大公子出现之前甚至没有感情。他的灵魂像是跨过了几个世纪,就算给现代电脑增多几个CPU都做不到的。他的朋友是不存在面部表情的脊兽,不能陪着他嬉戏打闹(好吧,他不需要这种技能),为振兴家族这种年纪就开始参与皇室的勾心斗角,精心算计。好像在他眼里也没有畏惧的事物,运筹帷幄!

当大公子问到是该做本分之事还是该做喜欢做的事时,他懵逼了,这个年龄就该思考这种事了吗?却被他师父“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且淡然处之”一带而过,还怪他多事儿了。他对自己要求太高了,连这种事都爱钻牛角尖,可我竟也理解他!

看到他在半步堂里被暗算的时候,我是有私心的,我在唾弃扶苏,我觉得他很是无用,如此的反常的事竟没有察觉(好吧,老板根本就没表现出来,但我就是偏心),怎么说都是自家伺读,这么疏忽能成大器?但看到他因为阿罗出事而恼怒,愿意开始去接近他了解他,我甚至能体会到当时老板的心理变化!之后他被迫服用丹药,在乾字间里孤独的度过三年,那种心疼无以复加。看到他精神恍惚到要靠伸出手指去触碰阴阳燧中的天火,感受灼烧的痛楚来接受现实,我就崩盘了,上天真的不能对他好一点儿吗。在大公子找到他的那一刻,我觉得世上最坚固的感情就是如此了吧!他看到自家伺读的憔悴的模样,让他想尽快登上皇位以不让人对他身边的人肆意而为!

虽然之前就清楚了结局,却还是觉得惋惜,阿罗尽心竭力想做的事不过就这么一件,依旧落了空,还让他独自一人走上那么长而艰难的道路!

之前有说到当老板和医生在虚幻里重见大公子被刺的那一刻,他条件反射的上前想挡,医生显然很动容,而我当时还不明白,是怎样的一种情感能在第二次遇到同一场景还是这样的奋不顾身!我想,我还是很羡慕他们的!

色姐你绝对想象不到《哑舍》在我心中的地位,它是我追的第一部连载小说!临近结尾的时候,捏了捏剩下的书页,心情就像是要送走一个交心的朋友一样,那一刻还没到来,心里就开始不舍,乃至后记我都是一个字一个标点去阅读。不知道下一本到来是在哪一日,到想想从《一》追到《四》再到《零》,不也过去好几年了么,又怎么在乎这一年!

感谢色姐为《哑舍》付出的心血,真的辛苦了,不管以后《哑舍》走到哪,我一定都在,色姐晚安!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浅谈《哑舍.零》-哑舍.零精彩书评》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小编”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浅谈《哑舍.零》-哑舍.零精彩书评》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uncategorized/20855.html

(0)
上一篇 2024-02-17 23:31
下一篇 2024-02-17 23:32

相关推荐

  •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一 01 孙少安十三岁上完两年高小,参加全县升初中的统一考试,在几千名考生中名列第三名,但他不能再去县城上初中了。他不想去吗? 不,不是。 是残酷而血淋淋的现实。穷家薄业,张口吃饭的人多,干活赚工分的只有爸爸一人,在经济上父亲供不起他,在家庭上,需要他帮忙劳动减轻家人负担,供养弟弟妹妹读书。 这也是作为一个贫困家庭长子的责任。一个十三岁的少年就要承担起家庭的重负,放弃钟爱的学业,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但孙少安并没有放弃自己的人生,他以精明强悍和可怕的吃苦精神在十八岁那年,被社员一致…

    未分类 2024-02-17
    00181
  • 其实是一份很长的读书笔记-张小娴想念精彩书评

    读爱情书的人都知道,爱情是永远没有答案的。爱与不爱,都只是存于我们心中。跟爱情讲逻辑,你永远是输的。若是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对方的心,会不会比较不那么累?但是这样,我们也就失去了在爱情里的快乐。 要不要相信一个背叛过你的情人,重点从来都不是信任,而是你有多爱他。 ----------《爱情的祭坛》P8 有些人得量尺就像一个女人用来量度自己腰围的一卷软尺,二十四寸她还不满意,她眼里容不下一寸脂肪,尤其是自己的脂肪。每一次,她都深呼吸,然后憋着气,紧紧地勒住自己,要看到二十二寸才满意,苦的其实是自己。 ----------《…

    未分类 2024-02-17
    00116
  • 与世界的敌对,不等于生命的真诚-红楼梦精彩书评

      石头记22回,宝钗做生辰,贾府开了梨园会搭台看戏。      “大家娘儿姐妹等说笑时,贾母因问宝钗爱听何戏,爱吃何物等语。宝钗深知贾母年老人,喜热闹戏文,爱吃甜烂之物,便总依贾母贾母往日素喜着说了出来,贾母更加欢悦。”      记得每每有人分析宝钗的性格时,这一段便经常被拿出来引证,总归就是说她如何如何心机和世故,如何如何懂得讨人的欢心,揣测着老祖宗的喜欢,尽挑拣顺耳的话说,比起王熙凤明显的野心,更显得虚伪云云。      但这段若不揣着这种偏激的眼光和挑剔的心气去看的话,其实很简单,宝钗那瞬间亦…

    未分类 2024-02-17
    00111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