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反诈知识防范电信诈骗
防范诈骗 你我同行
普法课堂
谨防电信诈骗
近年来,电信诈骗十分猖獗,许多人成为了受害者,导致财产受损,甚至家破人亡。
为了提醒广大市民提高安全意识,近日,老河口市图书馆联合市检察院开展了“防范诈骗 你我同行”反诈知识宣传培训。
老河口市检察院的检察官结合实际案例和相应的法律文件从电信诈骗的常见手段、诈骗的主要受害群体、新型网络诈骗方式等内容进行了专业讲解,也科普了如何预防诈骗以及遭遇诈骗后的正确处理方式,给“谨防诈骗”四个字做出了生动诠释。
同时,呼吁大家提高反诈意识,有效打击电信诈骗,共同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
诈骗套路解析
第一步:冒充公检法诈骗开场
自称公安局民警,告知受害人由于其身份信息泄露,涉嫌非法洗钱诈骗刑事案件,需要配合警方办案。
第二步:将电话转接至“警方”
将电话转接到“某地公安局”,在交谈过程中“警察”不断强调,案件涉及国家机密,不得向任何人透露信息,且要求受害人保持联络,否则就会对受害人进行拘留,并冻结其资产。
第三步:“通缉令”“警官证”齐上阵
添加QQ或微信,向受害人发送虚假警官证、逮捕令;或者让受害人点开“假网站”,查看“通缉令”,使受害人陷入恐慌,并对骗子的话深信不疑。
第四步:诱骗受害人进行“资金清查”
要求受害人下载指定软件进行“资金清查”或指示受害人转账至所谓的“安全账户”,一旦受害人按指示操作或转账,银行卡上的资金就会被全数转走,至此,一起冒充“公检法”的诈骗完成。
安全提示
1、公安机关不会线上办案,民警办案一律当人当面。
2、公安机关不会在电话中索要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
3、公检法机关不会以任何形式让你转款汇账。
4、公安机关不会在互联网上发送各种法律文书,也不会让你在网上填写个人信息。
5、遇到自称“警察”主动联系的,应核实对方身份,如有疑虑可直接拨打“110”进行咨询。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老河口市图书馆联合市检察院开展反诈知识宣传》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小编”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老河口市图书馆联合市检察院开展反诈知识宣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tushuguan/33207.html